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杂喧哗声。

乱军就是乱军,山柱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既没有派出必要的侦察部队,而且行军队伍的阵形杂乱无章,毫无任何防范心理准备,正规军队即使是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行军也不可能如此荒唐,不过从数量上来看,倒是大大超过自己的部队,行进速度也还不慢。

先头部队很快就进入了伏击圈,山柱心里有些遗憾,敌人的队伍拉得实在是太长了一些,自己的埋伏圈由于受兵力的限制,却只能做到这么大,否则完全可以将这一伙乱军一举击溃,根据目前的状况,只有先吃掉他的前锋了,不过倒是可以利用袭击造成敌人的混乱做点文章,山柱心中逐渐形成一个大胆的计划。

随着令旗兵的旗帜从上扬变为迅速下挥,各个大队的指挥官从胸腔中爆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吼声:“放!”

贴地埋伏的士兵们突然从雪地里冒起,将手中的便弩对准前方射出。按照平时操练的规则,第一排射击,第二排预备,第三排准备,三组士兵轮流站起发射,后退,装矢,再前进,射击,整个过程在平时已经经过无数次训练,操作起来游刃有余。

一浪接一浪的箭雨向山洪暴发一般疯狂的向毫无准备的乱军士兵倾泻而去,凭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以有备对无备,其结果可想而知。

铺天盖地的箭矢迎面袭来,绝大多数乱军士兵甚至连怎么一回事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便一命呜呼。少数警惕性高,头脑灵活而且反应较快的士兵,在前方雪地里突然冒起人头的时候,就知道不对,有的就地打滚倒在地上,有的干脆直接躲在自己战友的身后,让身边战友的身体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原本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立即被腥红的鲜血所浸透,野地里受伤者的惨叫哀嚎此起彼伏,乱军士兵从未经受过如此打击,被这迎面一击彻底打懵了头,许多人索性丢下武器转身便向后跑,一部分马上便被第二波第三波箭矢射成了蜂窝,还有一些士兵连头也不敢抬,龟缩在盾牌后瑟瑟发抖,整个野地完全变成了一个血腥的修罗场。

站在高处观察的山柱并未被这意料之中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发现乱军虽然被打乱了阵脚,但仅仅是前部,中军已经开始组织防御,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乱军的战斗力了。这时候绝不能让敌人组织起有效反击,否则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肯定会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将这场战役的结果扭转过来。

他迅速作出心中酝酿已久的大胆决定,“第二三四五大队跟我追击敌军,第一大队就地整装待命!”

话音一落,山柱挥动手中硕大的钢叉,率先冲出了战壕,在军官的率领下,士兵们犹如下山猛虎,掀起阵阵旋风,咆哮如雷,向茫然无措的乱军士兵扑去。刚从箭雨中喘过气来的乱军士兵再也招架不住居高临下而来的部队冲锋,纷纷扭头便朝自己的后方逃跑。山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率领部队一边追杀落后的乱军士兵,一边控制着追赶速度,让乱军始终感觉到追杀的压力,就这样,一追一逃,向一股调头的洪流由慢至快的向乱军的后军主力涌去。

当前军遭遇当头一棒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居于后军的主帅杜布克和严同尚未反应过来,但他们马上明白自己遭遇了伏击,心思慎密的严同没有忙于向前军和中军下命令,而是首先命令主力后军立即结成战斗队形,并与中军拉开距离。

但对方并没有给他多少时间,当敌军以势如破竹般击溃前军,并直接冲乱了中军阵脚时,他便知道势不可违,毕竟他深知与正规军队相比,无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整体的组织性和士气,都不能同日而语,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

当杜布克还在大骂着一连手刃了两名临阵脱逃的军官时,他便果断地命令组成督战队将中军和后军隔开,并让督战队驱使尚未完全崩溃的中军尽量阻延敌军进攻速度,另一方面则命令主力后军保持阵型,匀速后撤。这一手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让山柱企图利用出奇不意一举击溃乱军的计划未能竟全功。

第四十二节 会师

当山柱率领手下将乱军的前军后中军彻底击溃时,杜布克和严同已经率领主力后军与溃逃部队拉开了近一里地的距离,并且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队形。

其实,山柱在一面亲临前阵搏杀时,一面也在注意观察乱军的变化,当敌人后军果断后撤时,他便预料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他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统帅壮士断腕的果断,否则,一旦被击溃的士兵涌入后军,必将把所有部队的阵脚冲乱,到时候,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目前的这些人马了。

不过山柱也并不沮丧,毕竟这一仗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极大的打击了乱军的士气,也算达到了初步目的。乱军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本就不高,全凭数量上的优势和对地理环境的熟悉才打败了原来这些府县的警备部队,现在遭此打击,士气必将受到很大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马上就要到来的喜峰口攻防战。

眼看敌人主力维持着基本的战斗队形,稳定的向后撤退,山柱赞赏的点了点头,穷寇勿追,更何况对方从数量上仍然大大超过自己,并且还保持着战斗队形,显然是早有准备,山柱立即命令下属停止追击,留一个大队殿后,保持警戒,另外三个大队士兵则马上回师,打扫战场,特别是回收箭矢,因为出于行军的需要,每个轻步兵战士随身携带的箭矢并不多,而随之而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而且还不知道将会持续多久,必须尽可能的节约箭矢。

经此一役,山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度过了第一道难关,至少在短时间内敌人不可能发起攻击,自己可以一面修筑防御工事,一面耐心的等待师团长率主力赶来汇合了。

就在博南战局鏖战方起的时候,北方归德战局却依然风平浪静。

在获得了龙自行和希尔曼的义兵这一大臂助后,卡马波夫继续挥师东进,于11月13日夜占领归德东南部重要交通咽喉关卡——娘子关,从这里再往东就可直达帝国北原郡的卢龙府,向东南则可到达关西郡的陇东府,乃是帝国境内的交通要道。

鉴于娘子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卡马波夫与桑生、龙自行、希尔曼经过商量决定留下一个大队的部队驻防此地,以防不测。

11月14日清晨,卡马波夫率军转向西北,并于当晚到达归德府城,与当天中午到达府城的崔文秀部胜利会师。

崔文秀率领的庆阳第二警备师团沿着北方路线巡行,除了在马家集遭遇小股散匪外,再也没有遇到其他值得一提的东西,11月12日,第二警备师团占领归德北部第一大镇贡井镇,这里是井盐的主产区,但当崔文秀率部到达时,看到的却是一遍荒凉的模样。

经过询问尚未逃离的百姓了解到,这一片原本是相当繁华而又富裕的地区,但自从罗卑人控制大陆北方通道后,这里于其他地方一样也迅速衰落下去,到后来,罗卑人入侵西北,这里更是每况愈下,直到两年前李无锋击败了罗卑人,帝国重新控制了西北地区,这里的百姓和商人才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好景不长,由于帝国派来的官员们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再加之盗匪势力重新猖獗起来,使得这里的社会治安状况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混乱状态,而当地官府却拿不出强有力的手段来应对。

今年以来,天遇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盗匪势力和无法生活的农民一拍即和,再加之其他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其中煽动,这里掀起了叛乱风暴的中心,刚刚有些起色的地方经济立即崩溃,商人们纷纷逃离,作坊纷纷关闭,也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崔文秀在叹息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叛乱军队离开的时间和逃离方向,经过仔细打听和侦察,几乎可以确定,乱军的确是逃往了归德东北边境地区。

这更加加重了崔文秀的担忧。假如归德府境内所有的乱军都集中到了东北边境,那么他们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自己和卡马波夫两个师团的兵力,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想集中所有兵力与自己一方决一胜负呢,还是在那里有所等待?崔文秀更担心的是第二种可能,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幕后的黑手肯定是早有预谋的。

通过侦察了解到,整个归德的北部,尤其是以贡井镇为中心的产盐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叛军的存在,他们都已经转移到了东北与太玄府接界的地带。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崔文秀一面安排当地残余的地方官员临时组织起来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已经不是军队的职责了,部队却没作过多的逗留,直接挥军南下,于11月14日上午进入归德府城。

一进入归德府城,崔文秀便受到了府城百姓的夹道欢迎,老百姓对当地官府虽然并不满意,但对乱军的行径则更是切齿痛恨,毕竟一旦乱军攻进府城,无论你是腰缠万贯的巨贾还是普通的升斗小民,都会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

崔文秀随即宣布由于归德府目前所处的形势并不稳定,军队暂时接管归德府的行政管理权,并立即将龟缩在府城中的原归德府警备师团的一个多联队的士兵进行精简整编。同时,他还向庆阳派出飞骑报告目前的形势发展,希望得到明确指示。

米兰王国国都拿波里城橡树宫。

“什么?唐河人已经与马其汗人达成了协议?把他们的协议内容拿给我看看!”路易十一向来性子火爆,一听说唐河帝国没有给自己作任何协商,甚至没有给自己国家打个招呼就草草与马其汗人签订了协议,气不打一处来。

“简直是荒唐!这是什么狗屁协议?!一文不值!居然还好意思拿到报纸上大吹特吹,我都为他们脸红!”,看完协议内容,路易十一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站起身来,象一只愤怒的狮子,在御案前走来走去,原本就十分红润的脸色现在看起来就更象烧红的炉堂。

“贝多里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唐河人这样做,是根本不把我们当作他们的盟友,那我们以后也就不用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了!”路易十一越想越气愤,自己一得知马其汗人入侵邻国的消息,便马上派特使与唐河帝国联系,表示愿意配合唐河帝国对马其汗人予以惩戒,自己的部队甚至可以打前锋,可没想到,唐河人对自己的一直敷衍塞责,语焉模糊,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到头来,在不与自己作任何通气的情况下,居然就与马其汗人悄悄达成了协议,这无疑是给自己的满腔热情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陛下,唐河人已经派了特使前来我国,他将向您阐述签订协议的具体过程。”米兰王国首相贝多里奇公爵是一个十分瘦削的中年人,一身华丽的长袍穿在他身上,总让人有一种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感觉,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米兰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哼,我又不是小孩子,还需要这种把戏来哄我开心。”路易十一对此不屑一顾。

“协议他们都已经签订了,此时再作多少讨论都于事无补,陛下,依臣之见,这次唐河人与马其汗人签订的协议内容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吃惊,这唐河人作了如此大的让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约束马其汗人的能力,这一纸协议对马其汗人也没有任何约束力,说穿了,不过是一张对自己国人的勉强交代,而且只能哄哄愚人罢了。”贝多里奇一边分析,一边做出结论。

“哼,他们南边的几十万大军是吃素的?就算平时有林国雄那个老东西在那里扯后腿,但我想在这个时候,姓林的恐怕也不会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吧。更何况我还主动愿意打头阵!”路易十一已经逐渐冷静下来,但仍然对唐河人表现得如此懦弱感到愤懑不平。

“情况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天南郡的郎永泉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近几年来实力扩张得也相当快,唐河帝国中央对此不会不清楚,原本用来对付林国雄的棋子,现在这棋子也起了异心,唐河人其实也有说不清楚的苦衷啊!”贝多里奇对唐河帝国内部情况的了解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毕竟这个北边邻国是东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周边各邻国的对外政策。

“哦,这我也听说了一些,不过他和林国雄联起手来对唐河帝国中央发难的可能性应该还是微乎其微的,至少在目前是这样。”恢复了冷静的路易十一头脑也灵活多了。

“安坤城和杰美洛王国毕竟不是唐河人自己的领土,没有遭受切肤之痛,自然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了,更何况这中间的变数也太多了,象北方的几国都在虎视眈眈,巴心不得唐河人卷入战火,他们好浑水摸鱼,这一点唐河人同样清楚。”贝特里奇沉吟着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过,马其汗人尝到了甜头,这可是一个不好的兆头,我看那越京国迟早也是马其汗人的盘中餐,这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产生,恐怕就很难刹住脚啦。”最后几句话贝多里奇充满了感慨。

“那我们该怎样应对呢?”路易十一脸上也流露出凝重的表情。

“陛下放心,近两年,马其汗人还不会把矛头指向我们的,只是其他周边小国可能就要遭殃了。我们也不能无所作为,一面继续发展经济,另一面我们也要把发展重点由水军转向我们的陆军,我觉得我们原来有些过分重视水军了。另外,我们还得想法与周边国家尽可能的结成同盟,特别是军事同盟,无论采取那种手段,只要能够牵制马其汗人就行。”贝多里奇的这一番话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很好,就按你的意见办,财政支出从今年起也要向国防军事倾斜,全力保障军队需要!”路易十一一锤定音。

第四十三节 惊雷

图博克脸色铁青,一双灼灼逼人的眼光犹如滚烫的火炭在杜布克和严同二人的面上游走着,炙得二人不由得将头垂下,双腿也夹得紧紧的,准备迎接首领疾风暴雨般的训斥。

“老三,你可真行啊,就这么一会儿,一万三千人就给我只剩下不到一万人,喜峰口也落在了人家手中,你说,你他妈的有什么用?!”大概是气愤过度,图博克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有些口不择言了。

“大哥,这真的不怪我们啊,谁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