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好了,想到这里,素香心底里散发起一阵愉悦的心情。
心里盘算着,等太阳下山了。喊上狗蛋儿,准备好明天赶集的东西。
本以为自己会不适应这乡野生活,离开了网络,离开了电视,会不会感到闷。可是当自己真正的融入进来,才发现这村野生活真的很有情趣,总能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寻得无污染的食材。
这将是自己的一片美食天地。
夏日困乏,素香缝补着狗蛋儿破了的衣服,眼睛也越来越抬不起来。就着这风中荡漾起的绿色味道睡了去。
梦里默念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时不明,现在读起来,还真的有意境,这还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慢慢生活在其中,体悟吧。
第005章 抓黄鳝
东边的天刚翻出鱼的白肚子,素香就揉了揉还睡意朦胧的眼睛,起床了。本以为狗蛋儿还在睡觉,素香却听到院子里传来打水的声音,这狗蛋儿已经在打水洗脸了。
狗蛋儿转身看见素香站在屋檐下,伸着懒腰。扯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喊道:“阿姐,我今天比你早咧。你快点,不然就迟了。”
这小子,看今天这么积极,估计是想凑赶集的热闹,若是迟了,这集市人就散了。摆摊的人也撤了。
换上新浆洗下来的粗布衣服,素香闻着上面的清新朴素的味道,很是舒服。这都是用皂角树上长的弯弯形状皂角洗的。
在现代,看多了电视剧,总以为那儿年代的生活的人都是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总之华丽丰满,美人多妖娆。
现在低头看自己的服饰,却是用粗布制成的衣服,唯一好点的是有拼接之感。
虽然衣服大了些,但是还隐约有窈窕之感。
对着铜镜,素香看着里面模糊的自己,黑瘦。不过脸色的光色要比之前自己来的时候好多了。模样也看得不是很清楚,总之无论谁看见素香第一反应,就是道:“这孩子,怎么这么黑瘦。”
素香有点怀念现代那白嫩的肌肤。
手拿着昨天灶台里烤熟的红苕,俩姐弟带着晨光鸟语出发了。
前去集市的路,都是田埂上的小路,幸好这地是平原,不似山路般难走,这里的地形是个小盆地。
东边渐渐光亮起来,一轮红日薄欲破发。远远望去,可以看见隐约出现的人,那也是趁早出来赶集的人。
狗蛋儿的背上背着小背篓,里面装的是昨天晚上,去秧田里抓得黄鳝。
昨天本来生闷气的狗蛋儿,一听说傍晚去抓黄鳝,早已经将闷气丢到爪哇岛去了。
繁星点点,点满了夜空,偶尔还可以看见流星快速地划过天际。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虫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走到稻田边,听得是阵阵蛙叫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的真没错。
素香不敢去抓黄鳝,一向自己都有点怕这滑溜溜的小家伙些,只拿着油灯,沿田埂渠沟边巡视,一旦发现出来觅食的鳝鱼,狗蛋儿立马徒手捕捉。捕捉时,有时候捕到的是黄鳝苗,狗蛋儿总是放掉。这是阿姐说的,不要斩尽杀绝,保护生态环境。
狗蛋儿不懂,这词还真新鲜,第一次说。但是阿姐说的话,就是对的。
俩人抓到后半夜,才抓了一小篮子。
素香心想,若是下暴雨就好了,这雨过后,黄鳝会出来吐气吸氧。那时候定能够抓很多。不过看着一篮子黄黄的黄鳝,还是小有收获。素香提着竹篮子,狗蛋儿跟在后面。一前一后跟着回家了。
乡里人晚上睡的早,往常这个时候早已经没有了人烟了。但是现在偶尔可以看到田边有星火点点,那是晚上起来守水的男人在抽着老旱烟。这秧田需要灌溉水,这家的田灌溉好了,那家就可以灌溉了。也是防着水从田边的没有填好的缺口走漏了,白白浪费流走了,这样一夜也灌不好水。
素香自己家的那田地,除了留了一小块拿来种菜,那大的一份也拿来种稻谷了,无论怎么样,稻谷是主食。
秧苗是检别人插剩的,插秧苗工序简单许多,只需要将一捆捆秧苗扔到水田里,然后下地,一根根插下去。
只不过,素香还是插得胆战心惊,这水里,有很多的小动物,最可怕的是那吸血鬼虫,就是水蛭。一粘上到皮肤里,专吸血,怎么扯也不扯不下来,如果不小心中招了,就得用稻草灌上猪血,烧。这水蛭就掉了下来。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庄家人的生活琐碎中,都带着辛劳。当然还有收获的喜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自小在农家吃百家饭长大的素香,格外珍惜粮食。
昨天跑来的大黄狗,也跟着。
“大黄,回去!回去!守屋。”狗蛋儿手拿着河边扯的芦苇喊着。
这大黄狗也乖,哇哇叫了声,仿佛在交待自己得回去了。转身,就屁颠屁颠得跑了回去。趴在篱笆门前,眼巴巴地看着素香俩个人越走越远。
“唱起歌儿那个忙砍柴吆忙砍柴吆,走了一山又一山嘿吆,这山去了那山来吆。”远处山脉中传来嘹亮的歌声。那是山里人早起去上山砍柴。一为解闷,二为壮胆。
听着这山歌,这声音素质,若是在现代,上个达人秀定能惊艳那些评委。
“狗蛋儿,把背篓放上来。”身后传来一阵厚实的声音。
素香转身一看,原来也是早去赶集卖蔬菜的莫大叔,身边还跟莫大娘。见是他们,狗蛋儿赶紧将背上的背篓放到木板车上,也顺势的爬了上去,躺起来仰望着天。优哉游哉的样子。
“快下来。狗蛋儿。”素香见状喊着。
“让他做吧,打小就坐这长大的。”莫大娘笑着说道。
素香歉意的笑了笑,随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摸出一个烤的熟透的红薯,递给他们。
莫大娘他们也不客气,拿着就啃起来。早起的早,新摘的这些菜。也不顾上吃早饭,就出门了。肚子这一赶路,就饿了起来。
看着背篓里的黄鳝。莫大娘眯着眼睛笑道说:“素香妹子,这又给饭铺送黄鳝啊?”
没有等素香回答,莫大娘接着说道:“这素香妹子,真是勤快能干,这一醒来,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会做买卖起来,还会做饭菜,那饭菜做得连你莫大叔这不吭声的人都赞叹不绝。以前那个样子哦,跟现在哦,俩回事,俩回事。”
”会不会说话啊!”莫大叔瞪了一眼莫大娘。莫大娘也情知自己错了,捂着嘴假装抽自己的嘴巴:”瞧,我这张老嘴巴,越老越不会说话。
第006章 雪水泡椒
素香听着,也未说话,只是嘴巴小弯了个角度,她的心里还是偷着乐了一下,被别人这样朴实无华的赞扬哪有会不开心呢。
有时候听别人对这古代的素香的评价,大概就是个闷葫芦,怪脾气,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姑娘。素香不知道为何,心里还是有点怜惜这个素香姑娘,具体什么原因,自己也说不上。
总之是一种感觉;或许是自己占用了她的身体,跟她有某种心有灵犀。
“那是因为阿姐在山上碰上了老神仙。”狗蛋儿一个翻身,无比骄傲地说道。
大家听了,被这狗蛋儿的童言,乐了一把,抬头朝朝东边看去,太阳已经冒出了个头,一行人加快了脚步朝集市赶去。
这个唤作溪水镇的地方,每阴历的双号,便是赶集日。周围的农民都会背着自己家产的农物品来这进行交易,赚点补贴家用的银两。
一进城,莫大叔俩人就去了交易菜区域。素香拉着狗蛋儿的手朝饭铺赶去,狗蛋儿的俩只脚机械地被素香拉着走,俩只圆溜溜的眼睛却看着沿途的铺面。
担着担儿卖热面的老汉,摆摊帮人写家书的书生,卖各种小首饰品的小贩。这些都是临着街摆摊做生意的。临街铺面的都是些稍微大的生意,绸缎铺,当铺,客栈等。
狗蛋儿看得眼睛应接不暇,素香也是。
看这原生原态的市井图,让素香想起清明上河图,第一次看这图,不如别人去欣赏有哪些艺术卖点,而是研究这图上面有卖吃的。
自己是个正宗的吃货。最为可贵的,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吃。所以在号召解放女性的现代,当身边处处都是积极向上的同伴,素香明显感觉自己吃不消了。
“素香姑娘来了。”酒柜台上的老账房看见素香进来,慈祥地笑着打招呼。
素香笑着回应道,熟门熟路的走到饭铺后面的厨房,有伙计看见素香来了,接下素香背上的背篓,熟练的取出黄鳝膳起来。
这黄膳昨天晚上抓回来后,一直用井水养着,肚子里的赃物也吐了不少。田螺其他生活在污浊里的也是这样放入清水里养一夜,既可以将身体中的脏物清洗完。
“素香姑娘,这三百文你拿着。”老账房将一串串好的铜钱放到素香手中。
素香感谢一声,小心翼翼地将这串铜钱放到上衣里处,又不放心地拍了一下。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有了点改善,但是这家中细琐之事,比如盐,衣物等也需要钱,积累下来,也是挺多的。
难怪别人常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当家过日子,也不会知道这些也能愁死人。
还好,还好,不用买车,买房,买家电等。所挣之钱,都是围绕嘴转悠。生活不奢侈,但是朴实有满足。
何况素香心里还有其他的打算。
“怎么搞的,怎么搞的……”饭铺的老板钱掌柜气呼呼地从后面转到这柜前。
这老账房看见自己的掌柜气炸的样子,马上上前询问。
这狗蛋儿正在厨房里蹲着看伙计膳黄鳝。
素香无心地听了他们的谈话,原来是一个新来的伙计,昨日在捞泡菜的时候,切猪肉的手未擦拭干净,就在泡菜坛里捞起来。
这是泡菜的一大忌讳,一旦泡菜沾了这些油腻,就会变味。今日,钱掌柜接到有大户人家在这里预订桌席招待来下乡巡视的县官老爷,点名要这饭铺的招牌时令菜“泡椒黄鳝段”。可惜主厨一查看泡椒是否够,结果一揭开上面的瓦罐,这些泡菜全部都成了酸臭味。
难闻之极,只好扔掉。更别说后天的“泡椒黄鳝段”。
看着钱掌柜气呼呼地样子,想着自己以前独自上门询问是否需要黄鳝,钱掌柜并没有因为她是个乡野里的丫头,赶了她,不仅要了她的黄鳝,而且给的价格也合适。
素香计上心来。
“钱老板,我想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我家今年也泡了些泡椒。”素香声音清楚说道。
钱掌柜看着这个送鳝鱼的丫头,疑惑地说道:“我们饭铺对泡椒是很有要求的。”
素香浅笑一下,露出俩个小酒窝。从包袱里拿出用黄皮纸包着的泡豇豆,原本是素香准备在路上给狗蛋儿解馋的东西,没有想到临时还派上了用场。
钱掌柜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一根泡豇豆仔细看。成色不暗淡,还带着豇豆的脆绿。放到口中一尝不咸不淡,生脆香,还略带些甜。
色香味俱全。这泡菜完全可以做辅菜。钱掌柜当心心中就拍定了,就要这个小姑娘的泡椒了。
“你把你家的泡菜坛子也一并带过来,到时候我多给些你银两。”钱掌柜笑咪咪说道。
素香高兴的点了点头,喊着狗蛋儿,跨出了饭铺。
素香走出这饭铺,心里舒畅极了,一是帮这钱掌柜解决了眼前急,而是自己又可以增加了一些收入。
原来这初春的时候,来了一场倒春寒,天空突然呼啦啦的下了一场雨,很久没有看过雪的素香,很是惊喜。但是也不想让这来之不易的雪白白浪费掉,于是用家里的土陶收集了很多雪。
雪融化在土陶里,清澈见底。
用雪水,而且还是这没有任何化工污染的雪,肯定是最无根之水了。就好如那红楼梦里,那妙玉用梅花上的雪用来泡茶,赢来赞声片片。这是大户人家的小资,也是一种情趣。自己把脑筋放在这吃上。各有所好。
素香很小的时候,吃过邻居阿婆用雪水泡的泡菜,真的是香脆无比。可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的泡菜了。不是泡菜泡的不好,而是水,雪水已经被被现代快速的发展所污染了。而那普通的水,就是从河里经过自来水厂用净化剂处理了。
光想想,都不是好的水质。
看这古代的雪水,飘然从天下纷落,怎么能够错过?
盐用的是这附近某处产的井盐。等到五月刚过,这田埂上的辣椒也长好了,红红的辣椒,长长弯弯的挂在小叶子下。
洗净后,将那辣椒晾晒几天,待软后。放入土陶中,随同的还有些许的冰糖和白酒,这冰糖起中和泡菜的酸味,另一个作用就是让泡菜有脆爽的味道;白酒只放大拇指那般多,这主要防止泡菜生花,其实就是怕泡菜酸臭。
最后坛口扣碟,然后坛沿扣上一个碗,坛沿注水淹住倒扣的碗,做到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
接下来就是等时间的酝酿了。
时间不仅可以带来财富,也可以带来美味。
当时素香腌制泡菜,只是道小家穷,多储存些食物,以备不时只需,总不会至于不测的时候,连糊口的菜都没有,没有想到今天还派上了用场。素香心里美滋滋的。
第007章 担担儿面
拉着狗蛋儿走出饭铺,回头看着饭铺上面的门匾上刻着的字“食为天”的招牌。
民以食为天,素香觉得这饭铺的名字取得真好。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进进出出,素香也打着心里的小算盘,有了这小买卖,就可以多攒点钱了。有了钱,除去简单的生活必须外,计划着狗蛋儿去学堂的事情。
不求他能够高中科举,只愿意他能多懂点东西。
“狗蛋儿,饿不?”素香摸着狗蛋儿的脑袋,狗蛋儿摇了摇头,眼睛却瞧着那挑着担子卖担儿面的老头,一双黑眼睛流露出馋光。
“不饿就走啦。”素香故意牵着狗蛋儿的手,提高声贝喊着,脚也朝回家的方向挪去。
狗蛋儿默不作声得跟在后面。素香心想狗蛋儿到底是想吃的,可能想着挣钱不容易,昨天晚上跟自己忙活到二更,天还未亮,又赶路。
别家的孩子虽然也干农活,但是同时也早早的斜跨着布包,上学堂去了。
让狗蛋儿意外的,阿姐却将自己带到了卖担担儿面的面前,向挑担的老头儿来了一碗担担儿面。
“一碗担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