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芳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竞芳菲-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如芳菲所预料的,沙静思等人回国的大船上,果然要装上本国的众多特产——这也是一种宣传嘛。

消息一经传出,京城所有的商家……包括外地的豪商,都蠢蠢欲动。瞎子都看得出这里头包涵的商机啊

就在大家着急着如何搭上这条“顺风船”的时候,香草堂的两百箱***茶与一百箱各色香露、香粉、香膏、芳香澡豆等货物,已经稳稳当当的躺在了官船的船舱里。

陆寒对妻子的先见之明佩服不已。

“为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娘子。”陆寒可不怕人家再弹劾自己借机做生意,虱子多了不怕痒,现在那些言官有事没事就拿他来练练手弹劾一番,他都选择性无视了。

心理素质不要太好哦,相公。芳菲腹诽了一句,和陆寒一道笑了起来。

这种长线投资,目前也收不到什么效果的……且看后效吧,最快也得是明年年底才有消息了。远隔重样,一来一回哪里那么容易?再说,那些西洋神父,也不可能一回去又马上过来啊。

办完了这件事,芳菲也就把它放到一边,专注起目下京城里的生意来。

西洋人离开后,陆寒在鸿胪寺的任务,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了。回京后忙了大半个月,又开始清闲下来,陆寒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而这一年的秋闱,终于开始了。

  

正文 第三百章:举子

第三百章:举子

科举是国之重器。三年一次的乡试一开始,各地府城便热闹起来,满街都是带着方巾穿着儒衫的学子们来回走动,诵读诗书之声不绝于耳。

京城里头反而没有地方上忙碌,因为会试还在明年春天呢。尽管直隶之内也是要靠乡试的,但地点并不在京城而是在数百里外的顺天。但是这抡才大典,中央里头也不可能真正不管,所以各部官员们也不得清闲。

不过,这些繁闹和陆寒还真没什么关系。西洋传教士们一离开,他突然就闲了下来。每天里去衙门点个卯就行,轻松无比。

为着有科举这件事情来缓冲,喧扰了好几个月的开海事件稍稍被人放到一边去了,当然这也是大家故意的。一件事吵得久了,也会累的……

“有个年轻儒生来访?”

陆寒接到门子的通报时,将手中的书卷放了下来。“告诉他,我一会儿就出去。”

他也是一步一步考上来的二榜进士——虽然考得顺利了点,但该走的步骤都走过,知道这段时间也陆陆续续有举子进京准备明年的会试。这些举子已经取得了会试的资格,不需要参加今年的乡试就能直接参考,因此都早早到京城来备考。

他们在备考的同时,也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文会,或是拜访一下有同乡关系或是亲戚关系的京官,请他们提携提携。

陆寒的家乡阳城人杰地灵,每一科乡试都出不少举子,因此进京赶考的人很多。只是,今年是陆寒留京以后举行的第一次秋闱,他也是头一次接待家乡上来的学子们。

时节还早,来的人也不算太多。这些人都是算准了沐休日过来的,陆寒一般都在家里,既然人家都上门了,也不多推辞,都一一接见了。其实,很多人比陆寒的年纪还大呢……陆寒今年,可还没够三十岁,堪堪二十七岁。

二十七岁的正四品大员,听起来真让家乡人民仰慕不已。他们远离中央,并不知道太多的朝廷局势,也不了解陆寒的宦海沉浮,只看到他头顶的光辉而已。所以,登门拜访的人对陆寒都十分尊敬,使得陆寒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不是那种威势十足的官员,尤其对着不是小官小吏的学子们,更摆不出什么架子来。一般高官可不那么愿意见陌生的学子,陆寒想自己闲着也是闲着,见见也没什么妨碍,就特意交代过门子让他们别拦着客人。来拜访过的人回去以后都交口称赞,说陆大人恭谦温文,乃真君子也……

今天这位客人,陆寒认为肯定也是个家乡过来的青年举子。

“学生王荃拜见陆大人。”

陆寒才走进客厅,便看到一个长身玉立,年约弱冠的年轻人走到自己面前来躬身行礼。他行礼时依足了礼数,但态度却并不卑微谄媚,显示出良好的修养与品格。

第一眼,陆寒便对这年轻人产生了一丝好感。不卑不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年轻人看起来脸上还有些稚气,却能将这态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应该是出身书香世家的名门子弟。

一阵寒暄后,陆寒得知这叫王荃的年轻人并不是阳城老乡,而是鉴州人,略略一怔。

阳城与鉴州虽然同属江南道,地理距离差的却挺遥远,不在一个地方。只是,如果要论起“同为江南道”来说,勉强也算老乡的……只是这么一算下来,朝中倒有一般人是陆寒的老乡了。

江南道多英才,考上科举的人数是偏僻省份的十倍,占据半边朝堂并不奇怪。

陆寒有些摸不清这王荃的来意了。

谁知更让陆寒诧异的在后面……王荃居然提出,想拜会陆寒的妻子陆夫人。

陆寒眼里闪过一丝不悦,但随即又压了下去。王荃光明正大的提出来,肯定不会是和芳菲有私情什么的,可这未免也有点儿失礼吧?

幸而王荃马上说:“其实,是学生的未婚妻子,与陆夫人有旧……她知道学生要上京备考,特地让学生捎带了一些礼物过来送给陆夫人,表达她的心意。”

“哦,是这样。”陆寒微微一窘,心想自己幸好没有失态,听人家好好把话说完果然是很重要的。

只是紧接下来,王荃说出自己未婚妻的名字,却让陆寒不得不失态了。

他的未婚妻姓蔡……闺名明媗。

陆寒一下子愣住了,旋即哈哈笑着说:“原来是明媗这小丫头?贤弟何不早说。”两人年纪相差不到十岁,陆寒一开始就让他以平辈论交,但王荃守礼始终谨称学生。

但是从明媗的辈分论起来,陆寒这平辈论交的确是对的,因为明媗一直与芳菲姐妹相称。

既然知道是这么一回事,陆寒也就让下人去给芳菲传话了。芳菲一听外头来的年轻学子是明媗的夫婿,立刻把手边的事情都扔下了不管,赶出来看看她这“妹婿”是个什么样的人才。

这年头女子单独见外男肯定不行,但在有父亲丈夫兄长之类的男亲陪同下见见男客也是可以的,毕竟交际时这种会面是难以避免的。而已婚妇人则比闺阁女儿更方便些。

她赶到厅上,只见丈夫下首处坐着一个青衫儒巾的青年人,虽说并不是特别英俊,但自有一种清华气度,看得出是个饱学才子。

只是,怎么这青年看着有些眼熟,倒像在哪儿见过一般……

那王荃看到一位华贵娇丽的夫人在两个俏丽丫鬟的陪伴下走进客厅,迅速站了起来,微微垂头上前两步向芳菲行礼。芳菲越看他越觉得熟悉,却听得丈夫在一边介绍过:“这位是江南道鉴州来的举子,姓王名荃。”

王荃?

“啊,是你?”

芳菲终于在记忆的海洋中将这张面孔翻了出来,忍不住惊呼一声,脸上尽是惊喜神色。

王荃像是早就知道芳菲会有这种反应,点头笑道:“是的,陆夫人,正是在下。”

陆寒则是完全摸不清状况。娘子认识这人?

   

正文 番外(四)小人物的幸福,之二

番外(四)小人物的幸福,之二

炎夏,京郊陆家别院。

碧青提着一个红漆填彩食盒从内院出来,拐到别院一角的大厨房里。

大厨房里烟火缭绕,几个厨娘仆妇正在大灶菜案前忙碌着。择菜的择菜,炒锅的炒锅,各种吵杂声音糅合在一起,真震得碧青耳朵生疼。

“王大娘王大娘”

她对站在厨房门口监督厨娘们做事的一个管家婆子喊了一声。

那四十岁左右的婆子穿戴得较为齐整,头上也插着一支镀金银钗,看起来比里头忙活的下人们体面些。

她是管着厨房的王婆子,丈夫在庄上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管事,夫妻俩平时在别院里头虽然不是顶大,也算说得上话。

“哎哟,碧青姑娘怎么过来了?仔细被这儿的油烟熏着。”

王婆子带着一丝讨好的走过来,顺手就接过了碧青手里的食盒。

碧青微微一笑:“没事,我哪有那么娇气。夫人让我先来取大少爷的饭,说大少爷已经饿了。”

王婆子忙不迭奉承碧青:“姑娘让个小丫头过来说声就好了,怎么好劳动你亲自到这儿来催……我这就给你取去。”

碧青是夫人身边得力的大丫鬟,这院里的仆人谁不知道?夫人又是最和气最念旧的,服侍过她的大丫鬟们现在都是陆家得脸的管事娘子。

一个春雨,嫁给了大管家涂七,现在管着陆家大宅的一切内务,内总管当得稳稳的。一个碧荷,嫁的是管事陆砚,夫妻俩替夫人打理铺子里的生意,比铺子里的大掌柜们还体面。而且,这两个丫头出嫁的时候,夫人还给陪了厚厚的嫁妆,真像嫁妹妹似的。

这怎能不让人眼红呢?眼下碧青已经到了要出嫁的年纪,许多陆家的奴仆都在打她的主意。

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算盘,并且都打得贼精。这碧青姑娘相貌中上,性情敦厚,又得夫人青眼,谁家娶了她肯定都错不了。

王婆子屁颠屁颠的捧着食盒出来,双手呈到碧青面前:“碧青姑娘,大少爷的饭菜好了。”

碧青轻轻点了点头,就要转身离开。那王婆子却缠着她说些村话,绕着弯儿把话题往她那个跟着老子在庄上做活的儿子身上扯。

“我那大郎,别的不说,力气可是大得很,他爹抬不动的石轱辘,他一口气能一手提起一个……做活最是用心……”

碧青一直含笑听着,没有丝毫回应。等王婆子换气的时候,她才说:“王大娘你忙吧,我趁着这饭菜没凉赶紧给大少爷送去,他可是饿得狠了。”

她打出大少爷的牌子来,王婆子哪里还敢再缠她,便只得眼睁睁看着她去了。

“王大姐,你啊……”

王婆子刚才的行事正落在和她来往比较密切的闵婆子眼里。这闵婆子是管别院里头的各色器皿库房的,平时闲的很,最爱到各院串门。

她闲极无聊,常常打听各种小道消息。这回主人到乡下来暂住,更是让她的八卦细胞爆发起来,一天到晚跟人打听东家的新闻。

她神秘兮兮的靠近王婆子说:“你这算盘怕是成不了啦。这碧青姑娘,怕是看不上你家大郎呢。”

王婆子平日和闵婆子很熟,也没那么多客套的,只说:“我家大郎比碧青姑娘大个半岁,正是年岁相当,而且大郎这孩子老实得很,你也不是不知道。只要我老婆子拉下脸去求求夫人,夫人未必就不给我这个面子。”

“得了吧,你在夫人面前有什么体面”闵婆子嗤笑一声:“咱们和夫人才见过几回?拢共也没跟夫人办过多久的事,她肯不肯见你还是二话呢。不过啊,老姐姐,我不是说你家大郎不好,而是……我听说……”

她凑近王婆子的耳边:“听说,夫人是想给碧青姑娘开了脸,放在老爷房里呢。”

“啥?”

王婆子一下子懵住了,这么说,碧青姑娘将来是要当姨娘的?

她一想又不对:“咱们老爷从来不收什么通房妾室的,这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会突然破了例?”

闵婆子“切”地笑了声,压低声音说:“以前不收,不代表以后就不收啊。之前那春雨碧荷这两位,听说一个是年纪大了些,一个是长得太好了,夫人都不好往老爷房里送。这碧青姑娘过了十八岁,夫人还没给她婚配……说起来,碧青姑娘长得又不如那两位,脾气也好,听说大户人家最爱找这样的姑娘当屋里人了……”

碧青提着食盒往内院走,并没有听到八婆们瞎编的闲话。

她年中就已经过了十八岁。一般说来,十八岁的丫鬟,就该由主家来配人了。不过这也不是硬性规定,许多人家因为丫鬟用得熟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替代,或是别的原因,也会晚一两年才把丫鬟放出去。

像春雨,足足在芳菲屋里长得二十二岁才出嫁。这是因为芳菲自己都晚婚,连带着就耽搁了她,但是当时还在绸缎庄里当学徒的涂七可是一直痴心的等待着她的。

“咱们要是能嫁一个像涂大哥那样的夫君就好了。”

平时闲聊的时候,口无遮拦的碧桃就曾经这样说过。私底下,她们两个会叫涂七涂大哥,而不是涂管家。这自然是由于她们和春雨碧荷一起从阳城过来的缘故。

她们是底层小人物,绝不敢奢想嫁给老爷那样的达官贵人。在她们目光所及的世界里,涂七就是完美夫君的典范。痴情,专一,有担当,疼妻子,又有出息……多好

虽然陆砚也是不错的男人,但是和稳重的涂七一比,他未免就显得逊色许多。

十七岁的碧桃,都开始幻想自己未来的夫君了,碧青怎么可能不去想呢?

十八岁生日那天,夫人曾将她叫到面前,亲口对她说:“碧青,你现在是个大姑娘了。女大不中留,我始终是要把你嫁出去的……这家里,你看哪个更好些?若是你有了意中人,直接跟我开口便是,我一定不会将你胡乱配人的。”

碧青固然知道夫人是一番好意。几年的主仆下来,也值得这个情分,可她只是绞着双手一个劲儿的摇头摇头摇头,直说自己不想嫁人,根本没有看中哪个。

她也没有说谎。

陆家现在大大小小的下人也有几十口了。适龄的男仆也有不少,甚至也有些护院还未成婚的……可碧青根本就不觉得哪个特别顺眼。

碧桃有时会偷偷问她:“哎,碧青姐,你觉得什么样的男人顺眼些啊?”

她们不会说什么喜欢不喜欢,更不会说“爱”这个词。说“顺眼”,都已经是女儿家的极限了。

碧青自己都不知道。她比较亲近的男性……爹爹,叔叔,阿哥,弟弟……都在当年那场阳城大地震中死去了。

如果非要说的话,或许是……像阿爹那样的男人吧。

她的阿爹生前是个篾匠,有一双非常灵巧的双手。在编竹篾框子之余,会用剩下的废料给她和哥哥、弟弟编些蝈蝈、蛐蛐、蝴蝶、蜜蜂之类的小玩意。他是很疼他们的……

碧青永远记得,大地震的前一天,阿爹还给她编过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她把那个小兔子放在床头,看着它睡觉,心里满满的都是欢喜。

那个小兔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