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合诀-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跃心想:这就是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呀?难道,唐军攻克了陕州?怪不得史思明如此气愤,陕州失守就等于史思明的北方军事重地会受到威胁。正在杨跃思绪间就听史朝义又道:“父皇啊!”也许此时,史朝义平静了许多道:“孩儿,打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为您东征西讨,图的是什么呢?无非希望得到您的赞赏,要的是您的信任,可是,孩儿这么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吗?以后朝义如何服众。

“哎!罢了,看来孩儿只有一死了之。”

史朝义说罢双脚一踹马鞍蹬,这批马似乎通人性似的,也好像知道主人的意思似的,它四蹄扬起飞身跳下这悬崖绝壁,杨跃见此情此景,马上从树飞身而下他的右手抓住史朝义的左手,说来也巧杨跃左手中的宝刀,顺悬崖滑下划出阵阵火花,而且巧的是宝刀竟然插了悬崖的一道裂缝把俩人悬在绝壁之间,杨跃清楚只要他的左手一松,俩人必定跌入万丈深渊摔个粉身碎骨。

“大师,您为何救我?”史思明慌忙中说道。

“仰慕史将军是英雄。”

“英雄?哈、、、、、、”

“史将军,我们要上去。”杨跃说罢左手一用力,他借着九环宝刀的弹力,拽住史思明飞身上了山崖,宝刀依然还在杨跃手中。

史朝义上了山崖,回头看了看跟了自己多年的战马,战马已消失在崖下的云雾之中,他不禁内心悸动。

“史将军,为何要寻短见?”杨跃问道。

“实不相瞒,末将本身大燕皇帝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这次陕州失守,父皇便要杀我,人道:‘虎毒不食子’。父皇竟然要杀我,请问大师我史朝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想一死了之。没想到大师竟然冒死相救,史朝义感激不尽,现在,史朝义对父皇已心灰意冷,苟活人世有何益处?不过,史朝义倒是敬佩大师的仗义之举。”史朝义简单的说明原由道。

“其实,贫僧已在这颗大树上观察史将军多事,也知道您的处境,但贫僧以为大丈夫应该观山崩于前而不惊,视海枯而不乱,逆流而进,审时度势,不急不躁,最终定能运筹帷幄。而将军陕州之败便一蹶不振,怎能成就大事?如今日将军纵入山崖,既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能出人头地,然贫僧冒着生命危险把史将军在绝壁救上来,史将军非但没有感激之情,也无振作之意,贫僧还以为史将军是乱世之中的英豪,其实与山野村夫何如?真是可笑?哈、、、、、、”杨跃说罢转身便走。杨跃心想: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史朝义的出现也许就是我的希望,史思明正是用人之际,如能加入史家的大燕国必定前途无量,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我杨跃有了出路。原本杨跃是没有想过要投靠人人痛恨的史思明,但是,今天他想通了,他觉得投靠史思明也许更有前途,因为史思明那边可能发展空间更大。而此时史朝义心灰意冷令杨跃大失所望,因此他只能用激将法,看看史朝义的表现。

史朝义本无心再留人世,但经眼前的这位大师指点迷津,使他豁然开朗,而且,这位大师武艺超群非等闲之辈,难道真是天不绝我派高人来助我史朝义,史朝义想。当他回过神来,发现杨跃已拂袖而去,史朝义急呼:“大师,留步!”

“史将军心已死,贫僧无能为力。”杨跃说道仍然往前走,史朝义急匆匆的追了上来跪在杨跃面前道:“大师,您既然救了史朝义,何不明示史朝义如何才能扭转乾坤?”

“史将军,请起!”杨跃慌忙长扶起起史朝义道。

但是,史朝义诚心相求,而且依然跪在杨跃面前,杨跃心想看来是时候了,乃道:“贫僧只会吃斋诵经,其它世事一盖不知,方才史将军欲寻短见,贫僧也是救生心切,才说了那番话,希望史将军见谅。阿弥陀佛!”

“不,大师定是世外高人,望大师不吝赐教。”史朝义说罢连叩三个响头。

“史将军看你年纪也不会少贫僧几岁,何必如此多礼呢!”杨跃道

“但大师之修为,岂是凡人能及,如大师不嫌弃,末将想请大师共谋大计如何?”史朝义以礼拜下道。

“出家人本就六根清净,已无名利之心。”杨跃假装一副毫无兴趣的样子。

史朝义见这位大师无心随他,心中万分失望道:“史朝义的命是大师救的,如大师不肯留下,朝义拜大师为恩师如何?”

“贫僧何德何能做史将军的恩师呢?”杨跃故意吊史朝义的胃口道。

“不,恩师在上,弟子史朝义给您磕头。”史朝义再次磕头道。

杨跃内心大悦,但是,他表面仍然装出很为难的样子道:“既然史将军决意要拜贫僧为师,贫僧也就不客气了,贫僧也只好随史将军到阵前了解一、二再做定夺。”然后扶起史朝义。

“好!恩师,请!”史朝义喜出望外。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共谋大事

史朝义手提大刀,领着杨跃出了这片山谷。再买了两匹战马,然后快马加鞭的赶了六、七天的路程,眼前便出现一座城池,杨跃发现他们竟然到了幽州城下,这里曾经也是安禄山的老巢,乃问史朝义道:“史将军难道屯兵在幽州吗?”

“恩师所言极是,上次陕州失守徒儿便退兵幽州以图大计。为今之势唐军必然穷追其后,也许不出三日幽州必定兵临城下。”史朝义忧虑道。

“唐军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一批顽臣抵抗,所以史将军想一统中原并非易事,况且,我军内部时有瓜葛,此兵家之大忌呀!”杨跃故作高深的分析道。

“恩师所言极是,父皇自登基以来很少出战,东征西讨多半是我和史朝清两人统帅大军出战,捷报则喜,失利则忧,由于深宫和战场虽然咫尺天涯但一家人都互相猜忌难免是会有的。”史朝义点头道。

“国事,家事,岂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道明的。”杨跃颇有同感道。

“是啊!”史朝义指着城门楼的守将大喊道:“怀王在场,还不放下吊桥开城迎接。”

“开城门。恭迎怀王千岁!”城上的守将命令道。

一听到主将的命令,士兵们便开了城门,放下吊桥迎史朝义和杨跃进了幽州城,杨跃一见幽州的局势便知道幽州城史军已备战在即,史朝义带着杨跃飞马径直向帅府而去,进了帅府就见议事厅端坐一人,他边饮茶边思索着什么,可以看得出他的心不在茶,虽然此时他卸下铠甲,但他那忧虑的眼神,带着几分霸气,他见史朝义带着杨跃来了,便放下手中的茶盏,霍然站起来双眼紧瞪史朝义。

史朝义见了他便道:

“贤弟,大哥路遇这位大师,他武功了得,我军正值用人之际,所以大哥恳请这位大师前来助战。”

原来这位就是史朝义的弟弟史朝清。史朝清紧锁眉头不悦道:“哼!两军交战之时重在知己知彼,而大哥贸然领一位和尚入帐,如有闪失谁能担当?”

“贤弟,大哥已拜这位大师为师还有何不妥之处?”史朝义不惑道。

“大哥,你正如父皇所言,你刚愎自用,胸无城府,弟且问你,你可知道这位大师是何来头?法号尊位?在那处古刹修行?因何云游到处?等等也许你一无所知。”史朝清毫无忌讳的说道。

史朝义还真的答不出来,史朝义不得不服弟弟史朝清看待事情的透彻性。所以现在被他一问只有抓耳挠腮,答不上来。

杨跃一听史朝清的这番话,不禁手心都冒汗,但是他努力控制自己,使自己表情看起来依然那么平静,看来这个史朝清的确比史朝义高明得多,但是杨跃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清楚他今天必须演好“得道高僧”这个角色,否则怕是会有生命之忧,于是杨跃等史朝清把话说完便道:

“史将军,驰骋沙场疑心这么重也在所难免,但贫僧已出家多年,功名利禄对贫僧来讲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然怀王执意要拜贫僧法缘为师,而且怀王盛意拳拳请贫僧到军中来出谋划策,可是将军却信不过贫僧,贫僧也没什么好解释的,贫僧只好继续云游去了、、、、、、、”

杨跃说罢大踏步走出议事厅,史朝义急得直埋怨道:“贤弟,我军正在用人之际,只要能者当不顾瑕疵而用之,况且我们并不知道这位法缘大师就是坏人。”史朝义说罢急匆匆的追了出去,史朝清气得面红耳赤道:“就怕是饮鸩止渴。”

杨跃出了议事厅气急败坏的直往外走,史朝义紧随其后,满脸歉意的道:“师父莫要生气,本王的贤弟最近也是心情烦乱,所以才处处设防,不过,师父可留在本王帐中共商大计。”

“贫僧本是念怀王您的器重,并以恩师相称,所以才答应随怀王来幽州,希望贫僧能为你们史家出点力。但是史朝清将军全无坦诚之心,贫僧也只好早点离开此地免得再生枝节。怀王您保重了!“

“师父,既然您有助本王之心,何不到本王的帐中再议。”史朝义恳求道。

“不必了,谁的天下与贫僧有何干系?”杨跃装作无奈道。

“但是,与徒儿有关系呀!”史朝义使了个坚毅而带有杀气的眼神。

杨跃本是有心之人,史朝义的眼神中分明能感觉到他的另一番企图,可以说二人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不多久,史朝义便带着杨跃进了他的帐中,史朝义吩咐奴婢上了茶,而后退去左右,杨跃端起茶盏,用茶盏的盖子轻拂浮在茶水上的茶叶,静下心来等待史朝义的发言。史朝义犹豫不决,他敬重眼前的这位法缘大师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知道这位大师是一位世外高人,从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师的时候到现在他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眼光,更何况他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呢!史朝义开口道:

“恩师以为此茶如何?”

杨跃知道史朝义是想让他先发表看法,乃道:“此茶气味芳香,入口苦而后甜且回味悠长,色泽如琥珀,不杂不浊,此茶应该长在高山悬崖之上,长年受云雾滋润,采于谷雨之时,采茶心两片对生叶为宜,泡茶时用山涧之水,方能有此韵味,能泡出此等好茶的人不多啊!”杨跃答非所问的回答史朝义。

“恩师高论。本王不才本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被父皇左右,而且,父皇历来对本王不满而对本王的几个弟弟史朝清、史朝英等都比对本王好,虽然贵为怀王,可是父皇还不是想要本王怎样就怎样,所以原本朝义是想了此一生,然而幸得大师相救才苟活人世,现承师父再造之恩,徒儿想讨个立足之策。”

“怀王千岁客气了,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井里之蛙,跃出一尺便沾沾自喜,而殊不知在田野大地蛙跃出一丈也不足为奇,所以怀王千岁您的大势尽在您自己的把握之中。”杨跃说罢暗中观察史朝义的表情。

史朝义似乎在犹豫什么,或者担心什么,他忐忑不安的样子已露于其表,史朝义道:

“恩师的意思是本王可以另树大旗?”

“自古英雄皆敢作敢当,委靡不前者终难成大业。”杨跃火上浇油道。

“树大而枝叶难伸啊!”史朝义无奈道。

杨跃站了起来,再看了一下见四下无人便道:“欲为枝叶则枝叶难伸,欲为青藤则可顺势而上,终可百尺竿头。”

“此乃不义之举,本王是难为之。”史朝义端详着自己手中的茶盏,而后目光游离到杨跃身上。

然而,此时史朝义举棋不定的心态,和渴望出人头地的眼神,已告诉了杨跃该怎么做了。杨跃也自知他自己也走到了无法退缩的地步了。少林寺他犯下的血案;父亲又是大唐的罪臣;他本无处安身更别说出头。所以他思前想后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当赌注压在史朝义这边,因为他相信凭史朝义的军事力量,加上他杨跃的绝世武功“混元大法”必定他们会大有作为,杨跃主意已定再环视了一下左右没什么动静,忽然杨跃跪在史朝义面前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贫僧有礼了。”

“师父,这、、、、、、”史朝义一听杨跃大呼万岁惊恐万分。

“怀王您乃乱世中的真龙天子,贫僧法缘一见王爷便知王爷有帝王之相乃愿随王爷左右。”杨跃进一步恭维道。

“我父便是当今皇上,难道大师要本王反我父王吗?”史朝义扶杨跃起来道。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杨跃出马

果真如杨跃预想的一样,史朝义没有动怒,没有发火,可见他早有称帝之心,杨跃可谓揣测透了史朝义的心思乃道:

“古往今来那个圣贤君主不是以武夺天下,再以德治天下。再者,世间之事只有强弱之分,那来辈分和长幼之别,要不然皇上也不会立史朝英为太子,按说怀王千岁才是长子。再如楚汉争雄时,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终失天下。就说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发动玄武门之变而杀兄夺位,有道是无毒不丈夫,快刀斩乱麻。”

“父皇和太子都是本王的血亲骨肉,叫本王如何能下得了手啊。”史朝义欲哭无泪道。

“皇上孝悌之心苍天可鉴,但当今天下乱世纷争,群雄四起,可惜群龙无首啊!所以法缘云游四海欲寻一位圣主以号令天下,几经波折终于遇到怀王千岁了,只要怀王您树起大旗,必然受万民敬仰,诸侯必定会俯首称臣,到时候天下一统怀王登基后必将名垂青史。”杨跃言辞恳切道。

“大师,过奖了,一直以来本王只想效忠父皇,剪除乱党,至于当皇上的事怎么可能轮得到我史朝义呢?皇上已立了史朝英为太子,本王非天子之命。”史朝义端起茶盏无奈道。

从史朝义满口仁义讲话中,可见史朝义也不是特别有野心的人,只是没有立他为太子他心有不甘,再者上次史思明竟然要杀他,他肯定很害怕。于是杨跃道:“皇上,你弟史朝英无帝王之相,此生他无天子之命,只有怀王才是人心所向的真命天子。”

“依恩师的意思,本王该如何为之?”史朝义干脆直接向杨跃讨教策略。

“欲得天下,必得兵权。”

“兵权尽在父皇,还有史朝清、史朝英等手中,实际本王只有一部分兵权而已。”

“双手未沾鲜血怎么可能得到兵权?”杨跃冷冷的说道。

“大师,难道非要用非常之手段?”史朝义面目冷峻道。

“古今如此。”

“如人心不服如何?”

“贫僧自有妙法。”

“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