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这等机缘,究竟是真因为他太扶不上台面,亦或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情况,实已不可考矣。

第二十章 返京

贾迎春因为离前世也有些年月了,如今最多只能把红楼梦里的大事记出个七拼八凑的雏形而已,更别说向来没有半点政治细胞的她,对于那些穿越文中的明争暗斗,即使看上千百遍,依然是个睁眼瞎,别说七分通透,便连三分明亮也没有。

正因为不明了,所以贾迎春一直没猜到林如海当初被派任扬州盐政的同时,的确也曾奉了圣命要暗中搜集江南不法份子的证据,尤其是针对甄家在那里的一举一动。

甄家在江南一带作威作福的程度更胜金陵四大家数分,而且在宫中还有甄贵妃与大皇子作为依仗,他们脑子里的那点心思比起贾史王薛四家更叫当今感到膈应,若非凡事都得徐徐图之,皇帝倒是很想直接派人抄了甄家。

皇帝会挑中与四大家有些关系且世代清贵的林如海去做这么重要的事,自然是基于他相信林如海对他极为忠心,又或许可说林家人只对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忠心,这样的人倒不必担心他会因一己之私而偏颇于谁。

林如海此番进京述职之所以不担心皇帝还会将他派去南方的缘由,自是因为该查的东西其实早查得差不多了,许多相关证据都已由皇帝派来的暗卫专程送入京城,直接呈到皇帝的御案上。

不过君臣俩知道的事,其他人未必知道,因此林如海与林珩他们自扬州出发之后,无论是回苏州又或者由苏州往京城而行的路途都依旧不怎么顺遂,有好几次在驿站落脚时,总会遇上几个半夜爬墙的贼子偷偷地在他们的行李中翻来翻去,也不知道在找些什么,虽未曾伤及人命,却把尚不晓得朝廷险恶的林珩吓得够心惊胆跳的。

幸亏皇帝还算有点良心,他早知晓林如海这一路上恐不怎么安稳,到底还是派了几名暗卫保护着父子俩一路平安,不然谁知道林黛玉还有没有为父侍疾的机会?

历经一个多月的奔波,林如海父子于三月初抵达京城,来接他们的是早一步上京整理林家旧宅的林全,林全领着几个回京后才买来的小厮,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早早就在码头上等候着他们。

待船只抵达时,林全一见林如海和林珩刚跨出船板,就已大步上前行礼,恭敬地说道:“老爷,大爷,一路辛苦了,咱们先行回府吧,我已吩咐人备好汤水,回去立刻就能洗梳休息。”

“你且送大爷回去吧,我得先进宫面圣,等见过皇上之后才能回去。”林如海甫到京城,自然是要先入宫面圣的,哪怕明知皇帝晓得他这一路有多艰难,他也不敢轻易松懈。

“是。”林全自是了解规矩,所以亦未多言,仅仅唤来两名伶俐的小厮,吩咐他们随林如海一起到皇宫门口,并在那里等候林如海出宫回府。

林如海刚到宫门外,便已有得了消息的内侍等在那里,一见了人就客客气气地领到御书房去觐见皇帝,林如海进到御书房不过一个多时辰,君臣之间谈了什么事,除去皇帝身边心腹外,就仅有两个当事人知晓而已,虽有人好奇地想探听一二,不过目前似乎没有谁有胆子把手伸到皇帝的地盘上,哪怕是最受宠爱的后宫嫔妃也不敢随意打听前朝之事,因此有心人只打听到林如海出来时,脸上带着彷佛卸下重担般的笑容,脚步轻快地离去。

林如海在江南一带搜罗的证据既是由皇帝派去的暗卫带回的,那些原先得了消息却无从下手的人又一路苦追着林如海的行迹,企图劫走证据,没想到因投鼠忌器,竟是找不到半点确切的东西,他们也不敢轻易对朝廷命官下手,如今林如海既已入京,想再做什么都已经显得输人一着了。

既是此路不通,自然要寻第二条出路,只是林府多年无人在京中生活,如今林府除去林如海和刚认下的嗣子之外,并没有其他正经主子,眼下想打听点林府的事也不是什么易事,好些人打听了几天才知道林如海还有个独生女,而且目前就寄居在荣国公府。

于是在林如海还未登门拜访时,荣国公府就先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堆各家各府送来的礼品,还都暗暗指名是要送给林家姑娘的,王夫人见状,心火不由得蹭蹭地往上升了不少,心想她的大姑娘在宫中已经好些年,她都没有受过这等待遇呢,凭什么一个没权没势的小丫头却能比她倍受礼遇?

王夫人一边咒骂着林黛玉,一边把那些礼品收归了一大半到自己的私房里,等到王熙凤发现时,却又不敢讨要回来,只能恨恨地跺着脚,亲自把剩下的东西赶紧地送到菲雪阁来。

“真真没见这样眼皮子浅的,连人家给林妹妹的东西,她也敢抢?还说是长辈呢,也不怕说出去丢人!”王熙凤气呼呼地把事情说了一通后,又忍不住骂道。

“抢了就抢了,咱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那几家人眼巴巴地送礼来的样子,怕是林姑老爷已经回京了吧?嫂嫂没听到消息吗?”贾迎春一边评议着那些人送来的礼,一边问道。

“可不是回来了?二爷才去老爷那里,大概想着要问问是咱们先上门拜访好呢,还是等林姑老爷过来。”王熙凤无力地叹一口气,回道。

“这种事岂能从一而论?林姑老爷若上门拜访也是因为尊敬老太太是长辈,所以必得要来向老太太请安,二哥却是将来打算在林姑老爷手底下做事的人,又是身为晚辈,自然该先主动前去请安才好。”贾迎春摇摇头,缓声解释道。

“父亲回京的话,那我是不是也能回家了?二姐姐,妳说老太太那里会不会…。”林黛玉却是想到这段时间,外祖母天天都要留她在屋里说话,除去讨人厌的宝二哥一直缠着她之外,外祖母也总是有意无意地说那个未见面的哥哥有多不好,叫她不能太相信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外来人。

“林姑老爷肯定不会把妳留下来的,妳和林姑老爷都几年没见了?她断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落人口舌,不过也不可能就此罢休,我倒是要劝妳一句,不该心软的时候就不能心软,妳只是她的外孙女,但凡要尽孝什么的,还有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在,她若真心为妳着想,就不能拿那种话强逼着妳再进府住下来。”贾迎春又进一步劝道。

贾迎春晓得贾母对林黛玉能使得的手段也不过那些,可偏偏那些借口都是善良孝顺的林黛玉不敢违背的,所以她也不介意再当次坏人,事先直白地点破那些将来贾母可能会说的谎言。

“二妹妹这话在理,哪里有自己家的孙子孙女不依靠,却去叫外孙女尽孝的?这不是要我们这些晚辈背上不孝之名吗?二爷以后可是还想作官的,若有了这种名声,上头的人哪里还敢重用他?”王熙凤亦是俐索地连声附和道。

“可是…。”林黛玉心底还有些犹豫,却又理性地明白王熙凤和贾迎春姑嫂俩的话没错,因着无话可驳,这个话题也就突然中断了。

贾母也不是一开始就愚昧无知的,按着原定的路线,她当初派人接林黛玉进京,用的理由是林家无主母掌家,林黛玉无女性长辈教导,可是等后来林黛玉在荣国公府住下之后,贾母却似毫无所觉地放任贾宝玉和包括林黛玉在内的几个姐妹厮混一处,从来不提教养之事,如此作为不止害了贾迎春三姐妹,也害了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

所以在贾迎春的心底,贾母始终才是真正迫害金陵十二钗走向悲剧的罪魁祸首,而贾宝玉虽是加害者之一,但也算另一种形态的受害者,因如若无贾母从小到大的放任纵容,依贾宝玉的聪慧,即使他真不喜走仕途之路,却也不至于一事无成。

林如海回到林府之时,林珩已经换上一身清爽的衣饰,听得林如海回来,他急急地迎出门外,与林如海一同回到大厅。

林忠随着两人身后入内,等林珩搀扶着林如海到主位上坐下后,他才上前恭敬地问道:“老爷,您要不要先沐浴梳洗一番,我已经吩咐厨房准备饭菜,等等就可以用膳了。”

“嗯,也好。”林如海点点头。

“另外,老爷住的地方依然安排在主院,大爷住在东边的怡然院,姑娘则安排在西边的芳苓院,两个院都已经打理清净,只是因不知老爷日后会不会留在京中,所以府中人手尚不敢补足。”林忠又简洁地禀报了他来京后对旧宅的一些布置。

“这事确实也难说…还是等过两日接了姑娘回来后再作打算,珩儿还没见过妹妹,大后天便随我去接你妹妹回家。”林如海点头应道。

林如海即使知道外放的机会不高,到底也不敢托大,没有对林忠说什么肯定之词。

“知道了,父亲。”林珩听得林如海说要带他去荣国公府,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担心,他欣喜着终于能见到那个传言里娇柔可人的妹妹,又担心着素未谋面的妹妹会不会讨厌他这突然多出来的哥哥,这样的心情其实已经纠缠他许久,只是不敢在林如海面前表现过份明显而已。

第二十一章 拜见

林如海前一日觐见过皇帝之后,因着皇帝没有任何明示,所以隔日他仍然按规矩上朝,皇帝当朝又问了他几句之后,便立刻下旨另派现任兵部侍郎赵文华顶了林如海扬州盐政的位置,只半句未提林如海将会接任什么职务,仅仅在退朝之时,随意地叮嘱林如海暂且在京中休养一阵子再说。

林如海对于皇帝的旨意似也没觉得不妥,他从容地跪拜谢恩后,就随其他人一起离开皇宫,仅是在出宫又顶着某些人百思不解的目光,径自从人群里找到他的二舅子贾政,向其言明隔日将过府拜访贾母并接女儿回府一叙天伦乐之事。

贾政乍见林如海回京,心中自是一阵欢喜,一向自视颇高的他却没有因为林如海如今看似已无官无职就把对方给瞧扁了,当然也可以说他好歹还没傻到真以为皇帝会舍得把昔日颇受重视的林如海晾起来。

贾政回府见过贾母之后,自然也不忘把林如海将要到访一事向贾母禀明,只是见贾母原就闷闷不乐的脸上更添几分怒意,一向孝顺的他只得匆匆告退,出了院子向旁人打听后,他才知道原来林家一早就已送名帖过来,还提及会带林珩过来拜见长辈。

林黛玉始终一副敷衍了事的态度早让贾母心中那口闷气越憋越紧,只是碍于不想在林黛玉面前丢份儿,所以一直没有发泄出来,偏偏今日林如海又彷佛火上添油地说要带嗣子过来拜见老人家,真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而为之。

贾母最后还是冷静下来,内心将事情权衡过后,又把贾政叫了去,摆出一心为了早逝的女儿,失恃的外孙女着想的慈善情怀,对贾政严厉地吩咐道:“后天林姑老爷带那孩子过来时,你且要仔细地看好那孩子的为人品性如何,别让林姑老爷被个孩子给唬弄过去,玉丫头虽是日后要出嫁的姑娘,可也还要在家里待好些年,断不能叫她跟只白眼狼住在一个屋檐下,要真不是个好的,我说什么都不会让林姑老爷把玉丫头带回去。”

“儿子听说那孩子大小也是个童生,明年还打算考府试的,既是识字懂礼的,想来品性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不过总是事关侄女儿将来的名声,儿子自不会大意,等那日定然好好考校那孩子一番。”贾政其实也搞不清楚自家娘亲为何对于妹婿突然认个嗣子的事那样在意,只是就他看来,男子无后本为大事,妹婿做此决定自然有不得已之处,不过嗣子的品性优劣如何又确实大意不得,所以他也乐得接下这份差事。

“嗯…玉丫头就剩咱们这些亲人了,林姑老爷再怎么疼爱女儿,也不可能不考虑他林家香火的延续,虽说不续弦多少已经顾全了两家的情份,可认来的嗣子毕竟没有血缘关系,难保他日后不会弃了玉丫头不顾,玉丫头年纪小,只想着自己有了哥哥,便顾不了其他事,咱们身为长辈的却不能如此胡涂。”贾母又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心里头不晓得有多心疼林黛玉。

“老太太说的是,侄女有老太太护着,日后定不怕被旁人欺负了去。”贾政从不管内宅之事,自不知晓林黛玉平日除了请安的时间,根本就很少来贾母院里走动,还以为贾母与林黛玉俩真的有多亲近呢。

贾母自然不可能对贾政解释这种听起很美丽的误会,所以她不过彷佛应和似地点几下头,又再一次叮嘱贾政要好好评判那个半路冒出来搅局的林珩之后,便不留贾政下来说话了。

贾政刚走出贾母院,正想着到时要怎么考一考林珩的品性才德,恰巧出门疯玩的贾宝玉回来了,他闻声抬起头来,把原本兴高采烈的贾宝玉吓得差点腿软,幸而一旁的小厮伶俐,飞快地暗暗扶住贾宝玉,贾宝玉也连忙收了收心神,恭谨地向贾政请安。

“整天不念书的,又去哪里鬼混了?!”贾政一见贾宝玉这模样,忍不住来气地喝斥一句。

“儿子、儿子只是上街走了一圈,没去哪里混。”贾宝玉紧张地垂着头回道。

“上街走了一圈?哼!这京城里的大街,随便哪条走一圈也能花一天时间的,你一天到晚不思进取,只晓玩乐,前些日子我吩咐你练的大字都习完了吗?等等拿过来我瞧瞧,写得好便罢,若写不好,小心你的皮!”贾政冷冷地把贾宝玉从头到脚数落了一圈后,甩甩袖子就错身离开。

贾宝玉不敢反驳,讷讷地低下头送父亲远去,等到不见对方身影了,他才赶忙抬脚跑进贾母的屋里,却把父亲交代的事,转眼抛诸脑后。

贾政在书房里久等不到贾宝玉前来,又见天色已晚,他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老太太那里不允贾宝玉出来,忍不住无力地重叹一声。

这日,林如海早早就带着林珩至荣国公府拜访,只是当他进了贾母房里,见到一个小男孩坐在贾母跟前,与一旁的几个女孩儿毫无顾忌地嘻笑玩闹,并且在见到他们父子进来之后,居然也都没有要避开的意思,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立时消散的无影无踪,只唯一感到庆幸的是他女儿并不在其中。

“小婿向老太太请安,几年不见,能看到老太太依旧身体安康,真是叫人欣慰。”林如海硬撑着一张笑脸,拱手向贾母行礼道。

“托林姑老爷的福,林姑老爷坐吧。”贾母只是抬头略略地扫了林如海一眼,却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