《朱门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千金-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了又想,跟自己老头子承平侯还商量了一下,承平侯也对自己出门被老同事笑话到现在孙子的影儿没见到生过闷气。已经三年了,这时候让别的女人给自己儿子生孩子,感觉亲家应该也能理解。对妻子的想法。承平侯表示了赞同。
承平侯夫人跟媳妇儿掏心窝子说了一下,张氏本就有些心灰意冷,对着自己婆婆这样真诚的话,说不出拒绝,点头同意了。
于是乎,承平侯世子的通房们得到了为承平侯世子生子的天大的机会。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干一番。连一些姿色不错的丫鬟们也动心了,想找找机会,爬上主子的床,生个儿子,好一步登天啊!
那一段时间内,承平侯世子面对几个通房的热情,感受颇多,有些厌烦了。刚好,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关氏出现了,展露了自己的贴心跟对承平侯世子淡淡的*意。
这么一来二去,两人详谈甚多,关氏就得逞了。她没瞒住承平侯夫人,去瞒住了张氏跟那些个通房,先一步怀了承平侯世子的孩子。从通房做起,等她生下儿子,又成了承平侯世子的妾侍,她终于“得道升天”了!
关氏自以为自己的运气到了,生下了儿子就可以压着正房夫人一头。春风得意之下,对着张氏就没那么尊敬了,带着对自己儿子照顾得也不是很精心。
承平侯世子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关氏在他面前一向表现得对正房夫人畏惧如鼠,对自己儿子疼*有加,宛如是个二十四孝好姨娘。
这样的作为让他一个大男人的怜*之心泛滥了,继而对关氏比从前更好上了几分。
引得一干通房忍不住每天暗地里咒骂关氏这个狐狸精霸占了世子爷,又害的自己被迫继续喝那些避子汤药。
作为正房夫人,张氏对这些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眼见自己丈夫对自己越发不待见了,好似自己真的苛待了一个还未上家谱的贱妾似的。张氏对关氏的嫉妒也像病毒一般蔓延,神经也渐渐绷得越来越紧,越来越紧,快到一个爆发的边缘了。
对这样的情景,承平侯夫人早就洞悉一切了。没孙子,她可以容许一个卑贱的婢女偷偷跟了自己的儿子。现在有了孙子,一切又是另一个局面了。
承平侯虽在上京比不得王孙贵胄,但也决不允许出现宠妾灭妻的现象。关氏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承平侯夫人的底线了。
这回,承平侯夫人很适时地站出来维护了自己儿媳,劝慰她不要管那个丫鬟出身的妾,好好养好身子,早日生下嫡出的孩子才是正经。然后,雷厉风行的将孙子抱到了自己隔壁的院子里照顾。
张氏经婆婆这么一提点,又见到婆婆这么一番行动,没多么高的智商,居然也转过这个弯儿来了,将心中蔓延的计划慢慢放下。每日里养花弄草,日子过得倒比之前更加惬意了。
承平侯对跟自己一起过了多少年的老妻还是很了解的,她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把孙子抱过来。所以面对儿子受到一个小妾的哭诉,就跑来跟自己求情,承平侯心中对大儿子的失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子不教,父之过。
承平侯想起自己从小擅诗书的二儿子已经功名在身,而大儿子还是靠着承平侯世子才混得一官半职,他绝不承认自己不会教孩子。
遂将大儿子的教育失败归结在自己身上,同时也坚定了从现在起,好好管管已经成家娶妻生子的大儿子。免得自己将承平侯交予他,搞垮是不大可能的,他把这个家给衰败了的可能性还是大大存在的。
从此,已经二十一的承平侯世子,过上了跟弟弟一同读书,听父亲讲授的日子。
关氏见到承平侯世子的日子渐渐少了,偶尔冒出个点子来个园中偶遇什么的。
可是,被拘着认真学习的承平侯世子,已然认识到自己跟弟弟的差距。对于也曾经宠*一时的女人,表现得就兴趣缺缺了。
关氏深受打击,似乎不能接受,曾经月下谈心的“*郎”对自己如此冷淡。儿子被抢走了,她争不过侯爷夫人,现在自己的男人也是如此。
还有些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的关氏来了个必杀技,追忆往事。再次遇到承平侯世子的时候,她期期艾艾,断断续续讲自己跟世子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是如何恩*的。每每讲到动情之处,还泪如雨下,不能自已。
只是她没注意听的人的神色,造诣布满黑线,恨不得一掌拍开她。
原因无他,承平侯世子来此迎接的是他父亲特意请来为自己谋一个好些官职的吏部侍郎周大人。
而周大人早在自己没有看见的时候,坐在了不远处的一座亭子里。即使此刻他面目上的讥笑之意隐藏很深,承平侯世子还是深深的感到羞愧。
经此一事,承平侯世子深感颜面尽失。对关氏越发不待见了,反而去张氏那里变多了。
不就张氏果然身怀六甲,喜得整个承平侯都喜气洋洋。
张氏自己娘家母亲过来探望之时也感慨,女儿终于熬出头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张氏的肚子也涨了起来,尖尖的。谁看到都会赞一句,好福气啊,这是要生大胖小子了吧!
近十月,张氏分娩。
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稳婆把一个婴儿抱了出来。正当承平侯夫人暗叹孙子的看着不弱时,稳婆笑笑地道了声“恭喜侯爷夫人,喜得孙女儿。弄瓦之喜啊!……”
霎时,产房外等着的一干人等,全都愣住了。
承平侯夫人只听得孙女儿一词,后面就再也听不见了,整个人僵住了,伸出抱孩子的手也停在那里。
稳婆到很多达官贵人家接生过,对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这回,她也想叹一句,本以为摸过肚子,这胎定是个儿子的,谁知道自己也看错了呢!怪只能怪这世子夫人命不好,她早就知道承平侯世子夫人三年未育,今天终于传出喜讯!
回过神来的承平侯夫人,接过了孩子,转换了面色“孙女儿好啊!祖母的小棉袄啊!”又转身,亲自拿过早先准备好的打赏钱给了稳婆。
等张氏醒过来得知自己生下的居然是个女儿时,是一顿号啕大哭。
张氏的母亲早就接了消息赶来了,对女儿的命苦,也是不住的叹气。想劝劝,话自己却说不出口。只叮嘱,孝顺长辈,照顾好孩子,笼络好丈夫,管制好小妾通房。
通房们可得意了,这主母先前是个不下蛋的母鸡,现在是生不出儿子。
这一年来,关氏几乎过着半禁足的日子。许是孤单的时候,格外顾念骨肉,除了偶尔去看看肚子里跑出来的儿子,其他时间她倒是安逸了许多。
这张氏女儿一生,承平侯世子又有新的想法了,觉得关氏再不好,至少可以给爷生下儿子。
在重视子嗣的古代,承平侯二十二岁,一子一女确实算不得多。
逐渐地,关氏得到承平侯世子的雨露又多了。
张氏可受不了了,自己刚生女儿,丈夫就往生下庶长子的妾侍那边跑,心里的各种难受就不提了。
经过长久的深思熟虑,张氏终于做出了一个杀敌八百,自伤一千的挫主意:让娘家物色人选,她要抬一个良妾进来。
没多久,张家就给出了人选,一个是小官儿家的不受宠的庶女,一个是屡考不中的秀才家的女儿。
两个女孩子各有千秋,前一个,家里姨娘不受宠,连带她本人也时常受气,但自己本身长得不错,教养也还算到位。
后一个,家里穷,姿色只能算清秀,人感觉也不是会偷奸耍滑的那种,看着比较好难捏。
张氏够果断,直接把有个当官儿的爹算靠山的庶女pk掉了,选中了秀才的女儿林杏儿。
林杏儿在张氏向承平侯夫人通报过后的第二个月被一顶青布轿子抬进了承平侯府。
养上了一个多月,林杏儿的皮肤都比她在家嫩了许多,人也整个感觉跟之前很不同了。
这一个月来,林杏儿住进了张家的别院,被张家专门派去的嬷嬷教导该如何伺候世子和听从夫人的教诲……
当然,张氏剃头担子一头热是不行的,这一切成功的前提是承平侯夫人,张氏的婆婆答应让林氏进府。
当张氏向自己婆婆请安的时候,提出这个事情时,承平侯夫人没有过多谈论,就答应了,让张氏舒了一口气。
对于媳妇儿给儿子纳妾,承平侯夫人虽然答应了,却有为儿媳妇的决定寒心!
同样身为女人,承平侯夫人是能够理解大儿媳妇儿求子心切及找女人来分受宠小妾的宠*的行为。然而,男人的心思,她也了解,他可以自己找女人,但一定不喜欢被自己妻子塞女人。
对着儿媳妇,她不会说这些,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儿子跟媳妇的事她不会插太多的手,事情是他们决定的,日子也是他们自己过。
况且,大儿子确实需要孩子!去年刚成亲的二儿子都有嫡子了,大儿子成亲好几年才生下一个庶子,一个嫡女!
承平侯世子在府里见到的女人要不就是母亲妻子,要不就是丫鬟仆妇。
本对妻子为自己安排女人很不喜,但是等见到林氏的时候,还是对她有了好感。
林氏才刚刚16岁,长得只是清秀,一双眼睛却很有神,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很清爽,很干净!
这是22岁的承平侯世子在自己的其他女人身上所看不到的。
一个不小心,他连续三天宿在了林氏的房里,好好的享受了一个纯净女孩儿对丈夫的崇拜。
开始林杏儿的到来,并没有打破承平侯世子后院的平衡!顶多她什么都不做,直接抬进来就是良妾这点不仅通房们不舒服了,生了孩子才抬为贱妾的关氏也难受了。
但大家一直认为这样普通的乡下女孩儿对自己够不成威胁。而现在,通房们都警惕起来了,再也不敢轻视这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番外一妾侍下

被承平侯世子冷落一段时间,关氏懂得隐忍了。她冷眼看着张氏扶持进来的林氏分自己的宠,没有做出什么惹承平侯世子厌弃的事。反而时常对承平侯世子说林氏的好话,倒让承平侯世子夸她懂得疼人,吩咐多与林氏交往。
林氏本就没多少心计,家里人将她送进张府别院,她就去了!
教导规矩跟伺候人,她照着学了!
张府送她进了承平侯府作承平侯世子的妾,她就乖乖的以夫为天,伺候世子,半点不敢差池!
世子吩咐了,关氏去找她谈天,她也有什么说什么!
关氏则嘘寒问暖,跟备感温暖的林氏没几回就姐姐妹妹的叫起来了。
这样的局面,显然有悖于张氏最初的构想。
张氏有些跟关氏不一样的强大不同点,她有个极具支持力的后盾娘家。
对林氏,张氏根本不屑关氏这样刻意套近乎,交好的手段。她只要直接拿出主母的气势,跟林氏说上几句话,林氏估计就吓得不知所措了,更不用说跟她对着干了!
这回,张氏变聪明了,她直接找让人给娘家传话。意思大意就是林氏最近让她不满了,要林家人来看看她,再好好叮嘱一番!
张家迅速行动,第二天就派人去林家传话,该准备准备去“看看”林氏了。
在林氏进承平侯府一个月的时候,林氏的继母王氏被承平侯世子夫人开恩进到了承平侯府,去看自家姑娘了!
说到林氏的性格,就不得不提一下她这个继母王氏。
上京周边乡下的林家,二十年前下聘迎娶了临村袁家的姑娘。林父家贫,却十分喜*读书,父母妻子下地,谋于生计,他却只顾埋头于诗书!
过了几年,林父父母俱亡,袁氏既照顾林氏哥哥和林氏,又独自承担家用。终于等到林父狗屎运来了,考中了秀才,袁氏却一病不起,最终不治而亡。
林父由于有功名在身,一下子被村里一个土财主看中,将家中一直无人问津的大龄女儿许配。林父根本不懂人情世故,也不理俗事,对于土财主家的闺女长相普通,骠悍难缠,挑婿严苛毫无耳闻。
等土财主的女儿王氏进门后,林氏兄妹的生活落入水生火热之中。
一开始,林父还会偶尔怀念起亡妻的好,护一护儿女。
每每林父护着,王氏根本不理会,直接搬出家里没人挣钱,林父进考费用还要自己娘家掏这些事念叨。
林父汗颜,直觉唯女子难养也,却说不出辩驳的话来。
长此以往,林氏兄妹逐渐惯于被王氏压迫!由此可见,王氏之于林氏,无疑于老虎。
初听继母要来看自己,林氏第一个念头是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继母是来找自己要钱的。
不要错愕林氏的想法,她现在在这里就是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按说这样温顺的姑娘16岁早该定了人家或是嫁出去了,林氏的最大不幸就是因为她有一个不可理喻的继母,近些的不敢求亲,远些的上门莫不被赶出门。
这回把她给张家,还是因为张家给了好几十两银子,继母见有利可图,才让自己最终进了这承平侯府。
想着这些,林氏就开始搜罗了,她找来找去,只找到这个月的份例多下的几两银子。世子给的东西,首饰什么的,她也不敢给继母带回去。想着家里几两银子可是好几个月的过活钱呢,林氏感觉应该够继母带回去家用了。
王氏进到承平侯府,左观观,右看看,看哪里哪里新鲜,都快把这儿当自家菜园子欣赏了。
引路的婆子撇了撇嘴,真是个乡下佬,那副嘴脸,难怪夫人都不愿意见一面呢!
等见到林氏的时候,王氏差点认不出来了。身上穿着绸衣,手上带着镯子,头上插着簪子,这就是杏儿那个死丫头?
这么半天也不知道叫人?一句“死丫头,见到老娘也不知道叫人?”顿时冒了出来。
那个声音的洪亮唉!杏林院外行走的丫鬟婆子都听见了,知道这声音的主人的,都不住哀叹:这林姨娘的继母嗓门也太骇人了!进了侯府,也不知道收敛点,真是不知礼数。
林氏听这话,立马虚了,轻轻地喊了声“娘亲”。
她身边的丫鬟絮儿都忍不住为自家姨娘抱屈了,这么个婆娘,敢对承平侯世子的妾侍这样大吼,实在是太放肆了。可林姨娘居然还低声叫她娘亲,实在是太委屈了。
絮儿是承平侯世子送给林氏的,自然心里为着自家主子着想。
另一旁的柳儿是张氏分派来监视林氏的,看到林姨娘对王氏的态度,暗暗自喜:少夫人果然料事如神,这林姨娘真的很怕她继母。这下,少夫人就不用担心聚香院(关氏的住处)跟杏林院会沆瀣一气了。
正房里,王氏直接大大咧咧的坐下了,抓着身旁茶几上的点心,就大把大把往嘴里塞,也不看周围丫鬟鄙视的眼神。(估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