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敲了敲桌面,颜肃之道:“有本地人,你这回入京,带二百人,够了罢?我知道你训了他们有些时候了。”
颜神佑训部曲,秉承了最初的传统,特意训练大家的远程攻击——弓与弩。简单地说,把部曲们往狙击手和神射手方面去培养。她没想瞒着颜肃之,颜肃之提起这一茬儿来,她也不觉得意外。
听说给她二百人,犹豫了一下,她说:“我要三百。”
颜肃之想了一想,道:“也好。”
颜神佑又说:“那……阿爹得给我几份空白文书。”
看到女儿明白了他的意思,颜肃之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来:“都准备好啦。我就说了,没事不要去撩你阿娘。”
颜神佑接过盖上了颜肃之官印的文书来,文书有几种规格的,分明应对不同的场合需要。到了京里,万一皇帝死了,或者有其他什么大事发生,颜神佑可以用颜肃之的名义,相机行事。这种东西,是万不可交给不信任的人的。一一看过了,堆起来放到一边。颜神佑郑重地道:“还有一件事情,也须阿爹首肯。”
颜肃之道:“什么事?”
颜神佑道:“若是我不小心说了什么,比如,这个晒盐的办法我知道啦……”
颜肃之大笑:“那就让你阿婆头疼去吧!你早知道了应对的办法,非要顶撞你阿娘,你的皮痒了是不是?”
颜神佑笑道:“才没有,我是看阿娘总这么愁着,心太累啦。你也别总这么护着成不?被你护得不长进了,以后你们还怎么说话?好歹多聊聊天儿,哪怕不聊公事,说些别的也行啊。”
颜肃之将眼一横:“你懂的越来越多了!还不去收拾行装?”
颜神佑因县里目前大事就是山民下山的试点,不免趁机多问一句。不想颜肃之板着脸道:“你好生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管这么多了,有我盯着呢。”
颜神佑吐吐舌头,跑了。
————————————————————————————————
此后,颜神佑便开始收拾起行装来,给颜希真的礼物啦,给各处亲友的年礼啦。又有她自己要用到的东西,她的客女们、部曲们也开始准备了。这回还准备了数量丰富的姨妈用品,还让客女们也准备一些,虽然她暂时还用不到。弩是不能带的,国家禁弩的,弓却是每人都配了的,标配的每人四十支箭。
还盖着大印的空白纸张,颜神佑亲自将它们锁到了匣子里,钥匙自己掌管着。平时就安排了四个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擅动者打死不论。又将姜氏、颜肃之等人写给京中亲友的书信都收好,连六郎,都被姜氏按着脑袋去写信给祖母、外祖母等长辈请安。
天可怜见,六郎哪怕算是个聪明孩子,识字量还是颇为有限的,有些字还真不会写。于是他想写什么,告诉颜神佑,颜神佑把字教给他,他再写。也算是又上了一堂识字课。
终于,到了动身的日子,颜神佑带着上述行李,开开心心奔赴京城去了。不明真相的姜氏看她开心的样子,还以为她是想通了,于是也开心了起来。姜氏送女儿到门口,颜肃之接过了她手里的六郎,对她道:“你进去罢,我带六郎再送她一程。”
颜神佑道:“阿娘别忘了,过年给阿花他们些柴米鱼肉。”
姜氏没好气地道:“这还用你说?”
颜神佑道:“我留下那些绢花儿什么的,不戴也可惜了,帮我送给阿婉。”
一提阿婉,颜肃之夫妇的笑容都是一僵。姜氏装作不耐烦地道:“我都知道,你还走不走啦?是不是故意要留下来的?别做梦了。”
颜神佑原本还想说点其他的,被她这一赶,也都抛到脑后了。处理各种人情往来,姜氏比她还要老练呢。
颜肃之拎着儿子上马,颜神佑这回是被塞进马车里了。姜氏要让她乘牛车,她必要乘马车,且说:“京里都说咱们家把牛腾出来耕地了呢。”
一送送出了城门口,颜肃之又送出了三十里地,忽听得前面有马蹄声响。一抬头,颜肃之的脸,黑了。迎面十余骑,打头的那个身形越看越熟悉,不就是山璞那个必须要隔离的坏份子吗?
坏份子还真是故意来的。姜氏大张旗鼓地给闺女收拾各种行李,颜肃之还一气调了三百部曲,又都没想瞒人,看着都是个大动静。山璞心里对自己说:远远萌着女神就好了,不要想太多。还是憋不住想来送行,打听到了日期,这不,一大早就率众而来了么?
为了掩饰目的,他还找了个借口——向颜肃之汇报他们垦田的进度。一千多户山民已经安家了,有之前熟田里的熟食,还有下山里带的收成,撑到明年有收获还是不成问题的。空闲了下来,山璞就继续大家翻地,也学着颜肃之垦荒的时候,犁完了田,不好播种也没关系,先积肥下去。
又有,熟田还好,有农田灌溉系统,新开的荒地就没有这些沟渠了,再组织山民挖引水灌溉的渠道。每天都有新进展,顺手捞了一个进度表就可以过来了汇报了。
不顾颜肃之严肃的脸,山璞悄悄往马车望了一眼。颜神佑听到动静,也打开了车门往外看。山璞看到她,脸就红了。颜神佑原本忙得都快忘了那档子尴尬事儿了(爹妈的手段还是起了一些效果的),一见到山璞这诚实的脸,她又想起来了,也闹了个一脸红。她要是出丑给个丑人看呢,也就忘了。被个美少年闻到了……这种尴尬事儿一看到他的帅脸就能想起来。
颜肃之越看越不是滋味,于是山璞再悄悄抬眼的时候,就看到一张胖脸。
“嗐!”山璞惊得往后小小一仰,这尼玛想看小美女,一眼看到她家胖弟弟严肃的圆脸,这叫什么事儿?!六郎的体型颇具威严色彩,此时皱着两条小眉毛,认真地看着山璞。直把山璞脸上的红晕给瞪没了!六郎被颜肃之拎着糊了山璞一脸,被拎得十分不爽,又碍于形象不好挣扎,表情更严肃了。
山璞清了清嗓子,跟颜肃之打过了招呼,又用一种“自以为自然,实则一看就很不对劲”的姿态,问了颜神佑好。说:“听说小娘子要回京了,一路珍重。”
颜肃之听着这“珍重”二字字音都能拧出酸涩的泪水来了,觉得牙根儿都酸了。再听他闺女的声音也不那么爽朗了,居然还有点完全不是装出来的羞涩!哪怕不是需要女儿到京里去坐镇,他也觉得应该隔离了!
作为一个蛮不讲理的“老年人”颜肃之果断打发女儿上路,对号称来汇报兼请教的山璞道:“有事到县里说罢,来来来,跟我走……”一手拎着儿子,一手拎着山璞,三人往回走。走着走着,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山璞这个小东西,居然用一种“我偷偷看一看,看得飞快,这个老人家应该没发现我在看她闺女”的态度,时不时飞一眼去看队伍的尾巴!颜肃之他闺女呢,居然还把上半截身子都伸出来了,还挥着个手绢儿。
六郎也回头,对着车队大喊:“缩回去!不冷吗?!”童声十分有穿透地把他姐给吼了回去。
颜肃之默默给儿子点了个赞,对山璞道:“上马,走!”山璞不得不跟上了步伐,心里十分难过,一路都默默无语。回想她的一颦一笑,开朗的时候,射箭的英姿,哦哦,还有尴尬的小红脸儿。那个……羞涩的样子……
如果颜神佑知道山璞在回忆她被姨妈折磨时的惨状,估计他这辈子很难有戏了。还好,她现在不知道。颜神佑也在想山璞呢,当然不至于有什么相思暗恋,却也是默默地觉得:这个少年……有点羞人呢。
忽然又觉得脸上有些发烧,颜神佑拍了拍脸,对自己说:想什么呢?你多大了人家多大了?老牛啃嫩草,你有点节操好吗?不过,他脸红的样子还挺好看的。咦?脸红啊……
颜神佑就这么心思有点乱地一路琢磨:是不是呢?是他本来就害羞还是怎么的呢?卧槽!以前见面的时候虽然没怎么看到脸,可也没觉得他耳朵都红了呀。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大姨妈还有这个功效吗?
不好说是不是好感,山璞却成功地通过颜神佑自己的乌龙事件,在她心里留下了那么一抹粉红的影子。
直到前面探路的部曲来报:“小娘子,前面是最后一个驿站了,歇一宿,明日就能入京了。”这回跟来的就不是何大了,因颜肃之要跟海贼干仗,颜神佑便把最得力的留下了,这回带来的是一个堂兄弟里排行第九的部曲,姓王,大家都叫他王九。当然,在村子里,互相尊敬一点、亲密一点的,都叫他王九郎。年纪倒是与何大差不多,也颇为稳重。
颜神佑一惊,飞快地调整模式,果断把自己调成“表面淑女、内里驻京办领导”的模式。


☆、101·你们头疼吧

颜肃之在京的时候;出来闲晃的次数委实有限;对于京城;她其实也没那么熟悉。然而一听说京城到了,却又忍不住生出一丝丝的感慨来:终于;回来了啊!
从南往北走;入京的最后一个驿站;里面已经有人在等颜神佑了。
来的是颜渊之夫妇。
颜神佑恭恭敬敬给四叔四婶儿问安;又问楚氏与颜孝之等人好。颜渊之看着倒比先前略胖了一点点,郁也略圆润了一些。颜神佑又笑问了堂弟堂妹们好,颜肃之跑到归义这短短的时间里,大房添了个儿子;四房又添了个闺女,两个生日只差了一天。相较之下;二房这些日子连个喜信都没有,就让颜渊之有点为他二哥担心了。
颜渊之先看侄女儿,见她面色红润,虽然奔波近千里,依旧精神很好的样子,放心地一笑:“神佑长高啦,成大姑娘啦。”
颜神佑也说:“四叔四婶气色也好多了呢。”
寒暄毕,颜渊之十分关心他二哥的生存状况,先提起了海贼的事儿:“夏天的时候,归义那里上了海贼?你们可受惊了?”
颜神佑道:“我们并没有什么大事,海贼已被全歼了,只是沿岸百姓吃了不少苦头呢。”因述遭遇海贼的村子的惨状。听得颜渊之阵阵叹息,郁氏拿着手绢儿直按眼角,还说:“好孩子,千里迢迢跟着过去,还要担惊受怕的。”
颜神佑道:“还好还好。婶婶不必落泪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郁氏嗔道:“你好不好的,碍着我心疼你了么?”
颜神佑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颜渊之看看四下都是自己人,忍不住抱怨一声:“可真是的,二哥立这般大功劳,也不见圣上有甚……”话到一半,被郁氏掐断了。
颜神佑掩口而笑,颜渊之也不好意思了起来。郁氏道:“别听他胡说八道,你进了京,万不可有什么怨望之言。”
颜神佑正色答道:“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岂有挑剔之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要上哪里去找一个这么配合的脑抽帝呀!不升职、不调任、不加爵,最适合当前的颜肃之了好吗?
颜渊之认真看了看侄女儿,左看右看,都只能从她那双大眼睛里看出“真诚”两个字。拍拍侄女儿肩膀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呀。”
郁氏道:“神佑自然是好孩子了。”别说,颜神佑现在在京城的名声,那是相当好的。这也是拜她离京前跟颜希真告别之辞所赐,反正吧,颜希真也不傻,也要为自家姐妹打名气。原模原样就把颜神佑的台词给传出去了,当时颜神佑说得特别正义凛然呢,她说“父母罹祸,我们做子女的又岂能置身事外?当同甘共苦,忧乐相随。”
哎呀呀,真是特别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呢。哪怕颜家长辈们都知道,颜肃之这出去算是为将来多掏个窝儿,也不妨碍他们把颜神佑这孝顺的名义给传播出去。可怜颜渊之自以打小得二哥照顾,后来又得二哥之实惠,将他二哥一家想得各种好。又不曾亲身经历了侄女儿有多变态,只道是二哥二嫂教得好。
郁氏倒是比颜渊之机灵,可毕竟是肉眼凡胎,只要颜神佑一披淑女皮,她也认不出这是个妖孽来。
两个人此来也是主动请缨的,一见之下,觉得没有白来。郁氏道:“今日好生歇息,明日一早,我伴你过府。你冷么?”她因看颜神佑这样子,像是有点不耐寒气。
颜神佑腼腆一笑:“南边也很好的,尤其是天气,冬天比京里暖和多了呢。只要稍加留意,冬天也不乏蔬食,可比京里好多啦。”
郁氏嗔道:“你就知道拣好听的说,道我们不知道呢,冬天暖和了,夏天岂不酷热?”
颜神佑将脸往她面前一凑:“您看,我还没晒黑罢?可见不是很热的。”被郁氏一指戳到了额角上。
阿圆来请示,于何处摆饭。
颜神佑便问颜渊之夫妇的意见,颜渊之道:“就在旁边厅里罢,咱们一家人吃个便饭。”
于是一同用餐,颜神佑随行的车队十分壮观,二十多辆大车,内里也装了不少果蔬。自取了些新鲜的,阿竹等侍女自己动手,借了驿站的厨灶,做出一餐美味来。
席间并不饮酒,却也有些闲谈。颜神佑便说带了三百部曲入京:“因是孤身一人,阿爹阿娘并不放心,多派了些人,也不知道要如何安置了。”
颜渊之道:“先时你阿爹来信,家里已知晓,且将他们安置在城郊三十里那处庄子里,你要用到他们,快马须臾便至,也是极方便的。你的侍女便随你一处住,还住你原来的屋子。”
颜神佑道:“那敢情好,只是我要留十几二十个人随行护卫,让他们轮班的。”颜渊之都答应了下来,说是家里已经考虑到了。
几人一处说些家常,颜渊之问的,多半是颜肃之那里是不是真的省心之类。颜神佑只说:“就是缺人,也缺干活的人,也缺些有能耐的人。”
颜渊之苦笑道:“这却有些难了,肯吃苦的人却是少的。”又恨恨大骂水家坑爹,种种之不好。
郁氏问着姜氏等的生活情况,颜神佑也一一答了,又说除了夏天热点,其实也还好。郁氏心说,你特么车都用马拉了,还说很好,哄谁呢?
总的来说,谈话还是十分愉快的。
次日一早,梳洗毕,队伍浩浩荡荡地往城里进发了。
————————————————————————————————
颜神佑等人起得早,动身也早,到城门口的时候,正赶上四里八乡早起赶生活的人往京城里走。京城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人口既多,各种消耗便多。东、西两市,不提珍玩一类,便是日用生活品,每天不知道卖出多少。生鲜类更是要城外日日不断了供应,这些是送货的人,是最早进城的。
冬天日短,天刚蒙蒙亮,钟楼的大钟响起的时候,城门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