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芳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竞芳菲-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喊着:“萧大人,其实我很完美,选我当女婿吧”

萧卓显然心情很好,让女儿先向众人团团行礼,又请众人回厅中落座。有个少年因为边走动边偷看绿影,一不小心绊在大厅的门槛上差点摔跤,闹了个大红脸,被他家长辈用眼刀死命瞪了一记。

等大家重新坐好,自然是纷纷向萧卓恭贺,谀辞汹涌不绝于耳。也有奉承萧绿影出众的,立刻引起一片共鸣,让站在萧卓身后的绿影极不好意思,头都快垂到脚面上了。

萧卓很满意,看,趁着这个机会让大家见见自己女儿,冲淡那次事件对女儿名声极为不利的影响,还是很有效果的嘛。至于帝后的赏赐,他也没料到,但这两位的心思他却是摸透了的,也不觉得太过震惊。

等厅上稍稍安静了一些,萧卓才再度开口。他朗声笑道:“今儿真是个好日子,小女及笄已是一喜,有蒙圣上与皇后赐下礼物,更是一喜……可谓双喜临门”

“不过,不才还有一喜,想与诸位分享”

哦?还有喜事?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五章:三喜

第三百二十五章:三喜

(12月11日第三更。)



萧家内院的气氛有些微妙。

绿影出来行礼时已经让女宾们小小吃了一惊,原来萧家千金和传说中完全不一样。但这还并不足以让她们震撼,顶多只是作为日后的小小八卦谈论一下罢了。

真正让女宾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绿影行过及笄礼后,便被人叫了出去。

皇上与皇后,同时赏下了礼物来祝贺萧绿影及笄

一时间,各家女眷都纷纷议论起来。

在这之前,并不是没有先例。尤其是宗室的女儿们及笄,宫里照惯例都是要送礼的,皇亲国戚嘛。

可是萧卓,却算不上宗室……虽然他是皇帝的表哥,但其父生前只是官至知府,母亲也不过是个学政家的女儿,他并非皇家血脉。

而萧绿影更不是萧家嫡出的女儿——众所周知,萧卓无家无室,她仅仅是个养女罢了。

在场的小姐们,无一不对萧绿影羡慕嫉妒起来,今天之后,萧绿影便是京城里最出名的千金小姐了。女孩子的心理很奇怪,纵使这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可见到别人出风头,心里总不是那么舒服。

夫人们还不至于嫉恨一个小女孩,表面功夫肯定要做好的。还有人对端妍笑道:“萧家的门槛,看来就该换一换了听说萧侄女还没定亲呢,怕从明儿开始,萧家的门槛就要被媒婆们踏破了。”

端妍和芳菲一齐笑了起来,颇有些与有荣焉的样子。她们都是真心疼爱萧绿影的长辈,当然喜欢萧绿影过得好。虽然未必希望她日后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但是都盼着这场及笄礼可以扭转萧绿影在众人心目中的恶劣印象。起码,不要被人认为是悍妇之类的嘛。

于是好些人便都过来凑趣,说要如何如何的郎君才配得起萧绿影这样好的姑娘。少女们则有些不满,因为今儿到场的女孩儿们也都到了适婚年龄,其中有些尚未定亲。想到京城的婚姻市场上又杀入一匹黑马,她们未必有多开心。

然而,在前院传来的另一个消息,让女眷们——包括端妍和芳菲都再次感到了愕然。

萧卓在接旨谢恩、送走黄太监后,便对众人说,他这女儿今日既然及笄,到了碧玉年华,也该嫁人成亲了。

就在许多人开始酝酿着向萧卓举荐自家子侄、不少年轻人用看老泰山的眼神看着萧卓的时候,萧卓却宣布——他要将萧绿影许配给薛家的少年郎。

薛家?这人是谁?

哪个大臣是姓薛的来着……就在众人开始回想朝廷里的薛姓官员时,萧卓从身边拉过一个锦衣校尉……然后,跟大家介绍,这就是他的未来女婿。

一个……一个普普通通的、锦衣卫?

开什么玩笑……

那一天,参加萧绿影及笄礼的客人们,都有种被雷劈了再被大象踩一脚的感觉……不止一个人在想,萧卓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蓬门对蓬门、木门对木门”,这是社会普遍通行的婚嫁传统,一贯以来哪家哪户都是这么嫁娶的。

堂堂朝廷高官、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女儿,要嫁一个平凡的校尉……而且这薛校尉家里,就是一般的世袭锦衣卫家庭,比平民百姓是好许多,但如果是萧卓家的门第一比……真是萤火比之月光。

客人们回去后,都在揣测萧卓的想法。有人说,养女始终是养女,萧卓根本就是随意把她许了个属下,并没用心替她挑丈夫。

又有人说,或许是萧卓觉得自己女儿的名声已经不好,怕嫁到好人家受歧视,索性低低的找一户女儿嫁过去能当家作主的寻常人家。

另外有人在反复琢磨后,用力一拍大腿,说萧大人这招高啊这又是变相地向皇上表忠心啊

“这不是明摆着的么?萧大人从来很少结交别的官儿,一向以‘纯臣’自居。要是女儿嫁到别的当官人家,萧大人和人做了亲家,怕就难保持这种立场了……萧大人结这门亲,根本就是结给皇上看的,让皇上看看他的忠诚……太高明了啊”

这种推论一出,众人皆“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萧大人果然够光棍,够彻底

“只可惜了那位绝色佳人,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这样的美人,就该像名花一般养在珍贵的瓷器里,这一嫁……可惜了可惜了……”

见过萧绿影的公子哥儿们,都觉得无比的惋惜和遗憾。唉,那位小美人,就这样被牺牲了啊

比他们还遗憾的,是锦衣卫里许许多多的校尉们……

“早知道萧大人愿意把女儿下嫁,咱们就该抢在前头去提亲啊……谁想到小薛那么大胆,又那样好运?居然敢撺掇着家里人去萧家提亲,更神奇的是,萧大人却答应了……”

每当想到此处,众多锦衣卫校尉……甚至是力士……都恨不得拥有让时光倒流的法力,让自己回到一个月前,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向萧卓提亲的。

芳菲和端妍当天特意等到客人散去,将绿影叫到房里,问她这桩亲事的详情。

萧绿影只是害羞,问她什么都答得模模糊糊的。芳菲和端妍也只能大概看出,她对于这桩亲事大概是乐意的,并不反感。既然她自己愿意……那应该是好事吧。

但是端妍在背后还是和芳菲说:“嫁到那么普通的人家去,绿影要受委屈了。”

芳菲说:“也未必。萧大哥不会让绿影吃苦的,他那么宠她……绿影自己也是个有主意的人,若是她不喜欢,萧大哥也不会强迫她的。”

她这时才想起来,那个要娶绿影的薛校尉,貌似就是上回帮她救助产妇、后来还护送绿影去上香的那一个。印象中,甚是孔武有力,面孔也算得上英俊,或许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吧。

既然是萧卓的属下,他应当了解此人脾性,不会随随便便就答应这门亲事的。想到这里,芳菲也就放心了些。

实际上,薛连光家里来提亲的时候,萧卓是问了萧绿影的意见的。其他人家,儿女亲事一般就是由父母做主了,当事人的意见并不重要。萧家当然不是这样,萧卓还是很看重女儿自己的意愿的。

萧绿影考虑了半夜,才对父亲说,自己再见一见薛连光,才能做出决定。

其实这样非常不合规矩,可萧卓本身就不是个很守礼教的道德卫士,也就同意了。

他不知道女儿和薛连光谈了什么,但这次会面后,绿影便默许了薛家的提亲。女儿自个都肯嫁了,萧卓只得尊重她的选择。

从他本心出发,他是不太想让女儿嫁锦衣卫的。他自己就是做这个的,知道这一行的苦辛酸楚,有多少个锦衣卫能像他似的天时地利人和,坐到这个位子上?但即使坐上了这个最高的位子,也是在刀尖上舞蹈。外人只看到他的风光,又怎知他风光外表下是何等的战战兢兢,步履维艰。

但是薛连光……他是救过女儿的,女儿和他又相处过一段时日,现在看来,两个年轻人私底下像是有了些默契。这倒不好拆开他们了……

萧卓在答应了薛家提亲的同时,也和薛连光密谈了许久。密谈的内容除了要薛连光保证必须好好疼爱女儿之外,更提出,如果薛连光非要娶女儿,最好改行。

薛连光的态度很坚决——为了绿影,别说是不做锦衣卫,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都是愿意的。

萧卓从薛连光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某些熟悉的东西。

那是十多年前的自己吧……同样是为了心爱的女子……

只是,薛连光比自己幸运。他喜欢的女子,应该……也是喜欢他的。

既是如此……自己便成全了他们吧。

萧绿影的婚事,也只是正月里京城社交圈的一段较为热门的新闻罢了。大家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大胜后朝廷对于功臣们的封赏。

这才是官员们关注的重点啊。这场战争对于京城官场的影响并不小,在仗没打完的时候,户部和兵部就被撤掉了一批渎职的官儿。皇上又把一些听话的低级官员提拔起来,放到要害的位置上……加上皇上派到边关的将领打了胜仗,更因为除夕夜那场声势浩大的庆典……

朱毓昇在朝堂上的威望,再也不是当初登基时能相比的了。

历时几年,他总算坐稳了这个位子……并且把许多权力,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功臣们一批一批的受封。缪一风被封为威远将军,依然镇守西南,顶替原先的西南军主帅,那位主帅则因为年纪过大,被调回兵部来“养老”了。

整个正月,陆陆续续封赏了许多人。

但是……陆寒迟迟没有受赏。朱毓昇完全没有提过,陆寒的功劳。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求娶

第三百二十六章:求娶

对此,芳菲却是不知情的。

陆寒不是太在意自己是否受赏,也就没把心事带回家来。既然他没什么特别异样的表现,芳菲也不会多想。

为着要安胎,她也没能出门应酬,外界的事情只能从陆寒嘴里听说了。

二月初,京城里还是陆续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新闻。

先是宫里的事,那位近来颇受注目的兵部尚书家的侄女儿、封了嫔的梁氏,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是朱毓昇所出的第三位公主,显然她的降生又牵动了许多人的悲喜。估计这一回,梁嫔升四妃的愿望是落空了。

而皇后自然是暗自欢喜的。不过她也确实有可以在明里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她的父亲,原先的秦主事,被封为乐清伯。

尽管不是世袭的爵位,但毕竟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秦家人十分满足。得了封号,朝廷又拨了一笔不多不少的银两和一座大宅子下来,专让这位乐清伯修建伯爵府。紧接着秦皇后的几个兄弟,也授予了不大显眼的官职。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上在搞后宫平衡。既然如今许多妃嫔出身不弱,皇后家若是太寒碜,连带着太子都跟着丢分。而秦家并非世家大族,虽然家族读书人是不少,却没一个官居高位的,根基浅薄,即使封了伯爵也不怕后族坐大。

看来皇上还是对太子寄予厚望啊。好歹是他第一个儿子么,就算天资平庸,皇上依然愿意下力气栽培他。反观罗淑妃生的二皇子,皇上待他更淡,其母也并未再度得宠……

后宫局势,还是不太明朗啊。当然,皇子们还小呢,皇上春秋正盛,现在说这个也未免太早了。再说,张贤妃肚里的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起码大家都知道,张贤妃生的大公主很得皇上的欢心。若是张贤妃生下皇子……真不好说啊。

对于这些朝堂与后宫的暗斗,芳菲只是淡淡听着,没有太多的感想。她眼下只能囿于家中,教孩子读书写字解解闷罢了。

柳儿为了能让即将出生的“妹妹”——他一心是如此认定的——亲近自己,真是很乖的每天在芳菲屋里朗朗读书。他现在四岁半,便已经学全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芳菲已经准备开始教他读唐诗了。

柳儿这孩子平时闹腾得很,但一到了读书的时候,居然也能坐得住,不必芳菲过多的督促。陆寒“洋洋自得”地宣称,这是因为柳儿像自己的缘故。

他的词库里没有“优质遗传”这种词汇,但话里话外,都在向芳菲“炫耀”自己的“种”有多好。

芳菲取笑他说:“是,都是相公你的功劳,你不是从小就名扬阳城的小神童么?反正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可是经常因为读书懒惰被先生责罚,回到家里又被公公婆婆教训呢。”

陆寒嘻嘻一笑,说道:“难为娘子记得那么清楚,为夫真是惶恐啊……”

不过陆寒的遗传确实很强劲,因为家里那三个还没开蒙的小子,只是每天蹲在芳菲屋外听柳儿读书,不知不觉就背会了一半。等陆寒听到小白在他面前断断续续地背完一篇《百家姓》的时候,惊讶不已,这才知道小二、小三和小四都会背好些个文段了。

芳菲反倒担心起来:“学得太早,会不会反而揠苗助长啊?”

她自己是教书的,各种教育理论看得很杂,知道孩子的智力开发得太早,有时并不是好事。有些父母一心追求让孩子成为“神童”,孩子的智力还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大堆大堆的给孩子灌输知识,却得到了反效果。

她记得上辈子看到一个案例,说是一个孩子家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一家子分别会六七种语言,是典型的外交官家庭。等这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大人们觉得每个人教他一种,这样他长大了就直接掌握多种语言了。

于是每个大人跟孩子说的话都不一样,期待着孩子自然而然就变成语言天才。谁知道,这孩子反而一直都学不会说话,直到几岁,都拒绝开口……后来去医院一查,孩子被灌输的信息量过大,脑子出了问题……变成后天智障了。

现在见自己几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居然也能背上几百字的文章了,芳菲在短暂的喜悦过后,感到了一丝不安。

陆寒却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这又不是咱们强逼着他们学的,是他们自个一边玩儿一边学会的……怎么就是揠苗助长了呢?揠苗助长,你得先揠苗吧……咱们可啥都没干。”

芳菲一想也是……孩子自觉学,和被人逼着学,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不过她还是对陆寒说:“话虽如此,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