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归觐九重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使星归觐九重天-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才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说起了南国瓯骆与西南先零狼狈为奸的事,只有七岁的梁澈立即开口振振有词地说出了当初父皇决议征伐江北时的豪言。
凌珊本来受到娄淑妃的邀请,来到景福宫和其他嫔妃们一同欣赏芍药,也不打算喧宾夺主大放阙词,可是淑妃既然已经提到了自己,她不得不为这位小王爷找个台阶来下。

“古来做大事者,无不都是自小就有鸿鹄之志的,韩王小小年纪就已经有如此豪情霸气,实属难得。”凌珊招招手,示意宋澈来到自己面前,微笑对淑妃说,“依我看呀,淑妃不但不应该责难韩王,反而应该嘉奖才是。”
淑妃连连称是,又对韩王说,“还不赶快多谢皇后夸奖?”
宋澈愣了一愣,立即拜在地上,“儿臣多谢娘娘夸奖!”

凌珊看这孩子瘦小生涩却有顶天立地的志向,很喜欢他,让尚宫安排了个席子让他坐到旁边。
方才站得近的时候,凌珊依稀闻到了他盈袖的暗香,和皇帝的一模一样,便微笑说,“殿下用的是和陛下一样的香呢。很好闻。”
宋澈不时常见到皇后,对她很陌生,突然间坐得那么亲近,而皇后看他的眼神又满是关爱,让宋澈在她的注视下微微红了脸。
“嗯。”

“听说吏部尚书凌大人是殿下的老师,他现在回乡丁忧了,殿下有没有好好地温习课业呢?”
小小的少年抬起眼睛微笑说,“从来都没有耽搁的,等到老师回来,任他如何考我。”

凌珊看他自信满满的样子,想到了什么,凤眼中慢慢浮起了明了却又担忧的笑意,她凝眸看着他,柔声问,“殿下每天都在温书吗?这可不太好,要时常和朋友们出去走动,骑骑马、打打球,这样才能有个好身体。体魄健康,将来才能帮助你的父皇处理朝政,才可以诛灭夏国的敌人呀。”

她的声音温柔,听在宋澈的耳朵里有说不出的受用。从前他听人家说,皇后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只对自己亲近的人好,现在看来谣言是不能相信的。
听到皇后说他以后要为父皇管理国家,小王爷顿时激动,用力点头,“儿臣明白了!”

“而且呀,等到充媛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了,殿下就不再是皇上最小的孩子了。殿下就要当哥哥了,做哥哥的,要是弱不禁风,怎么能保护好弟弟呢?”
韩王眨了眨眼睛,回头看向因为听到皇后这样说话而有些怔忡的星充媛。
她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但很快就变得温和,对韩王礼貌地点了点头。

“娘娘怎么知道充媛肚子里的是弟弟?”宋澈好奇地问。
这问题确实把凌珊问住了,她方才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而已,她歪了一下头,反问道,“殿下是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宋澈愣了一下,垂下眼睛,紧抿着嘴唇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不知道怎样的回答才能令皇后满意。

凌珊怕他想得太深,轻轻拍了拍他瘦削的肩膀,“如果是位小公主呢,殿下就一定要保护好这颗夏国的明珠了。如果和殿下一样,是位小皇子嘛——”她顿了顿,微笑道,“殿下就更应该给弟弟做个好榜样了,殿下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锻炼身体,争取做皇上眼里最优秀的皇子呀。”

宋澈很惊讶,因为皇后所说的,正是母亲跟他所说过的话!皇后只比他大了九岁,宋澈在她面前自称“儿臣”,其实却觉得她更像是个温柔善良的大姐姐。他不知道皇后所说的究竟有几分真心,可是听她这样讲,宋澈心头不禁隐隐欢喜起来。



赏花茶会进行到一半,皇帝派人来景福宫请韩王去街南。
今日是初一,又是皇帝询问韩王功课的日子,宋澈向茶会上的后妃们辞别以后,又分别拜别了皇后和淑妃,然后就跟着黄衣宦官离开了。
再回到景福宫时,已经是月上枝头。
宋澈因为被父皇夸奖学业精进,心情大好,想要去给母亲一个惊喜,所以没让宫人通报就自己往母亲的寝殿走去。

“唉,看来我真是小瞧了这位皇后了。皇上心思缜密,选中的也是心细如尘的人。”
“听娘娘这么说,微臣也是惊讶万分。皇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手腕,真不愧是靖国公的女儿、姚侯的妹妹。”

母亲房间里面谈论皇帝和皇后,与她交谈的居然是一个年轻男子!
宋澈顿时惊得没有敲门。他听得出来二人的语气并不是对皇后的夸赞,想到今天席间淑妃还对皇后恭恭敬敬,他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马上离开。
而且,那个男人的声音听起来并不像是景福宫的内官,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可以到母亲的寝殿来?
他的脚好像深了根似的固定在原地,耳朵却忍不住竖起来要听清里面的事情。

淑妃的话语里既有鄙夷又有敬佩,“她对澈儿说的话倒是好听,分明是在警告我不要去动充媛肚子里的孩子。要让皇上在所有皇子之中认定韩王是最优秀的,最优秀,也就是还有别的皇子!唉,皇后啊!祭将军,我真是隐隐觉得,她和皇上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娘娘说的哪里话?皇后毕竟是剑南凌氏之女,她就算现在要保住充媛肚子里的孩子,肯定也是为自己今后做打算。他们家的人不就是这么个样子的嘛。”被称为祭将军的男人耐心劝慰道。
“就是不知道充媛是怎么想的?”淑妃叹了一声,“说来也奇怪,依德妃的个性,充媛能怀着这孩子活到现在,真是了不起的事。想来她一直能得到皇上的恩宠,也是有自己的办法的。”
“呵呵,要是充媛就此相信了皇后,皇后便是揽祸上身,要是充媛不相信……怕是最后这三个月,也不需娘娘动手,她也会因为思虑过甚而没法养胎吧。”

宋澈的心用力跳动着,顿时觉得又羞又恼。
今天在赏花茶宴上发生的事情,在他看起来是那么温馨窝心,可是没有想到,皇后温柔说出来的那几句话语居然藏有那么大的玄机。
他居然没有听出来,还为之感动。
宋澈又想到她看着自己的时候那双关切的眼睛,啊,那双凤眼真的是说不出来的美丽。

皇后就算所作所为真的为别有用心,但宋澈却没有觉得她所说的有什么错。他并不害怕自己有更多的兄弟和他争夺父皇的宠爱,因为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从其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瞩目的那一个!

可是,为什么母亲还是容不得父皇再有其他的儿子呢?
宋澈虽然不知道淑妃用的是什么办法,可是自他懂事以来,他已经隐隐约约能够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都没有一个皇弟出生,就算是侥幸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皇嗣,也很快就会夭折。

他很为难,却也不敢去质疑母亲的行为,那是他的母亲,他有什么办法呢?更何况……宋澈想,他甚至没有听出皇后今天的弦外之音,必定也正如母亲所说,自己还太年幼,他应该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他怎么好去否定母亲所做所想?

门外,宋澈心中五味杂全,门内,也是一阵沉寂。
他奇怪地把耳朵贴到门口去仔细听,只听到屋内有一阵衣物丝帛摩擦的声音,他好奇得睁大了眼睛,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宋澈依稀听到母亲的一声叹息。
“唉!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那男子却温纯软语,柔情似水,“娘娘说的什么话?在微臣眼中,娘娘永远是世间最迷人的女子啊!”



凌珊回到宣坤宫时,特意移步去偏殿看那些开始衰败的紫荆花。
她看到一些宫人在悦蝶亭旁边动土,觉得不悦,便问旁边的人是怎么一回事?
一直留在宣坤宫中的江宛筠微笑回答,“圣上说宣坤宫的紫荆花快要败了,担心娘娘觉得没乐趣,就让司苑局来为娘娘搭一个秋千供娘娘玩乐。”
凌珊恍然点头,问,“他们用过晚膳了吗?”
“从下午来一直弄到现在,不曾休息。”
“你去安排他们在廊下用膳吧。”说罢,凌珊往寝殿走去。

这夜皇上没有来到宣坤宫,凌珊并没有多在意,沐浴过后便取了本书来读,迷迷糊糊地,很快就睡了过去。
等到清晨醒来,凌珊再去往悦蝶亭,就看到那里已经多了一架秋千。
前一天晚上天色昏暗,她没能看清。
天亮以后,凌珊才发现这架秋千做得十分精巧,她走过去坐用藤条编织而成的扎实的摇椅上,双手握着两旁绕着鹅黄色小花的花藤,身子轻轻往前一荡,就跟着秋千升了上去。
这原本是北方山戎族的竞技游戏,传到中原以后却变得轻巧了许多。
荡着荡着,凌珊感觉自己被点缀在秋千上的小花的香气包围着,心也跟着舒畅起来。

太阳从紫微宫的东方升了起来。
江宛筠原本在廊下看年轻的皇后安逸地荡着秋千,见到朝阳照进了宣坤宫中,便走近了悦蝶亭问是否要传早膳。
凌珊的笑意淡去,她从秋千上下来,往殿内走。

皇后用膳的规矩与皇帝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一条便是每样食物都只能吃三口,无论皇后是不是爱吃,都会被端下去。凌珊不喜欢这些规矩,可也不得不遵循。

用完早膳,她看着传膳的人退下去,说,“方才的绿豆薏米芡实粥味道不错,搭配也新鲜。让他们写一份单子给我,隔天我为皇上做。”她说完,看到旁边人面有难色的样子,沉下脸,“怎么了?”
小宫女忐忑却认真地说,“回娘娘,昨天南面暴了马婕妤借前往街南求见圣上的机会,与刑部尚书谋害星相的消息。圣上很生气,下令从今往后后宫妃嫔再不能擅自过街南了。”

凌珊吃了一惊,厉色看向身边两位尚宫,问,“怎么昨天没有告诉我?”
江宛筠和宋沛羽相互看了一眼,是宋沛羽上前来回话,“圣上说,不必拿这种事情来让皇后操心。今后他会时常来宣坤宫,也不劳娘娘总是奔波了。”
凌珊身子一凉,顿时说不出话来。

两位尚宫摒退了宫女,来到皇后近前。
凌珊放在几案上的手指无意识地点了点,喃喃道,“看来是有人看不惯我总是去继晷殿了啊。”

“原本新科进士就难有入朝为正职官的,德才兼备毕竟都比不得门第高绝。皇上碍于四大门阀辅佐其登基的情面,凡是都还要受其牵制,娘娘此前借去杏园游春的机会让进士们见到了圣上,总会有人不高兴的。”江宛筠体恤说。
后来皇上翰林院让状元和榜眼留在其中,以翰林供奉之名供职,职责所在为起草急诏和撰拟诗文。本来草拟诏制是中书舍人的职责所在,除皇上的亲信官员以外不得另择他人,现在皇上这样做,或多或少地是表现出了要削减士族势力的意图。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士族出身,又怎会让皇上轻易得逞?

凌珊尽管为自己再也不能前往继晷殿感到不高兴,可是想到皇帝更加为难,也不好去抱怨些什么。况且……每次见到她都要抱怨一通公务繁忙的中书舍人星荀,现在应该也是松了一口气吧。
“算了。”凌珊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对她们说,“待会儿差人去街南找一下星荀,问问他南境如何了。我去不了继晷殿,今后真不知道要如何得知凌晏的消息。”
那是她仍然活在世上的寥寥几个亲人之一,她表现出关心没有人不理解。宋沛羽应了一身,就走出殿外去安排了。





66

66、第六十五回 南国佳人 。。。 
 
 
作者有话要说:微说明:天市垣女床三星以及勾陈,都是暗示着后宫运势的星星。
 

对面的吊脚楼依山伴水,远远望去,层叠而上,鳞次栉比。
瓯骆王宫坐落在山峦之间的坝区,比起周围子民们的屋舍,砖木结构的翠绿色建筑更显得富贵典雅。
太阳刚刚升起,整个坝区就又开始热闹起来。

端午节很快就要到来,这是瓯骆人每年都要庆祝的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五色糯米饭,准备过节。
宋湛也往常一样,手里抱着一摞书来到了王宫东北角的一座吊脚楼,才走到楼下,就已经感觉到脚下木板的震动。他面无表情地走上楼,也听到了屋子里打闹的喊声。

突然,有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从窗户里面探出头来,看到宋湛,立即又缩了回去。
只听屋子里面传来一声,“先生来了!”
等到宋湛来到门前,屋子里已经是鸦雀无声。

他走进里面,偌大的房间,摆放着二十几张竹子制成的书案,乍一看来虽然整齐,但分明是刚刚才摆好的,有些凌乱。每张书案的后面都做了一个少年,年纪从八岁到十五岁不等,各个都穿着瓯骆服饰,见到宋湛都紧闭着嘴巴不敢出声。
宋湛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把怀里的书丢在摆放在房间北面的最大最宽的那张书案上,坐下来淡淡说道,“将《大学》翻开,今天我们讲‘日新’。”

原本宋湛是以棉州代县丞的身份被劫持在瓯骆,但好在因为白城的事情,他向瓯骆王韦金胜提出的建议有所成效,韦金胜大为高兴,对宋湛也是敬佩有加,下令将宋湛奉为瓯骆上宾,所以他在瓯骆的生活过得也算自在。
韦金胜在夏国当了二十几年的质子,深知夏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心想要将中原礼教在瓯骆坝区内传扬开来。宋湛以凌晏之名来到瓯骆,剑南凌氏又是,韦金胜自然不肯让宋湛清闲,由他起头,瓯骆的王孙贵族都纷纷要让自己的子弟向宋湛学习中原文化。

宋湛就是这样成为了瓯骆王宫里的宫廷教师,由于很多调皮捣蛋的贵族子弟不服管束,韦金胜还赐给了宋湛一根鞭子,只要有不服管教的,就算是王子,也可以随意鞭打。
贪玩的学生们见到宋湛手里有着国王御赐的长鞭,就算宋湛看起来文质彬彬,他们也对他颇为畏惧。

夏国与瓯骆之间的边境,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有通婚的现象,所以让瓯骆人学习夏国的文化并不是很困难。
但宋湛自认并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何况他明显地感觉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想要来学习的,他们当中有很多都不过是家里所逼而已。

他上午授完课就会回到王宫里,和瓯骆王一同用午膳,商议瓯骆与夏国重修旧好的事宜。
宋湛对于白城的建议,瓯骆屡试不爽,韦金胜对宋湛十分信任,国中许多事情都会与他商量讨论,并且还给了他决策的权力。

不过,宋湛却从来都没有真的决定要对这个国家施与某种政策,只是当韦金胜实在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才开口说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