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8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有军事学家分析如果希利亚德能够坚持贯彻塔布拉基的这个袭扰政策,将使得帝国始终无法在东吕宋地区建立一道稳固的补给线,由于从流山台子到奎羊坝没有完善的道路,必需要大量劳动力进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道路系统的建设,而在面临敌袭的情况下,要想建成打通从奎羊坝到流山台子这条道路几乎就是空中楼阁,而当初设想的想要通过控制东吕宋对中部吕宋即曼隆和罗宾形成包围态势的构想也就无从实现,但是,生性保守谨慎的希利亚德在坚持贯彻吕宋军方主帅腓特烈政策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将东吕宋的控制权拱手让人,使得帝国能够没有顾忌的在这一带展开建设和开发,而随着道路一步一步向南延伸,整个东吕宋也就渐渐成为了帝国在吕宋王国腰间插上的另一把匕首。

而随后在北吕宋总督孔运真的全力推动下,早已招募齐备的大批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越过南部边境线进入东吕宋地区,开始全面投入到修筑从流山台子到奎羊坝的道路工程中,而在军方的安排下,在奎羊坝也开始修筑要塞堡垒群,以奎羊坝为中心的行政区域渐渐成形,孔运真甚至已经明确向崔文秀表示希望在东吕宋地区建立奎羊府,成为北吕宋郡的第五个府,府城地址就选在现在奎羊坝,并且出台新的政策开发东吕宋地区,鼓励维托民众向东吕宋移民,并派员到印德安地区招募移民加入东吕宋的开发计划。

背负双手站在天台前注视着遥远天际的白衫青年已经在天台上来回踱步了半个小时了,连卫兵都是第一次见到沉着睿智的主帅会有如此焦躁不安的时候,在他们心目中主帅在成功完成了对科米尼一战之后地位已经上升到了近乎于传说中战神位置,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他,在他面前一切敌人都不过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

腓特烈的确遇到了难题,当初在确定谁担任曼隆地区军队主帅的时候他就有过犹豫,克鲁夫倾向于让塔布拉基担任主帅,但最终腓特烈还是选择了更为谨慎的希利亚德。现在送来的战报似乎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腓特烈却清楚自己可能犯下了一个错误,如果能够给他机会让他重新选择,他会选择塔布拉基作为主帅,只是事易时移,自己再也不可能有这种机会了,犯下了错误就必须要接受现实。

当希利亚德送来关于让塔布拉基率领一个万人队出击敌人补给线的计划腓特烈就意识到了麻烦的到来,塔布拉基关于袭击破坏唐军补给线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一个万人队并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是塔布拉基是主帅的话,腓特烈估计塔布拉基可能会派出三个万人队分成多个袭击集群发起进攻,对于立足未稳的唐军来说,这几乎就是致命的。避其锋芒,择其虚弱,游而击之,这就是游击战略的精华所在。

一个万人队明显是希利亚德妥协之举,这种情况下,塔布拉基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而不得不选择进行冒险,比如当敌人只有一万人左右的情况下,有三个万人队就完全可以发动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围而歼之,但一个万人队则只能选择退让回避。

先期送来的捷报并没有让腓特烈感到放心,他更担心塔布拉基为了证明他自己战略的正确性而去进行更大的冒险,当他勒令希利亚德要求塔布拉基暂停攻袭的命令刚刚来得及送到曼隆城时,塔布拉基率领的一个万人队已经在流山台子遭遇了覆灭之战。丧失了威信的塔布拉基已经无法承担起带兵将领的责任了,军法官还会对他进行调查审判,腓特烈有些后悔,但他现在已经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唐军在曼隆北面频繁活动很明显是要牵制希利亚德的注意力,当然也不排除如果希利亚德反应乏力的话他们会趁机在北方开始发动攻势,这让腓特烈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当初自己设定的就是唐人可能会在曼隆地区展开行动迫使自己从西面抽调军队返回吕宋本土中北部,所以自己才会让性格谨慎沉稳的希利亚德出任统帅,主持曼隆地区的大局,也就是指望希利亚德能够维持着曼隆地区局势不至于太过恶化,只要能够将唐人死死封锁在边境地区,就算是吃些小亏也是值得的,但是腓特烈没有料到唐人竟然如此嚣张,居然公然入侵东吕宋,并摆出一副要在强行霸占东吕宋地区的架势,这的确让腓特烈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东吕宋若是论实际经济价值并不大,坡地、丘陵为主,其间夹杂着一些被称做坝子的平地和谷地,人口相当稀少,原来吕宋中央政府也没有过多关注这片土地,实际上则是高岳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后来连相当一部分高岳人也慢慢迁移到维托或者唐河帝国内地中,这片土地人口就显得更少了,除了一些不愿迁走的高岳人以及极少数安第斯人,几乎就再也没有人居住在这一带。

已经不需要再看地图了,东吕宋那片土地上像样一点的地名腓特烈几乎都能背诵出来,奎羊坝是个相当合适的地方,自己当初有些忽视了这一点,如果自己能够早一些在这里建设一座要塞起来,也许……

想到这儿腓特烈又摇摇头,修建起要塞又能怎么样?奎羊坝距离曼隆太远,如果唐人要拿下这一片土地,奎羊坝上即便是建起了要塞也只是为唐人作嫁衣裳,在优势敌军面前,再坚固要塞也的当不了多久,这一点谁都清楚。

只是现在唐人占领了奎羊坝一线就以俯瞰的驾驶虎视着西面的曼隆和罗宾,这就让曼隆和罗宾在地势上就处在了下风,虽然从奎羊坝到曼隆或者罗宾之间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道路,这种地势上的优势毫无意义,但是在人们心理中总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就像敌人会一下子冲下来冲入城内,事实上从奎羊坝到曼隆没有三天以上时间的行军,根本无法到达,到罗宾更远,五天能够抵达已经相当快了。

现在还不是考虑罗宾和曼隆民众的心理顾虑的时候,如何斩断这根麻烦藤子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增派援军派遣一名头脑更灵活的年轻将领出任曼隆守将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另外一个条件也必须具备,那就是稳健,要同时具备两方面条件的将领似乎就有些难以找到了,克鲁夫自然能够胜任这个位置,但是南印德安更加需要他坐镇,尤其是在唐人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兴趣的时候更是如此。

而自己却还必须坐镇阿斯兰,科米尼人虽然表面已经驯服归顺了,但是腓特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没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这里仍然是一个高危区,一旦有风吹草动,这里的民众会不会群情涌动,腓特烈自己心中也没有太大把握。

是该物设一个合适的人选了,现在虽然还只能让希利亚德暂时维持着,但是这已经预示着危机即将到来。

吞并了科米尼固然让吕宋王国实力大增,但是要彻底消化它并不那么容易,而这也引起了周边强邻们更多的顾忌,他们肯定不会愿意见到吕宋王国国力再上一级台阶,肯定会想方设法来阻止吕宋的强大,这其间种种手段可能都会施展出来,那个在帕米尔活动的安第斯兵团不就是这样么?腓特烈一直怀疑前些日子情报部门获得的关于科米尼境内有隐藏反叛势力活动就是来自帕米尔,而唐人和那个所谓的安第斯兵团无疑就是这些反叛势力的后盾。

但是来自本土的危机腓特烈无法视若无睹,希利亚德明显无法应对唐人咄咄逼人的攻势,自己已经错了一次,现在必须要扭转过来,但急切间自己又到哪里去物设一个合适人选呢?腓特烈苦苦思索,如果屈林能为自己所用那就好了,可惜那个家伙却是软硬不吃。吕宋军中还有谁能够承担起这份重任呢?

第八节 拓展(1)

人才的匮乏在这个时候终于显现出来,虽然腓特烈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警觉并这里培养,但是许多问题并不是你发觉就能够立竿见影收到效果的,尤其是在吕宋王国这两年中国土面积急剧增大使得需要防御的敌人也成倍增加,从原来单纯的帕沙人变成现在的帕沙人、唐人以及科米尼人以及印德安人。

被占领地区民众的反抗和来自外部强敌的威胁都在吕宋王国建立起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制约着王国的发展,腓特烈知道这是一个王国建立所必需要面对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爆发出来的力量仍然让腓特烈感到格外沉重。

让克鲁夫离开南印德安去曼隆?这个念头一直在腓特烈脑海中盘旋,他甚至可以猜测得到唐军在中大陆的主帅崔文秀甚至可能就是要制造这样一个架势,迫使自己顾此失彼,克鲁夫如果返回曼隆,腓特烈相信吕宋本土局势很快就能够得到稳定,有克鲁夫坐镇,唐人在东吕宋的活动不过就是一场闹剧,但是南印德安没有克鲁夫坐镇,恐怕就只有自己上阵了,但科米尼这边呢?

腓特烈心中有些发凉,他似乎设想着那个唐军主帅阴笑着等待自己踏上南印德安土地的那一刻,也许唐军和科米尼叛军就会在芭茅和科米尼其他地方突入,将已经渐渐恢复平静的科米尼搅得一团糟。这是决不能够接受的,苦心设计夺取科米尼担了多大风险,眼见胜利在望,怎么可能放弃?何况这是吕宋王国强大的基础,如果要让腓特烈选择,腓特烈宁肯选择放弃东吕宋。

那不管南印德安呢?腓特烈下意识的摇摇头,南印德安的富庶同样是吕宋王国崛起的保障,只有依靠南印德安的资源和资金,吕宋王国才能实现快速崛起,整军习武扩军备战这都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而南印德安将是吕宋王国的一个重要财政支柱,失去了这里,吕宋王国永远都会陷入财政窘迫的泥潭,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那纯粹就是空想。而唐人之所以在吕宋本土发动攻势的目的似乎也就是要迫使自己在南印德安和东吕宋之间作出选择。

咬了咬牙,腓特烈忍不住长叹一口气,此时他才能够体会到捉襟见肘的苦处,兵力的不足还能依靠地利的优势来弥补,但没有一个能够支撑大局的主帅却成为了自己最大的软肋,看来只有暂时让希利亚德再坚持一下了,腓特烈只能寄希望于唐人在东吕宋那边的行动更多的是袭扰和牵制,他已经下定决心,等科米尼这边安定下来自己腾出手,他将亲自出马出阵曼隆,给唐人一个深刻教训。

“你们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无锋将手中来自北吕宋的紧急函报看完之后扫了一眼殿上的群臣,这份急报是来自北吕宋总督孔运真的请求,原本中大陆的军务已经全权授权崔文秀作主处理,但是这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军务,涉及到民政事务,所以孔运真才会采取飞报的形式来征求帝国中央的首肯和支持。

“陛下,崔文秀也有信报回来,东吕宋一直是吕宋人统治的一个空白地带,当初也主要是高岳人在那一带生活,但随着帝国给与高岳人公民待遇,许多高岳人就从那个地区迁出迁往维托、火山以及金州等地,在那个地区生活的人口已经相当少,那片地区虽然幅员不小,但是地形却是以丘陵坡地为主,和维托之间的道路状况也不佳,现在要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开发,难度不小。但是从战略形势来看,如果我们控制了这片地区,那不仅仅对曼隆形成了巨大压力,也对更南面的罗宾也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控制了这一片,帝国对吕宋本土形成了一个半弧形的包围圈,让整个吕宋本土中部都处在我们兵锋的打击之下,其对帝国在中大陆尤其是吕宋的战略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所以崔文秀也来信陈述在东吕宋建立稳固控制区的重要性,微臣也对此表示认同。”

帝国枢密院左使凌天放再度巡视江南,为帝国皇帝出行江南作准备,枢密院就是右使薄近尘主持军务,他明确无误的表达了在东吕宋建立统治的意见。

“陛下,东吕宋开发难度不小,吕宋人统治了东吕宋这么多年都未曾在那里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那里自然条件不佳之过,要想吸引移民前去开发只怕不易,而要巩固对东吕宋的控制权,恐怕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才能真正做到,那里还需要完善道路交通体系才能确保,而要进行这项浩大的工程在资金方面的需要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不知道北吕宋郡在这些方面有没有完善的计划和准备呢?”

发言的是帝国财政大臣田易,这位历任两朝的元老级人物能够出任大唐帝国的财政大臣的确让很多人都感到无法置信,从司徒明月的重臣摇身一变成为李无锋的宠臣,许多人都在感慨这位老奸巨猾的政坛不倒翁的精明。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人清楚恐怕这位财政大臣早在李无锋刚刚入主西北时就已经和他勾搭上了,但这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田易的眼光无人能及。而现在田易出任新的财政大臣,更是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势,从一上任开始便有条不紊的清理原来唐河帝国遗留下来的财务资产,许多原本属于唐河帝国但被原来那些唐河帝国皇亲国戚和大贵族们借用占用的资产资金都被他清清楚楚的分离出来移交给新的帝国,让一干皇亲国戚和大贵族们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但在新帝国的财政开支面前田易也和原任的财政司司长詹姆斯略有不同,他没有继承詹姆斯的紧缩政策,而是主张适当放宽帝国财政投资,加大对帝国各地基础建设的投入,尤其是道路交通、航运码头、水利设施、河道运河等方面应该加大投入,以帝国财政投入带动地方民间资金流入这些行业,促进帝国经济在建国之始就开一个好头,缓解由于帝国一统局势平静下来带来的巨大人口和就业压力。

他认为帝国虽然遭遇了一段时间战乱,但相比于前几朝的改朝换代来说,大唐帝国和唐河帝国的更替远较前几朝平和,战乱并未对唐族人的元气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只需要略加调养帝国便可恢复到战前水准,但是要想让帝国财政支撑起今后帝国频繁的战事,那现有的财政仍然远远不足,所以他认为必须利用帝国目前的财政投入带动起帝国民间的投资热潮,尤其是在一些收益稳定但又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如码头、造船、冶金、矿山等行业可以以募股方式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