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东不想再提那些伤心的往事,便询问郝前程近况。
柳树根脸色骤变:“妈的,这小子就会溜须拍马走后门儿,在师机关当个瞎助理,可他妈牛了!哎?我听说是你帮他走的后门儿,你怎么也搞起不正之风?”
关东一笑:“当时他死皮赖脸的,又是老乡。我碍于面子,帮他搭个桥。”
柳树根听红叶说郝前程竟然不理关东,便重重地一摔酒杯,火了:“王八蛋,忘恩负义的家伙!”
关东说:“树根,可别这么讲。当初我只不过穿针引线,举手之劳,没什么大恩大德,所以,郝前程谈不上忘恩负义。都怪我自己,我不是落魄了嘛!”
见关东娶一位既漂亮又贤淑的媳妇,柳树根情绪大转,嬉皮笑脸地让关东坦白交代是怎么把红叶骗到手的。关东就简单叙述一遍。
不知不觉墙上时钟指向十一点,柳树根干了杯中酒,结束战斗。他再次埋怨关东不够哥们意思,这几年不去找他,让他好想,然后挥拳打一下关东前胸,很是亲切。关东情不自禁地抱住柳树根,已是泪如雨下。
柳树根也哭了:“战鹰,咱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关东说:“对,铁鹰,咱们再也不分开了。”
红叶也流下激动的泪水,为两位亲密战友相逢高兴。大门外临别,关东嘱咐柳树根不要对任何战友或领导说他还在五原市。柳树根明白关东的意思,更加佩服这位曾经同吃一锅饭的好战友。




第114章 朱翠花其人

 柳树根所在部队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结束,然后放假两天。第二天赶个星期日,媳妇朱翠花休息,柳树根就领着她和儿子大光从城西区坐客车到关东这里串门。
朱翠花个子较高,身材不错,就是嘴大,眼睛也大,长得一般,跟漂亮不沾边。她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却像高干子女,走路迈着四方步;说话也慢声慢调,像高级领导讲话;看人仰着脸,基本不是正眼。她当初找对象可谓高标准严要求,两年之内竟然相看二十多个小伙子,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位亲属认识侦察营王队长的妻子,请她帮助朱翠花找个部队军官。
柳树根出身农村,没谈过恋爱,懵里懵懂,找对象要求不高,只有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城里大姑娘;二是有工作。朱翠花基本符合条件,柳树根就跟她处上了,不久喜结连理。两人的结合算是各取所需:一个享受着军官太太的荣耀;另一个想借个“梯子”登上“城墙”。
后来生了儿子大光,朱翠花喜上加喜,宠爱有加。大光活泼淘气,喜欢溜达,今天得知又要去一个新地方,手舞足蹈,巴不得一步到位。
三人在一道口南二百米的街边下车,然后向北走。大光着急,蹦蹦跳跳跑在前面,总打听什么时候到地方。柳树根只好重复“快了快了”。
“树根,你说红叶特别漂亮,我咋就不相信呢?一个落魄的退伍兵,啥也没有,还能娶个美女?”朱翠花说。
柳树根笑了:“我知道你不信。告诉你吧,当初牛副师长的女儿牛飞飞追关东,可他愣是没瞧上眼,为啥?还不是眼光高?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他能找个一般的媳妇吗?”
朱翠花点头:“嗯,你推的有点儿道理。那我得好好认识一下。”
走到一道口就清楚看见关东的摊位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朱翠花越来越惊讶:大伞下,迷彩服身边站着一位身穿黄纱裙的妙龄女郎,正拉着孩子的小手摇摇晃晃,身材标致,玉树临风。不用问,这就是红叶了。来到近前,只见红叶生得苹果脸,笑面,眉清目秀,皮肤白嫩。。。。。。确实跟港台歌星邓丽君有些相似,朱翠花不禁心生妒意。
见面了,双方相互介绍。关东刚要介绍女儿,朱翠花显得自来熟,立即抢话:“孩子叫雪花。树根说过多少遍,我早背熟了。今天只是认认门儿,再认认人。我听说红叶漂亮,果然名不虚传!”
“嫂子,客气了,我只是徒有虚表,你多有气质啊!”红叶赶紧恭维。
朱翠花听着舒服,“哈哈”笑了几声,转脸对着关东:“这几年树根没少跟我念叨你,说你是传奇人物,我想看看究竟哪儿传奇?”
关东一笑:“树根,净让我出丑。嫂子,我现在这个样子还传奇吗?”
朱翠花这回还不错,正眼打量关东:“迷彩服不离身,军人情结不改,嗯,传奇,传奇,否则红叶这么漂亮的姑娘怎能跟着你?还有,来之前我以为你应该是愁眉苦脸的样子,见面才发现,脸上比我们还灿烂,这也是个传奇。”
关东拍拍柳树根的肩膀:“看看,不愧是城里大姑娘,有档次,果然打饱嗝都是香的,高,实在高!”
聊了一会儿,红叶领着朱翠花进胡同认门去。朱翠花回手牵着孩子:“儿子,儿子,来呀!跟妈妈一起走!”
看样子她颇为生个儿子感到自豪,这使身为女孩儿母亲的红叶听着有点不得劲。
红叶推开来大门,引导朱翠花母子进院子。朱翠花见房子陈旧,不禁皱起眉头。进了屋子,只见居室简陋,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朱翠花脸上的笑容忽地不自然起来,这说明关东两口子没把日子过好,心里不免有些瞧不起。别看朱翠花是一般人,却有个洁癖的毛病,见屋里院外土里土气,似乎不太适应。
大光在屋里转了几圈,觉得没啥好玩的,就推门闯出去。他在院子转悠一会儿,瞅瞅这、看看那,仍然觉得没意思,就出了大门东张西望。忽然,他见邻居的墙底下摆着煤坯子,终于找到好玩的了。这小子乐不可支,上前就是一顿猛踩,像练武术喊叫着:“呀!哈,哈。。。。。。”
那些煤坯子哪里经得住这顿蹂躏?片刻就被这个无敌小子踩成碎块。煤坯子是西院邻居王大婶家的,正在外面晾晒。王大婶是寡妇,本来身体不好,腰疼,脱这些煤坯子很吃力,一大早勉勉强强干完,没想到被大光破坏了。结果搞得关东和红叶晚上亲自去赔礼道歉,次日给人家重新脱一遍。
大光取完乐回屋,似乎找到感觉了,开始到处乱摸乱动。朱翠花担心大光弄脏了小手,拉着他就走,说啥也呆不下去了。出大门回到摊位,不到百米的距离,朱翠花至少又喊了十声“儿子”,全然不顾红叶的感受。
关东和红叶极力挽留他们一家人吃饭。柳树根没说的,立即答应了,可朱翠花不同意。柳树根扭不过朱翠花,只好告辞,说改日再来。关东一家三口将他们送过百米开外的铁道口。
“怎么样?柳树根两口子不错吧!”回到摊位,坐在大伞下,关东有滋有味地喝着茶水,仍在沉醉。
“我觉得你这个战友倒是不错,可他的老婆好像挺有架子的,不易接近。”红叶脸色渐渐平淡,然后把朱翠花刚才的表现说了一遍。
关东不以为然:“城里女人都这样。目前我就这么一个好战友,应该珍惜,希望你以后跟朱翠花和睦相处,不要只盯着人家的缺点,要看优点嘛!”
“放心吧!我就是随便说说而已。”红叶嘴里答应,心里仍在画魂儿:桂花也是城里人,长得比朱翠花强多了,为什么就和蔼可亲?
亲密战友柳树根的到来给关东带来极大喜悦。他告诉红叶,好事往往成双,只来了一件,似乎还有一件即将来临。可究竟是什么好事呢?他也说不清,请红叶帮助分析分析。
“你都猜不出来,我哪儿知道啊?”红叶笑了,“哎?有了,晚上睡觉也许能梦见!”
关东说:“好啊!今晚我掩护你做梦。。。。。。”




第115章 千里寻儿

挂锄了,王丁香心急火燎要找儿子。关绍辉明知道没希望,没办法,只好答应跟她去。深夜,两人在县城登上南去的火车,目标是五原市。
火车上,关绍辉的表情一直平静。王丁香却异常兴奋,不像是找儿子,倒像跟儿子会面。
清晨,火车到了五原市,两人下车。王丁香性急,加上腿脚利索,走得很快,关绍辉跌跌撞撞在后面跟着。
来到站前广场,望着陌生的地方,关绍辉一阵迷茫:“上哪儿找去?我真后悔跟你来;你说不跟着来吧,又怕你走丢了,到时候我还得找你去,真没办法!”
王丁香白他一眼:“笑话!一个大活人,说丢就丢了?”
“好了,咱不说这些没用的,赶紧想想从哪儿入手吧!”关绍辉说。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迎面而来,王丁香上前问话:“大兄弟,我打听一下,哪儿有部队?”
那位男子恰好是本地人,对五原市比较熟悉,便用手一指:“大姐,你沿大街一直向西走,看见纪念塔了吗?纪念塔附近有一个大院,门口有站岗的,那就是部队。”
“谢谢你啊!”王丁香很高兴,好像关东在那个地方老老实实等着呢。
她举目瞭望,影影绰绰看见远处街心竖着一座大石碑,拔腿就走。两人走了十分钟,五原市著名的烈士纪念塔呈现在眼前。环塔路北边果然有一个大院,门口站着哨兵,有军人出入。其实,这里不是正规部队,而是部队的招待所,有些老百姓不知道内情,当成军营了。
哨兵很年轻,十七八岁,一脸稚气。他没听说过关东这个人,就向来者表示歉意:“阿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孩子,我太着急了,没说明白。关东已经退伍了。。。。。。”王丁香怎肯放弃来之不易的线索?继续询问。
哨兵说:“阿姨,五原市的部队可不少呢!请问您的儿子原先在哪个部队?”
“是。。。。。。是侦察营吗?”王丁香回答。
关绍辉跟着说:“对,是侦察营。”
王丁香忽然想起自己还带着关东以前在部队时的来信,急忙掏出来递给哨兵。哨兵看了信封地址,笑了:“阿姨,你咋不早拿出来?确实是侦察营的。不过侦察营在郊区,你们坐三路公共汽车,终点站便是。到了侦察营,你就跟老兵或者干部打听关东。如果他在本市,肯定与战友们有联系。你们就顺藤摸瓜,很快就能找到关东。三路公共汽车站点儿就在斜对面,百米左右,在那儿上车吧!祝你们一路顺利!”
“哎呀!小同志,谢谢你!”王丁香这个高兴,赶紧作揖拜佛。
“找谁?找关东?我家附近就有个关东啊!”这时,旁边一位老太太忽然说话了。
王丁香扭脸一看,不知道啥时候凑过来两个老太太看热闹。听了那句话,王丁香心里一亮,赶紧询问“关东”的相貌特征。于是,情况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机。
两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关东的邻居赵大娘和王大娘。
赵大娘有起早的习惯,天刚亮就站在路边。不一会儿,王大娘出来了。她比赵大娘小一岁,也经常起早锻炼。两人听说儿童公园北大门有早市,想去看看。其实两位老太太很少远走,今天纯属心血来潮。
到了地方,两位老太太也不买东西,到处观瞧。走了两个来回,该看到的也看到了,赵大娘见红日卡在楼群空隙不动弹,时候还早,就建议到纪念塔转转,绕远回家,活动一下老骨头。王大娘同意了。
接近部队招待所大门,两位老太太正好看见王丁香和关绍辉跟哨兵打听儿子下落,觉得好奇,就凑过来。听到“关东”这个名字,赵大娘自然想到了邻居关东,就介绍他的基本状况:“那小子二十多岁吧!嗯,也就那样;长得白白净净,挺精神的。。。。。。”
王丁香听罢,心里大概有谱了。她热泪滚滚,紧紧握住赵大娘的手:“大姐,就是他,真是苍天有眼。你知道吗?我想儿子都要想疯了!”
赵大娘心软,眼眶也湿润了。为了把握起见,她让王丁香先别当真,可以马上去看看,别搞错了,要知道同名同姓的人有的是。王丁香一听也对,拉着关绍辉就走。母亲的心跟儿子的心是拴在一起的,她深信那个小伙子必是关东,不住地祈祷老天睁睁眼。。。。。。
四人沿南四马路向北走。王丁香早已转泣为笑,恨不得一步到位跟儿子见面。
赵大娘平时健谈,这回成了谈话主角:“大妹子,看来你真的啥也不知道,告诉你,你已经当奶奶了。关东那个小媳妇又漂亮又贤惠,特别明事理,一天总是笑眯眯的,百里挑一;孩子是女孩儿,长得漂亮,也很乖,叫白雪。”
“哎呀呀!看你,整错了。”王大娘笑了,纠正说:“那孩子不叫白雪,叫雪花。”
“啊?对对对,叫雪花,叫雪花。哈哈哈哈!你看我,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了。那啥,还有一件事儿我可记得清清楚楚。。。。。。”赵大娘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所知道的全从肚里倒出来,好让这对远方而来的慈母慈父尽早尝到亲人团聚的快乐和幸福。
过了一道口,关东的摊位一目了然。赵大娘向前一指:“就是那个穿伪装服的小伙子,看看像不像你们的儿子?”
王丁香急走几步,一眼就认出关东,母亲对儿子的身影焉能不熟?她加快脚步,恨不得一下子抱住儿子。
赵大娘嘴快,抢先大喊:“关东,大侄子,妈了个巴子的,大娘喊你呢!听见没有?快看看谁来了?”
关东正在接待一位顾客,忽听赵大娘的喊声,就知道有事。他扭脸一看,顿时傻眼了:生身父母从天而降。这下,他差点昏死过去。
“妈——”他反应过来,立刻健步如飞迎上去,伸出双臂抱住母亲,然后双膝一软,“扑通”一声,当街跪倒在地,泪如涌泉,“妈,爸。。。。。。”




第116章 骨肉相逢

骨肉相逢》“呜呜呜。。。。。。”见到儿子,梦想成真,王丁香顿时大哭。
“妈。。。。。。”关东泪水横飞,不住地呼喊。
“我的儿子啊!你可想死妈妈了。。。。。。”王丁香扶起儿子,使劲拍打他的后背,又气又激动。
关绍辉也禁不住滴下眼泪,一时不知道说啥好了。赵大娘和王大娘从没见过这种亲人久别重逢的场面,悲喜交加,也跟着抹眼泪。
“我的儿子,你咋不给家里来个信儿?真是犟种啊!”王丁香仍是不住击打关东的后背。
关绍辉擦把眼泪:“你这个混蛋小子,不回去没关系,至少应该来个信儿,让我们多惦记!”
关东自觉惭愧,擦泪道歉:“是我不好,是我不对!让你们操心了。。。。。。”
家里,红叶心情不错,正在扫地。虽然身居陋室,但她每天都把屋里屋外收拾得清洁利落。雪花今天也特别活泼,笑嘻嘻围在妈妈身边玩。
这时,关东领着父母进院了,接着大喊:“红叶,爸妈来了,快看看!”
红叶以为关东开玩笑,刚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