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巫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夜巫灵-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夕阳已经快西下到底了,山边只剩下了几朵镶嵌了金边的云彩。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庄稼人的日子就是这样的简单。几户农家已经升起了炊烟,想来是妻子已经开始准备晚餐,等待着丈夫收工回来。我对这样的情景直发呆,叹了叹气。罗道士却不其然,想来是见惯不怪了,不停的找些话与我闲谈。
    我一边和他闲聊,心里一边开始嘀咕起来,想想以前我们总是把这些出家人想象得跟神仙一样,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然而只要你和他们打打交道,却发现他们大多也是有血有肉有想法的凡人,除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以前读书的时候和同学在一个寺庙里烧香,无意听到和尚在讲法,说那些有慧根但放不下红尘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之为“大阐提”。现在想来,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说石九啊,过一段日子就是我们祖师的诞辰之日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清醮仪式!几处道观的人都要过来参加祭奠活动,要不你就多在上面呆些日子,好看得很。”罗道士饶有兴致的说道。我一听这个,立马来了精神,于是问道:
    “罗师叔啊,你们前山后山都是上清派的吗,大祭酒到底是什么样身份的人呢?”
    “都是属于上清派,这县城附近的道观大多也都隶属于我们上清派。呵呵……你三叔没有给你说说大祭酒的事情吗?”罗道士笑着说道。
    “没呢,三叔平时不喜欢和我说这些,我也没有问他。”我本想说我问过三叔,他说是秘密不告诉我的,但一想到这样说了或许罗道士就不告诉我了,于是就耍了点小聪明回答他。
    “我们上清派的等级非常的明确,和天师道一样,在教内地位最高的人是教主,我们称之为师君,师君佩带的信物是帝钟。师君下面有三位高管,称之为治头大祭酒,大祭酒的信物是圭简。大祭酒下面的骨干教众被称之为祭酒,有法会的时候都是手持如意。祭酒的下面称之为羽客,就是一般的道士,占具相当大的比例。这下面还有鬼卒,就是刚入教小道士的称谓。
    现在上清派的三十五代师君仙居江苏句容,三个治头大祭酒分别居在闽粤,东北,和我们巴蜀一带。我们平日里说的大祭酒就是伏龙后山上清宫的治头大祭酒,法名无云子。她主管整个西南的上清三山符箓,引领教众六百余人。大祭酒平日里很忙,全国来回的去开坐讲法,一年里难得几日呆在伏龙山上。”
    罗道士刚一说到这里,我便接过话来:“没想到这位大祭酒还有这么大的权利啊!现在看到,整个国家的道教派系中,你们上清派是实力最强大的了!”
    “呵呵……也可以这样说,最近几十年里,古老的东西消失了很多,好多的玄门派别都流失了。我们上清派一支独秀,也算是难得了。”罗道士笑着说道。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说道:“罗师叔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们上清派的的历史呢?我也好多掌握点历史知识。”
    “可以啊,但我也只能给你说个大概,详细的我也不完全知道。”罗常月笑着爽快的答应了,我听了这话,立马的来了精神,只听他说道:“东汉末年的时候,天师道有一位叫魏华存的女祭酒,她幼而好道,诵读老庄、五经百氏,十分博学,又常服气辟谷,摄生修静。一位叫王褒的神仙见她慧根不浅而且勤奋好学,于是传授她***教宝典《上清真经》。这位女祭酒得到宝典后,便隐居山野,在怀川阳落山潜心修道四十二年,终有所成。于是她广收道教神书秘籍,集成所著《黄庭内景经》等书,开创上清派一脉,影响深远。
    后来她升仙后被玉皇大帝册封“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主管南岳衡山,为道教崇信的大神之一。后来她的门生杨羲广收门徒,尊她为上清开山始祖,开创上清派。后来杨羲自命为二世教主,又传与许谧、许翔父子,这二人又把上清道法传给了浙江的方士黄民……就这样一直传了下去。南齐的陶弘景学上清道法,在茅山苦修五十余年,开创茅山宗。
    后来学的人就多了,于是出现了上清十代宗师王知远,十一代宗师潘师正这样的道家名士。特别是我派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法号白云子。他将儒、释、道融为一体,首创修道七阶段说,具体的为:1。信敬,对修道成仙信仰深信不疑。2。断缘,断绝俗事尘缘,不于世人交往。3。收心,收心离境,守静去欲。4。简事,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之物。5。真观,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6。泰定,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7。得道,形随道通,与神合一。这七阶段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将上清派的教法大大的发扬光大起来……到了宋代的时候上清派与天师道、灵宝派并行于世,元代的时候三派归并为正一教,明朝的时候又各自分离出来……”罗道士层次清晰的缓缓说道。
第一百零七章  大祭酒
    我听得很仔细,内心甚至有些惊讶,这个道士,如果脱下道袍,在外形上和乡村的农家汉子没有什么区别,原本以为他不过是个大老粗,没想到他对道教文化还这样熟悉,念叨起来如数家珍朗朗上口。于是我笑着说道:“罗师叔真是厉害,把个上清派的历史记得个滚瓜烂熟的,理解得又透彻,你这记性和学问,可真是不错。”
    “哈哈……你可是不知道,过去师傅教我们师兄些念古文,可是没少挨板子。我不过是听师傅平日里念叨了一些,自己又看了一点的书,要说学知识,我在山上这几十年里可真是白过了,比不得你们大学生的学问。”罗道士笑着说道。
    “我哪有什么学问,不过是读了几年的死书罢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学到,一来到社会上那学校的东西一点都用不上!还不是一边上班一边学,你们这里面的任何人读的书都比我多得多。”我摇了摇头说道。
    罗道士接过话来说:“要说学问,我们的大祭酒可真是个有学问的人,她现在可是省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呢!还被聘请为一些大学的客座教授。”
    “大祭酒学问很大吗?”我问道。
    “哪当然,你知道他出家前是什么身份?”罗道士微笑的问着我。
    “什么身份,难道大祭酒不是从小就出家的?我好奇的问道。
    “不是,大祭酒出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接近三十岁了,听说是江苏那边一所名牌大学的老师。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就出家了,拜了现在的大师君为师,赐法号无云子。她心无旁骛,潜心道法,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受了老子二十四戒和天仙大戒,荣升为我派的高管——治头大祭酒。
    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上清掌门的左膀右臂了。以她这样的修为,我们这些人可真是想都不敢想了,我当了四十多年的道士,如今才受了中极戒,身份还是个羽客。当今我们上清派这样的高管只有三人,其他的两人都是年逾八十,教主师君的师兄弟,我派的蓿老……”从罗道士的语气里我就是可以听得出来的,他对后山的大祭酒非常的尊敬。
    “大祭酒这么大的来头,怎么就跑到我们这些小地方来了呢?”我觉得有些奇怪,于是问道。
    “哈哈……事出必有因的,慢慢的以后你应该是会知道的。他们也应该回来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这山上天一黑温度也跟着降,你第一次上来,可别受凉感冒了。”罗常月说道。
    天确实已经完全暗了,远处的景象已经看不清楚,抬头望去,只能看到山下零星的灯火四处的分布着。不知道什么时候,道观外竟然起了风,感觉确实有些冷,于是我们转身往后面的知客堂走去。我原本还想问问“五狮子”的事情,但一想到三叔的告戒,话到嘴边都收了回去。“还是不要问他的好,免得问到人家的隐私去了。”我在心底嘀咕着。
    殿内虽然长年燃着油灯,然而当代的出家人也没有理由拒绝现代文明,道观各处都亮着电灯,山风一吹,影子跟着光线晃动,加之松林的忽忽声音,仿佛这房子的四周藏了很多的巨兽。我问罗道士三叔他们是不是不回来了,要在后山过夜。罗道士说不会的,后山是大祭酒清修的地方,不会允许留男道徒过夜的。
    来到道观的知客堂里,三叔他们还没有回来。小猴子在里面看着电视,罗道士告诉我,这整个白龙观里,只有这知客堂里面有一部电视,这还是去年过年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送上来的。小猴子很懂事,见我们进来了,主动的把遥控板递给我,让我选频道。
    屋子里的光线比较好,我见手背上的疮口处已经愈合,结了三个黑疤,想到或许真的要好了,于是露出欣喜的神态。刚在屋内闲聊了几句,外面响起了脚步声,小猴子连忙起身跑了出去。果然是他们回来了,只听得相木匠在逗着小猴子。我们还没来得及起身,一群人就陆续的走了进来,三叔走在最后,我走了过去,把手背给他看,告诉他我伤口已经愈合了。
    三叔听了也很高兴,问我下午到什么地方耍去了,我一边回答着他一边问着他们的事情。三叔说赖端公忙接牌的事情忙了一下午,结束后大祭酒又给他们说着事情,天黑了才提着电筒从上清宫出来。无尘道长让罗道士去喊哑巴道士做点晚饭,说他们忙了一下午,晚餐都还没有用。等哑巴师傅和小猴子端来一桌子饭菜后,我又吃了一点,他们在桌子上闲聊,我同小猴子看着电视。
    看了一会电视,我竟然来了瞌睡,于是我过去对三叔说我想去睡觉了。罗道士说他马上就安排,我见他出去不久后面跟来一个瘦高个的年轻道士,说是过来带我去歇息的。这个道士法号叫常宝,负责香客和云游道士们的住宿,话不多而且好象还有点害羞,你不给他搭话他是绝对不会主动给你说话的。
    我们来到中殿旁边的一派厢房外,常宝开了一间屋子,屋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里面有两架单人床铺。他对我说这间房子是安排我和三叔同住的,又给我介绍热水冷水还有厕所在什么地方,我对他道了谢,这道士一说完就出去了。他一走我就开始洗脸洗脚,准备着睡觉。我刚躺到床上,三叔就进来了,一进门就对我说他下午专门找了个时间,单独给大祭酒说起了我手背疮口的事情,又把我这伤口涉及到所有的经过及姚老道的话都告诉了她。大祭酒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喊他明天带我到后山去让她亲眼看看再说。
    我一听到这个,立马没了睡意,坐了起来说道:“明天早上我们就要上去吗,从这里到后山的上清宫去要多少时间呢?”我问着三叔。
    “对,明天一早就上去,山后面有一条小路,走上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三叔回答道。
    “我今天听罗道士大概的说了一下他们上清派的来由,三叔和祖父是金丹派的门人,怎么和他们上清派的也有来往呢?我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于是好奇的问道。
    “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以前这金丹派和上清派还有天师道关系一直就很好,三派的门人以师兄弟相称,多有来往。他们可以学习我们金丹派的术数,我们呢也要学点他们上清派的道法。你看那大邑鹤鸣山就是天师道的祖庭,这次玉虚真人聚集门下教众讲解《道藏辑要》,伏龙山的无尘道长就专门派遣门下几个月字辈的门人前去学习……”三叔刚说到这里,我们就听到外面小猴子在叫着开门,我起身打开门后小猴子说那边有人在打牌,喊三叔过去。
    “今天山上山下的跑了一天,脚板都起泡了,瞌睡也来了。你去告诉他们我就不参加了,喊他们自己耍。”小猴子听到这样的话,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第一百零八章  突发大火
    山风呼啸的刮着整个山顶,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半夜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嘈杂声,道士们大呼小叫的来回跑动,仿佛把整个庙子都要搅醒。我还懵在床上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动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叔翻身起来,披了一件外套就冲了出去。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什么“火、火……水、水…”的字眼。
    “该不会是庙子着火了吧?”一想到这里,我也翻身起来,一开灯,电却是已经停了。我连忙穿好衣服跑到屋外。外面还在刮着阴风,整个山顶都是一片黑暗,惟独前殿却是一片的光明,火光冲天。所有的嘈杂声音也都来自那里,于是我沿着墙脚往那边跑去。
    果然是发生了火灾,前殿的山门已经被烧垮塌在地上,火势还在曼延,眼看就要窜到殿中央的大梁上了。我们都很着急,无尘道长和相木匠在那里指挥着大家灭火,道士们来回的奔跑提水浇火。燃烧的柱头木板被水一淋,发出哧哧的声音,一股股白烟不停的往外冒,乌黑的水流得一地都是。樊厨子还有赖端公加上三叔在冒着危险往外搬东西,我见三叔在挪动一只手臂已经被烧坏的木头神像,正要过去帮他的时候,只见樊厨子扛了一个不小的神龛跌跌撞撞的就望外走,于是我连忙过去帮他扶着往外抬。
    这白龙观主体的用材都是木料,这样木结构的建筑,最是怕火,加之今晚这恼人的风,可真是令人头痛的事情。我们想到伏龙山上古木参天,要是火势继续蔓延烧着山上的树木,那对白龙观乃至后山的上清宫,恐怕都是覆盆之灾!尽管大家奋力的扑着火,忙得大汗淋漓的,却是没有多少的用处,眼看火势就要上到屋顶。正在这关键时刻,风却奇迹般的停了,天空片刻间就来了闪电雷鸣,瓢泼大雨跟着就下来了。我们站在旁边的大树下,尽管每个人都成了落汤鸡,但对这场雨却没有一丝的怨愤,几个道士在旁边不停的念着“无量天尊”。当殿梁上最后的一点火星被淋熄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这场雨来得紧去得也快,噼噼啪啪的一阵乱响后就停止住了,仿佛就是专门为灭火而来的。无尘道长阴着一张脸,胡子上溅满了水珠子。他见雨停了,指挥着大家清理现场,我们七手八脚的把神龛神像搬到了中殿,然后回到房间换下湿衣服。罗道士抱过来一堆道袍道衣让大家换,幸亏我听了三婶的话,多带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