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皮可不管那么多,见对方赖在座位上不走,当即放下菜篮,伸头叼拽着刘启华的衣角。

“好,好,我怕了你。”刘启华郁闷起身回去,拿了瓶酱油,然后将人民币找零。目送小皮远去,他才重新坐回来。

第五百二十六章 火爆异常

“这头黄斑皮被刘军浩训练成了精,啥活都能干!”旁边的游客赞叹不已,“啥时间也问他讨要一个狗仔。”

“拉倒吧,现在哪个人不眼馋,不知道多少人打过招呼,想弄只狗仔很难。再说,弄过来又怎么样,关键是会训练。黄斑皮如果训练不好,和一般的猎狗没两样。”刘启华不以为然的叫道。

刘军浩家连带赵老爷子家那三只黄斑皮的表现不知道征服多少爱狗的游客,如今养在深山无人识的土狗黄斑皮水涨船高,价格一路攀升。这两年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讨来黄斑皮,可是将它训练的和小皮一样聪明的却没有。

不提游客们如何谈论小皮,这家伙从出发到回家总共用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张倩连菜还没有炒熟呢。

两个孩子上午闹半天,现在终于安生下来,快做好饭时,相继睡熟。

刘军浩松了口气,看来中午能吃个安生饭了。他轻手轻脚把两人放在床上,这才关好房门。

这会儿工夫,张倩已经被饭做好。

先盛三碗没放油盐荤腥的白面条,稍微往里边洒了几个盐粒,然后分别倒进豆豆两口子、悟空和松鼠的饭盆里。

以前张倩对院中的动物没那么多讲究,基本是自家吃啥就给它们喂啥。后来有游客指出,动物和人不同,很多东西是不能吃的,尤其是经过烹调的食物,太油太咸对动物的损害过大。虽然自家院中的动物并没什么不良反应,但是本着小心的原则,他们在平时喂食时注意了许多。

将院里的动物安排好,他们两口子才端起碗。

悟空这家伙搞怪,大摇大摆蹲在松鼠点点的饭盆前,低着脑袋猛喝起来。至于它自己那碗面条前,则被两只八哥占据。

点点委屈的叫了几声,伸着脑袋想吃,结果悟空迅速抬起爪子,一个耳光打过去。末了还瞥人家一眼,扬扬巴掌威胁。

点点敢怒不敢言,老老实实蹲在旁边,打算等悟空吃饱了再动口。

不过眼看着碗里的面条越来越少,松鼠忍不住了,又把脑袋探过来。这次猴子连头都没抬,直接一巴掌。

话说自从松鼠来到刘军浩家,整天过得就是被压迫的日子。刚开始它还挺不服气,面对悟空的暴力行为不断反抗,后来反抗不过,只好半默认下来,不过被逼急了,也会找主人告状。

就像现在,眼看吃不到饭,松鼠立刻跑进屋里,冲着张倩叫个不停。那声音,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怕它将孩子吵醒,刘军浩只得出门对着悟空训斥一顿,这家伙才老老实实蹲在自己的饭碗前。

猴子这家伙是欺软怕硬的主儿,只敢惹松鼠,它看到院中其他的动物,也是夹着尾巴走。

豆豆两口子的饭盆就在旁边,它却根本不敢动,主要是被人家夫妻俩的合击弄怕了。不过两只豹猫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儿,一般没事也不去惹悟空。

至于黄斑皮,猴子只有讨好的份儿。

刘军浩两人现在吃饭狼吞虎咽,不到半个小时就放下碗筷。他刷碗刷锅,张倩则趁此机会偷偷瞄了老大小二一眼,看小家伙们睡得正熟,总算喘口气。

厨房里活忙完,两口子怕吵醒孩子,干脆搬了几把椅子坐在院里晒暖。

吃过饭,悟空照例领着两只八哥出去转悠。这家伙特别贪吃,多半又是去游客那里讨要食物了。

两只黄斑皮在院中转了一圈,也跑出去撒欢。

豆豆两口子仍然趴在屋檐下,现在天气转冷,两个小家伙也变得慵懒起来。它们吃过饭大多时间趴在洗衣板上假寐,提不起什么兴致,只有看到葡萄架上有麻雀落下,才会扑窜而起穷追不舍。实在无聊的话,它们也会追着院里的鸡鸭撵上一阵子。

“呱呱”正在这个时候,院外的青庄突然大叫起来。接着就看到一个土灰色的身影窜入院内,一溜烟朝厕所方向奔去。

老鼠……在自家院中看到老鼠,刘军浩分外稀奇。

这东西一看就是外来户,真是找死,慌不择路下竟然逃进院中,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有食物出现,豆豆两口子终于来了精神,猛窜上去。没等那只大老鼠反应过来,豆豆已经摁在爪子下。

这家伙被抓后还躺在地上装死祈求自保,不过在豆豆面前根本没用,结果是多挨几爪子。

就这样,两口子和老鼠较上劲儿。放了捉,捉了放……到最后那老鼠基本被玩惨,即使豆豆两口子放掉它,这东西也不敢跑。

见实在没趣,豆豆才把老鼠噙到媳妇儿面前。

那豹猫叫了一声,脑袋往豆豆身上蹭蹭,开始享用美餐。

按照惯例,头和尾巴它们很少吃掉,而是当成功劳的见证留下。

刘军浩并没有在院中悠闲多长时间,很快郭记者就打电话过来,说自己马上到刘家沟了。

他只好把照看孩子的任务交给媳妇,自己骑着电动车赶到村口。

没两分钟时间,采访车就来到跟前。

除摄影人员外,郭记者还把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了。对方姓王,四十多岁的样子,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不过他人倒是挺和气,刘军浩握手时称对方叫王先生的。他却连说“叫我老王就好了”。

电话里说不太清楚,郭记者边走边问,把发现玄铁宝剑的过程详细了解一遍。

现在刘家沟挖到文物的事情已经传开,附近的村民也赶过来不少,因此刘广聚家门前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没想到赵光明两口子也来凑热闹,连带着拍足了照片。看到刘军浩,他们赶忙挥手打招呼。

刘军浩粗略的估计一下,现场足有上千人。这柄宝剑在地下埋了几百年,重见天日后终于火了一把。

这么大一口宝剑,在现代人看来凭古代的科技水平很难铸造。

老王仔细看过那柄宝剑后,立刻跟郭振华攀谈起来。专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人家讲起铁器的铸造历史头头是道。说是隋唐时期以后,中国已经有能力铸造大型的钢铁器物。到了明清前期,国内的钢铁铸造尚在世界上领先,因此铸造一柄重达上千斤的宝剑并不成问题!

它是采用了分段铸造的方法,即铸造人在模具上开多个浇铸口,同时以铁水浇铸,最后一次成型。

而且刘家沟这个并不是孤例,算上它,全国共出土了两柄镇河宝剑。

前些年燕州市有人挖沙取土,也发现了一件。那个体型更为庞大,近八米长,重达三千多斤。不过在XX省历史上,这还是第一件。

虽然美誉天下第一的名头,但是刘家沟众人倒没有感觉失望。那啥……像歌中唱的,天下第二也挺好。

接着又有游客问起,为什么镇河宝剑并没有埋在河中心,而是离河还有段距离。这个问题即使老王不作答,刘军浩也能解释。

原因很简单,河流改道,这个乡志上有记载。

等老王看过那个铁板后,上边模糊的字迹很快被解读出来。

原来它也有来头,叫佛敕令。

上边的两行字分别是“韦驮尊天”、“坚牢地神”,意思就是韦驮菩萨守护这片土地平平安安。

新闻当天晚上就在电视台播出,那几个熊孩子又上电视显摆一回。郭记者的报道很详细,甚至还特意找来乡志上相关资料论证,随后又请老王在旁边讲解。

玄铁宝剑并没有被运走,主要是这铁疙瘩太大,暂时没办法起运。

随后几天,刘家沟的游客又达到一个高峰,那种火爆情景,比十一唱大戏还要热闹几分。

不但游客数量猛增,就连十里八乡的村民也纷纷赶过来看稀奇。现在农闲时节,地里没什么活,庄稼人有的是时间。

造成这种盛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明堂宝剑斩蛟龙的传说在大青山孺妇皆知。如今不但挖到宝剑,而且还有菩萨,在众人声口相传中更加邪乎,沾了不少神气。

不少人来刘家沟是带着香火纸裱……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就这样,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人传说有灵气,都会有人烧香祭拜。

去年刘军浩家那株大槐树出现蝴蝶群聚的现象,也引来很多人烧香。

等文物局专家再次到来,刘家沟的火爆场景总算告一段落。

为扩大影响,文物捐赠仪式场面宏大,不但乡镇领导到齐,连县里也派了人。

至于毛孩子几个,除每人发一本证书,另外还有千元现金奖励,五个孩子总共五千。

几家大人乐的合不拢嘴,其他人只有羡慕的份儿。

“这几个孩子真值,一泡尿比我开一个月饭店。”台下二麻子口中啧啧声不断。

“‘遍地有黄金,只等有福人’。羡慕也没办法,没那命,就是把河滩翻个遍也找不到文物。”刘军浩这话倒不是夸张。

河滩上取土,耕地,甚至以前还种过果树,但是偏偏没有将宝剑挖出来。几个熊孩子挖老鼠洞,却一泡尿浇出来了。

也难怪二麻子感叹,毛孩子这泡尿比黄金还贵,一泡尿值五千。

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子调皮儿捣蛋

早上刚起床,就听到外边的风呼呼刮。

害怕冻着孩子,刘军浩起床时特意给老大小二加了层衣服。

吃罢饭张倩去学校上课,他照例在家看着两个小家伙,专职当家庭妇男。

直到半晌,大风才渐渐停止。杨树上喜鹊重新叽叽喳喳的欢叫起来,地上几只野鸭嘎嘎叫着相合,一时间,整个院子变得热闹无比。

说到喜鹊,夏天刘军浩还不觉得,等门前这几株杨树上的叶子落净,才发现上边又多了两个喜鹊窝。

一般喜鹊长大后都有分巢的习惯,这些家伙倒好,完全把此处当成根据地,死赖着不走。连带赵教授院中树上垒的两个,刘军浩家附近已经有七八个喜鹊窝了。

其实不单刘军浩家这样,刘家沟现在喜鹊窝有泛滥的倾向。几乎每家的大杨树都垒有喜鹊窝,这种“胜景”在一般的村庄根本看不到。前些日子大青山其他村庄的人来参观玄铁宝剑,看到这么多喜鹊窝也啧啧称奇。其中一个当过风水先生的老爷子更把跑到刘广聚家胡咧咧,说刘家沟是片“风水宝地”,如果听他的话引导引导,村子三代以内必出大官。

刘广聚自然不相信他的鬼话,直接撵滚蛋。

喜鹊群聚的现象也惹来不少游客举起相机拍照,一个叫李小峰的游客闲着没事,专门将刘家沟的喜鹊窝统计了一遍,村里村外竟然有五十多个。至于其他鸟窝,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数量足可以突破二百。

这个数字连刘军浩也大为惊讶,更别说其他网友,很多人戏谑的在网上称刘家沟为鸟窝村。

刘军浩倒是对这个称为不反感,这种盛况只能说明刘家沟的环境好。

正胡思乱想着,赵教授晃晃悠悠的过来。两个小家伙看到他,也兴奋地伸着小手乱叫,想让他抱抱。

“老爷子,帮我看一会儿,我去把刘启勇家的电三轮借过来,去河滩上割些芦苇。”刘军浩开口道。

“割芦苇干啥,你缺柴火烧呀。”赵教授将小二抱起,随后问。

“自家烧一些,另外还要给土蜜蜂准备过冬的地方。”院中芦苇垛今年增添了好几个,其中两个风吹雨淋,已经沤腐朽,土蜜蜂把蜂蜜产在里边,不好采摘。刘军浩夏天就动了更换的心思,可惜一直没时间,拖到现在。眼看马上要过冬,他才着急起来。

交代完赵老爷子,刘军浩立刻赶到刘启勇家。大门虚掩,他就站在外边喊了两声,刘启勇在里边应声回答。

看到这货头上缠着一圈纱布,包裹的好像木乃伊脑袋。刘军浩吓了一跳,赶忙问道:“启勇,你这是咋了?不会喝醉酒骑摩托,一头拱沟里了吧。”

“喝啥酒……别提,提起来就恨不得将我家那小子再揍一顿。”说起自家的孩子,刘启勇就一阵唏嘘。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调皮儿捣蛋。刘启勇家那小子刚四五岁,却调皮的不能行,比起刘启勇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前段时间除给他爷爷烧纸外,还干了一件大事儿。这熊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又或者好奇心太强,他在刘军奇家院墙外玩的时候,看到半人高的地方有个砖孔,竟然试探着把小脑袋往砖孔里塞。

结果脑袋卡住了,左右摇摆都拔不住来,他开始在砖孔里大哭起来。

为了自家儿子,刘启勇把人家刚翻修不久的院墙扒开个大洞,这才把刘麒麟弄出来。

然后……他花了半天时间给刘军奇家补院墙。

现在看刘启勇头缠纱布,咬牙切齿的样子,这孩子肯定又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前天媳妇上街榨了十几斤菜籽油,准备炸些油条熬成熟油。结果油刚倒进锅里就发现锅灶下火通通直冒……”刘启勇咧着嘴讲起来,“当时我媳妇根本不知道咋回事儿,一个劲儿抱怨我火烧的太大,油条放锅里就炸糊了。我自己也挺纳闷,根本没敢烧,只放了几根柴火,而且那火打都打不灭。等我把柴火全推掉,才发现锅底下油哗啦啦的流,感情铁锅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了个洞,难怪火这么大。

当时我心急了,着急忙慌拿瓢舀锅里边的油,刚舀了两瓢,油锅通的一下着火。我躲避不及,眉毛头发被烧了不少,还有油腥子溅到脸上,就成这幅模样。后来听我妈说,麒麟在锅边鼓捣半天,当时根本没注意。”

听完对方的叙述,刘军浩关切的问道:“人有没有事儿?”

“已经找医生看过,没多大事儿,说是涂抹些老鼠油就行。”

用老鼠油治疗烫伤算是民间的土方法,配置很简单,就是选择哪种没长毛的小老鼠连同香油放进玻璃瓶密封,然后把瓶子挂在墙外边晾晒,什么时候完全化成油,就可以使用了。

这方法看似很让人无语,效果却出奇好,刘军浩小时候被开水烫过,刘老头就是用老鼠油治好的。

以前农村穷,小病小灾很少去看医生,很多病都用土方法治疗,像这种烫伤大多是涂抹老鼠油治疗。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土方法倒是很少有人用。

听刘启勇说没事,刘军浩也放下心,接着忍不住笑起来,这可真是现实版的火上浇油。

“你小子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