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乐悠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农家乐悠悠-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哥儿转头一看是自己的姐姐,便咧着小嘴笑了起来,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个不停,两只小胳膊也开始不安分的挥舞起来。

林小桥抓起他一条,白白胖胖藕节似的胳膊,便忍不住轻咬了一口,唬道:“不许动了,再动的话,身上又得出一身的臭汗。”

每次给安哥儿洗澡,都是一件极为麻烦和费劲儿的事情,小家伙一到了水里,就扑腾个不休,李氏一个人压根儿就搞不定他。

所以,每回给他洗澡,至少都得有两人才行,多数时候都是林小桥在一旁协助帮忙,小家伙在水里安生不下来,无论怎么哄着,他还是折腾的欢实。

因此,每每给他洗完了澡,林小桥和李氏身上,都必定会是汗水加洗澡水的,衣裳湿透了一遍。

安哥儿原本还安安静静的躺着的,被林小桥这么一咬又一说的,还以为姐姐是在陪他玩儿呢,便翻着小身子,想爬起来。

无奈小家伙还没有到,利索会翻身的时候,小身子又是圆滚滚的,所以,怎么都坐不起来,才折腾了一会儿,额上就冒出了细汗,只得眼巴巴的瞅着林小桥,伸出两只小胳膊来。

林小桥看着好笑,也不想真让这小家伙,折腾的一身是汗,便一把将他抱起,坐在自己的两条腿上,如此一番动作下来,林小桥身上也已经有些冒汗。

因为,安哥儿还小,李氏怕他受不住寒气,用多了冰盆不好,所以,这个屋子里也就只搁置了两个冰盆。

而且,由于方才小家伙在睡觉,所以,冰盆也被李氏挪到了,离床远一些的地方。

林小桥抱着安哥儿,又坐回了李氏的身边,说道:“咱家安哥儿是越来越沉了,再过几天,可能就抱不动了哦。”

李氏莞尔一笑,说道:“哪里不是呢,他吃得好睡得好,怎么可能不长肉呢。我现在每次抱着他,都觉得吃力,更别说你那细胳膊细腿的了。这么热的天儿,我都不耐烦抱他,也就你每天稀罕着,成天抱着他的。”

安哥儿一看到李氏手里拿着的红色绸布,便来了劲儿,伸着两条胖胳膊,勾着身子就想要去拿,口里还喊着‘娘——’‘娘——’。

说来也是奇怪,安哥儿七个月大时,便学会了叫‘娘’,自打那时开始,林小桥便天天抱着他教他喊‘姐姐’这两字。

可是,这也教了一两个月了,安哥儿却还是只会喊‘娘’,至于‘姐姐’这两字,还是没学会,这件事使得林小桥颇为懊恼和郁闷。

好在,林小桥为了试验,也教过他喊别的,例如‘爹’‘哥哥’‘伯伯’‘婶婶’什么的,小家伙却是一个都没有学会。

这样,才使得林小桥心里头,稍微平衡了一点点,至少说明,小家伙不是有意针对‘姐姐’这个称呼的了。

至于,他为何那么早的就会叫‘娘’,林小桥想了想,只能归咎于小娃娃的天性了。

李氏听见安哥儿叫‘娘’,显得十分愉悦,抬起头来,笑着搂过小家伙亲了一口,拍了拍他的小屁股,说道:“好了,娘现在做活呢,快安生点儿,坐到你姐姐腿上去。”

林小桥抱着他坐好,随手从床上拿了个小老虎布偶,塞到安哥儿的手里,说道:“你个小没良心的,姐姐天天过来陪你玩,都这么长时间,还不会叫一声‘姐姐’,让我高兴高兴的啊。”

这小老虎是林小溪前两天,才做好了拿过来的,所以,安哥儿也才玩了两天,布偶的新鲜感还存在着,安哥儿还没对它失去兴趣,瞧着倒是还挺喜欢的。

所以,小家伙得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就安生的坐了下来,抓着小老虎又是扯,又是咬的,口里还喃喃自语的,发出一通‘咿咿呀呀’的声音。

见他安静下来,林小桥也就不再管他,而是跟李氏有一茬没一茬的,说起话来。

母女两个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林小溪快要及笄的话题上去,这是一件大事儿,李氏一直都记挂在心里,从上个月就已经开始念叨过好几回了。

眼见着也没多少天了,就到了六月十七,林小溪的生辰了,今年是她十五岁的生辰,在古代,对于所有的闺阁少女来说,过了十五岁的生日,那就代表了两层意思。

十五岁,首先就意味着一个少女成年了,再就是意味着,少女可以嫁人了。

最明显的变化,便是从发髻开始,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时,多数都要举行‘及笄礼’,到了那一天,少女的头发就要被盘起来,挽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这就是一种‘成年人’的表示。

同样也是对于人生责任和角色的一种提醒,作为‘成年人’的少女,不能再过于依赖父母的宠爱,要开始学会自强和长大。

及笄礼,是每个少女人生必经的一项成人仪式,一般来说,家境不太富裕的,或是少女在家中,并不怎么受到重视的,多是草草的行个仪式,走过过程。

但若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家庭,尤其是对于儿女尤为重视的,往往都会隆重的,为自家的女儿举行‘及笄礼’仪式,宴请亲朋好友观礼。

李氏一向是个疼爱子女母亲,且对于女儿更显宠爱,因此,这回林小溪的‘及笄礼’,她也是准备举办的隆重一些。

即使平日里最是厌烦和不耐,与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们交际应酬,但李氏这次,却是决定广下请帖,邀请别人上门来,参加自己大女儿的及笄礼。

因此,得了李氏的意思,林小桥便抱着安哥儿,去了郑寡妇的房间,想找她商议一些,具体的细节事项。

李氏虽然志在将闺女的及笄礼,办的隆重一些,可她毕竟没有接触过这些事宜,所以,许多事情都不懂,只能让林小桥过来请教郑寡妇。

郑寡妇一人在屋里看书,见到林小桥姐弟俩的到来,也是十分高兴,抱着安哥儿逗弄了一番,才与她说起了正事。

郑寡妇领略了李氏的意思之后,便与林小桥商议起了,一干细节问题,裁制新衣,宴请宾客什么的,都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你娘想着大办,咱们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着了,离着六月十七那一天,也就只剩下十来天的时间了。咱们凡事都得抓紧着时间办了,首先就是及笄礼当天的服饰和发簪,这算是最重要的一项了。毕竟,当天来观礼的人,肯定不少,这些东西都是马虎不得的。”郑寡妇抱着安哥儿,一一交待道。

林小桥认认真真的听着,笑着回道:“那是一定的了,咱家现在在镇上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了,这些自然是要注意的。但是,及笄礼上要穿的衣服,发簪什么的,这些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我跟我娘对于这些都不大懂,还得郑婶细心的教一下才行。”

郑寡妇听了这话,淡淡的笑了笑,说道:“及笄礼,分为采衣,初加,再加,三加这几个过程,每个过程所授仪式所穿的服饰都不一样,所以在服饰这一块,咱们还是得多费点事儿。我想了一下,咱们也别图省事,自己做衣裳了,小溪最近也是要忙着绣嫁妆,她也没什么空,干脆就到镇上最好的绣铺,将这任务交给她们。她们都是做惯了这些的,对于及笄礼的每件服饰,都是了如指掌,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林小桥点了点头,也觉得这意见可行,既省事儿,又比较靠谱。

……

之后,两人又讨论商议了一下细节性的问题,同时,多花了一些时间,将参礼的人员定了下来。

及笄礼上,主人,正宾,有司,赞者,缺一不可,林小溪父母俱在,所以,主人无一疑问的,便由李氏夫妇担任,正宾需要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担任,林小桥后来与李氏商议了一下,决定邀请郑寡妇来充当正宾,林小溪对此也没有意见。

有司,是为笄者托盘之人,几人商议之后,决定邀请赵氏的女儿林小花,来充当这一角色。

至于赞着,一般为笄者的好友或是姐妹,协助正宾行礼之人,因此,毋庸置疑,这一职责便由林小桥来担任了。

及笄前几天,林家就广发了帖子,邀请镇上有名望的人家,到了六月十七这天,过来参加林小溪的及笄礼,几乎所有的人家,收到帖子之后,都给出了回复,说是到时一定会来。

及笄前一天,陆浩杰遣人送来了家书和一个小木盒子,盒子里装着的正是一副,整套的宝石头面,样式好看又显富贵,却也不失大气。

同来的信里交待,这套头面,是他送给林小溪的及笄礼物,同时字里行间,也委婉的建议,希望林小溪行礼之时,可以用他送的这套头面。

既然未婚夫都已经有所交待,李氏几个自然也是不愿违背他的意思,少女及笄礼上,簪着夫家所送的发簪,也是一种难得的脸面。

因此,到了六月十七这一日,宾客满座,李氏隆重而又严肃的,为林小溪举行了及笄礼的仪式。

不论是行礼的服饰,还是簪发的簪子,或是这一天仪式举行的隆重,都让在场的宾客们大为赞口,一时间成为了安平镇,很长一段时间的谈资。

行过了及笄礼,李氏所操心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人算了算日子,将林小溪的婚期定了下来。

根据两人生辰八字,合出了三个吉日,八月十八,十月二十,还有一个十二月初六。

李氏让林小桥将这三个日期都写在信上,给陆浩杰寄去,让他择个日子。

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陆浩杰寄来了回信,选择了‘十月二十’的日子,李氏看过没有异议,因此,林小溪的婚期,便定在了下半年‘十月二十’这一天……

 第一百九十章 全力备战

自打定下婚期以后,也不知是害羞,还是真的忙于绣嫁妆,林小溪更是整日将自己关在屋里,等闲不出来见人。

送走了炎热的盛夏,迎来的便是瑟爽的秋天,时至九月,大郎二郎两兄弟即将要参加乡试,安哥儿还小受不得奔波,李氏自也是脱不开身了。

可是,又实在放心不下两个,独自待在省城备考的儿子,于是,思来想去的,便让林二牛带着林小桥去了省城一趟。

林二牛父女二人到了省城的时候,恰是傍晚时分,因为事先也没先送个信回来,所以,也没人提前出来迎接他们。

大郎二郎对于他们父女二人的到来,显得一点儿也不惊讶,估摸着是早就猜到,他们会过来的,但还是看得出来,两人挺高兴的。

今年的乡试定在九月初十开场,离着应试时间也没剩几天了,在这样紧张的时刻,林小桥原以为,自己到了省城这边,看到的会是两个哥哥,彻夜挑灯苦读的场景。

岂料,她到了省城的第一个晚上,两个哥哥吃过晚饭后,拉着她在自家的院子里,散了会儿步,说说笑笑的倒也轻松,两人多是对着林小桥,问些镇上的事情,然后,兄弟俩便自行回书房,温了一个时辰左右的书,不到亥时就熄灯睡觉去了。

林小桥一时间也有些摸不清楚情况了,不过她还是决定好好观察观察再说,这回李氏让他们父女两个过来,那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叫她好好监督两个哥哥,不能让他们二人念书念得太辛苦了。

到了省城的第二天,林小桥起床的时候,大郎二郎两兄弟已经用过早饭去了书院。

趁着他们不在的空当,林小桥匆匆吃了点早饭,便去了自家铺子一趟,这一年又大半年的时间,都没有管过铺子的生意了,并不代表林小桥就真的不关心了。

这回既然来了,她总是要去看看情况的,虽然,顺子每个季度都会带着账本,亲自回镇上与她交流一下生意情况什么的。

而且,这近两年的时间,从账面上来看,顺子也是将铺子打理的越发好了。

林小桥也并非是对顺子不信任,她自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的,当初既然挑中了这两个人,进行栽培和提拔,现在当然也不会无端的怀疑什么。

只是觉得,既已经来了,若不过去看看,似乎是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了,更何况,那间铺子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后来的经营,这些都是林小桥倾注了许多心血的。

这就好比她自己养大的一个孩子,突然中途交到了旁人的手上,虽然这人也是值得托付的,平日里也总是听到,有好的消息传来,但总归是要自己看一眼之后,才能真正放心的。

到了店里,这个时间段,还不是营业的正点时间,所以,铺子里一个客人也没有,不过伙计们还是各司其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并没有随意的乱走动,或是三三两两的凑在一处聊天说话。

林小桥进门第一眼看到这样有条不紊的场景,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楼下糕点柜台那里的伙计,是认识林小桥的,连忙打了招呼,“二小姐好,您怎么突然就过来了啊,听掌柜的说,您不是回镇上去了吗?”,说罢也没忘了道声喜,“对了,我都忘了给二小姐和夫人老爷道喜了,恭喜夫人老爷又添新丁!”。

小伙计讨喜的话,林小桥听着心里也是高兴,她浅笑着点了点头,也就站在那里,与他说了三两句,“谢谢你的吉言,过两天得空儿的时候,给你们补发红鸡蛋啊!”。

“谢谢二小姐,那咱们就等着了。”伙计一副欣喜的样子,说道。

林小桥也不想再与他站在这里闲扯,便笑着问道:“你们掌柜的呢?来了没有?”

“掌柜的多数时间都是巳时才来店里,今天还没有来呢,要不二小姐先坐着等等,我这就去把掌柜的请过来。”伙计如实回道。

林小桥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自己先走走看看,你自己忙自己的吧”,说罢就转身去了厨房看看。

这个时间点,厨房里头正是人最多的时候,五六个伙计都在大厨房里头,忙着准备各种食材。

虽然人多,不过当初厨房本就,被林小桥改建的空间大,所以也并不显得拥挤,伙计们自己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计,有条不紊。

林小桥一时兴起,也跟着他们捏了几个糕点,等到顺子过来的时候,二人自是又有一番寒暄。

整个上午,林小桥就待在铺子里面,与顺子交流铺子的情况,顺便看看账,午饭也是在店里应付着吃的。

许久不曾吃铺子里的小吃了,林小桥几乎是将二楼的小吃,都尝了个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二楼的小吃铺子,也是常常变换着花样,顺子每过三两个月的时间,便会出趟远门,到处去搜罗一些美味的小吃。

鉴于伙计们不错的表现,林小桥临走之时,便交待了一句,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