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行时,许多人相送。唐仪与颜肃之抱在一起,哭得像是雷峰塔前的人蛇恋。唐仪给颜肃之斟酒送行,颜肃之碗都没拿,跟唐仪一人抱了一个酒坛子,灌了两坛酒,才一摔坛子,翻身上马,一路奔归义县而去。
后面的车队里,颜希真坐在颜希贤的马上,跟着颜神佑的车追了老远。颜神佑打开车窗,与她洒泪而别。


☆、75·初到归义县

长路漫漫;九百里路,在现代社会虽然不算什么;在这个时节就很算什么了。尤其是携妻带子;奔赴征途。姜氏恐儿女路上寂寞,也是她自己寂寞,便将孩子们叫到自己车上来了。
因为走得远,又是往落后地区去的;这一次的东西格外齐全;连马桶什么的都有。蒋氏还给姜氏带了好些工具;送了她十几个匠人;包括木匠、绣工、裁缝、鞋匠等等。楚氏更实在;给打包了一个郎中,小型药柜加药材用了三辆车来装。颜肃之的老师对他期望颇高,伙同他的同学们一起,送了这货一车的书。都是新式装钉的。颜肃之夫妇格外看重这车书,派了六个部曲专程跟车。
知道的说是县令赴任,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家举族迁徙。
一路上,颜神佑还好些,父母已经不会很督促她的功课了。姜氏现在的主要精力在六郎身上,姜氏不知从何处听来的风俗,小孩子起名要晚。反正还没到上学的年纪,不起名字,只叫个排行,大家也都知道说的是他。现在小朋友依旧叫做“六郎”。
六郎在同龄人里,算是发算得相当不错的人,智商在平均线以上。可姜氏依旧有些遗憾,拿颜神佑这个非正常人类来作比较的话,六郎这个男孩子就显得弱了些。姜氏不得不打叠起精神来,给六郎上些基础课。有了这件工作,倒显得旅途不那么揪心了。
颜神佑在一旁听着,有时候觉得有趣,也自告奋勇地教一教六郎。识字卡片是她做的,这队伍里又跟着好些个匠人,偶有新主意,便可支使人去做了来与六郎玩耍。譬如做了好些有趣的小动物,皆有成人拇指大小,拿来教六郎数数、做加减法。
姜氏见了,忙说:“不要用这个,他还小,东西太小,不防他咽了就不好了。”
颜神佑有些讪讪,阿琴道:“怪好看了,我给小娘子收起来,以后拿来赏玩也是不错的。”说着就取了张帕子给包了起来。
姜氏道:“这法子倒也不错,别做小东西了,太大了他又玩耍不起来,依旧给他画画儿罢,你给画儿上了颜色,也是一样的。”
母女俩旅途之中便以此为乐。姜氏自幼经淑女课程训练,懂得不少,随行又有许多书,虽不严督功课,却也不时抽几本书来与颜神佑读。到这个年纪,倒可读一读《女范》了。这书与颜神佑穿越前那个时空的《女训》、《女则》如出一辙,不外是些女子要贤良淑德一类的。
颜神佑读得无趣,然则姜氏在侧,她又不得不背。背着背着,就忍不住给它曲解一下,然后悄悄跑去与颜肃之吐槽。颜肃之听了,不由沉思:“你这么说,倒也十分恰当。只是不要外传,传出去,于你名声有损。”
颜神佑笑道:“这是自然的。”在她眼里,什么女则女范的,光看字面意思,你就傻了。忍不住就抬笔在扉页上写道:头一条要紧的,是选丈夫的时候脑子不要进水!
被姜氏发现了,抽起书来就要揍她,手抬到一半,又缓缓放了下去:谁说不是呢?姜氏想了想,就蘸上了墨,在这一条下面给涂了条注——这条是颜寿说的,本书只许本家内部诵读,绝不许外借。
颜神佑被挂墙头,颇觉委屈。跑去跟颜肃之诉苦,颜肃之笑道:“这不正好?这整本书都是你的了,你想怎么注、便怎么注。悄悄告诉你一声儿,这书可是你娘十分用心抄来的,肯让你批注,你天大的面子了。”
秀恩爱真是要闪瞎人眼了!太讨厌了!颜神佑气哼哼地跑去玩六郎了。
六郎看到她来,叭嗒叭嗒走了过来,仰着小脸儿叫一声:“阿姐。”
颜神佑蹲下身来,捏捏他的小胖脸:“想阿姐了没?”
六郎有点郁闷:“想了。”
颜神佑再笑问:“阿姐好不好?”
这个无聊的女人!六郎严肃地道:“不捏脸就好。”
颜神佑黑线!
姜氏在一旁看了,笑得花枝乱颤:“叫你再逗他!”
颜神佑看姜氏手里拿着件小衣裳,看着像是给六郎的,顺手捞起六郎抱了过去,口里问:“都住下来了,阿娘也不歇一歇?”
姜氏叹道:“他要三岁啦,这生日怕也做不热闹了,我给他做件儿衣裳罢。”
颜神佑一想,也是,不由开动脑筋,开始想自己要给六郎和颜肃之什么礼物。姜氏见她一脸深思的蠢样,忍不住指点道:“凡送人礼物,总是要看情份的,新奇贵重反在其次了。”
颜神佑道:“不是说投其所好么?其不能投其所好,便要取贵重。总是为人做脸。”
姜氏嚼着这“为人做脸”四个字,半晌,展了眉眼道:“正是如此。只是值得这般费神的人不多了。自家人,明白人的心,也不须你想太多。”
母女两个便就这礼物问题,展开了讨论。六郎坐在母、姊中间,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懂。反正,他是一点也没闹,只是两只小胖手不太老实,一会儿摸摸自己的嘴巴,一会儿拉拉自己的耳朵。小脑袋也转来转去的,谁说话他就看谁。
————————————————————————————————
颜肃之因向楚氏申请了要去坞堡取给养,顺路拐到了坞堡那里,给部曲客女都放了假,使他们回家道别。颜神佑想了一想,向姜氏请示:“既在此处停留,又将远行,不如便将二女放回家中,如何?”
姜氏道:“不必了,哪里养不了这一个人呢?你当知道人固有爱恨,然凡事当三思,人是你选的,她父亲又有用,放你身边,好让你长长记性罢。”
颜神佑讪讪地答应了。
在坞保停留不过三日,修整完毕,再上车时,姜氏惆怅地道:“初来此处,觉得不如京师,现在看来,让我住这里也是不错的。”
颜肃之听了,别一别头。颜神佑道:“阿娘焉知到了归义便不如这里了呢?”
姜氏虽是读书识字,这地理知识确实不太好,对归义县的印象也不怎么样。只知道地方大、穷、人少,怎么能比得上颜氏坞堡这里?颜启虽然脑残了一点,但是选址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此处又是楚氏经营,是在一个已经败落消失了的家族的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起归义那种将将开化的地方,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她是主母,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不同。
是以姜氏只是笑笑:“你既这么说,到了可不许嫌弃不好。”
颜神佑耸耸肩:“哪怕住到树上,我也不嫌弃。”
颜肃之此时才露出笑影儿来:“你还想着爬树!再淘气,仔细罚你闭门思过。”
颜神佑冲他比了个猪鼻子,一甩走,爬上车去了。姜氏在她背后说了一句:“这孩子。”
颜肃之道:“她尚且不以为意,娘子又何须愁苦?我们一家,总是在一起的。”
姜氏道:“也对。”若让她来选,现在的颜肃之,与病患颜肃之,她宁愿要现在这个。
颜肃之道:“好啦,该赶路了,上车罢。”
颜神佑依旧与姜氏一辆车,车里放着六郎一只。六郎似乎对坞堡还有一点点印象,车行的时候,他还伸着脑袋试图冲破车门往外看,被颜神佑捉回。给他掀开了车窗上的帘子,放他趴在窗子上四下打量。
姜氏也没拦着,只叹了一口气,又振作起来,对颜神佑道:“到了归义,当有县衙,咱们带了匠人,若觉得不好,可先修葺,只是修葺的时候怕要拥挤。”
颜神佑笑道:“就算不用修葺,咱们这么些个人,恐怕也是要拥挤的。”
姜氏心里就有些没底了:“这可怎么办呢?”一般城池的面积都是有限的,里面的空地不可能太多,这一次光部曲就带了三百人,还不算其他的,可要怎么安排呢?颜肃之是取了些帐篷带着,但不能让人一直住帐篷,不是么?天暖的时候还好,天冷了,这就是虐待了呀。
颜神佑神神秘秘地凑过去道:“阿娘以为,阿爹带这么些人是去做什么的?”
“嗯?不是护卫么?听说还有山民不驯服。”
颜神佑偷笑两声:“三百人,够建座坞堡了。”
姜氏下巴都要掉了:“那种地方,建坞堡做甚?”
颜神佑摸摸下巴,手被姜氏拿了下来,她又换了另一只手来摸:“阿娘听我说,且别管这些细枝末节了。那么大的地方,哪里放不开人呢?我看了舆图,那里平坦的地方也是不少的。盛得下这些人,也能开荒。高祖时,朝廷还颁令鼓励垦荒呢。招徕流亡怕是有些难的,那地方肯去的人不多,咱们自己垦荒,总是行的罢?”
姜氏万万没想到颜肃之打的会是这个主意:“你爹告诉你的?他怎地不与我说?”
颜神佑回过神来:“嘿嘿,我猜的!要我就这么干。呵呵。”眼看着要有动荡发生,当然是要积蓄力量啦,在京城那里,僧多粥少,不对,粥不少,但是都有人占着了,不大好抢。不如去偏远一点的地方发展,而且归义县偏虽偏,却有驿路通的。离京九百里,离颜家坞堡却没有这么远。
这个时代也没有限制官员不能在辖区里有田产,更不能阻止他“带头垦荒”。如果当地有隐田,那更好了!你不是没登记在册吗?那就不是田!你说是田?缴税先?
至于当地士族,识相还好,不识相,揍你都是轻的。颜肃之的功课做得挺好,当时能算是世家的,就是一个卢氏,除了他们家,其他号称的士族,多半是冒充的。卢氏是经了变故,在富庶的地方与人争不起来,才到了归义重新圈的地,他们是在朝廷挂过号的,被谱学家们承认的。
其他的,都是西贝货。
姜氏犹不信,她还是觉得归义这个地方,如果丈夫不得已被分过去了,那她就跟着去,是做好了受委屈的准备的。现在听闺女这么一说,忽然有种开辟新天地的错觉,仿佛是去享福的,完全转不过模式来。
当天晚上,一家人休息,姜氏看颜神佑又跟客女们一处击剑玩耍了,命阿方看好六郎,她便来问颜肃之。
颜肃之听了她说:“你要往归义去安家建坞堡?”大惊道:“娘子如何得知?”
姜氏道:“我听神佑说时,还不肯信,怎地她异想天开,你也一样?”
颜肃之终于逮着机会跟老婆解释了:“这是我深思熟虑过了的。归义这地方,并没有想象那么差,真个差了,我便自己来了,怎么会拖着你们一道?”将他的分析一一说了,且说他曾读书,发现越往温暖湿润的地方去,物种就越多,成熟期也短,等等等等。至于姜氏担心的什么烟瘴之类的,他也带了郎中和药材。
姜氏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却将儿女看管得紧些,只要有水土不服的样子,立即叫停,唤郎中来诊治。
幸而颜神佑姐弟俩基因还是不错的,倒是很健康,六郎路上打过几个小喷嚏,喝了两天药就好了。颜神佑连个喷嚏都没打,还软磨硬泡要骑马——也得到了颜肃之的首肯。她开心时,还马上射两把箭,可惜这项技术以前没学过,颇失水准。颜肃之兴趣来时,倒教她几手。
颜神佑索性将客女们也喊了来,一齐练飞。颜肃之受到了启发,一路上本就以军令管束部曲,此时正好训练一下行军与骑射。然而他队伍里的马匹并不多,只有五十余匹,部曲倒有三百人,不得不轮流练习,还要爱惜马力。这让颜肃之觉得十分蛋疼,发誓到了归义之后要圈地养马!
————————————————————————————————
归义在京城之东南,初行时还不觉得,走着走着,就猛然觉得风也柔了水也润了。再行不数日,就陆续看到许多矮丘,山色青翠,颜肃之的生日也到了。
颜神佑送的礼物是一双鞋子,姜氏给的是一套衣服,颜肃之十分感动,在收到了六郎趴地祝寿之后,又亲了儿子一口,忽然觉得此生圆满了。偏在此时,外面响起了马蹄声,众人都奇怪,这里已近归义县,地方颇为偏僻,驿站也小,部曲们都住着帐篷呢。哪里又会再来人?
待马蹄声歇,来者问的却是:“前面可是颜令家?”
何大郎出迎道:“正是,尔等何人?”
来人道:“我是唐虎贲命来与颜令祝寿的。”
姜氏与颜肃之相视而喜,齐命召见。却是唐仪送了两坛酒、一堆衣物、文房四宝……杂七杂八好多东西,连不久之后六郎生日的一些礼物也有。难为这些骑士活活用马把这些东西带了来。
颜肃之命与他们酒食,姜氏又颁下赏钱来与他们,又问唐家可好一类。颜肃之开心地喝了一盏酒,又写信命来人明日捎回。信里说不尽离别之意,又嘱咐唐仪必须小心,除了虎贲之外,自家必须训练些顶用的部曲,至少备上二十匹马。
因有这一出,姜氏便将归义县之艰苦给暂放到一旁了,进入归义地界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六郎瞅了她好几眼,下结论:“阿娘很开心。”
姜氏看了过来,颜神佑很没义气地将六郎举到面前挡了自己的脸。六郎挣扎了一下,没挣开,郁闷地道:“阿娘看得见我,不用举高。”
一路欢笑,到了归义县,表情才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其时春已深,草木萌发、山青水绿,看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间偶尔还会飞过几只野鸡野鸭之类,颜神佑还看到过几只兔子什么的。兴起时,她也抽箭射几只,不用担心射不中,她身后跟了将近二十个专业补刀党。唯一要担心就是兔子上辈子八成没做好事,这辈子都快被箭给戳烂了。
到了归义县驿,此处早已听闻新官要上任,一切准备妥当。驿丞却没料到颜肃之会带这么一坨人来!艾玛,不是传说他是得罪东宫被贬来喂蚊子的吗?这尼玛是来打劫的吧?!再一看,后面车连着车,这是要干神马?你有没有一点吃苦受罪的自觉啊?
咦?这个小娘子生得可真俊,你爹是被贬的啊,你要不要笑得这么开心?
驿丞在这个地方,南来北往贬谪升迁的人见得多了。南下的多半是哭丧着脸,北上的才是笑逐颜开。颜家这画风不对啊,难道是……伤心得疯傻了?
就算是个白痴,他也是县令,驿丞还得小心伺候着。准备了食水等物,命厨下做饭去,不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