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鬓边不是海棠红儿-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戏的客人纷纷皱了眉。这要是在给曹司令唱堂会,那拉琴的早就拖出去枪了毙了。凑凑合合把前面的遮过去,到了一段最著名的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拉琴的更要显一显本领,拉得激越无比,尽是婉转花腔,让商细蕊没有插嘴的余地。不过凭良心说,何少卿的大弟子,弦上功夫到底是拔尖的,一段自由发挥拉下来,下面就有识货的人给他叫好。琴师出够了风头,回归本调,开始拉那一段慢板,可是商细蕊却不唱了。
商细蕊转身走向那琴师,摘下髯口,语重心长道:“人,是不可以这样的。”
琴师一呆。金部长他们别有一番兴致地看着台上,程凤台更是比看戏来劲。琴师是有逾越之过,可商细蕊现在唱的又是哪出呢?
商细蕊教导说:“何大叔在世时,常说弦要跟着嗓子走,不能把角儿的嗓子晾着了,得托着腔。兄长一心要显你的胡琴,喧宾夺主,先声夺人,先落了好去,可让台上的人怎么唱呢?若不各尽其职,各守本分,这戏是断不能演了。”
商细蕊这番道理说的极是,可是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如此讲来,也忒不给琴师脸面了。那琴师本就是个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这便不买账了,缓缓站起来,把垫胡琴的白手绢搭在肩膀上,醉眼道:“我当哪个嘴毛没长齐的小子在那卖大辈儿浑吣,原来是商大老板。您别说,商老板虽不识几个字,这话倒是有文采。”
程凤台也觉得商细蕊很会用成语,居然在下面一点头表示赞同。
“鄙人不才,跟着先师学了十二年的琴,竟不知道什么叫随嗓子,什么叫托腔。”琴师歪着脑袋,不安好心道:“听商老板方才的口声,与先师极有渊源的,又是咱北平城出了名的‘文武昆乱不当,六场通透’。您既会说,不如今天趁着各位官爷的便宜,您给来一段儿,让我也见识见识。”说着把白手绢扯下来,不由分说往商细蕊肩上一甩。
商细蕊没想到他会这样,有些懊悔刚才把话说犀利了,招惹了醉汉,现在骑虎难下。他在台上唱戏,纵有十万个人盯着他瞧,他也能唱做自如。可是一旦离了戏,他被人多看两眼就要不自在,像现在就手足无措地僵站在台上,脸颊微微发烫。倒也不是拉不得,可是这样一来,或者还要得罪了金部长,要让这次堂会不欢而散了。
金部长却朗声笑道:“既这样,商老板就来一段儿吧,就当额外赏咱们的。”
金部长发了调令,商细蕊也无话可说,转身对台下略一欠腰,坐下来将白手绢叠了两叠搁在腿上,真准备拉琴了。戏提调在一旁,心里正是悔恨不及,早知道拉琴的是个轻狂人,年下难免要吃酒,怎么还糊涂得请了他来。这样一闹,开罪了金部长事小,待放完了公差回去南京,也不怕他什么。但若开罪了蒸蒸日上大红大紫的商细蕊,以后还吃不吃戏饭了呢!戏提调心内料定商细蕊唱戏是行家,胡琴大概也就那么回事,兹纽拉两声儿,博人一个样样俱佳的夸口,趁手的戏码能有个十来出就算到头了,连忙凑上耳来与他串通:“商老板,您说。”
商细蕊想了想,道:“把刚才的樊梨花叫出来,随她拣一出拿手的流水快板。”
“您不定一出?”
商细蕊轻飘飘地微笑道:“都一样。”
戏提调瞪着眼睛,为难地看着他,心说毛孩子哎!你可别不自量力的挣这个脸,下面的几位爷都是懂行的,错一个调儿被人拿了短,回头北平城可有得说嘴了,你这小脸蛋儿还怎么搁呢?我问你一声可是好心!
于是又问了一遍:“商老板,今儿来的爷,有好几位名票,也有爱操琴的,耳朵尖着呐!您不给他们亮出好的?”
商细蕊哎一声:“说了都一样。大叔快去吧。”
戏提调一点头,心说得嘞,这一个比刚才那位更狂了,要不怎么说年轻气盛,初生牛犊。真要打了自个儿的脸,栽在这狂劲儿上,也是与人无怨!
樊梨花卸妆卸得一半,头面都摘下了,这会儿也来不及再戴上,胡乱穿了一件粉红色的旦角儿戏服匆匆上场,幸而脸上妆容未褪,还能看得。她向商细蕊轻声道:“《丑配》。强盗兴兵来作乱。”
商细蕊一点头,手下弓弦一动,琴音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将女伶的嗓音包得密不透风,这想必就是他方才说的“托腔”了;又如影随形,将嗓子的不到之处节节填满,是为“随嗓”。别的程凤台也听不出什么,只觉得流畅非常,轻巧婉转,那边范涟却极得滋味,摇头晃脑的。程凤台问:“怎么,很好?”
范涟道:“不是一般的好。想不到啊!他还有这手!”
短短十句西皮流水真如流水似的漫淌而过了。客人们站起来拍手叫好,不知是冲着嗓子的,还是冲着琴去的。然后全场人把目光移到那琴师身上,倒看他要如何拜服。琴师脸红脖子粗地朝商细蕊一抱拳:“领教了!”说罢琴也不要了,拨开众人,横冲直撞地跑了。
这一场闹剧,出风头的是商细蕊,台下众人却比他还要高兴。尤其是那个戏提调,赶着商细蕊掸衣裳递茶,真把他当个百年一见的活宝贝那样。
金部长招招手,唤商细蕊下来说话,笑道:“商老板,这出好戏!”
这是一句赞扬的话,商细蕊的脸却热了。他低眉顺眼地站在跟前,道:“搅了金部长的堂会,真过意不去。”
金部长笑吟吟地看了他会儿,话锋一转,忽然说:“也是。琴师虽有错,只错在他那一环。岂不知商老板一站出来,搅了满堂的戏呢。”
众人听这话都一愣,想不到金部长会说出这样类似于怪罪的话来难为商细蕊。
商细蕊也呆了呆,但是很快神色自若地答道:“红花再好,需得绿叶配。戏台上的活计一环扣一环,有一环遭瞎了,别人怎么好得起来?唱戏的本分是要卖力气,把本事全拿出来,不是遮羞盖丑,糊弄过场,糊弄座儿。”
金部长听了,面上有一二分的惊讶,□分的赞赏,深深地点头:“好,你说得很好。”自今日见到商细蕊的第一面起,就觉得他戏中举止似有宁九郎的风韵,眼下再看他的应答见解,真与宁九郎不分伯仲了。由衷赞叹一番之后,道:“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不计较艰难,不贪图安逸,有那不辱没行业的要强志气,中国就可强盛了。”
程凤台与范涟对视一眼,不知道金瘸子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句话像是说给他俩听的,噎了人还回不得嘴,到底姜是老的辣。
金部长转头对戏提调吩咐道:“让台上继续演,我和商老板说会儿话。”戏提调让侍候的人搬来一把椅子给商细蕊斜放着坐了,自去安排不提。金部长再也没有看戏的心思,只顾与商细蕊聊道:“刚才看薛金莲,有几个我从没见过的身段,不知从何而来?”
商细蕊知道金部长曾是宁九郎高山流水的钟子期,是个极懂戏的,因此心里很有几分敬重,说:“那是我自己加的,您看着,可还入目?”
金部长连连点头:“极好。照我说,不如往后都照这么演。”又笑道:“你和九郎都是有这志向的。九郎过去总说要改戏,可是他胆子小,遵规矩,不过就是修饰修饰。直到遇见你,才认真创新戏了。我记得几年前,你和九郎有一出《帝女花》,是不是?据说本子写得好,身段唱腔更好。”金部长仿佛在说什么好笑的事情,笑道:“直把齐王爷看得大放厥词,妖言惑众,得罪了党国。足以见得,这戏是真的到火候了。”
商细蕊说:“是杜七写的本子。我和九郎加的身段安的腔。”
“可惜那时候我在南京,错过了。听人说,后来你们去天津给皇上照样儿演过一出?”金部长叹道:“还说,你唱到‘谁家江山万古长’的时候,皇上哭了?”
那次奉诏进戏,真是商细蕊至今为止的头一件殊荣。此时离清朝覆灭还不算很久,帝室余荣犹在。戏子一行,唱的是帝王将相,演的是才郎闺秀,他们吃的是古人留下的饭,潜移默化之下,对旧王朝的那一套很推崇很向往很敬服。因此,这恐怕也将是商细蕊平生第一件殊荣。事后宣统帝当面夸奖他一番不说,还赏给他一把牡丹红梅的泥金扇子,扇面儿上有皇帝题的诗和一枚私章。
但是商细蕊现在仔细回想了半天,说:“我也不知道那天皇上哭没哭,我唱戏的时候,从来不看座儿怎样。”
在商细蕊唱戏的时候,宣统皇帝也只是底下的一个“座儿”。程凤台暗暗纳罕,这小戏子,口气真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帝女花》还演吗?”
商细蕊答道:“九郎走后,这出戏就挂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别人的驸马,总演不到九郎的那个意思。”
金部长沉吟半晌,方问道:“九郎和你还有联系?”
范涟挤眉弄眼地引程凤台听人隐私,其实哪用他提醒,程凤台听得最认真了。
“托您洪福,九郎一切都好。就是现在嗓子塌中了,一点儿戏也唱不得,每天只和齐王爷推牌九玩儿。”
程凤台和范涟都暗道这小戏子缺心眼。北平城人尽知道,金部长和宁九郎曾是有过一段风月情长的。虽然此情已成追忆,但是他这样直白白地说起宁九郎琵琶别抱以后的乐趣,金部长心里得多不舒服啊。
金部长脸色变也未变,貌似欣慰地微笑道:“这样就好。他唱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正说着,有侍从过来请金部长去听一个南京来的要紧的电话。金部长道一声失陪,一瘸一瘸地去了。他一走,商细蕊脸上的微笑立刻灵活起来,程凤台一把拖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到金部长的椅子上,商细蕊哎哟一声笑开了,右手边,范涟早也斟了一杯酒等着他了。
范涟气呼呼地压低声音笑道:“蕊哥儿,好能耐的一张嘴!数你守本分!看你起的话头儿!让那老瘸子宣排咱哥俩一顿!”
说罢凑上酒杯逼商细蕊仰头饮下。商细蕊不知就里,稀里糊涂吃了一杯冤枉酒,吃得太急,直咳嗽。程凤台拈了一朵果碟里的蜜制玫瑰花放到他嘴边,他银牙一咬就含进了嘴里,咳嗽才慢慢地止住了。
“商老板,好吃吗?”
“恩。好吃。”
“还要吗?”
商细蕊还像个小孩似的好甜食,望着他直点头:“要的!”
其实果盘子就在旁边茶几上,手一抓就有了,也不是非得程凤台同意了才能吃。但是商细蕊在外面拘谨得厉害,一动不敢多动,一唬就唬住了。
程凤台道:“你告诉我们金部长的一件事,这一碟都归你端下去慢慢吃。”
“什么事啊?”
程凤台笑得看一眼范涟,范涟大概也猜到了,笑得很淫邪。程凤台道:“你看金部长,三句话不离宁九郎。他们两个过去究竟是怎样的情形,你给我们说一说。”
商细蕊听了,默默道:“我不知道啊。”
“你怎么不知道?你和宁九郎不是相交甚笃的吗?”
“这个事,我就是不知道啊。”商细蕊心想,这是九郎最私密的事情了,就知道也不能说给你们听啊!回头麻将桌上一消遣,坏了九郎的名声!
“金部长要回来了,我下去扮戏啦!”
程凤台只管扯着商细蕊的袖子不撒手,那边金部长真的一瘸一瘸地回来了,商细蕊一着急,忽地站起身来,而那件戏服远不及商细蕊自己做的考究,料子大概很不牢,袖口的一圈缀边在程凤台手中应声而裂。
“二爷!看你!这是人家的衣服呀!”
程凤台还来不及说什么,小戏子从他手里扯下那截缀边,很懊恼地跑掉了。范涟一拍扶手,大笑:“姐夫,还未分桃,就先断了袖。”
程凤台嗤他一声:“什么乱七八糟的。”心里也觉得有点没意思。
金部长瘸着瘸着总算走到了跟前,坐下仿佛很累地一叹:“涟哥儿又乐什么?今天就数你最高兴。”
范涟收了笑脸,咳嗽两声正经看戏。

10

转眼过了年,街面上的买卖也营业了,戏班也开箱了。年底范家堡交来的帐,规矩是要当家人亲自核算归总誊写一遍,范涟贪玩撂在一边,一直拖到拖不得,现在天天枕着算盘过日子,也是忙得很了。唯独程凤台依然与过节一般游手好闲着,而且闲得心安理得,谁也休想麻烦着他一点。不过范涟既然忙事了,没有人陪程凤台胡作非为,他一个人甚不得趣,成天东游西荡,在朋友家里看了一出戏。戏虽不懂,却让他想起商细蕊来了。台上的小戏子,光听嗓子就没有商细蕊敞亮,扮相也没有商细蕊好看。想到上回扯坏了商细蕊的袖子以后,两人得有几个礼拜没见着面,难不成小戏子记恨了?便想着把他带出去玩玩,顺便赔个礼,小戏子憨厚浑愣,一逗就乐,实在是很可爱的。
商细蕊现在大多在清风大戏院驻演,因为他喜欢改戏,而戏院比较摩登,比较能够接受他改戏。哪怕改砸了,也没有茶壶开水之类的凶器出现,况且舞台遥远而高,要扔点什么别的大件儿上去很困难,对商细蕊来说比较安全。
清风大戏院是钟塔式样的西式建筑,有一条小黑巷直通后台的化妆间。过去程凤台和一个舞台剧女明星不清不楚的时候,对这里的构造已经摸得很透了,而且他和商细蕊至今也很熟了,不必走虚礼了,叫司机老葛把车子停在前门,自己绕到小黑巷里摸进去直接找他。还没有敲门,就听见里面有女声喊:“谁当了婊子谁知道!别跟没事儿人一样!座儿都睡遍了也没挣上个角儿!那浪样儿还演得了崔莺莺?我呸!”
另一个女声拍案而起:“崔莺莺不浪也勾搭不着张生!你那含鸡巴的嘴,你就配唱崔莺莺了?”
“放你娘的屁!你见我含了?”
“你倒想含啊!长得那磕碜样儿,谁赏你一根儿啊?!”
她们一声盖一声地吵,骂出来的话越来越不堪,简直像窑子里的姐儿在拌嘴。旁边夹杂了许多劝架的声音,还有撕衣裳的砸碟子的掀桌子的,又哭又喊,万声俱全,只没听见班主商细蕊在里头。
程凤台心想来得不巧啊,商细蕊没遇见,反听了满耳朵的棍儿啊棒儿啊,听得裤裆里都要硬了。正准备走了,有人压着哭腔喊道:“商老板,您给说句话啊!”
商细蕊那一把有气无力的嗓子说道:“我说了啊,我叫她们别吵了,可是她们不听我的啊!”
“您可是水云楼的班主!”
“班主管什么用?”商细蕊平心静气地说:“这件事情,姐姐们自己商量,我晚些回来听信儿。小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