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生记-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神奇?”我大是羡慕,要是寄命金枪,岂不是能永不倒了……

“理论上可行。”阿东正色道,“只是理论上的,如果你愿意无时无刻做个伟哥的话。其实这应该是祝由术的一种,以物化人,不过没进行最后一步,依旧与物件保持着某种联系而已。”

“这么厉害的话,那阿力威是怎么了?”我又问道。

“他应该是寄命者,所以才能视瘴气于无物,穿行无碍。但是寄命法有个最大的破绽,那就是寄命牌的存在。”

“我明白了。”我一拍大腿,“就像铁布衫的罩门一样,这寄命灵牌要是被人毁了,那寄命者也就玩完了。”

“不错,而且这东西若是藏不好,落在心术不正的人手上,更可以操纵寄命者的生死,成为永远的傀儡。”

“那阿力威岂不是完蛋了?”我有点担心这家伙,毕竟一块生活了好长时间,我对这个直性子的家伙还有点好感。

“不知道,也许他的寄命牌就藏在苦莫寨子里,刚才那帮人破法取宝,或许惊动了灵牌,这才有了这种魂飞魄散之相。为今之计,只能先镇压他的魂魄,七日之内去农古找道正,他久在大凉山,或许知道一点。”阿东叹道,并指点我在阿力威的额头画了一道符。

没办法,我只好依法施为,又拿砍刀伐了几根毛竹,简单的绑了个担架,把阿力威捆在上面拖着走。

“大哥,不是兄弟不罩着你,实在没想到你早就中招了。路上要是磕磕碰碰的可别怪兄弟,我这是就你的命啊。”

我盯着阿力威那刀削般的脸庞,无可奈何的说道,只能祈祷道正老爷子手段通天,能有法子解救了。

原本的悠闲自在又演变成了末路狂奔,我拉着担架,左肩磨破了换右肩,右肩破了再换左肩,痛苦不堪。

没办法,谁让这人命关天捏……

幸好此时已经离农古的距离远比离苦莫的距离近,否则我宁愿回头向那些士兵求助,运气好的话还能坐回武装直升机玩玩。

四十三 归来

我盯着阿力威那刀削般的脸庞,无可奈何的说道,只能祈祷道正老爷子手段通天,能有法子解救了。

原本的悠闲自在又演变成了末路狂奔,我拉着担架,左肩磨破了换右肩,右肩破了再换左肩,痛苦不堪。

没办法,谁让这人命关天捏……

幸好此时已经离农古的距离远比离苦莫的距离近,否则我宁愿回头向那些士兵求助,运气好的话还能坐回武装直升机玩玩。

道正这家伙一直神神秘秘,表面上似乎什么都不在乎,却能在大凉山这鬼地方一待就是二十几年,偏偏他还是正宗汉人,其目的实在捉摸不透。

直到阿东说了苦莫有他留下的道书丹决,再联想起道正乃峨眉修行人的情形,不难推断出他是受峨眉差遣来专门寻找这些东西的。

现在这帮来历不明的军人更是验证了我的想法,看来阿东当年的遗宝引起了很多人的觊觎,露出水面的就这么多,藏在暗处的还不知有多少。

眼下脱身要紧,到了农古还是把阿力威交给道正他们,我只两手一摊说拜拜吧。

农古本是小镇,等我灰头土脸的爬回来的时候却看到车水马龙,原本空荡荡的街道却如集市一般热闹。

一下子多了几百人,镇子上搭了好多的临时帐篷,若是不看那锅碗瓢盆,还以为进了军营。

在丛林当中拖着阿力威坚持了许久的我,看到了如此之多的同类,终于幸福的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是在一张竹板床上,下面的疙疙瘩瘩磕的我背疼,眼前出现了一张老脸,果然是道正这老家伙。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老脸笑得跟菊花似的。

“醒啦?”道正把窗户推开,刺眼的阳光射了进来。

我眯了一下眼睛,问道:“终于回来了,我昏迷了多久?”

“昏个球啊,你把人拉过来就不管了,一个人呼呼大睡,就让我们几个老骨头操心,真是一点职业操守都不讲!”

莫名其妙的被道正一骂,我倒是有点感觉了,浑身舒泰精力弥漫,似乎的确休息的不错。再看看道正,这伙计居然是坐在轮椅上。

“你怎么了?”我问道。

“超负荷施术过度,差点把老命丢掉,幸好早有安排,否则你醒了我还得躺上几个月。”道正笑嘻嘻的说,“走,带你见个人。”

我披上衣服,等着道正带路,谁知这家伙居然也在瞪着我。

“走啊!”我莫名其妙。

“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也不懂得尊老。”道正叹了口气,“我现在可是病人,你得推着我。”

老混球还蹬鼻子上脸,我只好如他所愿,推之。

一路上我向他打听了这些天的情况,总算了解了一点。

道正倒不是很苦,这伙计被我初步处理了之后压根就没醒过来,全凭着恶里人力拖拉,混到了农古。

几百人的大迁移,还是在那种深山老林,其难度可想而知,居然没有一个人掉队,颇让人对道正的法术感到可怕。

这些个寨民全是奄奄一息的货色,居然片刻之间就能精力恢复,穿山越岭,还携家带口。虽然为了施展这个回春法术道正也落得个差点身陨的效果,但是这功力还是令人佩服的。

“佩服个屁!”道正点上我的烟,嘬了两口,吐了口唾沫,“nnd,我峨眉派向来只会御剑杀人,哪会这等救人的法术。”

我大奇,问:“那你在苦莫的时候那番表演作何解释?”

“说来话长,少安毋躁,回头跟你讲吧。”

md卖关子,这些世外高人咋都这副德行,阿东如此,道正也是如此,搞的神神秘秘的,怪不得本土道教越来越衰微,连个佛门都干不过,更不用说近些年来四处传教的上帝一脉了。

话说道正似乎还有点威望,我推着老家伙走在路上,那些苦莫难民都是站起来行礼,状极虔诚。

“若是靠近藏边,你可称活佛鸟。”我对这些人的态度实在感到好奇,怪不得那啥的上帝教如此兴盛,或许显示了神迹比较容易获取信仰吧。

“这些都是可怜人,祖祖辈辈都在守护着苦莫的大秘密,或许称之为诅咒比较恰当。”道正莫名其妙的发了感慨。

虽然不明其意,但是我也不在追问,毕竟这老家伙再来一句“等会告诉你”就能挡住,因此我一肚子的疑惑都憋住了,只等着他最后揭开谜底。

阿东虽是始作俑者,毕竟事隔久远,且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切都靠推断,因此也不甚了了。

况且这家伙自地气元珠被污之后就沉默寡言,到最后更是自称要闭关,消失的无影无踪,让我想问都没得问。

顺着道正的指引,我推着他来到了一处所在。这是农古镇上的唯一一座药铺,似乎有点年头了,原本金字的匾额现在只剩下黑糊糊的框子,门口破败不堪。

里面的柜台依稀有人忙碌,看衣着打扮大多是一些南来北往客商或是本地人在交易药材。

从内堂中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穿着打扮与众人格格不入,一看就知道是个城市人,毕竟墨镜、T恤与牛仔裤在这大山里还没普及。

那人一见道正,赶紧走上前来行礼道:“师叔,我师父在里面等你。”

道正点点头,“前面带路。”那年轻人转身把我们引了进去。

我推着道正进了内堂,其间却别有洞天,有竹有水,有花有草,曲径通幽,美不胜收。

“这是你们峨嵋派的据点?”我四处观望,啧啧称奇。

道正说道:“修道之人又不是神仙,自然要吃要喝,做点生意自然也是正常。农古这里连接四方山区,乃是通外部的窗口,山民通常会在这里将一些山货药材与人交易,我们对这些药材也有需要,为了方便才在这里设了点。”

看来就算大门派也离不开金钱啊,这倒没听说过,毕竟是现实,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道正继续说道:“我峨眉上千年传承,虽然近代不免有些衰落,但也与时俱进,没被淘汰。为了养活这么些个门下弟子,再加上修炼的需要,自然不能坐吃山空。现在峨眉名下的工厂、公司、产业早已遍布整个华夏,蜀中尤甚。营业所得,不但能自足,所余投入基金,兴办学校……”

“你们做的什么生意,这么赚钱?”我打断了道正的吹嘘。

“主要是药材,毕竟祖上留下的药方还是不少,依着地利,还是比较有赚头的。”道正说道。

药材这东西的确是吸金器,君不见现在是个民工就能借着脑XX之类的保健品活的滋润无比吗。

“不过你们好歹也是门派,何不广开山门,大收弟子,兴我华夏本土文化?”我问道。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且有骗子横行,物欲横流,真正有资质有恒心入我道门的能有几人?”

道正还没说话,前面一个声音传来,语声不大,却是入耳清晰,仿佛就在面前说话一般,可见其人功力不凡。

四十四 往事

“是师兄吗?我们来了。”道正高声叫道。

三两转,我们的面请赫然出现了一间精舍,那年轻人推门而进,侍立一旁。

屋子中间坐着一人,我一看,果然是道真。

道真笑道:“年轻人,峨眉一别,想不到咱们又见了。可找着你要找的人了?”

我连忙施了一礼:“世事难料,我那朋友的家人早已仙去,现在苦莫寨又被驻军,有门难入,只能摆个祭烧柱香,聊以自慰罢了。”

“小兄弟有心了。”道真回了一礼说道。

我们四下坐定,那年轻人端了茶碗过来,每人给倒了一碗。

道真说道:“山野之地,一切从简,咱们就凑合喝吧。若有机会,可去峨眉宗门,那里还颇有些好东西,嘿嘿。”

我轻啜了一口,感觉还可以啊,就像是以前在道正那里喝的差不多,反正解渴就行。

本来就不懂茶道,加上我心也不在此,因此根本没搭理道真这茬,只是问道:“真人,你怎么会过来的?”

道真答道:“峨眉在全国设有联络处一百三十二个,此为其一。道正师弟出了事之后,随即向山门求援,我自然就赶过来了。”

说谎,这老头不地道,我暗暗想道。

农古虽说勉强算个镇,实际大小却像个村子,再加上地理位置实在偏僻,任谁也不可能在这里设联络处。

道真仿佛知道我在想什么,微笑道:“小兄弟少安毋躁,其实这件事若不是我们早有准备,道正师弟说不定连命都会送掉。天幸当年的安排没出什么差错,否则今日的苦莫寨恐怕不会剩下几个人了。”

我看了道正一眼,只见他低眉颔首,只顾着品茶,似乎手中的茶碗是万古奇珍一般。

这老东西,平时那么拽,见了师兄居然如此之乖,当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道真继续说道:“只是我们也没想到国家会插手,功亏一篑,不过幸甚,苦莫寨没有伤人,算是过了劫数。”

我忍不住出言刺道:“是不是你们没拿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嫉妒啊。”

道真摆摆手道:“我有个故事,你且慢慢听来,是非自分。”

“这是大概二十几年前的事吧,有两个兄弟,虽然不是同门,却是甘同生死。他俩一同闯荡江湖,降妖除魔,寻仙访圣……”

说到这,道真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一下:“其实这都是昏话,说给别人听撑面子用的。那个时候国家历经大难,思想全被大一统,哪有什么妖魔鬼怪,仙家圣人?不过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学徒路上而然相遇,一起上山下乡罢了。”

我虽不明白道真扯什么上山下乡,在我的概念里那几乎都是上个世纪的东东了,若不是读过几篇知青文学,哪里还知道这是什么玩意?

不过既然他讲起了古,我就权且听着,说不定他是在说自己,以他的修为,此等经历肯定相当精彩。

“当时天地混一,虽然外敌虎视眈眈,国家却在领袖的指引下逐渐强大,虽然后来有点矫枉过正,但是元气未伤。由于多年的战争,建国后的各种运动,当时的江湖几乎被清扫一空,大派化小,小派消失,剩下的老的老死的死隐的隐,余下的只有一些大派,凭着几代传承的丹书道诀方才苟延残喘。”

“那两个家伙就是两个大派的传人,学的东西只有皮毛,却怀着一颗建设祖国的心上山下乡。本是天南海北的两个人,却在这农古走在了一起。”

“华夏道术百门,求得不过是个长生,总体修持其实也就两个门道,一个就是金丹大道,以肉身为炉鼎,追求天人合一;另一个就是符箓之术,以之号令鬼神,移山转岳,同样可以收到奇效。”

“这两人各有传承,分别修习了这两个法门,又因为插队碰到了一起,所以常在一起研讨切磋,互通有无,在那个封闭的时代,修为也是与日俱进。”

“只是那两人实在年轻,争强好胜,一日因为一个鸡毛蒜皮般的学术问题争论了起来,闹到最后居然打了起来。两人半斤八两,所修习的道术都是知根知底,因此不分胜负。当时他们所学的这些东西统统都是作为封建迷信的余毒,要被打倒的。因此两人比试的所在都是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处。”

“现在想来,那两个家伙实在无聊,一架居然打了半个月,最后双双功力耗尽,只能坐在地上干瞪眼。修金丹的是怎么也提不起一口气,练符咒的则根本连喘气都来不及了。”

“那时候他们只顾斗气,哪里知道已经身处险地,周围都是氤氲的雾气,四下里鬼哭狼嚎,忽远忽近。”

“本来对他们这些修道之人来讲,这些外物障眼根本不足惧,但等他们恢复过来想要运使真气的时候方才尝到了苦头——雾气竟然是活的,只要他们动用非人的力量,立马就会反击。”

“攻击方式五花八门,但是对付他们俩只需要一个闪电就够了。被电的七荤八素之后他们方才醒悟,自己陷入了一个古怪的大阵中了。”

“人在困境当中就算天大的对头也会暂时联合,更别说他们两个好朋友了。收敛了自身的真气后,他们总算不再遭受攻击,但是这也无助于他们走出去。”

“这古怪的林子仿佛无穷无尽,连个动物也没有,花草树木也是奇形怪状,两人是又渴又饿,却不敢动这林子里面什么东西,因为他们吃过野果,野菜,甚至树皮,但无一例外,全部拉肚子。若不是练形有成,根基浑厚,腹泻就能要了他们的命。不知道过了几天,反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