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的南宋(上门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航的南宋(上门女婿)-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做上一二天,工费最少也要七八十文,可放到咱们这里,一道道工序做起来都不难,大家做得快,每一件的工费就便宜了三四成。大哥,你可真厉害!”
赵航倒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不算什么,我们那里都是这样分配工作的,效率高嘛!说起来,我倒觉得咱们可以开个厂子了,现在的工作环境太差了,屋子里光线暗,这样子做活儿,不出几年眼睛就会坏掉了。而且,村里好多老兵是手上的残疾……开个厂子,也能给他们找些不用手的活儿。”
赵航说着,又想起别的问题来:“而且以后,咱们的鞋子肯定要降价。大人给咱们的价钱虽然跟别人差不多,可毕竟也算是走了后门的,这次别人不说什么,那是因为数量不多。可是咱们那里那么多老兵,想要维持让他们靠这个生活,咱们就要拿到更多的订单。那样的话,如果依然维持这个价格,恐怕大人会有麻烦,而且,这对大人在军里的威望也没好处。”
严霜一开始根本没想这么多,听赵航提起来,也冷静了下来:“阿爹一向出了名的爱兵如子,自己的俸禄都拿来贴补到军里了。他拿命搏了这些年才有了今日,不能因为我这个女儿的缘故,让他的名声受到牵累。”
赵航听她十分严肃,又宽慰她:“也没那么严重了!咱们的鞋子造的比别家的舒服,又比别家的结实。又是让这些老兵谋生的路子……就算不降价,说起来也是理直气壮地。我只是想着大人那边军费似乎也很紧张,你少赚些,也算是为将军分忧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儿,咱们现在真应该想想厂子的事儿了,让他们在自己家做鞋不是长久的办法,管理起来太不方便了,成本也高。”
严霜点头道:“大哥说的是。”
买地建厂不是小事儿,严霜并没有自己东一头西一头的去撞,而是跟严青商量,严青对他们的计划十分赞成,很快便让人找了太原城里很出名的一个经济过来,让严霜跟赵航跟他提要求。这经济姓武,与前朝那位女皇帝一个姓儿,他自己也常说自己是武皇后裔——这倒也不是没可能,那位女皇可不就是这地方的人么。这位武皇后裔办事十分的利索,不过两天的功夫便整理出好几处适合建厂的地方来。几个人听武经济说了大概的情况,赵航还专门带着家里的管事去现场看了,最后定下来买下了五十多亩离官道不远的旱地,严青又让武经济四处打听了一下,得知周围还有人准备卖地,便掏钱全都买了下来,加到一起一共三百亩,全都被他挂到了严霜名下。
赵航被这巨大的面积吓了一跳,可严青还是皱眉:“继续打听,尽量再买的多一些……”
赵航提出说厂房用不着这么大,严青摇头:“真要让他们到厂子里做活儿,每天难道还往返着回村里住么。我这几年身体不好,一直没管他们,前阵子去那几个村子一看,那房子还是人住的么?家家四处漏风!多买点地,盖点房子,若能做活儿的就直接住下,河东路这边打了一二十年的仗,最便宜的就是地价了,现在卖多少地都不会亏。”
赵航想想国情,也觉得不过分了,这旱地,一亩还产不了一百斤谷子呢!买一亩地不过一贯钱,便宜的惊人。即使买了三百亩,也不过就是三百贯罢了。有这么大的面积,倒让他可以尽情发挥了。
说是尽情发挥,其实也不可能,严霜在赵航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弄出个伪。工业园的时候,泼了他一头冷水:“大哥悠着点,地方虽大,我却是没钱把他们都盖上房子的……”
严霜母亲的嫁妆不少,但大头是田地铺子衣裳首饰,在严霜成年之前 ,她对这些东西是只有所有权没有处置权的,至于田地跟铺子出息——不好意思,在严霜成年之前,无论是严霜还是严青,都只能从里头提出来十分之一来用,其他的都兑换成金子存到了开封的一家老字号的钱庄里……这是严霜的外婆在女儿去世后与女婿协商的结果,因为这件事儿,严青跟岳母闹得很僵。严青自然知道岳母不会贪外孙女这点儿钱,可这样安排分明是不信任他。可欧夫人的理由也很充分,你一个带兵的,虽然俸禄赚得不少,可花起来更是无底洞,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年我女儿贴了多少嫁妆与你安排你那些老兵——过去她活着,我管不了,她现在不在了,我不能看着你把外孙女的嫁妆钱糟蹋光。你要照顾你的兵士,便花你的俸禄去,再不然自己去想别的办法!靠妻子的钱做人情算什么本事。
其实欧夫人确实冤枉严青了,他哪可能全都靠妻子的钱过活儿?他好歹是正经的高官,收入一点都不少。他的妻子柳柔娘与他的感情极好,看他掏钱安顿手下,总不能一点儿都不管吧,所以也曾经拿出过一些嫁妆的出息给丈夫花,这不过就是夫妻间的情分罢了!只是看在疼女儿的欧夫人眼里,便成了女婿的罪过了。当日柳柔娘去世,欧夫人十分怨恨女婿,直说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女儿,要把外孙女领回家去,这事儿闹的极大,差点就闹到皇后那儿去了。还是岳王爷的夫人与岳相公的夫人这两位双双出面调停,最后定下了这么个很扫严青面子的规矩,这才让严青把女儿接回了自己的身边。
所以别看严霜名下光是母亲留下的就有八百亩良田,一家作坊跟六个铺面,可是她每年能领到的红利,其实也就只有一千多贯,她自己又是个手松的,所以到现在,她手头的钱,也还不到两千贯。在想要更多,就得向严青伸手了,可严青这阵子开销也够大了的了,严霜并不想再麻烦他,
这些往事,严霜没法跟赵航说的太清楚,虽然算不上是家丑,但说出来也挺难为情的,于是便简单的告诉赵航,她有点财产,但是目前没权力动用,是外祖母怕她乱花所以才这么安排的。赵航对这种规定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不就是个保护未成年权益的信托之类的东西么?挺合理的,严霜每年能动用的钱的数量已经够惊人的,到现在才攒了两千贯,可见她真不是一般的会花钱。哦,严霜的外婆,尊敬的欧夫人,您做的太对了。
话虽这么说,可赵航的建厂计划是肯定要受影响了,最后还是严青让人拿了三千贯来:“别这么看我,我怎么说也是个节度使,随便出去走走,别人送的礼也能抖搂出几千贯的。”
好吧,严霜说的“穷”的概念跟赵航的概念,绝对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据说作者收藏是作者的职称栏————达到五千收藏是小神,达到一万收藏是大神,一脸血的看着我的作者收藏————再用三年能混到小神不能?
严肃脸,为了老蛇的成(小)神之路,请点开老蛇的专栏收藏之……(泥垢了,成神什么的难道不是要你的自我修炼么,为这种理由让我们加收藏你好意思说出口么你!!)
来,戳一下嘛^_^,戳完了记得收藏啊摸摸哒摸摸哒
蛇窟


、第三十三章

严青跟赵航喝了一次酒;便把公主的事儿彻底放下来;每日练兵;处理军务;抽空还去那几个村子看了几次老兵,回来便催着女儿女婿赶紧准备工厂;“现在十月末,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你们赶紧把房子弄出来,回头我把给你们几个大单子,”
赵航一点都不赞成他的急功近利;“天冷了,这时候不适合施工。”
严青怒道;“你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么,怎么这么没干劲儿。”
赵航一点都不退缩:“现在的温度,晚上已经能结冰了,这时候匆忙地盖房子,怎么能够保证质量?”
严青十分火大:“你当我不知道这些么?可冬天是最难熬的,每年冬天,村里都要有几个熬不过去的……而且现在还勉强能赶上这次的换装,等来年……春天的鞋子才值几个钱!”
提起这个,赵航也头疼得要命,那些老兵的生活环境太差了,虽然公主拿了一千两黄金出来,这个数字看着惊人,可是摊到每个人头上,其实也就是一两贯钱,够买一身棉衣,或者,一个月的石炭钱。在这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熬不过这个冬天”有时候其实真的只是简单的保暖问题。
两个人僵持不下,却听严霜在一边轻声道:“阿爹,我这次从开封回来,开封的平民家开始流行烧火炕,火墙,听说是从山东那边传来的。我听说,做火炕火墙的匠人,好多都是从河东路过去的。这么说来,太原府也应该也有不少人会搭火炕火墙吧吧?”
严青一愣:“你说火炕?对了,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临近的许多村子里都有的……哎呀我怎么就没想起这个来!有省炭又暖和,连做饭带取暖一并都做了,给他们一家做个火炕火墙,花不了多少钱。”
严霜抿嘴一笑:“贞静公主的钱还没花光,正好拿来帮那几个村做火炕火墙。”
严青叹道:“住到那几个村子的几乎都是外乡招来的兵,本地的募兵自然是回自己的家了……剩下这些人,病的病,残的残,还净是光棍,本地的乡人不乐意跟他们打交道,要不然,哪里会住了这么多年,连个火炕都没人学着搭一个?到现在,娶到新妇的还没有三成,唉!”
赵航在一边微笑“我到周围的村子也看了,条件都不算好,能一年到头吃饱饭的就算是富裕的了。想要让他们娶到新妇,病也好,残也好,都没关系,只要能赚钱,有本事养家糊口,在这个地方,解决婚姻问题还真不算困难。当然,标准不会太高,想娶周围村里的姑娘能办到,想娶城里的……难度还是有点大。”
严青苦笑:“你想的倒是美!有个新妇就不错了,这些人,谁会想着娶个太原城里的姑娘?那是做白日梦呢。”
严青果然让人去打听会修火炕火墙的匠人,随便一问,十里八乡便能找出几百个会做这个的,正好把贞静公主剩下的钱拿来,请了这些匠人到那几个村子挨家修了火炕火墙。公主的身份代表了皇家,这些老兵觉得没有被官家忘记,心情格外的好。等赵航过去看的时候,发现许多人家弄了麦秸秆,干草等物烧炕,虽然比不得石炭的火持久,但胜在原料充足,花费少。这些东西,过去是不敢在屋里烧来取暖的,因为火太飘,不能放在火盆里,很危险,只能在厨房烧锅做饭用,现在有了烧火炕火墙的大灶,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取暖的材料了,省了很多开销。
屋里暖和了,做针线便不那么缩手缩脚了,严青便又给了严霜三千双鞋的单子,严霜想着建厂什么的都要花钱,这次倒也没提什么降价的事儿,只照例买了材料,把活儿分配了下去。
年前的日子就这么慢慢的过去了,快到年根儿,严霜的各个店铺生意都火了起来,上次有点瑕疵的军鞋在铺子门前的清货摊子上卖得不错,严霜索性又购进了些材料,让大家做了些改良军鞋放到市面上卖:一部分是跟军鞋一样的足料防水鞋,这种鞋最便宜的一双也要二百文。另一些则是改良的样子,有系鞋带的普通千层底布鞋,这个一双只要六十文,成本几乎都在底子上了;有千层底配缎面的系带鞋子,这种的贵些,从一百文到三百文都有……最后赵航出主意,做了木底与千层底相结合,再加上细致的油布面儿坐成的防水软靴,有防水台还十分舒服的雨靴,造价虽然贵,但是专卖给有钱人家的小娘子的话,一双靴子两贯钱不过分吧?
严霜家的鞋店原本在太原城也只是个普通的铺面,这只是她的母亲拿嫁妆银子在太原买的一个店铺而已,并不是什么老字号,可就这么一两个月的功夫,眼见着利润蹭蹭地涨……店里进鞋子然后卖出去赚的钱,严霜目前只能拿到一成不假,可是这鞋子是她自己找人做的啊!所以成本价跟这个批发价之间的差额,就全都是她自己的了,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鞋店看他们的新样式的鞋子做得好,便也找到严霜这儿,要求从她这里进货。严霜自然不会拒绝,她自家的店才能卖几双鞋?当然要把生意做大了。这些钱实打实都是落到她自己手里的,数额确实不小。
严霜这边数钱数的手抽筋,赵航那边也没闲着。他又找到了吴八叔,这一次,他要做的东西,可比轧孔机复杂多了。
严霜知道赵航在做什么新机器,她整天安排人进货发货下发工作,还要算账,忙得很也没时间去搭理他,直到腊月初二,赵航忽然神秘兮兮地跑到严霜屋里,说要给她个惊喜,她这才后知后觉,想起赵航已经大半个月没来找她了。
“大哥上次找我,好像才说了几句话,便被吴八叔叫走了。”地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雪,严霜一边走,一边小声发牢骚。
赵航点点头:“是啊,这些天太忙了,那天吴八叔叫我,是图纸的几个地方他看的不太明白……”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便到了赵航的小院子。
女使们在院子里扫雪,赵航也没让她们过来伺候,领着严霜进了屋。屋中间摆这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木头的桌台,有个拱形的东西在桌台上装着,刷着漆,看样子是铁质的,桌台下头有竖着的轮子,最下面还有个带着轴的板子。
“这又是什么东西?”严霜十分奇怪。
赵航拎起一旁床上放着的两块布 ,把布边折在一起,放到桌台上,然后他拉了把椅子坐在桌台边,大声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随即双脚踩动,机器发出了铛铛的声音,拱形的一头冒出针来,带着一股线,笃笃笃地把两块布牢牢地定在了一起。
机器需要的力气显然很大,赵航费力的踩动,用针线在布面上走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直到布面密密麻麻全是均匀的针脚,才停下动作,冲着早已经目瞪口呆的严霜一笑:“我管这个,叫做缝纫机。”
严霜拿过那两块完全被缝在一起的布,手都有点抖了:“这针脚,这速度……大哥,你,你真是……”她一时之间竟找不出形容词了,直拿着布翻来覆去地看,好半天,才抬起头:“这个,缝纫机,我可以试试看么?”
赵航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怕你力气不够……实在没办法,条件有限,暂时只能做成这样了。”
严霜坐到缝纫机边,吃力的踩了几下,勉强在布上走了一道线:“这确实太费力了。”
赵航点点头:“想要改进也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比较麻烦……目前来说我宁可不作改动。”
严霜奇道:“为什么?”
赵航微笑着说:“你忘了村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