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风尘-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三十六章借兵调将

且说石剑心系辽东战事,不顾熊廷弼阻拦,率所部几百人马,赶往西平堡助战。

黄昏日落,残阳如血。

众人出山海关北上,日夜兼程,于竖日黄昏来到了锦州城郊。

“风天桥,你拿本官的御赐宝刀,策马进城,让锦州总兵借吴襄、袁长河二将及精骑三千予我驰援西平堡。否则,以宝刀诛之。”石剑勒马传令,将宝刀交与风天桥。

“得令!”风天桥连忙双手托刀,策马进城。

“死淫贼,就懂得哗众取宠。哼!”岳森却策马而走,率众欲绕城而走。

石剑一声苦笑,知劝无用,也不阻拦他。

“森哥,说不定石兄弟有妙计支援西平堡呢!”刘馨急策马追上他,劝说一通。

“他不就凭一把宝刀吓唬人吗?”岳森对廖永世之死、石剑与岳凤分手之事均是心存恼火,此时看石剑哪里都甚是不顺眼,反怒吼刘馨一声。

“游龙帮匪被除,是你设计的吗?向皇上献筹银之策,是你提出来的吗?他押粮前来,以瞒天过海之计,让途中伏击抢粮的江湖中人无功而返,你能想出来吗?”刘馨也恼了,连串反问。

“这……”岳森哑口无言,急急勒马。

“轰……”

锦州城下一声炮响,城门打开,放下吊桥。

为首一威风凛凛的猛将,在两名小将的陪同下,率队出城。

“未将满桂,奉总兵爷之命,恭迎石大人。”那人率众出城,并不下马,横刀马鞍上,向石剑拱拱手,似乎并不惧石剑的赐御宝刀。

他顺着袁长河的手指,已知眼前手持金扇、骑着大内名马、头束东坡巾、一身白衣书生服饰的少年便是石剑了。

“三千铁骑呢?”石剑为了得到三千精骑,以便驰援西平堡,此时唯有摆足官架子,也不下马,朗声发问,甚是威严。

他英挺俊秀,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

“石大人欲借三千精骑,须赢我手中宝刀再说。”满桂见礼之后,便握刀在手,扬了扬刀。

“来人,拿盾戟来。”石剑大怒,暗道:不给你一点颜色,你当我是病猫?

四名亲兵立时抬上盾戟,递与石剑。

“驾……”满桂策马奔来,挥刀当头砍来。

“当……”

石剑挥盾弹开他的青龙刀,右戟上的月牙刀斜抹他脖子。

“奶奶的,好功力!”满桂登感虎口发麻,却掉转刀柄一撩,挡石剑抹来的钢戟。

石剑钢戟一压,举盾砸去,又挥戟扫他马腿。

“嘶哑……”满桂难敌其神力,战马倒退。

石剑纵马一冲,举盾再砸,挥戟再扫。

满桂急横刀抵挡其盾。

“嘶哑……哎呀……”岂料顾此失彼,他的战马被石剑方天戟上的月牙刀抹中,马腿立断,将他掀翻下马。

战马倒地,哀号惨嘶。

“砰……”满桂摔得四脚朝天,青龙刀横甩一边,屁股甚痛。

“服了吗?”石剑一戟架在他脖子上。

“久闻石大人神功盖世,未将心服口服,请大人进城。”满桂拱手抱拳,哈哈大笑,甚是豪爽。

“得罪了,请将军在前引路。风天桥、岳森率部留在城外安营扎寨,让众将士好好歇息一夜,不得扰民,明日卯时,拔营起寨。”石剑点了点头,移开钢戟,又侧头朝岳森、风天桥下令。

袁长河、吴襄急急下马,扶起满桂,给他换马。

“石大人,救兵如救火,西平堡告急,咱岂能在此安心休息?”岳森当着众人的面,又看石剑借到了兵,对他不得不服,便改称石剑为“石大人”,但心中仍对他有火气。

“你懂个屁呀?你兵法考试可是交白卷的。将士们一天一夜没合眼,就算今夜能赶到西平堡,有力气打鞑子吗?”石剑好不容易借来三千兵马,岂容岳森坏他威信?当即大声怒斥。

“你……未将得令!”岳森羞恼交加,被他狠训一通,却又不敢不依。

“风天桥,你掌管好宝刀,对军中违令者,斩!”石剑随即对风天桥抛下一句狠话,策马率先进城。

“娘稀屁!不就有一柄宝刀吗?”岳森见石剑策马走了,气呼呼地蹦出一句粗话来。

“森哥,石兄弟谋事比你周到。他一不扰民,足见他心地善良;二能想法借兵三千,且借调两员猛将随同前往西平堡,证明人家有真本事。”刘馨是大家闺秀,知书识礼,见状既为岳森分析石剑的为人,又劝他别计较过去的事情。

岳森作声不得,红着脸,指挥六百士兵安营扎寨。

“哈哈……”风天桥见状,笑出声来。

“风兄,小妹之前在西湖认识石剑的,当时感觉此人处事滑圆,此前也以为石剑是靠溜须拍马换来连升三级的,没想到他行军打仗也有一套。”刘馨下马,既感慨,又对石剑赞叹不已。

“是呀!四个月前,石大人进宫当差,还在风某屁股后面跟班。谁能想到,短短四月,他不仅连升三级,还得满朝文武的称赞与皇上的恩宠。”风天桥闻言,甚是感慨,双手抱着宝刀,靠一棵大树杆坐了下来。

“只要勤奋好学,会有进步的。小妹此前在江南也是少出闺房啊。那时,小妹好羡慕小辣椒,她快言快语,尖酸讥讽人,谁也不怕。”刘馨也累了,在他对面坐下,讲道理之余又道起往事。

“可到山海关后,你不得不学会了骑马,还学剑术,摔得一身伤痕,是吧?”风天桥接过话茬,反问一句。

“呵呵……”刘馨闻言,笑出声来,俏脸红了。

“又在说凤妹坏话了?”岳森忙了一阵,过来坐下,揽住爱妻,调侃一句。

“你对石兄弟的气,消了?”刘馨瞟了对面的风天桥一眼,有些羞赧,有些甜蜜,又反问岳森一句。

“相公现是军人,岂能还象江湖浪子一样?唉!不知凤妹现在过得如何?”岳森是正直之人,想想石剑诸多好处,想想石剑为支援西平堡而想法借兵调将,此时还真是消气了。

但是,他对廖永世之死,心头又有些隐隐作痛。

他此时又担心岳凤,怕她与石剑分手后过得不如意。

“贱妾来山海关之前,凤妹正随妙悟真人率江南的武林中人,前往中原救石女侠。她精神有些不振,不过,气色还好。”刘馨把来之前见到岳凤的情况道了出来。

“石女侠出事了?”岳森闻言,惊世骇俗地反问。

“贱妾不是江湖中人,不懂那些事情,等战后再打听吧?”刘馨摇了摇头,把头埋进岳森的怀中。

石剑凭三千人马,能解西平堡之危吗?王化贞会发救兵驰援西平堡吗?岳森会与石剑重修于好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百三十七章研究敌情

秋夜无光,苍穹漆黑一团。

“兄长,石剑昔日武举竞考排名尚在小弟之后,总兵爷何必对他低三下四的?”夜宴之后,吴襄见袁长河安排石剑歇息了,便把心中的压抑发泄出来,不解地问满桂。

“兄弟,时下满朝文武可是对他称赞有加啊。凡事不能看眼前,俗话说得好,欺老莫欺少。总兵爷是看到人家的前途,你想想,石剑才多大?他头顶上持着御封的龙庭都尉,手执御赐宝刀,此人前途无量。”满桂猜测出总兵的心思,既指点他一番,又好言相劝。

“他有御赐宝刀又如何?难道真敢拿总兵爷试刀呀?”吴襄仍是气呼呼的。

“兄弟,石剑安全押粮到达山海关,按理他应回朝复命呀。可是,他不仅没回朝复命,且还领兵去增援西平堡,为何?其一,说明他来此之前,皇上给他交了底。其二,你没看他训岳森的情景吗?他说得有理,但也训得够狠,说明此人杀气重,不好惹。其三,此人年纪虽少,但颇通韬略,自己不是统兵之人,但能想到借兵之策。其四,此人是忠臣,令人敬仰。贤弟想想,他可以不参战的,他只是押粮官。他为何参战?他心中装着大明江湖,装着黎民百姓的安危。”满桂倒不怪意,耐着性子,详细分析,既点明石剑的性格,又盛赞他一番。

他为官久,统兵多时,观人察事,入木三分。

吴襄心头大震,呆若木鸡。

“再说,石剑也甚是识趣,明言这三千人马仍由你与袁长河统率。”满桂说罢,便回营房歇息去了。

吴襄静思一会,乖乖地策马直奔驿馆,拜会石剑。

烛光黯淡,风送夜寒。

石剑随袁长河来到驿馆,便关上了房门。

“兄长,想不到呀?你一年前没得熊大人重用,一年后却得皇上重用了。你真是奇才呀!”袁长河坐下,翘指称赞石剑。

“兄弟,愚兄得皇上恩宠,只是机缘巧合而已。愚兄现想与你议议如何保住西平堡?”石剑恭谦一句,便直阵胸臆。

“你为何不向锦州多要些兵马?”袁长河却反问一句。

“兄弟,古人说,现官不如现管。这里受王化贞节制。锦州总兵只是一时惧于愚兄的宝刀。但是,愚兄的宝刀是守护坤宁宫之刀,出了皇宫,便无作用,若是滥用,一样犯法。也就是说,锦州的总兵,完全可以不借兵予我。好了,兄弟,你有何办法可解西平堡之危?”石剑急于议事,便简单谈了不能多借兵的原因,接着又把话题转到主题上来。

“咚咚咚……”房门响了。

袁长河急去开门,迎进了吴襄。

“吴兄,你来得正好,小弟想听听你对解西平堡之围的策略。”石剑借到了兵马,便没再摆官架子,拱手相迎。

“呵呵……石大人说笑了,卑职来此,是来听大人指点的。”吴襄忽见石剑脸善语和,受宠若惊,急抱拳还礼。

“小弟先来介绍金兵的情况,稍后二位兄长再商议对策,如何?”袁长河见状,便主动请樱。

石剑点了点头,拿过纸笔。

吴襄见他拿过文房四宝,急为他磨墨。

“去冬,努尔哈赤调集大军十万,兵屯海州。今初,他命族弟多弼等人留守辽阳,自率大军,尽数西发,但一直在辽河东岸牛庄附近的永昌堡宿营,估计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我朝经抚不和,他可能派探子打听到了,抓住机会,亲率五万大军忽袭西平堡,以图打开辽西的门户,然后再图谋整个辽西,最后打开山海关门,入侵中原。但是,王化贞此前却对此却麻痹大意,重兵驻防广宁,仅给罗一贵将军三千人马守西平堡。”袁长河一时忘了吴襄在场,直来直去地将战况禀报给石剑。

“吴兄,你不怪意袁兄弟对王化贞指名道姓吧?”石剑机灵,注意到了吴襄脸色的变化。

“不不不……石大人误会了,袁兄弟是在向大人禀报战况,无心的。”吴襄暗赞石剑聪明,急忙为袁长河圆场。

袁长河一怔,既佩服石剑,又暗暗感激他。

“吴兄,今晚咱们秉烛夜谈,希望兄台以诚相待,若经此役患难,咱们之后便是生死兄弟了。”石剑见状,又站起身来,抱拳拱手,主动与吴襄套近乎,以借助他的力量,更好地解西平堡之围。

“对对对,咱们既是捆在一条绳子上,往后便是患难兄弟了。兄弟,你请坐,咱们议议如何解西平堡之围?”吴襄受宠若惊,急忙改口,扶石剑落坐,话语亲切了很多。

“袁兄弟,你说努尔哈赤统兵十万而来,却只率五万大军围攻西平堡?那另外五万人马呢?”石剑落坐,看了一眼纸上的记录,忽然惊问袁长河。

他首次统兵作战,不敢大意,无论有何疑点,均须问个清楚。

“对呀!努尔哈赤以五万之众,攻打西平堡三千人马,即便是强攻,一天之内也可以攻下,何以探子来回山海关一趟,金兵却还没攻下西平堡?难道他目标是广宁?”吴襄拍案而起,既反问石剑,也在思索。

“他的另外五万人马,不是在渡河吗?”袁长河一时却反应不过来。

“兄弟,努尔哈赤的五万人马已经过河了。但是,他的这五万人马渡河后却没急于攻打广宁,按理说,他的五万人马可以绕过西平堡,直扑广宁的。但是,广宁城外没出现五万金兵?那五万人马去哪了?”石剑在纸上画了幅草图,指着广宁、西平堡的位置,大声提醒袁长河。

努尔哈赤意欲何为?石剑与袁长河、吴襄三人能否研透敌情,商议出对敌之策?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百三十八章迎敌之策

苍穹如墨,秋风呼啸而过,尖锐剌耳。

“大哥,你的意思是努尔哈赤用的是‘上屋抽梯’之计?他故意造成围攻西平堡的假象,以引诱王化贞调广宁一带重兵增援西平堡,然后伏击吾方援军,再截断援军后路,最后突袭广宁并一举拿下?”袁长河一惊而醒,吓得全身是汗。

“不错,熊大人让王化贞派援军解西平堡之围是对的,因为西平堡是辽西的门户。但是,按他往常不听熊大人调遣的劣迹来看,他现在不可能领会熊大人的战略意图。”吴襄被石剑的认真折服,既替他作答,又完全站到了他一方,指名道姓直呼王化贞之名。

“袁兄弟说对了努尔哈赤此次用兵的最重要一点,但未洞悉他的连环计。”石剑肯定了袁长河的分析,又指出他谋事不周。

他说到此,又朝吴襄拱拱手,道:“哦,小弟如分析得不对,还请吴兄稍后指点。”

“连环计?哦……指点不敢,请兄弟接着往下说。”吴襄惊问一声,回过神来,急又拱手恭谦。

“努尔哈赤明用‘声东击西’之计,围攻西平堡,实想借机‘上屋抽梯’,全歼由广宁方向而来的援军。他歼灭了广宁方向而来的援军,等于是对整个辽西用了‘釜底抽薪’之计,吾方所剩兵马再也难以维系西平堡这个门户的安危,广宁至西平堡一带必陷于金兵手中。”石剑猜测金兵用的是连环计,继而抛笔,仰天长叹。

“兄弟,那你拿御赐宝刀速去广宁,既逼王化贞派兵解西平堡之围,又逼他调兵守护好广宁。”吴襄闻言,浑身冒汗,急向石剑献策。

“呀……”门开了。

“晚了!据探报,王化贞听信游击孙得功的计谋,尽发广宁兵马,以孙得功和祖大寿为前锋,又命祁秉忠率闾阳守军会合孙得功支援西平堡。”满桂急匆匆进来,拿着一份飞鸽传书,递与石剑,继而是连声长叹。

“什么?”吴襄惊世骇俗地问。

“王化贞支援西平堡的兵马达四万人。这不仅是援军主力,也是整个辽西的机动主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