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肃之狐疑地看着颜神佑,颜神佑大大方方地看回去。颜肃之无奈地道:“你就是想得太多。”
颜神佑冲他憨憨一笑。
颜肃之眼角一跳,伸出手去将她脑袋胡乱揉了一把:“你是我祖宗!”
颜神佑装傻……
颜肃之还想再说什么,山璞却又来了,搞得颜肃之异常郁闷。气哼哼地道:“我去看看他,你不许往前面去。”
颜神佑含笑答应了。
————————————————————————————————
山璞回家见了阿婉,阿婉才从山上下来,错过了州府的一场好戏,十分扼腕。只得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哥哥,末了,还说:“阿郎还是去寻使君说一说的好。”
山璞终于放下了一点心。他妹没有当场跳起来跑到州府,已经让山璞觉得很欣慰了。阿婉不跳起来,山璞不能不急。只是他知道,一听到消息就火急火燎地赶过来那是不行的,总要将手上的事情安排好,才好跟颜肃之聊一聊。
这个事情上,最有发言权的,反而是颜肃之。山璞临出门前,眼带忧郁地看了妹妹一眼。深深地觉得,今天见不到颜神佑,明天也要找个机会跟颜神佑谈上一谈。
当然,见颜肃之的时候,他的态度还是相当端正的。
颜肃之也不跟他客气,说两句你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之后,就奔正题来了:“荆州来使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亲,就是你送消息把人搞回来的,还问人家是不是知道了,你……
山璞回答得倒挺认真:“是。”又感谢颜肃之遵守信义,没有答应河间王。
颜肃之一摆手:“说话算数儿难道不是应该的?什么时候做了该做的事也值得夸奖了?”
山璞不好意思地红了一下脸,看得颜肃之眼角又是一抽,清清嗓子,对他道:“那边的事情都安置妥当了?”
提到正事的时候,山璞脸也不红了,说话也不磕绊了,整个人都容光焕发了起来:“正是。临来之前我已经布防了,想来他们那里也是要忙秋收的,越界的事儿且办不来。只是湓郡方向似乎有些个不太平,常能见百姓逃亡。也有往南的,也有往西的。”说着,眉头微皱。
颜肃之冷笑道:“河间那个王八蛋,名声不错呢呵!要不是……”要不是牵到我闺女,我一定再到处说他给儿子定了亲还要骗我家的婚!见山璞目露好奇之色,颜肃之摆一摆手,对他道,“只是不巧,三娘死了,你们的事儿,又要拖上一拖了。”
山璞已经听说颜静姝的事情了,直觉得这里面有蹊跷,还是得装作很了解的样子,表示:“世事难料。”却又说,那原本准备的日子就不对了,是不是得另订个日子呢?
颜肃之瞅了他一眼,心道,你小子是真憨还是装傻呢?点头道:“我已命白兴去选看吉日了。”
山璞这才露出一个轻松的笑来,颜肃之看他一口白牙亮晶晶的,忍不住想捂眼。山璞见他这个样子,不好提出现在就见颜神佑,委婉地表示,明天能否再次过府拜见太夫人和夫人?
颜肃之道:“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呢,来吧来吧。”
山璞微微一笑:“使君都知道呢。”
颜肃之头一次觉得跟这个小王八蛋说话噎得慌!
次日一早,山璞果然来了。礼物是必须的,先拜见长辈也是应有之义。这一天,颜神佑也没窝在后院儿等山璞过来。山璞就算来了,除了拜见楚氏、姜氏之外,也不能让他留在后宅。颜神佑干脆开晨会去了,开完会等山璞过来,就在颜肃之的书房里聊天儿。
山璞一见颜神佑,便有些局促。颜神佑看山璞,这些日子在外面风吹日晒,颇染上了浅浅的小麦色,配上略深的眼窝,让她有点移不开眼了。咳咳,男色也挺勾人的……
山璞更加局促了,他来是有“正事”相商的,这让他觉得自己有点动机不纯。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婚姻之事,本就是结两姓之好的,有点利益纠葛真是太正常了。山璞话未出口,便觉得有些不妥。他本来是要说阿婉的事情的,他一直担心,怕姜家同意、颜家默许,乃是利益交换的权宜之计。
近来这种念头越来越深,因为随着与姜家这等老牌子的大世子接触得越多,他就越觉得自己妹妹是真的缺规矩的。为何姜家肯点头?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山璞不免有些埋怨自己,毕竟是年轻,经验太少,看问题还是太浅了。
有心问颜神佑,忽然觉得自己这桩婚姻,虽然是他一眼相中的老婆,可也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省了好多的事。
想说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颜神佑不说善解人意,也是会看些眼色的,见他欲言又止,便问道:“你可上遇上什么难事了?”
山璞犹豫道:“我心里有事,不想瞒你。凡有心事,放在心里,疑惑只会越积越多。说出来了,固然坦荡,又怕你为难。”
“?”颜神佑倒来了兴趣了。
山璞将心一横,便问了出来。他最担心的,无过于他这个做哥哥的,都越看越觉得阿婉有些不妥,那姜家的态度就很奇怪了。至于州府,却又并没有说出。
颜神佑闻弦歌知雅意,这事儿她也忽然有了那么一点心虚。但是山璞说得挺对,有问题就得解决,不能烂在心里。便决定与山璞恳谈地谈一谈,颜神佑自然是不能直接承认的,只反问了一句:“你曾想过强拆了他们么?”
山璞默。
颜神佑又问:“你为什么不强拆了呢?”
山璞自己也有些答不上来,怔了一怔,道:“我是极羡慕山下文明开化的……”说到一半,又住了口。
颜神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还有呢?”
“我不与你说什么结两姓之好,只说两个人能互相看中了,是靠的什么呢?长相、出身、人品、气度、经历……诸如此类,捏在一起才是一个人,拆开了看,什么都是虚的、都是空的,合在一起,才是实的、才是一个活人。哪怕你开头只相中了这里面的一条,旁的都得跟着来,拆不开的。何况有时候,也未必只是相中其中之一。你……为何要自寻烦恼呢?”
山璞默默地听着,面上显出惭愧之色来,郑重地道:“受教了。我原也是这般想的,只是近来,心颇不安。彼时心意是真,此时担忧也是真,若有不妥之处,还想弥补一二,实不想将事情做坏。”
颜神佑喉咙里发出一声古怪的声音,问道:“有什么好不安的?倒像是许久不做功课,书了忘了、字也生了。原本开阔的眼界也丢了。”
山璞郑重地道:“我钦羡文明开化已久,只恨蛮夷之身,礼仪粗疏。若有不妥处,还请小娘子时时鞭策。”
“我说,你听?”
山璞一顿,坚定地、缓缓地道:“我听。”
颜神佑长出一口气,道:“阿婉是该长大了。往先我们都不说,不是不想管,实是无处下口——非亲非故,拿什么去说呢?先前的事,她是有不妥,大家按下不说,乃是看你的面子。然而,你的面子不是什么时候都顶用的,真顶用的,得是她自己的本事。”
颜神佑再次觉得,别人以为她能干,其实她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坚持。
山璞尴尬地道:“白先生在看日子,定下之后,我又须领兵出去了……她,便交给你了,随你怎么处置了,”越说越羞涩了起来,最后站起来道歉,“都是我不好。方才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是近来越发知道自己的不足,是我胆怯之故,才会疑神疑鬼。往后再不会如此了,从今往后,无论何事,但有不妥之处,都听你的。”
怀疑是因为不自信……亲,这话你都说出来,我还怎么生气啊?说你就是不自信?颜神佑有点无奈,对他道:“你真是实在,多跟阿婉聊聊吧,这些日子你不在家,她也是极忙的。多做些事,人才会长大。”
山璞道:“我从不怀疑真心,只是我担心做得不够好,怕有更好的将我比下去了。”这句话里,指句颇有些含糊,颜神佑会心一笑:“我省得。”
山璞一步三回头地走掉了。
————————————————————————————————
山璞与颜神佑一番长谈,到底让颜肃之听到了一丝风声。心里愤愤数日,还是哼哼唧唧地跟姜氏了一通。姜氏心知肚明,阿婉这事儿,人家山璞怀疑得挺对的。反将颜肃之安抚一番,劝他:“秋收将至,还有闲心呕气?”
颜肃之才化悲愤为动力,开始布置秋收工作。
颜神佑在颜肃之那儿盘点这一年的收成,发现虽然不如正常年份的亩产那么高,好在水利工程修得好,又有些比较先进的农具。曲辕犁更适合精耕细作,对亩产量的提高也是有好处的。今年的收成,算是及格了。
昂州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开始修整,先往湓郡进发。拿下湓郡,再两路出兵,攻克荆州。
正在忙碌的昂州并不知道,他们的使者未抵说之前,京城里,便流传开一则骇然听闻的传言:颜肃之把闺女嫁给了河间王。他们要联手,先下扬州,再下京城,扶河间王登基。


☆、187·猪队友再现

却说;京城离昂州颇远;尤其还隔着一个混乱的扬州。颜肃之的信使在通过这么一片混乱的土地的时候;还是比较小心的。太平时期,这么一段路;如果不是加急;也得走上小半个月。到了这么个动乱的时候;走得更慢一些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尤其这一回信使还绕了个大弯儿。
荆州那里则不同,整个荆州,虽然也有零星的义军,却不似扬州那么乱。只消在出荆州以后、到京城以前;这一段路上小心就可以了。是以竟是河间王派往京中的细作到得早,而颜肃之的信使到得迟。
河间王也是下了血本了;派来的人说是“细作”,实则为了保证成功,来的是荆州一个名气不大不小的“士人”。此君姓氏颇为少见,姓门。门先生一气奔到京城,一把鼻涕一把泪,号称是自己偷跑出来的。因为看不惯本地士人迎奉河间王这个反逆,但是又小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一路跑到京城来告诉朝廷这件可怕的事情。
且说:“颜氏世受天恩,尚且如此,臣委实不知信哪一个好了,是以日夜兼程,奔赴京城告急。”鼻涕流下来把胡子都沾湿了。
演技堪称影帝。
顺手还坑了郁陶一把。这一状告得颇为刁钻,河间王虽然是个和气人,在脑残程度上并不比他哥颖川王高。颖川王为了一时之气,非逼着阮梅捉个活的大将军。河间王却没有这么傻,郁陶放过济阳王直奔过来收拾他,可把河间王气坏了。能将颜肃之坑来,顺便把郁陶坑走,这才是真绝色!
河间王的谋士们完美了越峰的计策,越峰只是想用流言。河间王的幕僚们却以为光凭流言,是不足以撼动颜肃之在朝廷那里的形象的,必须有一个说话有点份量的大活人过去了才行。“颜肃之父配享、兄掌机要、舅为太尉、娶自名门、与大长公主子结姻,三族俱在京中,区区流言如何能服人?”
这一长串的社会关系一报出来,一直在装淡定、装“这事儿跟我没关系”的越峰,心里升出一股深深的妒忌来。除了姓氏不好之外,这些条件,样样比他强。还好、还好,河间王即将派出细作去坑颜肃之一把,这一把坑下去,颜肃之与河间王之间也就留下了无法弥补的裂痕了,颜肃之能够不计较三族被坑的事么?
哪怕颜肃之不计较,越峰也会想办法提醒河间王:有人会不计较三族被坑的血泪史么?
无论如何,河间王这奸细是派出去了,也顺利到了京城。且一路奔,一路喊:“颜肃之反了!”
整个京城都惊呆了!
要说颜肃之会反,还真有不少人会信。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他当年跟唐仪结伴祸害京城大街小巷的光辉事迹,就这么个不着调的货,虽说后来变正常了,现在说他突然脑袋发热,说要造反,还是有人肯信的。
五王在京中倒有不少眼线一类,纵然没有接到密令,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尤其是听说颜肃之要把女儿许给河间王,单凭“河间”二字,便能引得一些人卖力传谣了。
百姓可以不负责任地传谣言,朝廷却不能这么做!
虞喆在震惊之后,果断召集了大臣们来商议。一看他召来的这些人,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虞喆惊恐地发现,如果这个门桓说的是真的,那么满朝竟没几个能信的人了。
看看他叫来的、往常有大事相商时的比较依赖其智慧的都是什么人吧——特么跟颜肃之有那么一点,不不不,是很多……亲友关系——能被诛连的那种。太尉,颜肃之他舅;尚书令,颜肃之他哥;虎贲,颜肃之他亲家;领军将军,颜肃之他大舅子。好了,这些是有直接关系的,间接的呢?廷尉,颜肃之他老婆的亲舅舅;丞相,颜肃之他哥的老丈人;大将军,颜肃之他弟弟的老丈人;十分依赖、三代忠良的护军将军,颜肃之他侄女婿……
摔!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颜孝之算是消息比较灵通的人了,听到消息就出了一身的冷汗。在他看来,这个弟弟……还真是能干出这等事的人,尤其全家还商议过了,这个朝廷要破产。等等!颜孝之原本都准备逃亡了,忽然想起来,他亲妈还在昂州呢,有楚氏在,不可能让颜孝之做出这么傻的事情来的。至少,不会是在现在。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呢。
颜孝之的胆气又壮了起来,整一整衣冠,准备到朝上死磕。同时,为了防止出什么意外,又让老婆收拾行李带着在京的儿子,先去柴丞相家“小住”。柴氏大惊:“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家里呢?”
颜孝之果断地道:“我看二郎断不至于不顾骨肉姻亲,此事必有诈!既是有人算计于我,怕有后着。为安全计,你还是先回娘家吧。你回娘家去了,我也好安心与这等诬人造反的小人对质!”
柴氏道:“碧箫已有身孕,我将她带走,留下瑶琴伏侍你吧。”碧箫、瑶琴,皆是颜家侍婢。柴氏也早早照着计划,自己生够了儿子,不想再为了生孩子拼命,命二婢侍奉颜孝之。
颜孝之对此事并不在意,摆手道:“夫人看着办罢。”
柴氏又问颜希真那里怎么办。颜孝之道:“她是出嫁的女儿,株连也株连不到她。李家厚道,断不至于为难她的。再者,此事多半是虚惊一场,她才产育,不要惊吓着她了。”
颜希真方产下一子,月子快足了。
柴氏道:“也好。”
颜孝之亲自把老婆送回娘家,自己卷起袖子到朝上死磕去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