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守田?”王弘毅听到这个声音,沉默了一会,随后开口问着,他收敛了明月,只见此时,虽然收了明月,王弘毅的身体内外彻明,宛然琉璃。

“不错!”对方沉默了一会,片刻后声音传来。

浩然之气的本质的确不错,到这时,还有些抵抗之力,王弘毅轻轻一笑,向前面走过。

宫殿中原本悬挂着却熄灭了的几十盏宫灯,随风一晃,已是点亮,几十盏宫灯汇聚而成的光亮,使还略显昏暗宫殿,一下子充满着光亮,但是这光亮,却带着凛然之意,隐隐还有着诵读经典的读书声。

王弘毅看了上去,只见坐在十几步远这个男子,身着藩镇大帅的官衣,有着俊朗的五官,面上却隐隐带着一抹郁色,此时手中正握着一只酒杯,轻轻摇晃着,似乎正在对酒消愁。

动作,身形,衣裳,都让王弘毅熟悉,几乎是一模一样!

当然,现在细分,两人还是可以分辨出来。

两人虽五官容貌几乎没有区别,可王弘毅深邃莫测,一举一动都带着威严,而这男子虽英武不凡,却带着儒雅凛然之意。

“君终于来了,请入坐吧!”王守田只是一指面前的空座,淡淡说着,语气里却带着一抹寂寥之意。

“这样多年了,你终于到达此地了,与本帅对饮几杯,如何?”

“就讨扰了。”王弘毅微微一笑,神色自然的在对面坐了下来。

王守田不动声色,亲自取过酒壶和一只酒盏,给王弘毅满满的倒上一盏酒,又给自己面前的酒杯满上,举起自己一杯酒,冲王弘毅说:“礼敬!”

一仰脖,手中酒杯已空无一滴。

王弘毅不言不语,举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果然爽快!”王守田眼中难得露出笑意。

又给自己面前的酒杯满上,又一饮而尽,王弘毅陪之。

三杯后,王守田终于将酒杯放下,认真的看向王弘毅。

“我有浩然之气,有着万民愿力,却被你束缚转化,本是不解,现在看你元神满月,却知道了。”王守田有些诧异的问着:“只是你这位业,已经可有所谓证道,为什么还干预红尘?”

王弘毅放下酒杯,起身在殿内度步,就好比在自己宫殿中一样,过了片刻,停住了步,神色变得有点茫然若失,笑的说着:“这你不懂,大凡传说和经典,都说元神圆满有着大力,特别是小说,更举手投足都是伟力,似乎改天换地只是一念之间。”

“难道不是嘛?”王守田有些惊讶的问着。

这殿不知道怎么样演化,实际上这时似乎在黄昏,光洒落在窗上,窗纸隔着,光线更加幽淡,格外静谧深邃。

“这是秘密,不能多说。”王弘毅叹着:“只有证了才明白。”

“开辟小世界,运转造化,都可以办到!”说到这里,王弘毅自嘲一笑:“但是也有许多绝难之事,就和人间皇帝一样,百姓总觉得皇帝无不如意,生杀予夺毫无障碍。”

“但是实际上,皇帝的处境并不这样圆满,处处有着难处,而这难处又不能说。”

“实际上,不是我们不想干预,实是不能,你看,仅仅是传说,几时见到神佛真的能下降世间?”

“我能转世到此,实际上也是侥幸罢了,算是莫大的福缘了。”

王守田听着,没言声,这时,淡青色烟袅袅在殿里飘散。

“不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是半点不假!”王弘毅悠悠说着,他沉思着,突然之间一笑:“你到现在还没有死心,用了许多手段,可对我一点用也没有,我们是有限制,并且很大,但是这里却是我万能之地。”

“佛门菩萨和佛,能无所畏惧,号称无畏狮子,西秦有大神有着权柄,能使地狱降伏,这些也是分境界和环境。”王弘毅笑着指指烟雾:“至少在这里,我也有,这些是怨气死气,极是污秽,但却不过是随意可化。”

说着,一抓而上,就把这团淡青色烟抓到了手中,用手一合,就变成了一团金色的云朵,大放光明。

“业火炼金莲,烦恼变菩提,这些我也都有。”

“哈哈,果然妙极!”王守田怔了片刻,不但不被揭穿而心虚,反而哈哈大笑,问着:“那你现在有什么不能?”

“不能的地方多的是,比如说我的肉体——不吃饭要饿死,被砍了要死掉,照样有着因身体而来的七情六欲,照样必须按照世上规律来办事。”王弘毅苦笑的说着:“不过,还是能有影响的,不能直接干预主世界,还可以间接干预。”

“那你完全可以炼化,为什么要等到现在?”

“王气不成,炼化了就难以融合了,一切都必须按照规则来,至少在现在。”王弘毅笑了笑,说着:“你请我到这里,不是就问这些话吧?”

王守田听了,又是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倒上了一杯酒。

“是啊,本帅和你究竟不同。”王守田感慨着说着:“既是,又不是,这或许是天道变数之由呵呵,本帅在这里等了你很久,本来的确有着心思。”

“现在你来了,本帅却无济于事,不过有几句话,想借这机会,问一问你。”

“请说。”王弘毅说着。

王守田的目光锐利起来,直盯着王弘毅,朗声问着:“你既已成王,何以救万民?”

王弘毅听这问题,淡淡回答:“孤一统蜀地,得了半片楚地,来年必可一统楚地,吴地已经失德,举兵讨伐必可大胜,得半片江山,必可驱逐胡人,统一天下,这已经能弥补你的心愿,至于其它,不是你能问着。”

对着这会见,王弘毅觉得可以结束了。

王守田听完,默默无语,良久,叹了一声,说:“神州破碎,我有愧也,本想见你驱逐胡人再离开,不想却是等不到了。”

说着,又给自己和王弘毅各斟上一杯酒:“这杯酒,算是提前为你喝的庆功!”

端起自己那一杯,慢慢的喝尽。

酒杯落到案几之上时,男子的身影,已开始变的模糊。

渐渐,身体变成了光点消散。

“多谢!”王弘毅举起酒杯,冲着渐渐消散的身影一抬,随后仰头一饮而尽。

一阵阵风,从耳边呼过。

身体又落到实处,王弘毅坐了起来。

看向四周,这里还是自己的书房。

仔细探查身体里的变化,只见紫色华盖之内,肉体之内,一片琉璃光明,原本束缚在身上的浩然之气,已经消失不见。

自己终于获得完全的自由,这一天,已有数年时间,终于等到了……

思及梦境,王守田与自己把酒交谈之景象,王弘毅又有些唏嘘。

是他,又不是他……

昔日王守田,终是不复存在。

“请你放心,孤已喝过你敬的庆功酒,来日必将驱逐胡人,统一天下!”王弘毅遥对半空,默默说着。

片刻后,一大片煌煌灯光烛影,一舆进了正门。

前面太监手执长鞭“啪”一甩,舆应声而停。

舆四周是玻璃窗,厢板用上沉香,灯下照耀不可逼视。

这时,殿前一批侍女和太监,“啪”的一声,行礼:“给王上请安!”

“都起来吧!”王弘毅开口说话,声音和往常一样,对他来说,所谓的相见,所谓的明月,所谓的道理,都可忽视。

爆发户经常以粗大金链条显示,不想这和狗链实际上差不多。

所谓三代才养着贵族,王弘毅想到这里不由失笑,他现在很是享受这种生活。

见王上说话,众人答声“谢恩”,起身站着。

一个女官看了一眼王弘毅,正恰王弘毅的目光也在看她,忙低了头小声说着:“王上,娘娘在里面吩咐着用膳呢!”

“孤知道了。”里面已经是香气四溢勾人馋涎,王弘毅很是满意,踏步进入。

第一百九十一章 快意(下)

楚王宫现在只有一殿,这是朝会所用。

王弘毅乘舆到了正门,直到丹墀前,这时,文武百官都站着,各凑在一处寒暄说话、也有着一本正经目不斜视。

见王弘毅下舆,“啪”跪下一片。

王弘毅上阶,进了大殿,自消除了浩然之气后,终于获得新生,此时望了上去,只见法眼之中,殿下都是白气凝聚,成薄薄白玉。

而上处,淡紫气悬于殿上,中间,洪流一样的赤气在运转着,宛然云海,氤氲升腾变化着。

此时殿中,又隐隐的有五色,时聚时散。

脚步声打断大殿的沉静,也使着周围的气流发生了变化,王弘毅踏上玉阶,仰起头来,看向中间的王座。

数息后,王弘毅上了座,感知中,外面的乐声已响起,心境却格外平静。

上座的瞬间,一切的杂念都远去,明月一样的元神,微微溢出,却在紫气华盖之内,并不外显,只是,一种宏伟大力,已经融合,融入这个大殿,甚至融入了大城,融入到管辖的天地中。

天地中流动不息的气运,以一种波动,遥空而来,九条冕旒互击作响,允耳轻轻敲击着耳垂,王弘毅吩咐说着:“进来吧!”

丹陛之乐大起,众人按品秩肃然鱼贯而入,随班行礼,齐齐跪倒,高呼:“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气运越发浓郁,看了上去,却见上紫下白,剖分阴阳,上下交流,气运弥漫殿内。

王弘毅悠然说着:“众卿家平身。”

殿内立时响了一声高呼“千岁”的颂词,群臣站了起来。

礼官唱偌说着:“今日朝会,商事者可奏。”

话才一落,礼部尚书虞昭出列,说:“新年将至,朝会新建,这些制度,不知王上对此有何法度?”

想了想,王弘毅笑的说着:“按燕制,是何法度?”

“王上,按燕制,每日必须上朝,并且寅末点名,至于休假,一月一日休沐,十二月三十殿上赐筵,三品以上可参与,之后初一到十五,都是年关,封印封衙,到十六恢复视事。”虞昭回答的说着。

“唔,孤一向认为,阴阳之道,有张有弛,燕制,为了勤政,寅末上朝实在过苛。”王弘毅淡淡的说着:“孤有意恢复上古之制,与卯末点名。”

大燕制,寅末(5点)就要点名,这导致着皇帝都要4点起床,而官员按照上朝规矩,除三品大员年高者,特赏坐轿,别人一律步行入宫,因此宫门步行到朝殿也需要时间,因此必须3点就起床。

“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拱门未放朝。”

所述就是官员不得不提前到达的情景。

而这时,宫内绝无灯火,理由为消弭火患,百官“戊夜趋朝,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甚至发生过有人在雨夜趋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死亡。

为了“夙兴夜寐”的名声,实是可笑。

这使众臣深以为苦,听见王弘毅这样说,无不心中一松,颂声:“千岁!”

“燕制平时无休假,也过苛,上古有五日一休沐(五日一假),有十日休沐,孤就奉行中庸之道,取十日休沐。”

“年假时,众卿也有自己家事,要团聚,孤也不苛求,不必三十在殿上会宴,今天专门朝会,君臣索性一乐,就二十七殿上赐筵,三品以上可参与,之后初一到十五,都是年关,封印封衙,到十六恢复视事。”

“至于朝会,现在战时,每日一朝,都辛苦些。”王弘毅含笑环视众人一眼,臣子忙都躬身谢恩。

王彦就应着:“是,臣这就回去修整休沐法,以推行天下。”

说着,就退了下去。

这事算议完了,只见殿中气运微不足道的波动片刻,就平息了。

这时,户部尚书王彦出列,说着:“王上让我们议过赈灾的事,臣已经有了章程,向王上禀告。”

说到这里,顿时殿下云气翻滚,波澜重重,王弘毅见了,不动声色,说着:“爱卿可在殿上述事,议一议,看看有什么难处?”

“是,臣首先说的一条,就是粮食,虽然蜀地太平,又进行了开垦,但是去年搬运一百万石,实已经是极限,再征收的话,就会竭泽而渔了。”

王弘毅就看向兵部侍郎,问着:“这一百万石,现在用在军粮,还足够不?”

按制,这是文官担任,所以是原本的太守裴成炎担任,这时踏班而出,说着:“军粮粗细统配,又有着大豆,现有粮七十一万石,现在供应兵力高达十四万,只能维持十一个月。虽说到了夏收秋收,又有粮食,但是王上来年要用兵的话,这粮还真不能动。”

王弘毅又看向了王彦:“那假如应对青黄不接的时段,又需要多少粮食?”

“王上,新年后一月到三月,是青黄不接,又需要种子粮种植,蜀地还可自给,荆北臣统计过,由于连绵兵乱,各郡县粮库的存粮都几乎空了,存粮总计只有五十万石。”

“荆北现在初步统计,新按置的流民有三万人,他们都是没有存粮,有的甚至连冬耕都没有来得及种,必须到明年春天春耕开垦,这就必须到秋天才有粮收。”

“平时每人每日半斤粮,忙时就必须有一斤半,综合就算一斤吧,这到秋天就要六十万石。”

“以上还是赤贫安置的流民,一些百姓也青黄不接,需要粮食度到五月,这一算,又要不下四十万石。”

“王上进取荆南的话,至少还要五十万石安抚百姓,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万石。”说到这里,王彦已经是眉宇深锁。

这时,虞良博出列,说着:“王上,王大人,到了六月就有夏粮收,而我军就算用兵荆南成功,也必下半年了,有些粮可以不计,现在这时急迫的,就是到五月底这块粮,据王大人所说,就要七十万石。”

王彦淡淡的扫看了虞良博一眼,说着:“的确,到五月只要七十万,扣除粮库,还需二十万石,可事不能这样算,不能弄的郡县内一点存粮也没有,这一旦急迫,遇到大变,发不出粮,立刻就是倾覆大祸,按照臣的想法,这粮库五十万石是保命粮,不可轻易动用,臣建议可购粮!”

张攸之这时出列,说着:“荆北各府大户,家中广积存粮,不下五十万石,这也是一大来源。”

吏部尚书李刚这时皱着眉说着:“张大人说的是,只是这样要开罪所有大户,荆地初平,人心未附,只怕得不偿失。”

顿了一顿,李刚又说着:“这些还都是大略,每县每镇每乡设粥场和发粮,中间自然就有折损,经过层层克扣,按照旧制,能有一半到百姓口里,就算很不错了,因此这里七十万石,必须有一百万石才可用事。”

张攸之冷哼的说着:“哼,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