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布也是一个十分乖觉的人,在一次喝酒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问无锋是否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帮忙,无锋觉得时机也差不多成熟,也就毫不隐瞒的说出自己的计划,希望贾布帮忙,并表示成功后一定重谢。贾布再三考虑后觉得此事既无风险,又能有所收入,还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一口答应了。

无锋的计划是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让贾布想方法让霍克尔师团长到第四联队视察工作,并观看部份队伍的演练,贾布在适时对无锋所在的中队的演练表示惊叹,再做好霍克尔的思想工作,让霍克尔对无锋的成绩予以肯定,主动要求提拔无锋。一般说来,师团长点名要求提拔一个大队长,应该没有问题而获通过,这样一来无锋计划也就圆满成功。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贾布对霍克尔师团长的影响力,贾布表示绝对没有问题,还有就是无锋所在的中队表现是否出众。二人约好下去分头准备,一旦无锋准备就绪,就立即通知贾布,贾布这边就做好霍克尔师团长的工作到第四联队视察。

无锋在与贾布约好时,梁崇信率领全中队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也进入尾声,无锋对全队进行了充分考察后,发现训练结果超过预期目的,不禁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也对自己计划成功更有信心。在训练任务完成的结束大会上,无锋根据梁崇信的建议名单,对训练中表现优异者予以表彰,并准备报上级给予提拔晋升,训练获得圆满成功。无锋也积极向大队和联队汇报,请上级前来检查验收。另一方面,无锋也与城内的贾布联系,要他近期可以开始行动。

一星期后,第三师团第四联队接到通知,师团长将亲自到第四联队视察工作,这立刻引起了第四联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因为平时霍克尔师团长是很少下到基层的,这次单独选择第四联队,不得不引起重视。为此,联队要求下属各单位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三天后,霍克尔师团长与其它师团领导如约到第四联队视察,在视察工作中,霍克尔师团长提出要看一看新兵训练情况,于是,无锋所在的第五大队进行了汇报演练,在演练中,无锋率领的第三中队战士精神饱满,斗志高昂,训练有素,明显高出其它中队一筹,赢得了在场各级领导的赞许,连霍克尔师团长也十分满意,贾布趁机在一旁推波助澜,霍克尔当即要求无锋汇报训练情况,在无锋的一阵对上面各级的吹捧后,大家都很满意,在得知无锋又是出身士族后,霍克尔师团长当即表示,像无锋这类年轻有为的军官应该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担任主官,以加强新兵训练工作,要求第四联队领导立即考虑,并对第四联队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

对师团长的提议,师团其它领导也都纷纷表示赞同,于是第四联队领导班子迅速作出决定,任命李无锋为帝国城卫军团第三师团第四联队第五大队大队长,军衔晋升为校尉,原第五大队大队长调第二大队任大队长,原第二大队大队长调第一大队任大队长,原第一大队大队长晋升为联队后勤司司长,报师团批准,霍克尔师团长与其它师团领导当即表示同意。

在无锋的力荐下,梁崇信接替无锋担任第三中队中队长提议也获通过。中午,第四联队在帝都西区十分著名的酒——登仙阁宴请师团领导,无锋也被破格通知参加,席间,无锋与新晋升的联队后勤司司长频频向师团和联队领导敬酒,领导也对二人加以勉励,觥筹交错,宾主尽欢才散。散席前,无锋趁人不注意,将一个装有一百金币的锦囊塞给贾布,贾布也不推辞,会意的装下。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无锋由一个普通士兵一跃成为带领近千人大队长,成为新兵们的骄傲,新兵们都将无锋视为偶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无锋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的就职典礼上,无锋即兴发表了演讲。

“弟兄们,两年前,我与在座的各位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不过是一名新兵蛋子,通过两年的努力与机遇,我有幸成为大家的大队长。我并不比大家聪明能干多少,但我知道去刻苦训练努力拼搏,我想大家只要像我一样,以后机会会更多。但我还要说的是,目前形势严峻,我们随时随地有可能走上战场,机会固然更多,风险也会更大,敌人不会因为我们是新兵或训练不够而对我们仁慈,你们将在战场上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只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你们才会成为真正的战士。记住这样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只有比敌人更强大,你们的机会才会更多。我希望各中队都向第三中队看齐,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赶上或超过他们。弟兄们,不要虚度光阴,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机会,为实现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价值而奋斗吧。”

一席话说得场下士兵们热血沸腾,赢得了场内近千士兵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后世史学家曾对帝国开国皇帝的第一次演讲进行评价,认为并不十分成功,因为语言中充满了威胁利诱,但他以自己为榜样,充分利用士兵们的上进心理,成功地挑动了士兵们的积极性,为以后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陆公历689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就在无锋率领第五大队全体官兵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大练兵中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乱了无锋的练兵计划,使不到十九岁的无锋提前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也更大的刺激了无锋的权力欲望。

进入秋季,本应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而帝国北部的燕云郡、北原郡、河朔郡在发生了大旱灾后又发生了蝗灾,许多府县几乎颗粒无收,帝国为筹集资金以便来年与西北边境的游牧民族——罗卑人的战争,所以对北部各地的税负也没有减轻,再加上当地一些地主商人将粮食囤积居奇,造成粮价飞涨,普通农民苦不堪言,小规模的农民抗租抗税暴动此起彼伏,帝国当局则采取高压政策,局势动荡不安。

在唐河帝国以北广大的利伯亚大平原上,还存在几个国家,它们的实力虽不及唐河帝国,但也不可小视。它们的居民与唐河帝国不同,是以白种人为主,他们的祖先是几百年前从西大陆迁移而来的,然后逐渐与当地居民通婚,最后形成现在这种局面。

这几个国家民族、宗教、历史、风俗习惯接近,关系也较好,国力也相差不大,以卡曼帝国最强,几国王室还有姻亲关系。这几个国家都分布在唐河帝国北面和东北面,自西向东分别是西斯罗帝国、卡曼帝国、普尔王国,位于东北面的是多顿王国。其中多顿王国与帝国关系一般,而其它三国与帝国关系近几十年来一直紧张,边境地区武装冲突不断,大的战争也发生过多次,最近的一次是七年前。在卡曼帝国和普尔王国与帝国之间还有夹着一个国家,那就是捷洛克公国,它的领土面积和人口只相当于帝国一个中等大小的郡,它与帝国关系十分密切。

卡曼帝国都城布德利城。在宽阔的斯坦利大街中段座落着一座宏大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帝国宰相府,在宰相府西角一间密室里,一个矮胖的中年人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正专心致志的聆听站在下首的一个中年男子的汇报。

“目前当地的几次小规模暴动都被当地警备部队镇压下去了,不过通过我们在当地的人做工作和为他们牵线搭桥,暴动中几个成头的准备联合起来,组织一次大的暴动,但是……”

中年男子有些欲言又止,矮胖男子鹰鹫般的眼光落在中年男子面上。“但是什么,有话就说。”

“属下认为即使他们全都联合起来恐怕也难获得成功。”

“哦,说说你的看法。”

“他们不过是一些农民和奴隶纠合在一起,其中虽有一些人才,但他们既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又缺乏武器物资,即使有我们提供情报信息,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个问题不用你来考虑,你只需要安排我们的人尽一切力量为他们提供情报信息,但也只限于提供情报信息,不得参与其中,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定不能暴露我们的人,这一点你要切记。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

“属下记住了,大人如没有其它事,小人先行告退了。”

“好吧,你也好生休息,注意自己身体。”

“谢大人关心。”

在中年男子离开密室后,矮胖男人坐在椅上陷入沉思之中。“本来也没寄希望于一群乌合之众能干成什么大事,只希望能消耗些对方的力量,拖得越久越好,对我们越有利,如果能把敌人的正规军吸引一部分就更好了。机会也是创造出来的。”矮胖男子喃喃自语道。如果没有人介绍,不认识的人谁也不会相信这个貌不惊人的矮胖男子竟会是有“铁腕宰相”之称的卡曼帝国宰相戈麦斯。

第五节 破敌

大陆公历689年10月27日,唐河帝国北部的北原郡境内爆发了帝国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农民奴隶起义。

起义发生在北原郡南部的清河府境内,由于当地官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为与前一段时间的小规模暴动一样,既没有上报帝国中央,也没有迅速采取强有力手段,所以起义在短短一星期内便蔓延开来,波及到邻近的平陆府以及燕云郡的莱州府、河朔郡的黑山府、龙泉府,参加起义农民和奴隶人数也由起初的不到三千人发展到近六万人,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起义军接连攻占清河府境内几座大的集镇,击溃了前来镇压的清河府警备师团两个联队与当地地主商人私人武装的联军,并查抄了几家大地主、大商人的家产,以及一个当地警备部队的小型军备库,获得了大量后勤物资,气势更盛,邻近几府的小股起义军也纷纷向这边靠拢,希望与他们会合。清河府与北原郡的官员们见局势已经控制不住,这才如梦初醒,急忙上报帝国中央,并向驻扎在北原郡首府安原府的帝国陆军第二军团求助。

帝国内城德政殿。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内政大臣陆文夫浑厚的声音;“目前暴民主要聚集在清河府的大安集、古城镇、太和镇一带,那里与河朔郡的龙泉府交界,地形也比较复杂,由于他们打垮了我们当地的地方警备部队,抢得了不少武器和物资,所以发展很快,估计人数已接近八万人,现在龙泉府的第一、第二警备师团已准备就绪,正在府城待命,由于邻近几郡局势都极不稳定,北原郡的安原府、清河府、平陆府、河朔郡的龙泉府、黑山府、燕云郡的莱州府均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北原郡已向驻扎在当地的第二军团请求援助,但因为没有军部和北部军区的命令,第二军团尚未作出答复。”

坐在正上方御椅上的帝国第三十一任皇帝司徒明月脸色阴沉,双眼半闭,陆文夫的话语停了好一阵后,他才接着用阴冷的语气搭腔。“何爱卿,你也说一下。”

皇帝指的是军务大臣何知秋,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干瘦老者排众而出。“陛下,第二军团与北部军区的报告已经上报到臣这里,臣正准备向陛下报告。除这个情况以外,臣还有一些情况要向陛下报告”

“讲。”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反映,最近北方边境的卡曼、西斯罗、普尔三国军队调动异常,三国陆军的几个主力兵团均已南下至与我国接壤之边境地带,有向我方发起进攻的态势,北部军区所辖两个军团及三个独立师团均已进入戒备状态,我们已向三国驻我国使馆发出知会,三国大使均称为例行军事调动及演练。但我们怀疑三国行动与我国北部暴乱有一定联系。另外,捷洛克公国的军务大臣兰蒙爵士也向我们通报了西斯罗、卡曼两国军队在与他们国家交界地带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请求我们西部军区第三军团向北靠拢,以防不测。”

“各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

“末将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平息暴乱,北方三国军事调动无非是想浑水摸鱼,只要我们一边作好应战准备,一边全力扑灭刁民的暴乱,我想他们只会空欢喜一场。”说话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武将,说起话来一口南方口音,他就是帝国城卫军团军团长尤素夫伯爵。

皇帝的眼光又瞄向紧挨着他的另一名武将,帝国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伯爵也赶紧出列。“末将也认为应先安内,只不过如果要从北部军区或东部军区抽调军队应该要慎重考虑,以防外敌趁火打劫。”

“各位爱卿可还有其它看法。”

看了看殿下其它人均无表示,皇帝皱了皱眉头,“何爱卿,讲一讲军部意见。”

“刚才二位将军的意见都很有道理,臣与陆大人已商量过,有一个方案,请陛下定夺。”

“讲。”

“臣与陆大人商议,北边和西边由四府五个警备师团连成一条锁链,采取守势,东边和南边抽调城卫军团两个师团采取钳形攻势进行进攻,西部军区第三军团三个师团北靠至与捷洛克公国接界处,以防不测。北部军区所有部队保持高度戒备,以应付突发事件,同时可由外交大臣苏大人向三国提出抗议,抗议他们破坏边境局势,有可能引发两国战争。妥否,请陛下定夺。”

“各位,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都说一说。”

“陛下,臣以为可以在北部三郡部分地区宣布减免那些的确困难的地方的赋税,并开仓救济,这样一来可以安抚民心,瓦解暴民士气。”农政大臣秦跃东出列建议道。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秦卿言之有理,这件事朕就让你和田爱卿去办。其余的就依刚才何卿所奏,立即布置,力求完胜。”

公历689年11月15日,帝国城卫军团第二师团从帝都西郊出发,由南向北急进,第三师团则从帝都北郊出发,先向东北方向急行军,然后再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包抄。

战前,第三师团召开了全师团大队以上领导的作战会议。会上,霍克尔师团长传达了军部召开的军事会议精神及要点,要求大家要振奋精神,力争打出第三师团的威风,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立功机会,希望大家好自为之。接着,幕僚长就各联队的任务作了布置。会后,无锋回到大队就在操场马上召开了大队全体士兵会议,会上,简单总结了训练成效,又谈了谈帝国北部面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