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扩大的王鼎内,淡紫色的气运迅速蜕化成紫气,而顶上本命气,也化成了紫气。

几乎同时,龙气之柱,又粗又大,猛的扩大数倍。

顷刻之间,日月在紫气里浮现出来,只是片刻,本来的蛟龙,就变成了赤龙。

赤龙在上空飞舞着,咆哮着,镇压着整个南方。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称贺(上)

十二月深冬。

不过数日,楚王大军迅速平定了吴地,派了人回报给荆州的太后王后,令众人宽心,得到准信,大家都是欢喜。

荆州,宋家临时府邸中。

宋涵坐在上首,宋恒坐在一旁,在宋涵的身旁站着,是宋家的嫡长子宋子烨。

别的奴仆,都被摒退,离的很远,丝毫不能听到房间内三人的对话。

现在的宋子烨,远非当日可比。

以前宋子烨和王弘毅的矛盾,实际上来自某种微妙的嫉妒,但是到了现在,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嫉妒都无处说起,反而平息了。

摆脱了这潜意识,以及经过多年历练,经历了家族兴盛衰亡,宋子烨已经脱胎换骨。

只见宋子烨一身长袍,内套背心,一条红腰带,面孔上眸子幽黑明亮,举止从容潇洒,令人一见忘俗。

本身根基不错,文武都修,这时终于成了点气候。

他现在娶了妻室,只不过为了避嫌,娶的是一个普通大户的女子,其女相貌出众,性情上更贤惠淑德颇为体贴,因并非是家族联姻,宋涵很是为他挑选了一番,夫妻之间各自都十分满意,反有了几分情意,不能不说是因祸得福了。

现在的宋涵,已出仕为官,虽初次为官,可宋家的人脉在那里,很多事情,交到他的手上,办起来就是十分的妥当。

这也让一些最初对他并不看好的人默默的闭上了嘴巴。再怎么说,人家的闺女现在在宫里位置正稳,又膝下有子,轻易动摇不得。

宋恒在宋涵出仕之后,就负责起了家族的大小事宜,其实以前宋涵还在家族管事的时候,宋恒也不曾闲着,只不过现在负责的事情越发多起来,显得清瘦了许多。

心情显是很不错,虽面颊瘦了一圈,可精神状态甚好,隐隐透着春风得意。

在王弘毅送了消息回荆州后,王后宋心悠也召见了父亲宋涵,将事情与他们讲了。

其实就算宋心悠不说,以着他们现在的人脉,在宫外得到消息之速度,也只会比宋心悠更快一些,只不过这些消息都是小道而来,比不得从宫里来的可靠。

宋涵一归家,就将二弟宋恒以及长子宋子烨叫了过来。

“大兄,不知道前方战事如何了?王后召见你,是不是说的此事?”在这家里,宋恒自然用不着拐弯抹角,直接向宋涵问着。

“不错,王后召见为兄,说的正是此事。前方已结束了战斗,楚王已在数日前攻下了金陵,现在吴地境内,几乎所有府县都归顺了楚王。”宋涵说着。

“竟如此之快?”宋恒讶然说着:“昨日得到消息时,小弟还以为只不过是些夸大其词的传说,未想到是真的!”

拥有十万兵,二十一个郡,高达七百万人口的吴地,就这样被占领了?

“此事为兄初闻时,也是颇为惊讶,不过楚王本就年少有为,楚军也是常胜之军,想当初,平定荆州和交州两地之时,亦是势如破竹,吴地这么快就被平定,一是楚军战斗力甚强,二是魏越其人不得民心,又有让人诟病之处,一旦兵败,大山倾倒矣。”宋涵点评的说着。

“哦?王后召见大兄,是否还说了些别的?楚王已是打下了金陵,是否……”宋恒很快就想到了迁都之事,于是眼睛一亮,看了过去。

金陵与襄阳不同,自古以来,数代开国君主,都将国都定在了金陵,这其中不仅有着气运的缘故,更有着地势上的原因。

现今王弘毅打下了吴越,可以说在这一大片土地上,王弘毅已经控制了整个南方。

在这种情况下,王弘毅再次迁都,迟早的事情。

“二弟,你这几日就在族里,抽调出一部分人,到时候派去金陵。”宋涵向宋恒说。

“什么?”听到宋涵这一番话,宋恒微微一怔,紧接着脸色飞快变化,明白意思了。

“这么说,迁都之事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了?”宋恒低声问道。

虽说宋家向来低调,也不会在很多敏感之事上插手,不想破坏了与王弘毅的情分,可这不代表着,作为一大世家,就什么都不会去做。

就算他们不去做,别的世家,甚至是宫中有些势力的宫妃的娘家,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该有的一些支持,该提供的一些人脉,宋涵他们还是要给宋心悠提供。

身为正宫王后,该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平衡宫中的各方局势,防止宫廷丑事发生,肃清被其他诸侯派进宫中的细作,种种大事小事,都需要亲信的人去办。

哪里去找亲信的人?

自然少量的是靠宋心悠自己来培植,更多的是家族提供的忠仆了。

自己的父母都在宋家手里,身为家生子又从小受了宋家的恩惠,这样的人,又岂是别人能轻易收买走?

王弘毅虽然厌恶世家将手伸的太长,但后宫的大小事情,交给宋心悠去管还是颇为放心,他也不是那般不晓事理之人,知道正宫王后手中无权无人,莫说是管理后宫,就是保护自己和嫡子也颇为困难,因此在这方面也是颇为通融。

宋家在宫外培植了不少人脉,专为了王后和嫡子服务。

这次若是迁了都,安插在襄阳的人脉轻易动不得,金陵又非是本家所在之地,还是需要再培植一批亲信过去,他们方能放心。

“王后是这么与为兄说的,想必应是真的了。”宋涵沉声说:“此事速度要快,迁都怕是这几日就要动起来了。”

“请大兄放心,这事小弟自会办的妥当。”宋恒笑的说着。

“子烨,你这次,去金陵一趟吧!”宋涵又看向站在一旁的嫡子宋子烨。

“请父亲吩咐。”宋子烨忙来到父亲面前,躬身恭敬的说着。

“金陵情况,虽平复下来,但是吴地旧都,楚王迁都到了,以后长久在金陵久住,宋家势力势必要慢慢的在那里培植起来,你这次前去,一是与你姐姐一内一外,也好有个照应,二是探查一番金陵情况,为以后宋家的发展做着准备。”宋涵语重心长的说着。

宋子烨忙恭敬说:“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办妥此事。”

说完了这些,宋涵叹了口气,最关键的是,王弘毅还没有立太子。

如果立了太子,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几日后,荆州后宫动了起来,忙过几日,开始陆续向着金陵迁移。

“太后,您慢点。”搀扶着王老夫人上了马车,宫中的女官来到宋心悠的车驾前,禀报:“王后,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是否起程?”

“恩,走吧!”宋心悠决定的说着。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码头而去,在那里有御船,乘去金陵。

这已不是第一次迁移后宫,比起第一次时的慌乱,这一次的迁移就不慌不忙了许多。

宋心悠现在已是掌管后宫多年,自一举一动都有着王后的威严,在她的管理下,后宫的一干奴仆,无一敢偷奸耍滑,一路上更是没惹任何麻烦,非常顺利。

虽是深冬季节,因准备妥当,又是走水路,很平稳,这一路行来众人都没怎么受罪。

老夫人对儿媳宋心悠越发满意,怎么看都觉得对方有着大家气度,不愧是儿子正室。

要说前些年,婆媳二人还有着隔阂,随着王弘毅基业不断扩大,婆媳一人为王后,一人为太后,反而相敬如宾。

到了十二月二十六日,王弘毅早上就接到禀报,说太后一行人马上就要到。

于是令人清扫街道,打扫城门,又准备了安排,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带着一干文武,亲出城门三里,迎接太后一干人。

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楚太后和楚王后一干后宫人等,抵达金陵城外。

在楚王骑马亲迎之下,太后和王后等人的车驾随之入了城。

在内城的皇宫之内,一切都安排妥当。

王弘毅先迎入太后到慈宁宫,到了慈宁宫,太后先进去了,王弘毅再去行礼。

见王弘毅进来,满殿宫女一齐跪下了,王后却只需要缓缓行个福礼。

此时生了火,一进去就觉得温暖,很是满意,给太后行礼,笑着:“母亲,你觉得这怎么样?”

太后眼睛湿润的望着爱子,叹着:“这些太奢侈了,我老太婆怕是受不了,昨天在船上,我还作了个梦,哎,你却瘦了。”

语气中带着微微的心疼。

王弘毅笑了笑,欠身说着:“母亲是我的母亲,有什么受不了……不知母亲作了什么梦?”

太后说着:“我梦见去了某个大庙,很是光明,庙上有个神主,却是你,哎,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劳烦母亲牵挂,是儿子不孝。”王弘毅忙笑着:“凡遇大廊庙梦,皆吉,母亲就不必太担忧了。”

太后王氏摇摇头,说:“我儿,今日是喜日,不说这些,你大获全胜,建功立业,娘还不曾道贺呢,你可要好好的说一说,我们都想听听!”

随后又叫过王后和众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起家常话来。

他们是怎么样叙述,外人自是不会知道,随后不久,就有内侍传来了楚王旨意,令文武百官,在下午参加宫中宴会,为太后洗尘。

这事自是不会有人推辞,接到旨意后,众人都开始为此准备起来。

沐浴更衣是必须,绞尽脑汁想着吉祥话也是必须,总之遇到这样的喜事,众人都必须有所表示,这表示不是什么礼物,而是贺文对奏。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称贺(下)

经过数年养尊处优,宋心悠掌管后宫已经非常熟悉。

只是短短一个时辰,就将宫中的大小事宜安排妥当,甚至布置宴会之事,也交代清楚去督办。

王弘毅在侧殿内,看着她举止威严的一言一举,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这支配内宫,本是她的责任,王弘毅一般是不插手。

“将这些事情办妥后,再报本宫知晓。”

“诺!”

终于将最后一批人都差遣了出去,一转身,宋心悠正好对上王弘毅的目光,顿时脸上微微一红。

宋家原本是世家,后来虽经商,但是还是十分注重对儿女的训诲,进宫后当了几年王后,更是五德俱全。

王弘毅对王后,与其说是“爱”多,不如说是“敬”多,这是对“妻”的“敬”,但是这的确是标准的王后。

定国安邦是王弘毅,这安定后宫的确需要这样的王后。

因夫妻许久未见,太后舟车劳顿先去歇息,王弘毅刚刚看过正妻指使时威严,现下又看到她的小女儿姿态,王弘毅顿时心里一荡,走上前,低声调笑:“孤的王后,是越发有母仪天下的仪态了,以后这段时日,后宫的事还需要你来操持,今日既忙完了,就先歇息一会吧,下午还要赐宴群臣,少不得又是几个时辰。”

宋心悠微微一笑:“你是王上,我是你的妻,更是你的臣,自然要辅佐你,省得你还要操持内宫的心,并且妾身没有那样柔弱,一路行来,虽有些疲倦,坐在车船内,总是可以歇息着。”

“只是苦了母后,母后年纪大了,走走停停,这一路行来也是苦闷的很。好在已经到了金陵,总算能歇一歇了。”

宋心悠说着,一撩额前散下的头发,修长白皙的手指,与黑亮的头发,让王弘毅越发离的近了些。

正想再调笑几句,外面传来脚步声,有人在外面禀报:“王上,礼部的几位大人,正在外面侯着,想求见王上。”

王弘毅一怔,无奈笑笑,对宋心悠说着:“王后,你下去歇息去吧,到了时辰,再一同赴宴。”

宋心悠心下微微一叹,知道国事要紧,点点头说着:“妾身晓得,妾身就先告退了。”

说着,行一福礼,退下了。

后面出了大殿,向着后宫行去,因路程遥远,自是乘舆而行。

两面的规划和景点,比襄阳的王宫当然远胜十倍。

大燕天子所住的皇宫,不同凡响,宫殿叠叠层层,几个殿之间,就隔着很远,回到了坤宁宫,早就有人将这座宫殿拾掇了出来,火盆烧的极旺,一进去,扑面的温暖。

“来人,给本宫将配制的清心茶盛上一盏来。”坐在华丽软塌上,宋心悠歇了一会,就吩咐的说着。

“奴婢这就去给王后盛去!”有使唤的宫人小跑着下去了。

不一会,就端上来一盏闻起来清香扑鼻,看起来碧绿青翠的茶盏来。

茶温是恰好入口,宋心悠喝了几口,面色渐渐恢复如常。

在王弘毅的面前,她其实有硬撑着的意思,是一宫之主,虽已疲惫,有些上火,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这些,是她从懂事起,就被迫铭记在脑子里,身为宋家嫡长女,王后,楚王嫡长子的亲母,她实在是不敢让自己显示出无能、软弱的一面,王后应该做到,她要先做到,然后才是做她自己。

“王后……”这时,一直跟在她身边的一位宫人在她耳边轻语了几句。

“你们都先退下吧。”宋心悠对旁边的宫女内侍说着。

“诺。”这群宫人内侍都退了下去。

“让她进来。”宋心悠见旁人都已退下了,吩咐那名宫人将人带进来。

“诺。”宫人领令出去,不一会,就带了一位女子进来。

“奴婢荷倩,见过王后。”女子在宋心悠面前盈盈下拜。

此人宋心悠是认识,她虽容貌寻常,很是聪明,是宋家的家生子,自幼就爱学文弄字,稍微大些时,被宋家管家相中,专门培养了来学算盘算账,以及各种管家之事。

宋心悠见来的是她,是有些意外,问:“你如何到金陵来了?

荷倩忙恭敬回答:“奴婢是随着大少爷一同到的金陵。”

“大兄也到了金陵?”这越发让她皱眉起来。

不过思索了一会,眉头松了下来,问:“他可有什么东西让你递送进来?”

男子入宫不是容易的事,反是女子进出宫门方许多,荷倩这次进得宫来,怕是有书信送进来吧?

“王后,这里有老爷和大少爷让奴婢递交给您的银票,这封是老爷让奴婢递交给您的书信。”荷倩取出两个密封好的厚厚纸包,向上呈的说着。

宫人走过来,按照规矩,简单检查了一番,发现没有异样后,转递给了宋心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