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箭传说-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诚哥,你呢?看你现在的样子,已经不是一个县尉那么简单了吧。”张识文笑着说道。

“也没什么,三年前立了些微薄之功,做了交州剌史。”杨诚不以为然的说道。

张识文盯着杨诚,惊喜的说道:“这还没什么!一州剌史现在可算得上一方诸侯了,等这边事了,小弟干脆辞官投到大哥麾下算了。随便谋个差事,也比在这里舒心啊。”

杨诚微微一笑,正要说自己也打算此战过后辞官归隐时,左化龙和左飞羽已走了进来,十几名飞虎亲卫则列在门外警戒。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杨诚站起来说道:“这位是你嫂子。”

张识文笑着对杨诚说道:“那可恭喜诚哥了。”说罢转到左飞羽面前,恭敬的拜道:“见过嫂子。”

“这位是飞虎营左副统领。”

“呵呵,左副统领我可见过几次了。”张识文笑道。

左化龙尴尬的笑了笑,左飞羽俏声说道:“我猜你便是诚哥在长安认识的张识文吧。”

“嫂子怎么知道的?”张识文惊讶的说道。

左飞羽淡然一笑,说道:“诚哥虽然在征北军中十年,但他认识的人却不多,文人就更少了,是以这并不难猜。”

张识文叫了一声佩服,左化龙却在一边疑惑的问道:“张大人是怎么识破我的呢?”算上今天这次,他被张识文识破了五次了,让他顿觉脸上无光,是以现在便想问个明白。

张识文招呼诸人坐下后,淡淡的说道:“这个并非难事。要知道,军人和真正的百姓有着根本的差别,不管怎么掩饰,那种气势和步伐是无法改变的。左副统领定是诚哥手下猛将,杀伐之气更远胜一般士兵,是以不管如何伪装,我也能一眼看破。”

“你只是根据这个判断的吗?若是我是从军中退伍的军人呢?”左化龙不服的说道。

张识文笑了笑,说道:“也容易,就拿今天来说。左副统领化装成一樵夫,虽然一身行头不假,但走路的姿势却露出马脚。”

“姿势?”左化龙疑惑的说道,杨诚和左飞羽也露出倾听的表情。

“樵夫每日上山砍柴,肩上经常扛着沉得的柴和,是以走路肩颈微曲,日复一日,即使肩上没有负重,也会保持这样的姿势。而左副统领走路的姿势却是笔挺直立,和樵夫的姿势相去甚远,如此能瞒得过。”张识文笑着说道。

看着晃然大悟的三人,张识文继续说道:“伪装看似容易,实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毕竟真和假之间,实在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要想成功的伪装,不仅要衣着样貌相同,更要了解所伪装之人的习惯、心情、神色、语气……”

“要看破伪装也是门高深的学问呢,张大人果然极具才华。”左飞羽赞叹的说道,若是不能对种色人等的特点融会与心,岂能将左化龙的一千多人一一拒之门外。

“嫂子谬赞。识文自幼父母双亡,十四岁便背着书箱四处游荡,有此微薄的见识罢了。”张识文谦虚的说道。

三人都露出原来如此之色,同情张识文的遭遇之时,也生出佩服之心。以少年之躯流浪各地,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四人闲话一番家常后,得知飞虎营三千多名战士将在黄昏抵达的消息后,张识文不由露出兴奋之色,高兴的说道:“这下可好,我正在发愁呢,诚哥可真来的是时候。”

看着杨诚露出疑惑的表情,张识文说道:“最近我三次击退匈奴来犯之事,诚哥想必知道了吧。”

“略有耳闻,文弟能以二百人稳守罗城,实在不简单啊。”杨诚佩服的说道。刚才在城门之时,杨诚便看出罗城的士兵远比周围各县士兵优秀得多,想必与张识文的调教不无关系。

“福兮,祸之所伏。只怕打退小的,大的就要来了。”张识文忧虑的说道。

“大的?”杨诚疑惑的问道。

张识文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匈奴人虽然袭扰已久,但大多以数十人、百余人为一股,四处流窜,专找防守薄弱的村庄下手,从来没有攻打城池的举动。这一次虽然是试探之举,但却是不好的征兆。小弟这次微露锋芒,恐怕已引起他们的注意,恐怕下次来的,便会是铁面将军了。”

“铁面将军?”三人齐声问道,这个人他们却从未听过。

“铁面将军不过是百姓所取的名字,袭扰凉州的匈奴人有数十股之多,大多分布在弱水、黑河、丹河一线。其中实力最强的一支,便是一个蒙着铁面具的人所率领。这支匈奴骑兵虽然不像其他匈奴骑兵一样见村便屠,但却是专找官军下手。三个月前,更在石板泉和芨芨台两地,将洒泉郡守所率的两万前去剿贼的凉州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时声名大噪。”张识文皱眉说道。

“竟有这样的人!”杨诚惊讶的说道,心中却在疑惑,这么大的事情,为何潘宗向竟未向自己透露过呢?“这铁面将军的部下有多少人?”杨诚皱眉问道,征北战事一结束后,匈奴几乎已被完全打散,大陈边境三千里内几乎都没有一支部众上千的匈奴部落。这才不过三年多,怎么可能又有了如此强大的实力,难道有人竟把所有零散的匈奴部落统一了吗?王庭的史达贵军怎么可能坐视匈奴如此发展?阵阵疑云在杨诚心中升起。

“应该不超过两千之数。匈奴虽然数量众多,但足以为虑的便只有这一支。这两年不断与凉州军战斗,从未一败,以往都只挑千人以下的官军下手,最近却变得胃口越来越大了。”张识文忧虑的说道。虽然从未与这人对战,但张识文却看出这人的自傲,从来不向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一出手便是接连袭击数处。自己最近打退几次匈奴来犯,恐怕在匈奴人眼里已有些份量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凡是能打败匈奴的地方,铁面将军便会紧随出现。

听了张识文的话,三人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匈奴人中竟有如此厉害之人,这确实大出他们的意料,怪不得潘宗向忧心忡忡,恐怕也在担心杨诚若败给匈奴,那他此去恐怕就难以再回了。

想了想,杨诚展眉说道:“这样也好,周围各县均有我们的人潜入,这一次正好趁其不备,一举打败铁面将军,再扫灭匈奴。”现在飞虎营除了亲卫队和左化龙这支队伍,其他的队伍连潘宗向也不知杨诚派到了哪里,匈奴人就算安插内奸,也不可能知晓,只要抓住机会,胜算仍是很大。想及此处,杨诚不由对此战形势大为看好。飞虎营不善骑战,对付四处流窜的匈奴骑兵确实比较困难,但若是引得匈奴骑兵主动来攻,就将另当别论了。

“诚哥的人离罗城还有多远?”张识文闻言若有所思的问道。

“现在应该还有百里左右。”杨诚说道,为了不让飞虎营的行踪暴露,是以一般都是昼伏夜行。这一次他们三人带着十几名亲卫策马而来,其他的人却换装分散而行,此时应该在百里外的一处戈壁中汇合,等黄昏时再快速开进。

“罗城周围五十里都有匈奴探马,我知道有条路,可以避开匈奴的耳目。”张识文沉吟道。

“如此正好,他们应该还有一个时辰才会动身。化龙,便由你跑一趟吧。”杨诚大喜说道。

安排好合适的人手带左化龙离城后,张识文急忙赶回县衙,刚要跨进县衙,却被一人叫住。张识文转身一看,竟是郡守府的传令兵。

“张县令,这是州府命令,你自己看吧。”传令兵大声说道,将一卷官文丢给张识文,策马而去。

张识文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和郡守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连一个小小的传令兵也不将自己看在眼里了。拾起官文打开一看,正是杨诚的四道军令。

※※※※※※※

落日的余辉照在罗城之时,数十名骑兵悄然出现在县城十里外的一片稀疏的树林之中。

“查清楚了吗?”为首的那人冷冷的说道。

“查清楚了。左贤王给我们的情报说这里有一万凉州兵,经过属下查实,城中只有两百守军。只因不久前左贤王的侄子违令攻打县城,反而被射杀。左贤王派了两支队伍来皆惨败而回,是以才故意夸大,让将军攻打此城。”一名斥堠骑兵恭敬的说道。

“哼,这家伙活得不耐烦了,两百人也敢叫我来!”为首那人森然说道,一股浓烈的杀气油然而发。

“那我们?”身后一名骑兵迟疑的问道。

“明日攻城。能打败匈奴的,都要被我逐一打败。”为首那人傲然说道,太阳逐渐没入地平线中,橘黄色的阳光射在他脸上的铁皮面具上,显得无比狰狞。

※※※※※※※

“你们想干什么?”青衣少女停了下来,向逐渐向自己逼来的十几名壮汉说道。虽然一眼便看出这些壮汉不怀好意,青衣少女却没有半点紧张之色。

“小姑娘,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一个人走是很危险的,要不要我们保护你啊。”为首的壮汉笑着说道,余众皆爆出一阵大笑。

“不用,你们最好马上给我滚。”青衣少女娇声叱道。

“由不得你了。”为首的壮汉大声笑道,一阵白烟已向青衣少女扑面袭去。

青衣少女一见壮汉放出的白烟,不由微微皱眉。右手迅速探入香囊之中,又快速在自己鼻子下面抹了一下,闪身向后纵去。“中原人果然都不是好东西!”青衣少女冷声喝道,原本天真可人的脸上竟透出阵阵慑人的杀气。

“咦,怎么还没倒下?”白烟散尽,为首的壮汉盯着俏立在那儿的青衣少女,惊讶的说道。

“老大!那是什么!”一个壮汉指着为首那人的脚下,奇怪的说道。

“嗯?”为首的壮汉疑惑的看着自己脚下一个鲜红色的竹筒,正想去拾之时。“蓬!”一阵红色的烟雾从竹筒中爆出,顿时将十几人包围其中。

“哼,敢在我面前用毒。”少女怒声说道,绕过红色的烟雾,悠闲的向前继续走去。

红烟散去,十几名壮汉立身之处早已空无一人,只有一滩滩慑人的污血,在这宁静的大道上组成了一副奇异的图画。

第四卷 西域烽火燃

—第十章 … 铁面将军—

“这真是你下的令?”张识文扬着手中的官文向杨诚问道。

“不错。”杨诚点头说道,这四道命令是在长安时他和张破舟四人商量好的,众人都觉得完全可行。不过见识过张识文的精明后,杨诚倒有点想知道张识文有何看法。

“怪不得潘宗向会找你来镇守他的后方,只是,太大胆了一点。”张识文赞赏的说道,脸上却有些忧虑之色。

“哦?说说你的看法。”杨诚饶有兴趣的说道。

“诚哥让各城四门大开,看似不再设防,但对敌人来说,却有处处陷井的感觉,让他们畏首畏尾,不敢进攻。不过匈奴似乎对我凉州军力部署了如指掌,若是看穿此计,只怕会有不少城池无力阻挡匈奴的攻击被陷落。”张识文皱眉说道。

“潘大人离开后,凉州守军便只剩三万,我已从中抽出两万,悄然开拔。除了我,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动向。”杨诚笑着说道。

“如此匈奴必然也知晓,倒可弥补此计的不足,只是遇上莽撞的将领,恐怕就不会顾虑这么多了。”张识文担忧的说道。

杨诚摇了摇头,自信的说道:“匈奴每股不过百十人而已,就算知道城内空虚,也断不敢随意攻城的。除非他们聚集在一起。”

“莫非诚哥故意让他们汇集起来夺取城池?匈奴骑兵来去如风,确实不易对付,更何况如此分散。以各城为饵诱其汇集在一起,确实是上策,不过匈奴会攻取哪座城池,却是不可预料之事,万一城池被克,军队又在远处,岂不是白白损失?”张识文问道。

“以文弟来看,匈奴最可能攻击的是哪座城池呢?”杨诚问道。

张识文想了想,说道:“匈奴要攻的定是要害之所,郡城虽然防备空虚,但城墙高大,每城又有众多百姓,暂时应该无虑。匈奴所攻,定然放在武威—张掖—酒泉一线的地处要冲的县城,这样算起来,便只有清水、丰城、永昌、临泽四城,两万军队足可以防守。只是我们能想到,敌人未免就不会想到,一旦匈奴有大胆犯险之人,岂不危矣。”

“若想尽快剿除匈奴,也只有犯险。现在,就看谁更敢冒险了。”杨诚淡然说道。

张识文惊讶的看着杨诚,说道:“诚哥竟想在短时间内剿除匈奴?小弟却有不同看法,匈奴为祸已久,要想彻底清除,需缓缓图之,否则稍有闪失,只怕会得不偿失了。”

杨诚叹了口气,说道:“我自然也知道这是一次大冒险,而且是以整个凉州和征西军为赌注。只是我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是以只能兵行险着了。不过匈奴要想对我造成大的损失,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到底是什么事让诚哥如此急切?”张识文疑惑的问道。

“现在还不便细说,总之我的计划是一个月内至少重创匈奴,让其不敢再生事端。”杨诚淡淡的说道。对于其他方面的斗争,他现在并不方便与张识文细说。倒不是杨诚对张识文不信任,而是一旦卷入世家的斗争之中,要想脱身,便再由不得自己。他这一次本是无奈,是以不希望张识文也卷进来。

张识文见杨诚不愿说,他自也不好问,转而分析杨诚的其他几道命令。“凉州百姓不论对官府还是匈奴,其实都没什么好感,只是匈奴经常屠村,逼得百姓也不得不拼死反抗。开仓放粮并不足以收买民心,不过存粮于民,也算是个良策。民众不受饥苦,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

“其他两条呢?”杨诚笑着问道。四条命令宣布后,也有不少官员冒险向他痛陈利害,不过却没有一人能将他的用意真正看清。反而是张识文,几乎言出必中,让杨诚大感欣慰。

“若我没猜错,拆去烽火台,不过是不想扰乱人心。大军皆各有派出,诚哥定然没有留下援军,烽火台的作用已失,徒让百姓惊慌而已。斥堠不带武器更是一解原来的弊病,这样一来,就算遇上数量极少的敌人,他们也不敢贪功搦战。匈奴以往常以少量骑兵引诱斥堠,加以伏击,而现在不论他们如何引诱,恐怕也无人上钩,便可确保消息传递通畅,使匈奴的踪迹无法遁藏。”张识文侃侃而谈。

“好个文弟,我们费尽心思的几着棋,竟让你一眼识破,幸好你不是我的敌人啊。”杨诚赞叹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