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乐悠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农家乐悠悠-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馓子是用水和面,搓成细条,牛结成环钏形状,油炸而成的。它的口感很好,馓条纤细,酥脆可口,咸淡适中。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的做法,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寒具诗”把馓子的风味特色,形态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咏的如此清妙深婉,足以可见它的历史多么久远,其传承的文化传统又是多么的深远……

由于馓子似有一定的药用效果,所以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馓子的做法: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

前世的林小桥便较为好这一口,几乎看到就会买,也曾经自个儿在家里试着炸过,感觉味儿还是不错的,就是卖相上头有些对不起观众。

所以,这回她就着重于尝试着把那卖相做好看一些。

这馓子的做法说简单也挺简单的,说难可是它也是有些难度,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便可以说是成功了。

其一便是色泽,一定得炸成金黄色,这就需要火候的掌握了。

其二便是形状,馓条必须得纤细整齐,无明显搭头和并条,一定得是细细的一条一条的。

其三便是馓条的条身,断面有孔,条身没有面快和杂质。

其四,也是最后一点,便是它的口感,必须要香味纯正,酥脆爽口。

林小桥经历了数次实验,糟蹋了几乎十来斤面粉,挨了李氏多次数落之后,终于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馓子。

于是,她献宝似的拿去给众人一一尝了,包括陈学文母子二人也送去了一些,大家吃完之后,均说口感酥脆很好,卖相也是十分不错。

得到众人的肯定之后,林小桥便跟李氏等人说了自个儿打算做着,去镇上卖卖试试。

众人都没有提出啥子反对意见,李氏便要求跟着林小桥一起去卖,因为她不太放心她们两个女孩子。

林小桥想想也是,她和林小溪毕竟只是小丫头,难免会受到排挤,如果李氏也在场的话,旁人多少会忌惮一些吧,便点头欣然同意。

于是母女三人便一块儿商议了价钱,准备在中秋节之后去西街集市上卖馓子!

不过在这之前,她准备多炸上一些馓子,送到云来酒楼,让那个“好吃鬼”少爷——秦业也尝尝自个儿的新吃食……

第二天,林小桥就带着自个儿昨天炸好的馓子,去了云来酒楼找秦业。

刚一进门,就有个热情的伙计迎上来跟她打招呼,林小桥说明了来意,小伙计便引着她找了个偏僻的位子坐下,随后去请秦业。

不晓得这是周掌柜的吩咐,还是因为秦业的缘故,现在云来酒楼的伙计们再不复从前的眼高于顶的模样儿,看到林小桥更是热情万分,每回她来,这些伙计招待的都挺周到的。

林小桥坐下不到片刻,秦业便风风火火的走过来了,依然面若冠玉,唇红齿白,一身白衣长袍,嘴角荡漾着的笑容,显示他此刻心情极好,一派意气风发的模样。

一见到林小桥,便是双眼明亮,笑容更甚,不待坐下,便嬉皮笑脸的主动打着招呼:“小桥妹妹,总算想起来找我了啊?是不是又带了什么好吃的了,速速交出来啊!”

林小桥看他那耍猴的样,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嗔道:“原来你是要我的好吃的啊,看你那猴急的样,哪里还像个大家少爷啊?没有好吃的,就不许我过来找你玩了啊!不过啊,我这回还真的是给你送新鲜吃食来的,你帮我尝尝看啊,给我提点啥子意见,这吃食我打算拿到镇上来卖的。”说着便拿出自个儿新做的馓子。

秦业一看到那馓子,稍微扫了扫,就确定自个儿以前没有吃过,所以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根放到嘴里尝尝,吃完了一根便又去拿了一根嚼着。

林小桥瞅着他的面色,也瞧不出来他是喜欢吃,还是不喜欢吃。

只得出声问道:“秦业哥哥,这馓子味道如何啊?”

秦业看了她一眼,实诚的说道:“这叫馓子啊?名儿真挺奇怪的!口感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个给那些闺阁小姐或是小孩子吃吃还不错,像我这样的男主顾,就不太适合了。”

说完看着林小桥有些失落的样子,又紧接着说道:“其实,所有的吃食,并不是能够让每个人都喜欢的,所以你的这个馓子,应该还是挺有市场的。”

听完秦业的话,林小桥微微一笑,说道:“我也猜着,你可能不会十分喜欢,毕竟你吃过的精细吃食太多,嘴也太刁了嘛。不过,我用这个馓子,做几道菜,给你尝尝,你再评论评论,咋样?”

秦业眼神一亮,便催促着说道:“那还等什么呢?快去,快去!小爷我就在这儿等着品尝了啊。”

林小桥听着他那副少爷腔调,也不跟他多做计较,便叫了个伙计,自个儿去后厨做菜了。

此次做的菜肴都比较简单,林小桥不到半个时辰便端了几碟子菜出来了。

林小桥一一的介绍了菜名,秦业拿起筷子便迫不及待的尝了尝,每道菜都尝了一遍,便点了点头,表示味道不错。

他指着那道‘皮蛋拌馓子’,说道:“这道皮蛋拌馓子,味儿还真挺奇特的。此菜咸鲜清爽,口味麻辣却不过激,馓子的酥脆和皮蛋的软嫩在口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香菜的口味儿冲,味道真是特别又出众啊,不失为一道好吃的凉菜。”

林小桥听他品的倒是很在点上,便指着那道‘绿豆芽炒馓子’,问道:“那这道菜味道咋样?”

秦业瞥了瞥林小桥,然后笑着回道:“这菜光是色泽就很让人赏心悦目了,再加上这独特的搭配,口感清淡又香酥,是一道好吃的素菜,可以向那些夫人小姐们多推荐推荐,相信她们应该都会喜欢。”

听他说的头头是道,林小桥又指着那道‘馓子煨牛肉’,并未开口询问,而是眼神示意味道咋样?

秦业随意的用筷子指着那道菜说道:“这菜可作为招牌菜上桌了,味浓醇香,风味独特啊。”

接着便自己指着面前的‘炒鸡蛋馓子’,说道:“这道菜,原料非常简单,有些农家乡土气息,不过色泽好看,味道也是别具一格。对于那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老爷夫人来说,此菜也是值得一荐啊!”

秦业品评完了四道菜肴,便挑了挑眉毛,笑眯眯的看着林小桥不语。

但他那晶亮的眼神就是在告诉坐在对面的小女孩,看吧,我说的都对吧,快点儿夸爷两句。

林小桥看了便“噗嗤”一笑,边笑边打趣着说:“秦业哥哥,太厉害了,居然说的那么好!你不做厨子真是太亏了!”

秦业起初听了还越发得意,但后来听到林小桥说自个儿不做厨子就太亏了,立马脸就耷拉了一下,提高声调的说道:“哥哥我会吃就行了,怎么能去做厨子呢。”

林小桥看他认真的模样,便不再逗他,正了正色,说道:“秦业哥哥,我想把这馓子,销到你们云来酒楼咋样?”

秦业面容恢复正常,早知这小丫头不会无缘无故的让自己给她试菜,于是便叫过一个小伙计,让他去把周掌柜请来。

然后对着林小桥说道:“等周掌柜过来,你问问他吧。我自己嘛,倒是觉得不错!待会儿让他也尝尝这四道菜,顺带着把这菜方子也卖了!哥哥给你考虑的不错吧。”

林小桥连连点头称是,又说了好一通言语道谢,才让这秦大少爷稍稍满意了。

等到周掌柜过来,与他寒暄一番,便进入了正题,待他尝过馓子菜系,点头表示满意。

林小桥便跟秦业两人眼神交流,轮番上阵,拿下了云来酒楼的馓子销路,并快速的卖掉了四个菜方。最终协商完毕,以八十文钱一斤的价钱暂时每天供应云来酒楼二十斤的馓子,又从周掌柜手里抠出了一百二十两银子的菜方钱。

林小桥知道菜方子卖的价钱是有些高了,毕竟那几道菜里头,只能有一道可以作为主菜推出,其余均是配菜。

不过这回谈判,谁让她有秦业这个少爷在旁边做说客,一路保驾护航咧,因此周掌柜也不好意思太显精明本性,过于压价了,只得吃点儿小亏喽。

对于云来酒楼每天二十斤的馓子供应,虽说每天只有一千六百文,扣除面粉钱和油盐钱,估计也就能落到一两银子的样子,但是细水长流,按此推算,一个月就有三十两银子了。

林小桥做这个馓子,可并不是光指着云来酒楼帮她销货的,等她打出名声以后,相信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找她的。

不过她也晓得,这馓子,做法并不难,很容易就被效仿,她也只能小打小闹,赚个先机钱,其实她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把这种老少皆宜的吃食,推广开来。

跟周掌柜谈完生意,林小桥便怀揣着一百二十两银子告辞离开了。这回进镇,还是跟两个哥哥一起来的,她打算四处去逛逛等着哥哥们下学,一起回家。

于是,林小桥便拉着秦业,两人不停的穿梭于安平镇的大街小巷,吃吃小吃,买买小玩意。

当然这些几乎都是秦业帮着付钱,林小桥也不矫情,晓得这点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而且她买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啥子贵重的东西。

林小桥一路吃吃逛逛,中途还到酒楼吃了一顿颇为丰盛的午饭,休息了半个时辰。

下午,便直奔卖布的铺子和卖文房四宝的店面打算买上东西便到哥哥的学堂门口等他们一起回去。

这是林小桥头一回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出来买东西,她先去卖文房四宝的铺子,买了些中等的宣纸和毛笔。

然后,又在秦业的帮助下,选了一支还算上等的毛笔,打算送给学文哥哥,因为他快要参加秀才考试了。

然后又跑到卖布的铺子,买了一匹藕荷色的棉布,一匹粉色牡丹底的棉布,两匹青色的棉布和一匹灰色的棉布。

林小桥现在颇有些有钱挥霍着花的感觉,她不想像李氏那样几尺布,几尺布的买。

更何况其实一匹棉布也不是很贵,也就一两银子不到,所以五匹布也就才花了五两银子左右。

再加上在书店花的八两银子,林小桥今儿个总共花了十三两银子。

买完所有的东西,林小桥便打算自个儿去学堂附近转转,然后等大郎二郎下学。

但是,秦业却偏偏坚持,要陪着她一块儿去,她也就没做多少推辞。

看着他整整一天都在陪着自个儿,却并未露出半点大少爷的脾气,一直都是颇有耐心,想到他独自一人在这安平镇,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

林小桥便客气邀请了他一下,中秋去她们家过节,没想到秦业半点推托都没有,一口便答应了。

回到家以后,林小桥便交给了李氏一百两银子,并解释了银子的来源。然后,在李氏的同意之下,藏起了七两银子的私房钱。

转眼便至八月十五,这天便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早就数日前,林家就诚意邀请了郑寡妇母子与他们共度中秋佳节。

郑寡妇原本多番推辞,觉得太过麻烦林家,且此举也不符合礼数。

可是后来李氏佯装生气,数落郑寡妇太过见外,再加上陈学文也在一边劝着自己母亲,不用太过拘泥于礼数,郑寡妇才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今李氏与郑寡妇的感情越来越好,两人虽然外表气质相差较大,但是内里却已早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了。

李氏非常怜惜郑寡妇平日孤苦一人,所以经常上门做客或是拉她过来,两人常常在一块做做针线,聊聊家常,并给予她自个儿力所能及的生活上的帮助。

郑寡妇感恩李氏的善意与友好,所以总是亲手做些糕点给林家的孩子吃,也尽心尽力的教导林小溪自己的针线活,给予林家的每一个人都传达着自己的善意。

由于这次两家人在一块过节,后来又加上了一个秦业,所以李氏显得尤为慎重。

早在过节前一天,李氏便跟着林二牛进镇,采买了好些的吃食,鸡鸭鱼肉,几乎是应有尽有。并跟林小桥姐妹俩商议了好半天的菜单子,经过三人反复的思量,最终确定了菜单。

于是,林家中秋家宴的菜单,便是:土豆烧鸡,萝卜焖鸭,茄汁排骨,糖醋鲤鱼,油焖大虾,农家红烧肉,蒜苗炒鸡蛋,葱花豆腐,清炒小蘑菇,拔丝地瓜,鱼香肉丝和凉拌野菜,另外加上一道清淡可口的三鲜汤。

由于今儿个要准备的菜肴较多,所以李氏母女三人一大早便起来忙活上了。

先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把该洗的洗,该切的切,甚至要先把有些肉菜用的主料先收拾好了,这样下午做菜的效率便会大大提高。

林二牛父子三人也早早的被李氏从床上拉了起来,被李氏分配了打扫庭院和屋子的活计,三人也是干的热火朝天的。

中午,李氏简简单单的下了一锅面条,众人也是草草吃完了事,都等着晚上那一顿丰盛的大餐。

林小桥姐妹俩人刚刚收拾好饭桌,郑寡妇母子二人就提着一堆东西登门了。

李氏看见两人手上提了老多东西了,便嗔怪的说道:“咋上门还提这么些东西啊?咱不就是两家人在一块吃个饭嘛,搞得这么见外干啥咧?”

陈学文听了此话,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说道:“婶儿,没什么东西,就是些水果和月饼,吃完饭以后咱就坐在院子里头吃吃月饼,赏赏月呗。”

大郎两兄弟忙着附和,现在他俩刚读了几天书,也晓得了读书人的不易,便越发的对陈学文敬佩了。

平日里只要是陈学文说的话,他俩总会觉得是对的。更何况,这两兄弟自从读了书以后,也开始推崇风雅之事了,于是点头说道:“是咧,是咧,咱也试试中秋赏月,此等风雅之事,滋味如何啊。”

李氏看着好似没有啥子贵重的礼品,便爽快的说道:“成,咱今儿个都沾沾学文的光,也来个饭后赏月。婶儿正好忘了买月饼了,没想到你们给拿来了。婶儿先谢谢你们啊!你们快去堂屋坐着吧,喝喝茶聊聊天,我就暂时不陪你们了啊。”

郑寡妇执意跟着李氏去了厨房帮忙,林家人都知道她这么早过来,肯定是起了来帮忙的心思的。

通过这么多天的相处,林家人总是能察觉到,这母子二人身上隐隐散发的优雅高贵之气,同时也能感觉到他们二人的善意与随和。

而陈学文则跟着大郎二郎两兄弟去了书房,指导指导俩兄弟的功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