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作者:aaron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作者:aaron 完结-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效果应该是杰德谢尔曼先生想到的,你应该去看看电影的制作名单,他可是这部电影的视觉特效总监。”有人纠正了怪手杰克的错误,“至于谢尔曼先生为什么会拍这个镜头?我个人觉得是不是因为他和纽约人素来看不顺眼,干脆就推倒纽约人最大的骄傲算了。”

这个帖子后面除了有人在讨论视觉特效之外,也有人在索票。因为《变脸》的首映礼比公映时间要提前两天,而且整个北美地区只在洛杉矶的AMC旗舰店有一次罢了。很多烂番茄的会员都晓得银河电影一定会从烂番茄和IMDB会员里抽取近百名幸运会员参与首映礼,所以赶紧在论坛上示好,希望能得到管理员垂青。

“我现在想的问题是,难道真的有一天,我们美国的飞机会被劫持撞世贸大楼么?”

一名突兀的问题让整个帖子的风向发生了变化,大家忽然想到一个可怕的事情,《变脸》当中涉及的三起案件似乎都可以发生在美国。无论是校园绑架案还是地铁爆炸案,亦或者是劫持飞机撞大楼案都是美国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于是开始有各路达人分析可行性。

一个自称是FBI退役探员的人在回帖中说道:“我必须说一句,如果吴宇森先生和杰德谢尔曼先生是犯罪集团的话,他们一定是FBI最头痛的敌人!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个很严峻的现实,美国军方其实对于美国本土的防御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无论是我们的大西洋舰队还是太平洋舰队,亦或者是我们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我们针对的都是美国本土以外的敌人。美国自从建国以来,除了早期英国人曾经在我们本土横行过一段时间之外,就只有1941年时,狡猾的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因此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错觉,我们的本土是很安全的。是啊,大西洋和太平洋是我们的天生的屏障,北边是我们的好兄弟——加拿大;而南边则是我们的好跟班——墨西哥。谁能攻击到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但是随着恐怖主义的发展,你能保证我们美国本土没有恐怖分子?他们不会制造校园绑架案或纽约地铁爆炸案?或者干脆劫持一家班机直接撞世贸中心?既然能撞世贸中心,五角大楼、白宫或国会山庄呢?”

不过这番言论暂时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毕竟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变脸》的首映礼上。自从AMC在IMAX上与银河电影娱乐集团达成协议之后,银河电影旗下的作品都会将首映礼放在AMC的旗舰影院上。尤其是这部《变脸》中由于几个大场景都是采用IMAX胶卷拍摄并制作成了IMAX 3D版,所以AMC院线旗舰店的IMAX影厅自然是首选。

所有被邀请的影剧记者、影评人和幸运观众都齐聚AMC洛杉矶旗舰店,而且进场前大家都拿到了专属IMAX 3D反映设备的眼镜。对于一般观众来说,IMAX放映厅给人的一个感受就是大,不过很多影剧记者从官方赠送的资料卡上却知道了这个IMAX放映厅的不简单。这个放映厅是加大版的IMAX放映厅,因此一个放映厅的座位容量扩充到了650个座位。

而且最让影剧记者们惊讶的是,这个放映厅不仅得到了IMAX公司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杜比实验室的技术支持。据称这个放映厅的声响效果是得到杜比实验室专业人员的精心调试,更重要的是,杜比实验室将在这里实验他们尚未对外公布的7。1声道技术。所以观众们看到的《变脸》将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版本,因为7。1声道技术是需要格外录音的,要不是杰德求好心切,哪里舍得额外花笔钱去做这个?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的5。1声道技术都算新技术了,遑论7。1。

不过随着电影的开始播映,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新技术带给电影的新冲击。杜比环绕7。1声道技术在放映厅后方多加了两个音响设备,顿时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前面的声音冲击,后方的声音也能听到。尤其是在开场的校园绑架案中,后方的一声冷枪让不少观众惊出一身冷汗来。为了让电影能够达到PG13的级别,校园绑架案最后并没有用太多的直接镜头来展示,而是采用新闻播报的方式来带过这段剧情。

根据新闻主播的报道,这起案件虽然被FBI成功解救,但是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让FBI招致了朝野的抨击。为了调查这起案件背后的,FBI决定采用“变脸”计划来潜伏敌营。在这段剧情了,吴宇森在片中展现了未来许多高科技的设备,比如越来越轻薄的手机,而且手机的智能化也越来越强,不仅能用语音操作还有强大的GPS定位功能。除此之外,各种触摸屏技术的电脑和超薄的随身电脑等等,都让观众看得瞠目结舌。到了地铁爆炸案的情节,这里是电影中首次采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后前面转制的IMAX胶卷比起来,这里的视野果然开阔多了,尤其是爆炸特效那更是身临其境。要知道杰德可是从后世而来,他当然清楚后世制3D特效最爱玩的就是故意让部分碎片啊什么的从屏幕里炸向观众。

果不其然,这里的爆炸案惹得不少观众都伸出手想来阻拦并不存在的碎片什么的。观众的惊呼也让影评人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3D电影不仅仅是将电影3D化而已,更涉及到导演和编剧如何通过3D电影来实现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重叠。有很多电影艺术理论家在分析电影与话剧的区别在于,话剧是让观众明确知道这是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所以有所谓的“第四墙”理论,即话剧作品必须让观众产生隔阂。但是电影却是一个梦,让观众能完全参与到的梦,所以无数电影导演和技术工作人员都在用更逼真的方式展现电影,似乎3D电影和IMAXA电影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也有一些影评人看到这里很遗憾地写道,似乎是由于自己的老板插手过多,吴宇森导演那种暴力美学和诗化剪辑都未能完全展现出来。

不过观众们可不在乎这个,第一场绑架案是让他们有了听觉上的震撼,而第二场爆炸案则是有了视觉上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恐怖分子们策划行动都是非常符合逻辑的,没有一般警匪片里匪帮都是傻瓜的那种概念。相较而言,在《变脸》里,恐怖份子比FBI更聪明,而且更了解美国社会的弱点。不少观众忽然心寒道,不会哪天真有人在美国炸地铁吧?

而更让观众绝望的是,大反派肖恩不仅凭借卡斯托的身份重新回归社会,而且他在FBI获得了更大的成功。重要的是,卡斯托的妻子都没发觉出这个卡斯托不是原来的卡斯托。只有卡斯托的小儿子觉得这个“爸爸”怪怪的,但是却被卡斯托的妻子误以为是小儿子觉得爸爸出差太多而有了点陌生感。相较于卡斯托的大成功,伪装成肖恩的卡斯托却发现自己不仅在恐怖分子这边身份被曝光,更重要的是,FBI那边支持这个行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一次“意外”中全部死亡。

要拿回自己的身份的卡斯托不得不同时面对FBI和黑帮的追杀,重要的是,卡斯托还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为了在国际上市场沽空美元,黑帮决定在纽约再度制造一起恐怖案件。但是卡斯托送出的情报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自己唯一的朋友也在提醒他,“你现在是FBI头号通缉犯——肖恩阿彻,你在美国和欧洲都已经没有容身之处。卡斯托,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从墨西哥那边逃亡南美。虽然你会失去所有的一切,但起码你还活着。我的朋友,我不希望看到你死去,更不希望看到你背负污名而死去。”

此时的卡斯托也已经绝望,他知道他的朋友也无法再帮助他许多,或许能帮他逃离到墨西哥就已经是最大努力了。可是在他的脑海里,他却回应自己第一天加入到FBI的誓词,“我在国旗下宣誓,誓死效忠美利坚合众国”……


、128·开创历史的场景

卡斯托在准备放弃时回想自己加入FBI时的誓词这个场景其实是杰德添加上去的;原作是没有的。横竖《变脸》已经被杰德改得面目全非;也不在乎再多一些改动了。这个场景本来被吴宇森斥为“拍马屁”,但还是被杰德保留了下来。他之所以在这里准备拍一下美国政府尤其是FBI的马屁;为的就是预防将来若是真的发生“911事件”的时候可以保全吴宇森。

杰德自己只是制片人和编剧;而且还是美国人,尤其还是美国国父的后裔……仅凭这几条就足以说服美国人,他不是叛国者。可是吴宇森怎么办?他是华人;又拍了这么一部堪称“犯罪教科书”的电影,谁敢保证FBI在未来不会去找吴宇森的麻烦?所以杰德不得不让这部电影在思想上非常正确;全片的主旨就是虽然恐怖分子强悍;虽然美国政府有些官僚;但是美国的公务员和警务人员还是非常尽职的。

别以为美国政府不吃这套,美国政府可是爱死了那些主动拍马屁的影视创作者们。由于美国法律的限制,美国政府不能在国内宣传自己,所以哪怕美国政府被美国人民黑成猪了,他们也只能忍着。因此碰上那种愿意拍马屁的影视制作人们,美国政府在各个方面还是愿意给予支持的。

最简单的来说就是迈克尔贝,这厮从《勇闯夺命岛》开始就大拍美国军方的马屁,结果到了《变形金刚》的时候,美国军方就直接勾搭上了迈克尔贝。你给我大肆宣传美军英勇,我就安排真正的美军参与你的拍摄。到最后,《变形金刚》几个场景完全是按照美国征兵广告的调子去拍摄的,最新武器层出不穷。

尽管电影人自身和影评人都很反感这种对政府的谄媚行为,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镜头对老百姓还是极有煽动作用的。在普罗大众的眼里,卡斯托就是一个被政府遗弃但是却始终坚守自己信念的FBI探员,咱美国有这样的得力探员,还怕什么恐怖主义分子?

而此时FBI内部也有人开始在调查所谓的变脸计划,虽然这个计划是一个小范围知晓并执行的计划,但还是有些蛛丝马迹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FBI副局长希克斯对这个很奇怪的情报源头感到好奇,因为他无论如何翻阅档案都没有找到卡斯托卧底之后的秘密代号。尤其是这个秘密代号成功预言了纽约地铁爆炸案之后,希克斯决定自己好好调查这个秘密代号。

很快他便知道了有关变脸计划的一些蛛丝马迹,可是追查下去之后,他意外发现执行这个计划的实验室神秘消失了,而所有人员也人间蒸发。他在所有的记录里查阅到的最后一条讯息就是“有人参与了这个计划”,联系到那个“西恩”大魔头最近异常的表现,希克斯忽然意识到,FBI内部已经有人执行了这个计划,换脸的对象就是西恩。但是是哪个探员执行的?这个却没有人知道了。

而且让希克斯满身冷汗的是,所有FBI在编人员一个都不少,那就意味着真正的西恩也通过换脸潜伏进了FBI内部。这让希克斯副局长有些哭笑不得,FBI安排的卧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倒让对方的卧底潜入了自己的内部。希克斯不会轻易去惊动那个卧底,既然人家敢潜入进来且到现在还没有被发觉,那么这个人也的确够聪明的了。

希克斯暂时按下去挖自己这边卧底的心思,转而研究起西恩那边提供的情报。其中提到恐怖分子将劫持飞机撞击世贸中心,进而打击美国经济以便从国际汇市牟利的情报。但是这个情报被分析人员批为“无稽之谈”,仅仅是在档案里备份,并没有提醒给任何人。

希克斯立刻挂了个电话给情报分析课的研究人员,“我想知道,有没有可能我们的飞机被劫持并撞击世贸大楼?”

“局长阁下,这怎么可能?这个情报的来源都是不可信的,所以情报自然是无稽之谈。”

“我不管来源的问题,我就想回到,我们的安全措施足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么?”

“我不敢保证,因为没有百分百的安全措施。”分析人员道,“但是这是一个妄想。”

希克斯没有再和分析课的人啰嗦,而是吩咐带着几名骨干人员从华盛顿特区直奔纽约而去。不过与此同时,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已经闯入了纽约的上空。尽管纽约的空管局不断呼叫这架飞机,但是这架飞机还是径直撞上了世贸大楼的南楼。

这个场景是吴宇森采用IMAX胶圈拍摄完成的,因此视野非常宽阔。除了用电脑特效进行模拟之外,还有不少镜头是采用搭景的方式进行拍摄。亦真亦假的镜头经过电脑合成之后就变得异常真实,尤其是通过办公楼内职员的视线看到一架庞大的飞机撞击大楼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只听得现场无数人在惊呼,接下来就是飞机爆炸,然后航空煤油淋在大楼上,引发大火。高温促使大楼的钢架发生了变化,大楼开始变得摇摇欲坠。可是还没有让高层的人员撤离下来,世贸大楼就开始发生坍塌。为了让坍塌的场景更真实,吴宇森再度祭出了电视新闻剪辑画面的手法。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贸大楼,自然很快就被全美各家电视台同步直播了出去。

甚至连正在飞往纽约的希克斯局长都已经知道了,他知道自己这次又慢了一步,惟有看着世贸中心南塔就这样坍塌了。

“上帝啊,这是怎么拍出来的?”后面的观众都在惊恐中低声询问着,“难道吴很的派了一架飞机去撞世贸大楼么?太真实了!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影评人们则努力回想刚刚场景中里的瑕疵,让他们感到挫败的是,整个场景真实得无以复加。仿佛吴宇森不怕观众挑刺一般,整个场景至少动用了八台以上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在巧妙的剪辑和强大的电影特效下,整个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镜头简直是无比真实。

既然挑不出毛病来,影评人们惟有对这个镜头处理拜服了。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驾驭这样的大场面,场面越大意味着摄像机越多,参与的人员也越多……这就意味着出错的可能性也会越多。这个时候不仅考验导演的镜头语言功能,更考验导演的现场调动能力。很显然,吴宇森很出色地处理好了这个场景。

就在大家还在回味那个经典的镜头时,电影已经来到了最后。希克斯局长找到了西恩,确定了他是真正的卡斯托,那么也就意味着那个卡斯托就是FBI苦苦追寻的西恩阿彻。在FBI的围捕中,带着西恩面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