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合诀-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玄宗为表彰安禄山和哥舒翰的显赫战功,特恩准安禄山在京城亲仁坊建东平郡王府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恩准哥舒翰在新昌坊建西平郡王府封哥舒翰为西平郡王。由于安禄山已拜杨贵妃为母,玄宗皇帝特为义子安禄山在温泉宫建一汤池,以示圣恩浩荡。

安禄山此次面圣心怀叵测,玄宗皇帝闻近一段时间边疆捷报频传,因此心情甚佳乃带着杨贵妃及杨门六府【六府便是包括杨国忠一府】等皇亲国戚出了皇宫,来到温泉宫【行宫】泡温泉。据说,温泉宫自太宗时始建,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年青时长年征战老来便留下多处顽疾,如: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四肢乏力;等症。宫中的太医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后来不知哪位太医提议说温泉可治百病,于是太宗皇帝命人在京城附近找到了一处上好的天然温泉,而后,就建了现在的温泉宫。太宗皇帝到温泉中一泡果然舒坦,泡了一段时间之后病情竟然有了好转,于是在国事松散时便常去温泉宫疗养。自此太宗之后的几位皇帝也相当重视温泉宫扩建改造。到如今的玄宗皇帝执政时温泉宫已有相当规模。

唐玄宗李隆基带着爱妃及众多的皇亲国戚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去了温泉宫。因此安禄山此次来京城面圣竟然没有见到皇上,于是安禄山一干人等飞马来到温泉宫。众随从在驿站休息,安禄山独自一人去见他的义母、义父即贵妃和皇上。他没有直接见皇上而是按胡人的“礼仪”先见义母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自得到杨玉环便很少宠幸其它妃子,那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次来温泉宫特意为杨贵妃建了一座温泉浴池名曰:“华清池”。他要让他深爱着的杨贵妃在华清池,展示她的美。

安禄山得知杨贵妃在华清池便直向华清池而去。到了华清池只见那宫门紧闭更有武士把守。安禄山没有把那几个武士放在眼里乃直上台阶。

“安大帅,请留步!”

“本帅要见贵妃娘娘。”安禄山不悦道。

“此乃华清池,皇上御赐贵妃沐浴之所,任何人不得在此求见。”武士制止道。

“哼!尔等听着,本帅乃贵妃义子。母子相见还要循规蹈矩不成?”安禄山怒目圆睁道。

“这、、、、、、”这几位武士也无言以对,他们知道安禄山受圣上恩宠,如有得罪怕是小命难保。所以他们都显得唯唯诺诺。

“闪开,闪开,”安禄山见这几位武士有所畏惧,他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武士们不敢再拦而闪开,安禄山便径直进了华清池。安禄山进了华清池,再穿过几道回廊便有幔帐相隔,远远的便闻到花香味,至于是什么花的香味安禄山则闻不出来。再走进去便能感到温泉的热度,而且可以影影看见里面有热气冒出。

“安大帅,请留步。”这时有俩名宫女挡住安禄山的出路道。

“贵妃娘娘呢?”

“娘娘正在汤池沐浴。”

“你们下去吧!”

“安大帅,没有贵妃吩咐谁都不能进去。”俩名宫女害怕道。

“大胆奴婢,本帅要见娘亲还要尔等多事。”安禄山大怒硬是闯了进去。宫女们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安禄山挑起幔帐,只见里面气雾蒙蒙一片,透过这如烟的气雾,他发现有一女子正在汤池中沐浴,耳中可以听见温泉汩汩的从汤池边上冒出来的声音,而且透过浓淡不均的雾气分明看得清那女子就是杨贵妃。就见她赤身裸体在汤池中沐浴,她那丰腴白皙的身体在雾气中更显得婀娜多姿,那汤池中洒满了牡丹花瓣香气扑鼻,她用带水的花瓣擦拭着身体,贵妃此时的每一举动都是对安禄山的诱惑,安禄山站在汤池边像被谁点了穴一般看着杨贵妃。杨贵妃感觉有点不对劲,回头一看发现安禄山在看自己洗澡,杨贵妃赶紧出浴忙乱的裹上浴袍。贵妃的这一举动更使安禄山对贵妃的春guang一览无余。安禄山虽知贵妃美貌,但从未像今日一样目睹她完美无瑕的胴体。这就是聚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怪不得圣上能为之倾倒。安禄山见此情景不免想入非非。

“大胆安禄山竟敢闯华清池。”杨贵妃裹着浴袍怒道。

“娘,是儿臣哪!”安禄山沿池边走向杨贵妃。

“快滚!”杨贵妃一见安禄山大腹便便的样子更是气恼。

“儿臣出征在外许久未归,此次来京城面圣便先来拜见娘亲。”安禄山仍不知羞耻的说道。

“现在见到了,还不快滚!”杨贵妃回头冷冷的说道。

安禄山不但不走反而跪在汤池边,他闻着贵妃身上散发的阵阵体香,透过她那薄如蝉翼的浴袍,可以影影看见贵妃完美无瑕的肉体。安禄山那经得起这种诱惑,乃心血来潮,淫性大法。趁杨贵妃不注意的时候,安禄山一把就把她从后面抱了起来,就像老鹰抓小鸡似的贵妃动弹不得、、、、、、

“安禄山,你、、、、、、你、、、、、来人呐!来人!、、、、、、”杨贵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娘,你就成全儿臣吧!儿臣想你想得好苦啊!”安禄山仍然抱住杨贵妃厚着脸皮道。

“大胆安贼,你竟敢欺君犯上。”杨贵妃奋力反抗道。

“儿臣要是能得到娘娘之爱就是欺君犯上又如何?”安禄山不顾一切的抱住杨贵妃亲吻。

“是谁打扰贵妃娘娘?”这时阿蛮带着几个宫女听到贵妃娘娘的叫喊声来了。

“是本帅,你们这些宫女进来何事?”

“阿蛮,快把安贼赶出华清池。”杨贵妃挣扎道。

“娘娘,孰儿臣无礼。”安禄山见杨贵妃想趁机逃脱便点了她的穴道,使她动弹不得。

“大胆安贼!”谢阿蛮见此拔剑直刺安禄山。

安禄山那里把阿蛮放在眼里,但见对方剑已刺来也不慌张,安禄山迅速伸出左手抓住阿蛮刺来的长剑,阿蛮大吃一惊,她那见过有谁敢空手抓利刃呢?其实她那知道安禄山正在炼五毒销魂掌。安禄山的双掌已如有铠甲包裹一般,普通兵器根本无法伤及其皮肉。正在阿蛮吃惊之时安禄山已用右手点了她的穴道,其它几名宫女见安禄山如此骁勇都吓得往外逃跑,安禄山飞身以闪电之势也点了她们的穴道。使她们一个个都变得如泥塑木雕一般。安禄山一步步向杨贵妃逼近脸上露出淫笑。

“娘亲,儿臣那一点比不上圣上?您为什么非要儿臣强迫于您呢?”安禄山嘻皮笑脸的把杨贵妃娇嫩的身躯抱到按摩床上。

“安贼,你目无圣上乃欺君犯上之罪,还不赶快离开华清池。”杨贵妃想最后一次用皇上的名义来赶走安禄山。

“哈、、、、、、哈、、、、、、没有我安禄山那有皇上。皇上又算什么?没有我们将士们出生入死哪有皇上的三宫六院。”安禄山狂笑道:“娘亲,什么都别说了,倒不如叫儿臣温柔一点,哈、、、、、、”安禄山说着一把撕下了贵妃身上的浴袍,杨贵妃已不能动弹了,她那美好的胴体就这样毫无遮掩的展现在安禄山面前,安禄山淫性大发犹如排山倒海之势。杨贵妃的身体只能任由安禄山的玷污。

安禄山出了华清池之后,马上拜见了玄宗皇帝,而后谎称边关紧急乃迅速的离开长安城。其实安禄山是怕杨贵妃把在华清池侮辱她的事情,告诉玄宗,如果那样安禄山必定性命难保。所以他以走为上策。安禄山到了范阳之后派人向轧荤雨打听宫中是否有对他不利的信息。轧荤雨回信是一切如故,安禄山便放了心。他猜想贵妃也不会说出去此事,因为她一旦向皇上说明便玷污了自己的清白,此乃男人之大忌更何况一国之君呢?就算皇上知道是安禄山*杨贵妃,杨贵妃也无法再受到皇上的宠幸,杨贵妃当然明白这一点。再者她和安禄山母子相称那么久,如果皇上怀疑他们早有暧mei那就说也说不清了,就算玄宗相信杨贵妃。她从天下大势考虑也不会说出此事,因为安禄山手握重兵,皇上和安禄山反目必定天下大乱。更何况杨贵妃有她的杨氏六府需要她的支撑,如果她一倒杨氏六府必倒之。

安禄山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然他在华清池就不可能如此大胆。轧荤雨的反馈就应证了这一点,所以安禄山想到贵妃的美便洋洋得意

。从此安禄山每进京城便要先拜见杨贵妃和杨贵妃淫于宫闱。而贵妃迫于种种考虑只能甘愿受辱。一个人开始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很不舒服,可是以后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也就喜欢了,杨贵妃就是这样。自此杨贵妃便习惯于安禄山的柔情。

第二十九章 国忠得势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专权十九年的李林甫已死,杨国忠接任右相。杨国忠早就对安禄山恨之入骨,现在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在皇上面前唯一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便是安禄山,安禄山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安,于是,一日早朝便向玄宗皇帝启奏道:

“启奏圣上,臣以为如今我大唐边疆安定,可酌情削减一部分军队以减轻国库支出。”

“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我大唐疆土辽阔如随意削减兵力,一旦有外乱则兵力不济,怕是后果不堪设想。兵家有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朕以为万不可草率行事。”玄宗道。

“臣以为如今边疆无战事,而军权尽在少数几人之手,就此下去,如,边将拥军自重怕是对我大唐江山不利呀!”杨国忠见皇上不明其意乃进一步道。

“哦!爱卿怕是说安将军吧?国忠你也太多心了。朕和安将军推心置腹,安将军绝不可能拥军自重背叛我朝。请爱卿放心吧!”唐玄宗微笑道。

“安将军统领东北三郡,其部下二十万亲兵战将,谋士千人,且前线有传闻说安将军还在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其行为圣上不得不考虑啊!”杨国忠忧心忡忡的说道。

“哼!果有此事?”

“臣决无虚言。据说安禄山另养一千多名亲信武士取名‘嘎啰啊’为其效力。”

“果有此事?”唐玄宗仍然不相信道。

“臣句句实言,忠言可鉴!”杨国忠激动道。

“不可能。朕待安将军视如一家,安将军怎可能有二心呢?国忠不可胡乱猜测乱了君臣之义。”唐玄宗仍不肯相信,因为他自信安禄山的忠义,记得他曾经见安禄山大腹便便,便有意取笑安禄山道:“安爱卿大腹便便里面装的是何物啊?”安禄山不加思索的答道:“臣腹中装的别无它物,唯有对陛下的赤胆忠心。”唐玄宗想到这些便不再想理杨国忠的言论,只是出于对杨国忠的宠信不好直接驳回他的话。

左相韦见素也对安禄山的行为有所不满,并且也认为安禄山有反叛之心,最重要的一点是韦见素受过杨国忠的提拔,而且此人性格唯唯诺诺,所以杨国忠的意思也就代表了他的意思。于是韦见素出班道:“臣启奏陛下,臣以为安将军雄踞东北三郡且兵强马壮,圣上万不可掉以轻心呐!”

其实很多大臣都对安禄山有所异议,因为安禄山一直以来都不把那位大臣放在眼里,李林甫当权时安禄山倒有所畏惧,这倒不是李林甫有多能奈,而是因为李林甫忌才。在李林甫当朝时谁敢和他争宠?谁要是和李林甫争宠李林甫就放倒谁,所以李林甫当权时始终保持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曾经杨国忠就和李林甫斗过,可惜过不了几个回合杨国忠便败贬四川。也许是该杨国忠出头之时,在杨国忠败贬的路上李林甫死了。一个坏人在世时别人也许不敢说他坏,但是一旦死了谁都说他坏,这就是李林甫的下场。李林甫死了之后玄宗最看重的就是他赐名的杨国忠了,所以杨国忠在贬四川的路上返回京城做了右相。杨国忠在宫中受尽了李林甫的“折腾”,然而有了前车之鉴,杨国忠变得聪明了。就像今天一样他想扳倒安禄山,无非是怕有一天安禄山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他。尽管杨国忠口口声声说是为社稷着想,实际是为自己着想,因为以后他的行为就应证了这一点。见韦见素出班启奏,群臣也议论纷纷。唐玄宗平静的看着韦见素道:

“韦爱卿,何出此言?”

“安禄山部下广用胡将而汉将较少,这就说明他可以绝对控制其部下将士。而东北多出战马,安禄山借向朝中献战马之机广收良马,而献给朝中的多是劣马且每年的数量渐渐减少,这便足以证明安禄山有不臣之心。”韦见素直言答道。

“臣以为安将军对皇上一片忠心并无谋反之意。”这时护国大法师札荤雨道。

“何以见得?”现在唐玄宗也不太相信这位护国大法师。他虽觉得玉真观的事是轧荤雨有意陷害玉真公主,而且六转丹也没有拿到,还血洗了玉真观逼死了承祯道长,这件事情令玄宗皇帝后悔当初过于草率。

“安将军守卫大唐疆土,使奚、突厥、契丹、回纥不敢来犯,如仅凭众人揣测而废安将军,老臣以为不妥,况且东北守将,不用安将军目前也无合适之将才呀!”轧荤雨辩解道。

“国师之言不无道理。”玄宗虽知轧荤雨是为安禄山说情,但轧荤雨所言确实不无道理,此时玄宗也乱了分寸,他侧眼看了看杨贵妃说道:“爱妃之意如何?”

“妾本不懂国家大事,据宫外传闻安禄山确实有拥军自重之嫌,是否有谋反之意妾就不敢断言,不过,是否要废除安将军之兵权就要由陛下决定。但妾以为对安禄山陛下要有防范之心呐!”杨贵妃道。

杨贵妃一直对安禄山就没有好印象,其实安禄山认她为义母也非她所愿。自从华清池被安禄山侮辱后,杨贵妃虽然慢慢习惯了那种富有激情的生活,但那毕竟是危险的游戏。所以今天皇上问到此事,她趁早表明自己的观点,她那以柔带刚的口气,使玄宗知道安禄山确实心术不正,如不早除恐日后为患。

“爱妃也以为安将军心怀不轨,看来朕不得不防哪!”唐玄宗对满朝文武大臣的言论多半不敢轻易相信,曾经他对李林甫信任有加,可如今李相国已死。上来杨国忠,杨国忠刚上任右相,必为自己权势着想,因此不能凭杨国忠的言论而废安禄山。就是韦见素的那番话,唐玄宗也未必下决心要废安禄山兵权。而现在杨贵妃的这番话使他不得不相信,因为杨贵妃在他心目中是谁也无法替代的。玄宗皇帝沉思半晌后道:

“国忠,如废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