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枭 (完结)作者:豆子惹的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色生枭 (完结)作者:豆子惹的祸-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九月八,夜还长。

第六十九章 抢妈

笼子破了,也不用再等开门,笼中人陆续走了出来。
一直在外观战的胡大人,此刻激动地浑身打颤,连胡子都快抖掉了。这是做梦都不会发生的情形,南理竟然赢了?等回到凤凰城,此行就会变成天大功勋,左丞相为带队主官,自然居功至伟……老头子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城楼,抓着景泰的袖子说一句:“谢谢你放我们进笼子啊”
本来信心百倍、早在来时就准备好大肆庆祝的燕民,此刻群情汹涌,后面推前面,人潮躁动一次次地向前冲,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已经渐渐有些弹压不住了。
城楼中的景泰双眼满是血色,怒声喝斥:“罗冠…罗冠狼心狗肺,你怎能降”
罗冠长声应道:“战前我便告知万岁,不保胜、打起来看。”说完,他看了宋阳一眼,又继续回答景泰:“本来有望大胜,若万岁不把南理人也送进笼子的话。”
他只是如实回应,却根本就没想,他的话对景泰而言,何异于一记响亮耳光狠狠抽在脸上。景泰怒声大吼:“狗贼、国贼,你低头认输的时候,就忘记了朕会把你千刀万剐么。”
认输之后罗冠便已颓然,但他还有最后的心愿,总要再见恩师一面,说不定他老人家能清醒片刻,一掌要了自己性命。老人家报得大仇心情欢畅,自己死而无憾啊……这条命是要还给师父的,正因如此,现在绝不能死,对景泰摇头道:“一品擂前,你我东主之谊便告结束,是万岁亲口留我、着我再打这一擂,曾有言在先不论输赢……”
景泰哪会听他说什么事先约定,不顾手掌剧痛,把身前箭垛拍得啪啪乱响,全没了帝王风度,只有歇斯底里地大吼:“狗贼,朕不杀你便不是燕帝”
皇帝必杀自己,又哪还有什么可辩驳的,罗冠怒极而笑:“景泰,要脸你就别躲”声震如雷,全场清晰可闻,大宗师还不等周围士兵涌上,已取弓在手,遥指城头燕帝。
景泰身后有侍卫高手,反应何其迅疾,疾呼了声‘护驾’,一群人扑上来直接把皇帝按到在地。罗冠的箭技谁敢小觑。
而宋阳却哈哈大笑,放开声音对罗冠道:“前辈,你忘了,你的箭壶在我这呢。”
罗冠扬声笑答:“我没忘,是万岁忘记了…我有弓无箭。”
有弓无箭,罗冠不过是个虚势。
脸丢到鞋底子下面去了,景泰气炸了胸肺,抡圆耳光怒抽扑翻自己的侍卫,口中咆哮怪叫;广场中禁军抽刀,罗冠蓄势,宋阳迅速靠近准备帮忙……
眼看搏杀将起,忽然一串法螺声呜呜响起,平和、稳重却不失嘹亮,即便在千万人的喧哗吵闹中依旧清晰可闻。伴随法螺传来的,还有一阵阵庄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之声低沉,却又带了一份飘逸,说不出的古怪,但直冲心底,让人胸中一清,耳根一净。
正暴跳如雷的景泰听到这个声音,脸上陡然升起狂喜之色,放眼大燕,能以法螺清道、能在行走中宣唱佛偈的,就只有一个人…他来了在自己最无助、最委屈、最不知所措、只想发疯发狂的时候,他来了,国师终于来了。
推开身边所有人,景泰奋力跳起来,传旨要所有人都肃静侍立,连缉拿罗冠的事情都先暂缓……佛法慈悲,国师到场不宜见血。该死之人一定要死,他们早被重兵围困,谁也逃不了,等一等无妨的。
景泰奋力向下张望,果然,长街尽头,一座红色大龛正在三十几个盛装僧侣的簇拥下急行而来。
大龛四帘卷起,其中一个人,森冷面具、白色长袍、黑色手套……
雷音台在大燕经营数十年,国师威望早已深入人心,当他法驾出现,汹涌人群转眼平静,奋力向两旁退开为大龛腾出道路,足足有三成燕人就势跪倒,对着大龛顶礼膜拜,口中跟随护法弟子一起低唱佛号。另外那些不算太虔诚的,也都躬身低头,面色恭敬。
扛龛弟子修为精湛,移动迅捷,很快穿过长街,负责卫戍的燕兵哪敢阻拦国师法驾,纷纷让路,大龛穿过半座广场,在距离宋阳、罗冠等人不远处,停了下来。
而这一会的功夫,也足以让景泰变得冷静一些。红色宝龛是国师的专用乘驾,平日置于大雷音台、护送法驾的随行弟子也都是留守雷音台之人。国师回来了,却没有提前告诉自己,甚至都没有一封雀书,就直接返回寺里?没这个道理的。
若真是他,不可能不打招呼……
此刻国师已经走下大龛,带领众僧遥遥对着景泰合十施礼。景泰草草回了个礼,心中飞快盘转着各种念头,低声对身边侍卫传令:“宫内设伏,准备缉拿国、国师…一入宫便将其拿下记得,不可伤害他的性命。”
虽然可疑,但还不敢笃定他就是假的,不过景泰能肯定两件事:其一,即便是假的,也不能当众缉拿此人,燕民不知国师是被冒充的,就凭国师的威望,下面的燕卒一动,非得激起民变不可,只能让他进宫再动手;另一,万一国师是真的,自己动粗拿抓错了他,他也绝不会和自己计较什么。
他永远不会真的责怪我。
太监高声宣旨,传国师入宫觐见,同时内侍首领脚步匆匆,赶到宫外法驾前,毕恭毕敬地接迎国师,景泰站在城楼,仔细观察着国师的举动。
果然,国师不肯入宫,他对内侍首领轻轻说了句什么、又塞给他一件东西,随即摆了摆手,示意对方赶快回去把话带给皇帝。
景泰急于想知道,这个‘国师’究竟说了什么,真恨不得派人下去用鞭子抽内侍,让他跑得快点…可是正不耐烦地等待时,景泰脸色遽然一变,他又看到了一个‘怪人’,古怪打扮的女人。
和国师一样,这个女子也没有官兵敢阻拦——苏杭。
穿过人群,苏杭脚步匆匆,一直奔向宋阳,其间还不忘对城楼上的景泰挥挥手。
国师和景泰,只有局内人才能感觉到的紧张对峙,宋阳就是局内人,之前在千万燕人声嘶力竭的喝骂中他都能从容大笑,可现在的寂静,却让他握着龙雀的手掌冒汗……不过,即便紧张,宋阳一见苏杭还是愣了下,表情古怪:“怎么打扮得跟春丽似的?”
“不是要打架么,得像那么回事,早知道不该剪头发…”少有的,苏杭这次只贫了一句,脸上的神情就变得郑重了:“谁都看得出,是你串通罗冠、夺下一品擂,凭景泰的性子,一定一定不会让你活过今晚现在连国师都到了,咱们还不逃么?”
宋阳皱了下眉头:“咱们,你也要逃?”
“本来我不用逃跑,不过要救你,我就得和你一起逃”说着,苏杭踮起脚尖,在宋阳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宋阳先是面露诧异,跟着点头而笑,对苏杭道:“谢谢。”
苏杭咯咯一笑,全不管别人的目光,抬手捏住宋阳的脸颊:“谢个什么,别傻了”
燕民之中认得苏杭的人不多,看她身着奇装异服、众目睽睽下和一个男子又是贴身耳语、又是捏脸调笑,尤其可恨的是这个女子长相那么好看、偏偏去和南理的狗子打情骂俏,所有人都在心里暗骂。
苏杭和宋阳的亲昵,全都落在了景泰的眼中,皇帝终于知道她的心上人是哪个了,不自禁地桀桀低笑,可苏杭却忘乎所以似的,抱着宋阳的胳膊,扬手对景泰笑着招呼:“我喜欢他”
话音刚落,不远处忽然响起‘咕’的一声怪笑,国师转头望向了他们,目光里透着几分好奇……
而宋阳还嫌不够,又放开声音,对满城燕人笑道:“她是明日山庄庄主,苏杭…我是宋阳,南理人。”
一百个睛城燕人中,有九十九个没见过苏杭,可没有一个没听说过明日山庄,人尽皆知,苏杭是奇女子,为景泰所倾慕,但圣上不已势力强娶,送出万千宠爱,静待苏杭改变心意…本来是一段佳话,任谁也想不到啊,这个南理小子不光抢了一品擂魁首的名声,他还抢了万岁爷的女人。
轰的一声,百姓间喧哗再起,阿伊果小声对南荣笑道:“阳娃子能干哟,抢了皇帝老子的女人…是不是就等于抢了燕国人的妈?”
笑声虽低,不过就在她们旁边的二傻还是听见了,下意识地把手里的盾牌举高了些,心里琢磨着,夺妈之恨,这得是多大的仇。
城楼景泰,听到看到下面发生的一切,好不容易才平息少许的怒火再度烧疼了胸口,今天晚上短短一会功夫,被罗冠、宋阳轮番地猛抽耳光,登基二十余年,从未受过如此大辱。
就这个时候,刚刚去请国师入宫的内侍首领跑回城楼,正想靠近皇帝说话,景泰忽然省起了什么,暂时顾不得城下事情,厉声何止内臣:“止步后退”
国师擅毒,冒充他的人会不会也擅毒?会不会通过这个太监把毒传过来……如果不是因为脾气太暴躁,景泰应该算个细心人吧,喝退内侍,但又不想他大声宣出对方的密语,只得命身边的侍卫上前…前后五个人依次传话,‘国师’的交代终于传到了景泰耳中。
‘国师’说:恭喜万岁,此行南理大功告成,燕顶被碎尸万段。
还有一件信物,内侍捧在手中,黑色的鳞皮手套,国师的贴身之物。
侍卫的声音很轻,但落入景泰耳中,无异九天神雷刹那里怒火焚碎肝胆,胸口憋闷欲炸,可即便如此,他仍强忍着……不能传旨拿下‘国师’。
宫前千万百姓,半数奉国师为仙佛,地位崇高无上,禁军一旦动手,顷刻就会激起民变;
而‘国师’能来到这里,说明他已经骗过雷音台的僧众,若现在去缉拿此人,大雷音台便会尽出精锐,直扑皇宫,那就真的乱了。
当务之急不是直斥国师冒充,那样只会惹出骚乱。无论怎样,都要先散去百姓再说…他不在了,我便不能发疯。景泰深深吸了一口气,身体还在无法抑制地颤抖着:“传旨……”
才刚说了两个字,一支本来在广场上负责维持秩序的百人禁军队,忽然转头扑向国师,带队军官纵声高喊:“奉旨,缉拿逆贼盛景和尚,包庇者罪同谋逆、反抗者九族诛灭”
盛景,就是国师的法号了。
国师身边就有三十多名高手弟子,一支百人禁军根本杀不到正主,但他们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了皇帝最害怕、最不敢做的事情。
景泰急怒攻心,再也无法忍耐,‘噗’的一口鲜血喷出
事已至此、大乱再无可挽回……景泰的脸色苍白如纸,唇齿、下颌、前襟浸染鲜血,声音嘶哑难听:“杀光…一个不留”
六个字说完,身体晃了几晃,重重栽倒、就此昏厥。
此刻,无数燕人鼓噪,人潮涌动直冲广场,民变初现。

第七十章 水火

在燕国,有关国师的传说很多。
比如,大燕子民笃信佛陀,唯独北方靠近草原的天宝府,城中百姓不拜佛祖菩萨,却信了草原上的邪魔外道,拜狼神侍萨满,终于在景泰七年出事了,城中突生恶疾,染病者先是长出红疹奇痒难耐,继而皮肤溃烂无法愈合,受剧痛折磨慢慢死去,针石无治、萨满调配的神药更不见半点用处。
到后来连大萨满都染病而亡。
别处燕民都说他们侍奉邪神,惹得佛祖不满,这才招致天谴,纯粹活该…唯独国师悲天悯人,说天宝百姓虽误入歧途,但终归还是大燕子民,佛法慈悲,无不可度之人,率领弟子连夜赶路,从睛城直抵天宝府,而后接连十三天十二夜不停不休,办了一场浩大法事,为满城百姓祈福,祈求神佛宽恕。最终国师求来圣水,分与城中病患抹身。
说也奇怪,圣水一到怪病不药而愈,即刻怯除。自那以后天宝府人人感念国师恩德,弃萨满改信佛陀……或者说改信大雷音台。
又比如,景泰九年定州白蚁为害、景泰十一年白河城河水染毒,坊间传言是水妖为祸、同年洪梁县城妖道作祟等等,大燕国哪里出事,国师都会出现,带民做法求佛祖垂怜…只要他肯向神佛祈愿,灾祸立刻就会平息。
少半燕民把他当成了活菩萨不是没道理,谁能救民于水火,百姓自然把他看做在世观音。
而对国师来说,‘救民于水火’其实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先‘引一次水’或‘放一场火’,把‘民’放进其中,再把他们拉出来就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但是这几放、几拉,不知不觉间,国师的威望就传遍燕土、深植人心。
……
皇帝吐血昏倒,一队禁军高声‘宣旨’,还有李明玑、帛先生、顾昭君事先派出混入人群手下,齐声怒吼着:国师何罪……
宫前燕民无数,胆小怕事的欲逃却无路、存心闹事的拼命怂恿、虔心向‘佛’的奋力前冲想要守护法驾、而更多的人则是盲从盲信。
一品擂丢进颜面,燕人心中都积攒了无尽怒意,第一恨叛徒罗冠、第二恨南理回鹘,但这远远不够,还有一重熊熊怒火,直指自家景泰皇帝:若不是他昏庸无能错信奸贼,又怎么会输。
还有,被人用空弓虚晃着比划一下,就忙不迭扑倒躲避…这样的帝王,威严何在、脸面何在。
现在这个皇帝连罪名都不宣布,就要诛杀让万家生佛、得燕人敬仰的国师。
皇宫广场前沿,顷刻大乱
从那个百队禁军突然出手要斩杀国师开始,万民哗然、万民哗变,大乱就在再也无可挽回……躁动乱民之中,三成是因为真心爱戴国师;三成是因为一品擂迁怒皇帝;另外那些则干脆什么都不为,有人闹他们便闹,有人烧杀他们便烧杀,藏在衣冠下、皮囊中、骨血间的兽心兽性
而真正火上浇油、让民变迅速升级为暴乱的,则是景泰的‘镇压’圣旨。
景泰没做错,昏厥前他已经看到:民心松动群情激奋、有人冒充国师、有禁军叛变假传圣旨,今夜大乱已成。民变无可避免,放任不理只会愈演愈烈,除了血腥镇压、诛灭所有敢于作乱之人外,再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民变化作暴乱,是迟早的事情,不过一动刀兵,就一定会加速这个过程……没办法的抉择吧。
今天里,睛城燕民的‘口号’一变再变,之前的‘南理,懦’,‘杀杀杀’,现在已经变成‘国师何罪’。
燕民乱冲,狠狠冲击着卫戍士兵的队列,广场上的其他队伍顾不得围捕罗冠或者国师,迅速与最外圈的友军汇合,扎住防线,带队将领大声传令,辖下军卒刀剑齐挥、红缨染血,杀声与惨嚎裹杂在一起直冲夜幕。
皇宫大门迅速关闭,内廷禁军登上城头,持弩盘弓冷冷对准城下。与此同时宫中号角响彻四方,召唤四方禁军来镇压乱民。
‘吹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