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贾赦的私房钱又多添了一层来源。

待到蒋如蕙下帖子宴请几位佳丽的那日,贾迎春就带着荷叶及两个小丫头去了二皇子府,随领路的丫鬟走进花园时,六角亭里已有三个小姑娘坐在那里,一旁伺候的是蒋氏的陪嫁之一,后来嫁给皇子府长史王坤的秋满。

秋满见贾迎春到来,连忙笑盈盈地上前迎接:“萧二奶奶怎么来了这里,该不是连在我们府里也能迷路吧?”

凉亭内的小姑娘们也连忙起身看向贾迎春,又听到秋满喊她‘萧二奶奶’,个个神色就有些拘谨了,这京城里有些见识的人家,谁不知道二皇子妃和萧家的二奶奶不但有姻亲关系,二人还是闺中蜜友,心里有些想法的自然就以为贾迎春是被蒋氏请来要审视她们的。

“我哪里知道,刚刚一进门,那婆子就说要领我过来,我还以为二皇子妃已经在这里了呢。”贾迎春有些好笑地回道。

“那邱婆子真是胡涂了,连皇子妃的贵客都不认得,罢了,既然您都过来了,我便向您引见一下几位姑娘,这位是吴府丞的次女,闺名秀玉,那一位是太仆寺卿赵大人的独女,闺名雅晴,还有您身边的这位是高郎中的长女,单名一个兰字。”秋满有些不满地把带贾迎春过来的人数落几句后,又顺道向贾迎春介绍了在座的几人。

吴秀玉等人听得秋满向贾迎春介绍她们的身份,个个既谨慎又规矩地对贾迎春行礼问安,就深怕万一贾迎春对她们存下什么坏印象,回头在二皇子妃面前说了出来,对她们可是大大的不利。

“妳们几个倒是来早了,坐吧!坐吧!我和妳们一样都是皇子府的客人,不讲究谁高谁低的问题,这些礼数就不必了。”贾迎春笑着对几人摆手说道。

“萧二奶奶还是随我去皇子妃那里吧,要是皇子妃知道您来了,却没先过去她那里,肯定要怪罪我们办事不妥贴。”秋满见贾迎春似没有打算走的意思,便又开口劝道。

贾迎春其实也没真打算在这里陪这些年轻小姑娘,本来她就是个披着年轻外表的老姑娘了,何况如今又已嫁为人;妇,和她们自是没有话题可聊,再说,她还没问过那一位大姐,今儿个这一出演的是什么戏码,万一拿错剧本怎么办?

贾迎春点点头,又随秋满叫来的另一个婆子去了蒋和蕙的院子,与蒋和蕙闲聊数句后,贾迎春才知道今日这一场宴会,原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不止二皇子府会请来几位采选名单上的姑娘作客,便是承顺亲王府、忠义亲王府、大皇子府等等的,都将要轮番以春日赏花的名义请众位适龄的世家千金过府作客。

贾迎春倒是觉得新鲜了,这历来采选莫不是规规矩矩地在宫里观看各家女子的礼仪、才华如何,第一次把这样的大事交由皇家中有爵位或有声望的宗室分别进行,而且照蒋如蕙话里的意思,皇后娘娘并没有限定各家要请谁赴宴,只要求将最后观察的结论向皇后汇报即可。

贾迎春赴宴回府后,方才想起林黛玉原也是此届的秀女,却又听说林如海已经向皇帝请旨,免去林黛玉的采选资格,按理说,林黛玉已经逃过一劫,不过她好像也听到蒋和蕙说宴请的人选不拘已上报的采女,也就是说林黛玉还是有可能受到邀请,她想到林家与承顺亲王府是姻亲,林黛玉便是会受邀赴宴,也只会去承顺亲王府而已,于是连忙叫绣橘去林家打听。

待绣橘回来后,果然就带来林黛玉数日后将至承顺亲王府参加春宴的消息,不过贾迎春倒不担心林黛玉此去会有什么差错,毕竟承顺王妃办事一向挺靠谱的,说不定还有顺便替林黛玉相看人家的意思,所以贾迎春只问了几句就不管了。

第八十九章 旧案

甄家被查抄后的数月内;接连又有因与甄家过从甚密而被罢官抄家的大小官员,其中以金陵当地出缺最多,急需一批新血替补。

薛宝钗的新婚夫婿杨文定正是其中之一,于是薛宝钗与杨文定成亲刚两个月有余;杨文定就接到吏部下来的任令,命他即日就赴金陵任应天府推官一职,杨侍郎和夫人念及小夫妻新婚燕尔,又未有儿女,断没有叫他们夫妻分隔两地的道理,所以就主动让薛宝钗随杨文定上任;当然他们也是考虑到薛宝钗本为金陵人士,多少可以帮到杨文定一点忙。

薛姨妈听说女儿女婿要去金陵当官了;正好她也觉得京城没什么意思;王夫人三天两头找她‘借钱’,她不借又不好意思,借了却是根本拿不回来,在她心里,那都是将来要给儿子养家活口的本钱,若是都被拿光了,以后她和儿子靠什么过日子?难道还能依靠女儿和女婿吗?于是在她深思熟虑后,决定带着儿子和未来亲家跟女儿一起回金陵去,至于姐姐府里的破事,自然是眼不见为净了。

说起这未来的亲家,指的自然是与薛蟠的亲事有关了…而且过程说起来也是非常的曲折离奇!!为什么呢?因为他小子出了一趟远门之后,居然就把香菱的母亲封氏给带回来了。

至于薛蟠如何遇见封氏的事,据薛蟠向薛姨妈解释的内容是:某日,他和几个小厮在某地街上游晃,想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能够带回京城贩卖,走着走着,正好经过一间水月庵…当然此水月庵非彼水月庵,然后他看到封氏在里面对着观音娘娘祷告哭泣,这小子也不知道为何突然善心大发,转身就进了庵内关切封氏哭泣的原因。

封氏听有人问起,她自然就把当年什么葫芦寺大火啦、女儿走失、丈夫出家等等的事,一股脑儿的宣泄出来。

薛蟠听着封氏的话,越听越好奇,尤其是当他听到封氏说走失的女儿额上有个胭脂印时,脑海里第一个浮出来的念头是,这模样听起来怎么那么像香菱?!

于是这个虽然行事鸭霸,但其实头脑很呆的薛蟠就把封氏一起带回来京城了,他想着如果香菱是封氏的女儿的话,说不定他就有机会娶她当妻子了,毕竟听封氏这一路上向他描述的情况来看,香菱家里以前也是书香世家,配上他一点也不吃亏。

封氏与香菱见面之后,自然是母女相认,双双抱头痛哭,薛宝钗知道前因后果之后,自然是二话不说,放了香菱的奴籍,薛姨妈可怜她们母女的遭遇,便也不计较香菱曾是丫鬟的事情,何况说起来,香菱还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呢,模样好、性情也好,重要的是…儿子喜欢…。

薛宝钗成亲前一日,贾迎春受邀去薛家吃姐妹茶,在宴席上见香菱竟然也与她们同桌而坐时,她和林黛玉都感到万分惊讶,随后便从薛宝钗口中知道了这些消息。

“这么说来,薛大哥和香…不对!现在该改口叫妳英莲姐姐了,英莲姐姐还能与母亲重逢,这是好事一件,只是不知道封夫人日后有什么打算呢?”林黛玉最先恢复过来,她笑盈盈地说道。

“嗯…母亲说,她和大爷一起回京的时候,大爷就跟她提过我们的事,回来后,听说太太也跟母亲提过有这个意思,不过、不过母亲担心我们家毕竟不是当年的情景了,偏偏我在薛家又住过几年,她一方面担心我日后名声有碍,一方面又舍不得我跟着她再去吃苦受罪,所以…如今还在琢磨着呢。”如今已改回原名的甄英莲羞怯地点头回道。

“哎呀!没想到这丫头也是名门之后,真是叫人失敬、失敬,本来我还担心宝丫头以后不在娘家,这家里就没个人能约束薛大哥了,不过以后如果有妳看着他,倒也不怕他又去惹事生非,我看这事能成!要是封夫人那里有什么顾忌的,凭我们几个人,难道还有解决不了的吗?”王熙凤也觉得替甄英莲高兴,虽说薛蟠这人行事作风有些不着调,不过对待上了心的姑娘却是真心诚意的好,不像某人那样只会耍嘴皮而已。

贾迎春听着王熙凤的话,她猛然想起当初薛家一行匆匆来京,不就是因为牵扯到人命案子吗?不过她记得日后还会有人翻起薛家的旧案,却不知道当初那个冯渊是不是真的挂了?毕竟现在很多事都改变了,焉知那人不会其实尚在世上?如果人还在的话,那自然是万事好办,看来,等等她还得找个机会提醒一下薛宝钗才行,总不能这头高高兴兴地成亲了,那头又突然冒出什么祸事。

“大嫂说的对,姨妈既然肯主动向封夫人提出来,那就表示她心里是愿意接受这门亲事的,再说妳也不曾出去外面,如今又改名换姓,只要姨妈和薛大哥宝姐姐他们不认,外人的好奇心也不过几日就散了。”贾迎春一边想着事,一边对甄英莲说道。

“这几日,我也是这样劝她的,可她偏就放不下,妳们好歹多替我说两句,何况薛家不差那点子嫁妆,我那胡涂哥哥又是花钱大方的,日后家里的一切还不是得靠她打理?妈妈再能管也不可能管他们一辈子吧?”薛宝钗在一旁说道。

“宝姐姐这话也有些不对,我嫂嫂曾跟我说过,她在外头看过多少女人家因为手里没钱被夫家厌弃的,说句不好听的,又有多少原本是做当家主母的,早起晚睡,前呼后应地替夫家辛劳打点里外,可等哪日遇上大事了,夫家人照样一句就能把她前半辈的功劳抹了去,好些的呢,顶多成了某个院子里的怨妇,不好的呢,双手空空赶出家门的不是没有。”林黛玉摇头反驳道。

“若是担心嫁妆的事,那就容易多了,我们好歹认识有些年头了,就是帮衬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林丫头说的对,宝丫头,不是我说呀,姨妈再怎么大度,薛家的也不会变成甄家的,英莲应该自己手里要有些银两才是正经的,这种事我可是过来人,听我的没错。”王熙凤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封氏不敢应承薛蟠和甄英莲的婚事,不过是因为那所谓的甄家说坦白的已经不存在了,她和女儿如今寄人篱下,靠薛家在过日子的,能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女儿当嫁妆,当初她一个出家女回娘家,都被人想方设法地夺去钱财,赶出家门呢,更别说日后女儿进了薛家的门,那真是什么都没有的。

薛宝钗岂会不知封氏的顾虑是什么,不过先前她一直认为左右这个家最后都是哥哥薛蟠的,只要哥哥对甄英莲好,必然就不会亏未来嫂嫂半点,况且她见哥哥对未来丈母娘的态度十分恭敬,怎么也不会有那些莫须有的问题,然而如今听着几个人的意思,恐怕有些事纯粹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吧?这也算人之常情…她自己便是有了丰厚嫁妆,都还会担心别的事呢,更别说甄英莲那一贯胆小怯弱的性子,万一哪天哥哥遇到个什么事,连自己都不敢说不会先牺牲甄英莲。

“不好!不好!我怎么可以用妳们的钱?母亲说,她可以想法子赚钱的,她说她以前在别的地方都是靠绣活攒钱,她想京城里或许不缺什么绣活好的人,但是也不是没有门路的。”甄英莲连忙婉拒道。

“有什么不好?便是姐妹之间的情谊,妳要出嫁了,这添妆礼也是不可少的,妳就当是我们替妳添妆就成了呀。”林黛玉说道。

“是呀,若要说添妆这种事,本来就看个人意思的,又没人说只能添多少礼数,即使…我们也会表达一点心思的。”贾迎春点头附和道。

“那就…多谢了…。”甄英莲垂下头,羞涩地低声谢道。

众人随着这一句话后,王熙凤又说起了薛宝钗未来姑爷的事,贾迎春偶尔会补充一些她所知道的杨家内宅的情况,她的婆婆临川伯夫人和杨侍郎夫人交好,她还曾随婆婆去过杨家一两回,所以也算是先给薛宝钗有一点准备。

当众人将散之时,贾迎春才拉着薛宝钗到一旁,向她问起当年薛蟠打死冯渊的事。

“妳说的这件事,我也一直记得,当初是哥哥做得不够地道,那时我曾偷偷叫老管家注意着冯家,后来老管家写信给我,说是那个要告官的下人根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见着主子受了重伤,却只叫人抬回家去,然后就不管不顾,还到处跟人家说我家的奴仆打死了他主子,明明那位冯公子还吊着一口气呢,亏得他家里尚有一两个忠心的,老管家便把东西还一些银两交给他们,要他们好生照料,若有需要尽管去我们门上求救,后来那个想要讹我们钱的人见冯公子病好了,他就不知溜哪去了,连冯家都不曾再回去过。”薛宝钗见贾迎春关切起这件往事,她也没有顾忌地坦白道。

“那个下人跑了?不怕成了逃奴被官府追查吗?”贾迎春不解地反问道。

“老管家说,那也不是冯家的家生子,不过签了几年活契的,冯公子没想追究,官府自然就不可能理会。”薛宝钗叹一口气,无奈地道。

“原来如此呀…这样我就放心了…。”贾迎春暗暗地轻吁一口气,薛蟠的事若弄个不好,连薛宝钗的婚姻都会有影响,幸好现在听起来,这样的结果算是不错了,那个冯渊倒也是个好性子的。

薛宝钗与杨文定婚后倒也举案齐眉,恩爱非常,只是没多久,薛宝钗就随夫婿离京去金陵任职,此后与众人又隔了好些年才又得以相见。

薛姨妈当下并没有急着跟去,她先是忙着替薛蝌和邢岫烟订下亲事,虽说薛蝌和薛宝琴一时半刻还不打算回金陵,薛姨妈依旧先向邢大舅言明了等后年就派人过来议婚期,然后在十一月初时,才带着薛蟠和封氏母女启程回金陵。

第九十章 调任

话说这王夫人自薛姨妈不再怎么愿意拿钱借她之后;她只得一个发狠,把印子钱的利息又拉高了一层,令那些原就手头不裕,前无生路的小百姓更加苦不堪言,有那攒不钱来的,王夫人还叫周瑞威逼厉喝要对方还钱,因而生生逼死了好几户人家里的妇人;偏地对方男人或家人一听说逼债是荣国府的人,个个都只敢怒不敢言,硬是饮恨吞下苦果,谁叫民无法与官斗呢?

年底又是一波新的任命下来;在外未归的王子腾升任九省都统点,依旧巡视边境;贾雨村竟是调回京城,补授兵部侍郎一职,原兵部侍郎萧和禄-即贾迎春的公公,升任兵部尚书,另林如海官职虽未变动,原加封的太子少傅更为太傅之衔,萧岱与萧云的官职也有变动,萧岱升为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而萧云却是将要外调海宁,任指挥佥事一职,只是因为前任尚在,所以他不用像当初杨文定和薛宝钗那样走的匆忙,可以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