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箭传说-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箭倒地。

“啊!”一名贼兵见势不对,转身便欲逃走,刚走出两步,就被一名手持长刀的贼兵头目一刀斩杀。贼兵头目看也不看在自己刀下惨死的贼兵,纵身向另一名逃兵扑去。几名运气较好的贼兵顺利冲了回去,刚跑出不远,数百名手持鬼头大刀的督战兵已扑了上来,一把把雪亮的大刀,瞬时淹没了几名逃兵临死时发出的惨叫。

在黄功伟的铁血手段下,其他人再不敢生出逃念,狂乱的吼叫着,悍不畏死的向缺口处冲来。在付出上千人的代价后,贼兵终于冲至城下,数架云梯搭到了城墙上,周围的贼兵纷纷爬上云梯,向城墙上攀来。更多的贼兵,则疯狂的涌向缺口处。弩兵退后,盾兵压上,殊死的肉搏立时在城墙各处激烈的展开。

“卟!”一名刀盾兵刚刚挡开一名贼兵的攻击,另一名贼兵的已趁隙攻来,刀盾兵再也无力防守,顿时被长刀贯胸。刀盾兵发出凄厉的吼叫声,手中长刀顺势用力斩下,那名贼兵大骇之下,用尽全力也无法拔刀而出。正要砍中之时,刀盾兵只觉身体一轻,天地急速的旋转起来。“叭嗒。”再度感觉到大地的实在后,映入眼帘的是自己手中长刀深深斩入贼兵左肩,没及刀背以及无数纷然踏来的大脚。

在贼兵的猛烈攻击下,缺口处原本坚固的防线摇摇欲坠,松开数个空隙,无数的贼兵正疯狂涌入。“杀!”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声在缺口处炸响,公孙勇双手各握一支鼓槌,从城墙上高高跃起,冲入缺口处的贼兵之中。

头骨碎裂的声音立时在缺口处不断响起,公孙勇在贼兵中横冲直撞,所遇的贼兵竟无一合之人,只见一铁塔般的身影迅速冲来,随之脑袋一痛,便纷纷倒地身亡。

转眼间,便有十余名贼兵死在公孙勇的鼓槌之下。周围的士兵顿时大受鼓舞,士气大涨,纷纷奋起反击,裂开的数条缝隙迅速合拢,贼兵的攻势顿时被阻。

“叮!”一支长剑悄无声息的向公孙勇攻来,被公孙勇一槌荡开。长剑在空中一晃,换了个角度,当胸剌来。公孙勇心中大惊,没想到贼军中竟有如此高手,被自己全力一击,却仍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度攻来。虽然心中震憾,但手里却丝毫不慢,左手的鼓槌用力挥出,直向剑身砸去。

“刷。”长剑在空中挽起一朵剑花,改剌为削,木制的槌柄顿时断裂。公孙勇只觉手中一轻,看着手中的槌柄,不禁一呆。来人却是得势不饶人,趁公孙勇一呆之际,长剑再度当胸剌来。公孙勇大骇之际,已无力闪避,右手的鼓槌虽然迅速挥出,却为时以晚。鼓槌击中剑身和肩上的剧痛几乎同时传来,用力挥出的鼓槌只是稍稍荡开了敌人的长剑,但却仍然没能逃脱长剑的攻击。

公孙勇还没得来得庆幸避过长剑贯胸之劫,肩头一凉,长剑已被拔出,没有半点停留,犹自滴着鲜血的剑尖已再度袭来。避无可避之际,数面坚盾突然挡在了公孙勇身前,数把长刀已向空中的敌人挥出。“叮。”长剑击在盾面,形成一个美丽的弧形,随之一荡,持剑之人已借力向后纵去。长刀纷纷落空,半空中,一名身着白色绸袍的青年,俊美的脸上正挂着轻浮的笑容,让人不由生出一种厌恶的感觉。

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公孙勇恐怕将再难忘记这张脸,看着那人落入贼兵之中隐去无踪,公孙勇再支持不住,肩头的重创和数日来的疲劳让他心神一松,顿时昏厥过去。“将军!将军……”几名士兵焦急的呼喊着,战斗仍在激烈的进行着。

“唔。”公孙勇发出一声闷哼,终于醒了过来。

“将军?你没事吧。”一直围在周围的几名士兵见公孙勇睁开眼睛,纷纷关切的问道。

“贼兵呢?扶我上城,我要跟他们拼了。”公孙勇挣扎着嘶声说道。身上的伤痛和连日来的困局,让他狂性大发。本来他以为凭他在征北军中的经历,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百夫长,但要在这里建功立业是件非常容易的事。而且一开始确实也非常顺利,只待时局平定,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得由县尉提升到郡尉。哪知道形势陡然逆转,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竟然杀出个黄功伟来,自己不仅无力平贼,而且很有可能死在这里,心里顿时忿忿不已。

“贼兵已经被击退了,将军。”士兵们恭敬的回答道。

“哦,退了吗?”公孙勇茫然的问道,此时才发现四周点着数支火把,显然已是夜晚时分。

“是的,被我们打退了,城池还在。”士兵们微笑着答道,声音却有些呜咽。

公孙勇挣扎着站了起来,伤口虽然很深,却未伤及要害,之所以昏迷这么久,实在是因为他太过疲劳。活动了一下手脚,公孙勇极目四望。墙脚下横七竖八的躺着数百名已被惊醒,一脸恭敬的望着自己的士兵。

公孙勇昏迷之后,守城士兵奋力反击,连续击退三次贼兵的进攻。不过死伤惨重,现在仅剩千人不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公孙勇凄然一笑:“莫非我在匈奴的铁蹄下幸免于难,如今竟要死在这群贼兵手中吗?”

看着公孙勇仰天长叹,众人均面露悲色。这段时间在公孙勇的带领下,虽然面对十倍的敌人,他们却从未退缩,虽然死伤惨重,却无一人投降。如今见公孙勇如此,城外又有数万贼兵,不由心恢意冷,对前途充满了绝望。

看着士兵们绝望的神情,公孙勇心中一凛,没想到自己随心的一叹,竟让这群士兵再无斗志,若是敌人再度来攻,恐怕再无力抵抗。虽然身处困局,但他到底经过战争的锤炼,心志自比常人坚定。“不,这群贼兵怎么配做我们的敌人!”公孙勇大声喝道,“召集人马,随我杀出重围!”

“去哪里?”一名士兵怯怯的问道。

“有哪里不能去呢!”公孙勇自信的说道,率先奔向缺口处,纵身一跃,没入黑暗之中。身后,近千士兵毫不犹豫的紧紧跟上。

※※※※※※※

西江畔,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江边的山道上逶迤而行。这支队伍足有五千之众,头尾各是五百人左右全副武装的战士,中间则是数百辆满载粮草的马车。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名骑着矮马衣甲鲜亮的青年人,显然是这支队伍的首领。岭南一向缺乏马匹,而这支队伍竟有数百匹之多。虽然大多是些只适合接车的矮马,但在现在的岭南,也算是极了不起的了。

这名年青人名叫蔡进锐,新近才加入黄功伟叛军的。他原来是郁林的一个县尉,倒还颇有些才能,只是一直被上司压制,郁郁不得志,是以黄功伟叛军一来,他便只身往投。本来他也不是个不辨忠奸之人,只是不想就此埋没,虽然黄功伟所率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现在天下乱势已成,未必就没有机会。

虽然现在比起以前风光多了,蔡进锐却是眉头紧锁。黄功伟虽然收留了他,还给他指挥五千多人的队伍,但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加入叛军这段时间,对叛军的恶行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虽然他也屡次进谏,希望黄功伟能善待百姓,以做远图,但黄功伟每次只有一句话:“这才是我们的本性,要讲仁慈,那还起什么事。”

黄功伟看来不是成大事的人了,但他却不想被黄功伟一道走向毁灭。这几天两人的关系愈见紧张,以至于这次战事最紧要的关头,竟然派他回苍梧运送粮草。离开苍梧已经三天了,沿途百姓憎恶的眼光让他微微寒心。

“咻……”蔡进锐正思虑间,羽箭破空之声中队伍中间传来。十支羽箭从队伍不远处的密林接连射出,箭箭命中,十名押粮的贼兵顿时倒地。运粮队伍顿时慌乱起来,贼兵们纷纷躲到粮之后面,紧张的看着射出夺命之箭的密林。

等中间的骚乱传到蔡进锐这里时,已有三十人中箭身亡。敌人显然是埋伏已久,而且箭术精湛,是以每一箭射出,绝不落空,甚至没有重复,每一箭都精准无比的夺去一人的生命。头尾的士兵在蔡进锐的指挥下,立即向密林扑去,回过神来的贼兵们,也纷纷拿出弓箭,漫无目的的进行反击。一时箭如雨下,人喧马嘶。

贼兵们展开有序的反扑后,密林中却悄无声息。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搜遍了方圆数里的山林,却是一无所获。蔡进锐一脸凝重的看着最后一队贼兵从林中走去,所有贼兵均是一脸疲倦和茫然,显然纷纷扑了个空。

张破舟领着九名飞虎营士兵在林中疾行,刚刚的偷袭正是他们十人所为。蔡进锐刚离开苍梧,安平联军就连夜将苍梧攻下。在得知这支运粮队伍后,杨诚当即让飞虎营的一百八十人衔尾追去。为了避开敌人侦察,飞虎营专挑小路,日夜不停的急追下,终于赶了上来。

按杨诚的计划,飞虎营十人一组,分成十八组,分头伏击,务必将这支运粮队死死拖住,汇合从南海赶来的安平联军,将其彻底击溃。要完成这个计划,飞虎营至少要将他们拖住十天,任务并不轻松。

其余十七组已分别赶去前面预定的地点设伏,张破舟并不担心他们,他们的任务只是扰敌,射杀数十人后立即撤退。然后所有人赶去石虎峡汇合。

在杨诚和左擒虎的精心训练下,飞虎营的士兵在行军速度和箭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是以刚才分散射击,竟无一箭落空。虽然那点伤亡对五千人的队伍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微不足道,但初入战场,这点胜利已足以让张破舟他们欢欣鼓舞了。

夜幕降临,蔡进锐带着士气低落的运粮队逃也似的冲进白湾县城中。从上午第一次遇袭的地方到白湾城,短短二十多里的山路上,蔡进锐竟遭到了十八次伏击,每一次敌人都是一击便走,到了后面,蔡进锐甚至连追兵也懒得派出,只是一路催促,想尽快走完这段密林处处的山道。

白湾城正建在西江旁边,周围是个不小的平原,更重要的是,这里还驻有上千的贼兵。一进白湾城,蔡进锐总算松下一口气,虽然白湾城无险可守,但总算逃脱了伏击的范围。按今天的情形看,偷袭自己的人数并不多,只是仗着山高林密,让他毫无用武之力。

十八次偷袭让蔡进锐的部队死亡数百,这伙人箭术之精湛,大出他的意料。每一箭都从不落空,而且箭箭夺命。虽然伤亡只有十分之一,但对士气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莫要说普通贼兵,就连蔡进锐自己,也是一路惊心。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这仗怎么打!

安置好运粮队后,蔡进锐匆匆召来驻守白湾的贼兵头目。本想与他商议对策,哪知几番商谈下来,蔡进锐不由大为失望。这名头目在青石寨中也只是一个小喽罗,只是因为加入时间较早,是以被黄功伟提拔起来,负责这驻守白湾的任务。这些人只知道如何抢掠百姓,要找他商量对策,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送走贼兵头目后,蔡进锐忧虑的在房中坐了下来。这伙人显然只是骚扰运粮队,是以专挑最为薄弱的中间下手,而且一击便走,让人连影子都没法摸到。偏偏这一段群山连绵,所过之路,有大半都是山高林深的山道,最适合这样的伏击。但除开运粮的人,能够机动应变的只有一千人左右,根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搜索,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几天,自己这支队伍就得精神崩溃了。

蔡进锐的眼光不断在一张粗制的地图上搜索着,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对这支敌军,他竟感觉束手无策。“石虎峡!”蔡进锐的手指在地图上一处停了下来,喃喃自语道。石虎峡离白湾城不过十里,正处这一带平原的尽头,山势拔地而出,是白湾到郁林的必经之路。“就是这里吧。”蔡进锐的手指用力的点在地图上石虎峡的位置,若有所思的说道。

第三卷 山中无日月

—第二十九章 … 挺进白湾—

狼居胥山

刘虎静静的伏在林中,身后是上千名整装待发的征北军战士。虽然千余人埋伏在这片不大的林中,却没有一丝声响,所有人都如一块石头一样,纹丝不动。

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刘虎已经快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伏击左贤王了。史达贵将两千步兵全交给他指挥,自己却领着一万骑兵日夜操练,完全不理会山上的匈奴残部。刘虎独自面对左贤王时,才深切感受到了杨诚当日的话,左贤王的难缠实在大出他的意料。

伏击左贤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次只要一发现敌踪,他便马上逃之夭夭,狼居胥山如此宽广,手中的两千人根本不足以封住所有的退路。四个月的对阵中,刘虎几乎没有一次能够成功的把匈奴引到自己的设伏地点,甚至还有几次反而被左贤王所设计,损兵折将,两千步兵已有五百多人将热血洒在了这异域狼山之中。

一阵索索之声打断了刘虎的思絮,“来了!”刘虎暗叫道。几个匈奴士兵从不远处的林中探出头来望了望,又折了回去,再无半点声息。见此状况,刘虎却是一脸自信。虽然知道征北军就在山下,但左贤王却不可能一直死守在飞鹰崖上。飞鹰崖地势狭小,虽然事前做过准备,但粮草毕竟难以供应,左贤王当然不愿坐吃山空,然后被迫死战。是以隔不了几天,就会派出部份人下山偷抢牛羊,以补充要塞的不足。说起来也奇怪,居然每次下山,都能从防备森严的征北军中成功的偷抢到一些,虽然不多,却也足够几日之用。

这当然是史达贵故意安排的,日复一日,这逐渐成了飞鹰崖的固定行动了。但刘虎却是不依不饶,最后缠得史达贵没法,允许他在山上攻击出来的匈奴士兵,条件只有一个:不能把他们彻底消灭了。刘虎当时倒答应的爽快,他想好好的玩玩左贤王,但现在却不知道谁在玩谁了。

这一次刘虎终于摸清了左贤王的规律,在这处靠近山下并不险要的地点设伏,准备给在这里会合的匈奴士兵一个迎头痛击。以往左贤王派人下山,一百人也至少要分成二十队,而刘虎又专挑适合设伏的地形,是以不是被避开,就是反而被伏击。现在他总算学乖了,以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不必依赖地形的优势。即使在劣势情况下,也完全处于不败之地。

过了许久,林中终于再有了动静。十名匈奴士兵拉开距离,排成一线,开始沿路探索。接着便是二十名士兵,排成更长的一条线,分别奔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