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芳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竞芳菲-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又说回来,要是陆寒真是那么个没出息的人,她又怎么会欣赏他?

她不反对大女人和小男人的组合,那是人家的自由。只是于她自己……她始终希望,她喜欢的男人,是比她高一点点的。

不需要高出很多很多,比如高到皇帝的程度,就敬谢不敏了。只要高一点点……让她可以稍稍扬起脖子来仰慕他,就好了。

她看不上贾宝玉那样拒绝长大的纨绔子弟,只会在女人堆里吃脂粉……

唉。男人,没出息不好,太有出息了,也是一种烦恼啊

可是,谁让她爱他,是他的妻子呢?

想到此处,芳菲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

她轻轻握住了陆寒的手。

“相公啊……”

“相公啊,芳菲会想你的。”

“你要是去了东南,可不许乱看其他的女人哦。连小女孩和老奶奶都不许看”

“听说东南那边很流行结契兄弟的,也就是所谓的男风极盛……你可要把持住不能被什么清俊小子勾搭走了哦……”

陆寒只是静静听着妻子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听到后来,芳菲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哭腔,却还在继续说着。

“我才不拦着你呢我在京城过得多好,又有很多好姐妹,孩子们又都粘着我……你看,安儿多可爱啊?可惜还没等她认人,你就要去东南了……”

“呜呜呜……”

芳菲终究是哭了出来。

但是,至始至终,她没有说过一句,让陆寒不要走的话。

如果你的男人注定是鹰,就不要将他当成鸽子来驯养……爱他,就让他飞吧。

只要他像风筝一样,无论飞得多高,线头都紧紧地被自己抓在手里就好……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宠幸

第三百四十三章:宠幸

云鬓花颜金步摇。

鎏金铜镜被打磨得又平又亮,烛光下,铜镜中倒映出一张娇艳的芙蓉面。

梁嫔拿着细细的眉笔,慢慢地描着眉尖。良久,她才满意地放下眉笔,想了想,又对身边的小宫女说:“把那瓶茉莉香露拿来。”

小宫女从梳妆台的另一边抽屉里取出一个精巧的雕花木匣,从里头拿出一个薄瓷瓶子。

梁嫔把瓶塞一开,空气里立刻弥散着清幽的***香。

嗯,香草堂的香露果然很不错……

梁嫔轻轻往脖子和发间都点了点香露。

“好了,走吧。”

她盈盈起身,再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转身往殿外走去。

今夜,皇上点了她到甘露殿去侍寝。

梁嫔当然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自从她生了女儿,还没能再被皇上点到牌子呢。

看来自己的出头之日,总算要到了。梁嫔于是心情更好了……

半个月前,张贤妃薨逝,震动了后、宫。

皇上也有些难过的样子。张贤妃被他亲自下旨追封为皇贵妃,至于谥号,礼部那边还在商议着,没个定论。总之风光大葬是肯定的了,毕竟是四妃之首,又要顾着张家的面子。

何况她本人还生育了一位公主、一位皇子——三皇子没立住,但张贤妃说起来,始终是生育过皇嗣的。被追封皇贵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公主尚且懵懵懂懂,不太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皇上最怜惜这大女儿,也让人把她送到皇后宫里去,和二公主一处作伴。皇后自然也是做出一副贤惠的模样,将这已经死去了亲娘的大公主接收下来。

张李二妃一死,宫里的人心更加躁动不安。有资格升四妃的,比如梁嫔,当然是想要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这个位子,她身后的梁家也不会一点动作都没有。而底下那些美人们,也都各出奇谋,想要夺得皇上的注意。

比如就有人专门要为张妃抄经百部,嘴里说是为了为张贤妃超度,事实上还不是要引起皇上的注意?

罗淑妃那边,更是直接去对皇上说,怕这段时间皇后忙着宫里的事情,没闲余时间照料二位公主,她愿意代劳。

还别说,她这提议,得到了皇上的一句赞许……虽然最后人也没送去她宫里,可皇上对她也和悦多了。

但是伴随着张贤妃的去世,另一个消息则让宫中的妃嫔们有些不爽。

张家准备再送一个女子进宫,补上张贤妃的位子。据说,是张贤妃最年幼的堂妹,今年刚满了十五岁。

皇上似乎也同意了张家的做法。或许是他觉得自己对于张贤妃的死也有些许的责任?或许是想起了刚出生就夭折的三皇子,又或者想给大公主找一个亲近的姨娘来做母妃……总之,这位还未入宫的张姑娘,听说会在三个月后成为朱毓昇后、宫的一份子,一进来就封淑媛。

这真让人生气啊……梁嫔愤愤不平地想。自己堂堂尚书家的侄女儿,入宫时也只是美人而已。其他的许多美人,出身都不低,虽说没有个当阁老的祖父……可这也太超格了。

可现在张贤妃才死,大家正是争取皇上好感的时候,谁会没事干去触这个霉头说张家的坏话。

就连皇后,也只能一味地说好:“张妹妹才美过人,想来张家的家教是最好不过的……”

甘露殿近了。

梁嫔努力将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摒出脑海之外,轻轻动了动嘴角,让自己脸上维持着浅浅的微笑。

皇上最喜欢看自己这表情了呢,梁嫔有些自得的想。无论如何,现在讨好皇上才是最主要的。

女儿刚生出来的时候,梁嫔自然是深深的失望。可是,埋怨是没有用的,尽力让皇上再宠幸自己,生下皇子,这样才是正理——她还很年轻,有自信一定能生出健康的皇子来。

朱毓昇披着一件常服大袍,坐在甘露殿中的书案前看着几本奏折。

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看,朱毓昇是彻头彻尾的工作狂。只要有时间精力,他永远都在处理政事,绝不会把时间用在游冶、巡幸或是和宫妃们玩耍上。

即使是最挑剔的言官,都没法在这方面对皇帝做出什么批评。

说他是本朝最勤政的君主,是绝对没有人会否认的。

“臣妾叩见皇上。”

梁嫔娇声请安,朱毓昇只抬头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就算了。

梁嫔知道皇上素来是这脾气,绝不敢跟他耍小性子,自己乖乖站了起来。

“朕还要看几本奏折……你先去等朕。”

“是。”

朱毓昇对于他的妃嫔们很不上心。应该说,他这辈子能够给予的温情只有那么多,而他只想给一个人……除了那个人以外,再美再好的女子,他也没法子对她们产生太多感情。

也许是因为,他心里的那扇门,在十四岁入宫以后,已经紧紧的关上了。

他只能接受自己十四岁以前付出了感情的人,比如亲生父母、比如萧卓、比如端妍表妹……比如芳菲。

在十四岁以后,或许也有极个别的人能够稍稍和他亲近一点,如昀宁县主朱宜真。可是要让他像对待真正的家人那样对待她,也还是不行。

芳菲啊……

她会不会恨上自己了呢。

朱毓昇知道自己让陆寒到外地去上任,绝对不会是芳菲所乐见的。芳菲这个女子……不是那种渴望夫婿飞黄腾达的俗物。

可是这一回,朱毓昇却完完全全是从国事的角度出发任命陆寒,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什么私人感情。

要开设东南市舶司,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西洋使节团还在京城和朝廷谈,谈各种条件,可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开展海上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所以海禁是一定要开的。市舶司也一定要建。

但是叫谁去呢?

这个主持市舶司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是坚定支持开海的。说实话,这种人,在朝中,并不多……

要能坚定支持开海、要对海上贸易的事情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要和西洋人打交道——朝中许多人,居然反对和西洋人见面,认为这些西洋蛮夷简直是未开化的野人,和他们来往有污身份……总而言之,要符合这么多条件,还不能是个品级太低的官员,很难找。

有些能干的官员官职够高了,思想却趋于僵化。要不然,就是年纪太大,不适合去开拓新的领域。

陆寒其实真的是最适合的人选。

首先,他是实打实的两榜进士出身。尽管没有考上庶吉士——这是朱毓昇自己搞的鬼——出身上起码绝无问题。现在又是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平调到东南任正四品的东南市舶使,正好。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陆寒是开海最坚定的支持者。没有陆寒提供的那箱海图……根本不可能重开海禁。另外,他上书的奏折里,对海上贸易提出了许多见解,大部分都是很务实的。

还有……虽然朱毓昇不愿意承认,但他知道,陆寒是个能吏。只要给陆寒一个恰当的位子,他会做出让人惊讶的成绩来的……就比如,当初将陆寒扔到鹿城去当学政。只是朱毓昇一时兴起的做法。事后却证明,陆寒在鹿城学政这个位子上做得实在不错。

各种条件,陆寒都具备了。不派他,还派谁呢?

只是,芳菲才生产,断不可能随着夫婿一起远行……不对,朱毓昇想到一些事情,皱了皱眉头。

芳菲这人有时候执拗起来很可怕的。

就像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入宫一样。万一她真是不顾自己身体,硬是要跟着陆寒去,怎么办?

得想个法子才是。

朱毓昇把眼前的奏折放下来,看了看还站在一边的梁嫔,脸色略为柔和了些。

“朕要写个本子,你给朕磨墨吧。”

“遵命”

梁嫔得了朱毓昇一个好脸,脸上顿时漾开了甜甜的笑意。她也是个正当花季的美丽女子,这一笑起来,不是不动人的。

朱毓昇看着她的笑容,心情稍稍舒缓了些。这梁嫔……人还是很乖巧的,她家里最近的动作也不小……很多事,还得让梁家的那两个尚书侍郎去当马前卒呢。

算了,过些日子,让她补上李德妃的位子吧。反正,总要补上什么人的……这梁嫔好歹也生养了个公主呢。看她的样子,应该会比那李德妃懂事些吧。

他暗暗决定了这些,也不和梁嫔透露,只是执起笔来,在纸上落笔——

次日,陆府接到了一封新的圣旨。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陪读

第三百四十四章:陪读

皇城,紫宁宫。

秦皇后坐在正殿中与几个宫里的女官说话,听她们禀报一些宫里近来需要处理的事情。

如今的秦皇后,倒没有像初入宫那几年一样,动辄盛装严饰,打扮得一丝不苟。她只是穿着普通的宫装常服,梳着高高的特髻,插了一套鎏金挖银镶百宝的首饰。虽然和朴素什么的扯不上边,可也没有刚当上皇后时那么在意外表了。

那时她表面上看起来端着高高在上的皇后架子,其实心虚得不行,只有靠外在的华饰来增加自己的威严。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奇怪,许多一朝得志的寒家子女都会如此。

就像暴发户突然有了万贯家财,就在两手十指上戴满金戒指到处炫耀一样。越是如此,越是显出自己的底蕴不足。

但是,即使是暴发户,有钱的时日久了,底气慢慢足了,也不会一直都摆出这种惹笑的款儿来。

秦皇后当了几年皇后,尤其是最近张李二妃相继去世后,她在后、宫的权威日益上升,渐渐的心态也有了一些改变。

如果用芳菲的话来说,那就是——秦皇后终于找到做皇后的感觉了……

“皇上下的旨意……”

秦皇后接过一个女官递上来的名单看了看:“让这几家的孩子入宫陪太子读书?”

那女官禀道:“是的,娘娘,现在那几家都接了旨,也派人过来谢恩了。”

“陆懋卿。”

秦皇后轻轻读出这个名字,从记忆中寻找这个孩子的形象。

时间并不久远,她很快就记起了那个比一般孩子要强壮得多的小男孩。当时看起来,就比自己的昶儿大了一圈不止。只是年长几个月……

看来皇上对这陆寒,是真的要重用了。看看其他几个被选中的伴读,一是靳阁老的孙子、皇帝亲表妹张端妍的独子靳传,一是恒国公家的三字朱飒,另外的也都是皇家子弟。

只有这陆懋卿身份特别……特别低一些,和其他人相比的话。

“母后。”

秦皇后听到这声音,情不自禁露出衷心的笑意。女官们知趣地退到一边,一齐向从殿门外走进来的那小小少年行礼。

“叩见太子殿下”

太子朱昶手里拿着一卷翻得有些起边的经卷,快步走到秦皇后身边。秦皇后一把将儿子揽到怀里,心疼的说:“怎么还拿着书本?母后叫你过来说说话,你也不忘拿书,别太劳累了。”

说罢,她又瞪了跟着太子的两个宫女一眼:“你们怎么服侍太子的?也不好好劝太子多多休息。”

“奴婢知罪。”两个宫女被秦皇后一瞪,忙齐刷刷跪下请罪。

“母后,别怪她们了。是今天先生讲的书,昶儿还没背完,所以才会把书本带着。”

“母后知道你懂事。”

秦皇后爱怜地轻抚着儿子的小脸。

这是她真真正正的心头肉,命根子。看到他,她的心才有了安全感——当然秦皇后不知道安全感这个词,但是意思是不错的。

“母后,昶儿是太子,这是应当的。陆先生今天还夸昶儿了呢。”朱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哦?陆先生怎么夸你的呀?”

秦皇后温和地问。

她这个儿子,几个先生里就是特别亲近那陆寒。能让皇上看重的人,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陆先生夸昶儿比以前更用功了,嘻嘻。”朱昶又笑了笑,说:“陆先生还说,让昶儿多练些五禽戏、八段锦之类的,强健下身子。母后,您选几个小黄门去跟侍卫们学了,让他们回来教我好么?”

“好。”

秦皇后一口答应下来。

儿子比以前更懂事,更用功,秦皇后又是欣慰又是心酸。朱昶靠在母亲怀里,用依然稚气的声音说——

“母后,昶儿一定会努力当个合格的太子。”

“嗯嗯,昶儿最乖了。”

秦皇后高兴得想哭,只是人多,她才生生把感伤憋在了心里。

儿子为什么突然开了窍懂事起来,别人不一定清楚,她却是知道的。

她被幽禁的那段日子,朱昶也不被准许进入紫宁宫中与她见面。她在寝宫中默默垂泪时,也曾听见他在外头一遍一遍地喊着:“母后……放我进去,我要见母后……”

声声哀切,声声悲凄。

只差一步……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李德妃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