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人志- 第9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与帝国在新大陆作对,那就不要怪我们在爱琴海这边对他们动手,他们的主要商业利益都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在爱琴海沿岸打击他们的利益就是帝国西海舰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了。”

“天放,近尘,枢密院必须要马上进入战争状态,对外暂不宣布,但是必须要有五个军团立即进行战争动员,新大陆舰队和西海舰队的规模必须要马上得到扩大,在新大陆和西南郡之间的海军基地加紧建设和完善,新大陆舰队和西海舰队的力量如果一时间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可以从大东洋舰队中抽调补充,在外交部门和西奥兰人和日德兰人签署了协议之后海军就要立即熟悉他们的基地,以确保在未来的战斗中可以随时使用他们的家海军基地。利兹人和法米尼人的舰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新大陆与帝国本土毫无阻碍的畅通联系,新大陆舰队和西海舰队,甚至大南洋舰队都要做好要打一场长期恶战的准备,在舰船补充方面枢密院必须要用充分而又长远的打算,帝国国内的各大船厂都必须要无条件有限保障军事方面的需要,米兰那边可以继续订货以满足需要。”

“政务院方面必须要马上就财政和后勤方面做好保障,从锡金到新大陆的各条航线都必须要有足够船只负责物资运输,从现在开始,政务院就要配合枢密院的战备部门开始向新大陆各个城镇和基地进行物资补充,记住是从现在开始,不能有半点耽搁,最短时间内要让新大陆的各个城市和基地的各种必需物质达到足够半年所用的数量,这是一个底线,因为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可以尽量使用民间运输力量,避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惊慌和猜测,但是也不必刻意隐瞒,一切以最快达到目的为准。”

一连串的颁发命令让在座的重臣们都有些又回到从前的感觉,帝国皇帝陛下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英明决断,颐指气使的森严气度让一干臣子几乎没有插嘴的余地,很显然西大陆人的联手激起了皇帝陛下压抑已久的雄心,既然回避不了,而帝国经济也经过了这两年的整顿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而军队也已经厉兵秣马两年,也该是扬眉剑出鞘铁血铸刀锋的时候了。

“诸位,如果说与利伯亚人和马其汗人的一战奠定了大唐帝国在东大陆上的地位,是一场决定帝国草创时期命运的战争的话,那么这一场与西大陆诸强之战将是帝国走向海洋国度和确保新大陆利益不受侵犯的未来之战,可以说帝国今后百年的兴衰都将凝聚在这一战身上,只有打赢这一仗,帝国才可以赢得今后的发展空间,否则我们将不得不局限于东大陆,最终沦为二流国家,而那些曾经被我们控制的地区也将离我们而去!”

第三十节 新的一页

谁也未曾想到大唐帝国与西大陆诸强争夺新大陆利益的一战会持续如此之久,以至于这场战争使得西大陆和帝国之间的较量甚至为整个大陆都迎来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发展时期,为了支撑这场几乎是代表了东西之争的战争,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力图要压倒对方,而科技上的领先已经越来越证明可以有效的做到这一点,所以双方都是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发展科技以图推动经济的发展。

断断续续长达十三年的战争从新大陆北方的北拉丁洋一直到西面的风暴洋,从陆地上的北方撒哈拉大平原到中南部的刚果黑草原,从西面的吉纳亚盆地到中部的大湖平原,大唐帝国以一国之力抗衡着几乎是整个西大陆诸强的进攻,从先期的一连串失利到中期的渐有起色,再到后期的互有胜负,大唐帝国一步一步从不利局面开始扭转局势,整个战争堪称一部大唐帝国挣脱囚笼束缚命运的历史。

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大唐帝国恰到好处的控制了战争的规模,同时在拉拢了西奥兰、日德兰以及君士坦丁人之后,帝国海军也终于可以在北拉丁洋和爱琴海上可以和西大陆诸国的海军一较高下了,从开始的屡战屡败到后来的渐占上风,帝国庞大的造船工业为帝国海军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从整个战争中帝国海军损失舰只和兵员仍然高过西大陆诸强的合计,但是战争是不以数量来计算胜负的,谁最后取得了胜利,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而建立在一场一场的血战苦战硬战之后的帝国海军也终于奠定了他们称雄几大洋的基础。

当715年11月在海德堡签署《海德堡停战协定》以及12月在君士坦丁堡签定《新大陆势力范围划分界定跳跃》时,几乎所有政界和商界的人都意识到大陆的脉搏在这个时候终于要恢复正常跳动了,但是这种跳动比起七年前战争爆发之前将截然不同,它带来的改变将会使得整个大陆都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巨大革命时代。

715年9月,被誉为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产生了,利兹王国著名学者詹姆斯?瓦特率领科研团队和大唐帝国皇家科学研究院(大唐帝国皇家科学研究院成立于611年3月)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宣布研制改良蒸汽机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可以有效的将热能转化为动能。

从716年中开始,蒸汽机运用于船舶上的试验就在不断加速,各国竞相投入巨资研制这种可能改变整个海洋势力划分的发明创造。

718年2月,第一艘蒸气船(明轮)在法米尼帝国内陆最大运河莱茵运河上试航成功,三十公里的航程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试航。5月,大唐帝国的第一艘蒸气船创造了新纪录,从松江的状元岙军港到余杭军港试航,经过十四小时的连续航行抵达目的地,中途虽然抛锚一次,但是经过工程技师们的全力抢修,三个小时之后恢复了正常运行,而在这次航行中,蒸气船在没有任何风帆的支持下跑出了最高每小时十五海里的高速。7月,利兹王国海军进行的试验更是验证了这一点,一艘被命名为“五月花”号的蒸气船用三个小时跑完了五十五海里的航程,将记录更提升了一步。

蒸气船的试航成功立即在造船业中引发了巨大的波澜,造船业主们有些主动抓住时机进行变革,力图走在历史前列,有的则顽固不化坚决抵制这种可能会导致船厂原有设备淘汰的革新,但是谁也无法抵挡住历史的潮流,轰轰烈烈的造船业革命掀起了高潮,紧紧三年之内,整个大陆的造船业便从风帆船舶制造进化为蒸气船制造,这极大的刺激了蒸汽机生产产业的飞速发展,当大唐帝国宣布将选择十八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作为蒸汽机生产定点产生企业,并且免收专利费之后,生产蒸汽机的狂潮终于到来。

719年5月到9月,几乎是不约而同,利兹王国、大唐帝国、法米尼帝国、巴罗兹王国、奥格斯堡帝国同时宣布将在各自的海军上推广新式蒸气船作为海军的主力战舰,并将全面淘汰风帆战舰,海军装备竞赛进一步加剧,海军开始进入蒸气战舰时代。

721年7月,大陆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产生了,利兹科学家史蒂文在矿区试验用蒸汽机带动车头在铁轨上运送矿石成功,这个创举立即被大唐帝国在利兹王国的经济间谍捕捉到。就在利兹人喜上眉梢准备将这一创举严加保密时,大唐帝国则迅速将这一成果运用在实际中。721年9月,在帝都中州的一场观摩会上,帝国皇家科学院展示了经过争分夺秒生产出来的一台小型蒸汽机车头在一百五十米长的铁轨上运行的全过程,这立即引起了敏感的帝国商人们的极大兴趣。

722年5月,在庆祝帝国皇帝陛下五十一周岁节庆时,帝国政务院正式宣布铺筑庆阳城到青浦的15公里的实验铁路,作为沟通西北大学和西北军事学院到庆阳城的交通实验线路。722年10月,铁路铺筑成功并正式通车,这极大的震惊了整个帝国乃至整个大陆,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利兹王国才如梦初醒般的手忙脚乱开始筹备他们的第一条铁路。

而此时帝国则已经宣布成立四家铁路公司,除了隶属于帝国政务院的帝国铁路公司外,另外有三家联合财团取得了铁路建设和营运的拍照,他们是代表帝都金融寡头和梅利金融集团的帝国纵横铁路公司,代表江南商人势力的大唐铁路公司,代表印德安矿业财团的中唐铁路发展公司,四家铁路公司几乎在获得修建铁路资格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了自己的建造计划。

从中州到庆阳以及后期经西域诸国延伸到法罕行省的中法铁路,从中州到东利伯亚行省首府海森城的中海铁路被帝国铁路公司夺得,而帝国纵横铁路公司则获得了从河间到汉中的河汉铁路,从南海郡摩洛港到天南郡南丰的摩南铁路,大唐铁路公司则取得了从松江府横贯整个江南郡到五湖郡的岳阳府的铁路,另外他们还取得了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在新大陆上修建第一条铁路,而线路则由他们自行确定。中唐铁路发展公司原来一直希望拿到从法罕到中州的这条线路,但是没有能够成功,最后他们选择了多条短线,比如从双堆府经火山府、维托府到庆阳的线路,从里德连通中法铁路的支线,从拉合尔到果阿最后到卢克索的线路。

大唐帝国境内掀起的铁路建设高潮是任何国家也难以媲美的,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钢铁生产一下子推上了疯狂发展的道路,谁都清楚这些铁路的建设将会需要多少钢铁才能制造出这些铁轨,而在以后还会有多少条铁路建设会全面铺开,其间的利润将会有多么丰厚,金融机构的大门几乎是无限制的向铁路公司和钢铁生产企业敞开,而新大陆钢铁联合公司的出现标志着帝国四大钢铁企业主宰的格局终于成型。当637年克斯哈尔到库车的最后一段线路建成中法铁路全线通车时,整个大唐帝国建成的铁路线已经达到了八千五百公里,占到了整个大陆修建铁路的一半以上。

铁路建设极大的推动了钢铁业的发展,钢铁业的发展却又激发了采矿业效率的飞速提升,整个大陆就在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动作用下从缓慢到加速的动态下运动起来,轰隆隆的冲入了工业革命的快车道。

就在帝国在铁路建设上大占上风时,氯气漂白法却在利兹王国率先推广开来,利兹王国纺织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利兹王国的纺织品迅速在大陆流行开来,大唐帝国的纺织产品遭受了沉重打击,直到十年后帝国纺织业才开始缓慢恢复元气。海洋运输大唐帝国和西大陆竞赛却是不相上下,单就蒸气船的推广方面大唐帝国明显占据上风,但是利兹王国却和西大陆几个主要海上强国联合起来率先进行了新的试验从明轮该为螺旋桨式推进器,这是蒸气船的又一大进步,好在帝国的应对也相当敏捷,不惜耗费重金将螺旋桨重新替代明轮式的海军舰船,这才没有落到下风。

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由于争夺新大陆的权益而在东西两方同时掀起,为了确保各自的地位不受到威胁,被卷进来的每一个国家都不得不殚精竭虑的发展自己国力,提升科学技术,以免在这一场决定国运成败的比赛中落后,大唐帝国、利兹王国、法米尼帝国逐渐三足鼎立,而奥格斯堡帝国后来居上也渐渐挤进了这第一梯队的行列,而昔日曾经辉煌一时的巴罗兹、汉森同盟、西奥兰、日德兰、君士坦丁、巴比伦同盟、萨拉丁王国渐渐沉沦下去,所有当权者都清楚,当新的角色崛起,而一批曾经的佼佼者没落时,就该是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迎来一个新的剧烈变革时期的时候了。

最后一节 后记

718年7月14日,《帝国皇位继承法》在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同时三读通过,标志着帝国皇位制度一法律形式明确确立。根据《帝国皇位继承法》规定,帝国皇帝继承人必须在在任皇帝陛下直系男性子嗣中产生,继承人产生办法将通过元老院和公民院代表分别选举出候选人,若是过半候选人皆为同一人,则皇位继承人自动产生,包括在任皇帝在内无权推翻元老院和公民院选举结果。如果元老院和公民院选举出的候选人不同,则由在任皇帝选择决定。

如果两院选举人均未获得过半漂票数,则由皇帝陛下在两院得票最多者中决定产生。根据《帝国皇位继承法》规定,皇位继承人必须要在第三名男性后嗣成年之后方可由两院投票决定来确定选举时间。若是在任皇帝突然驾崩,尚未来得及确定继承人,则直接由两院选举,两院合计得票最多者继任新一任皇帝。

721年9月,大唐帝国第一次皇位继承人选举产生,索菲娅之子李守成在以工商势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两院都获得了半数以上选票击败最大敌手司徒玉真之子李横戈,成为大唐帝国皇位继承人——储君。

在整个选举中,李无锋保持了绝对中立,甚至在前两周便出巡梅利和西印德安地区,知道选举产生后一周方才返回帝都,并在返京之后立即宣布确认了李守成的继承人身份。

704年8月,司徒玉霜在帝都皇城内索菲娅宫中与李无锋第一次相遇,后形迹诡秘,半年后,司徒玉霜失踪,三年后,有人在锡金发现司徒玉霜携带一幼儿乘船前往新大陆。

706年5月,尤道方在安原传教时被人检举,被帝国保安局抓获,后被处极刑。

708年12月,被囚禁与帝都的立原山川病逝于帝都城郊。

709年3月,帕沙王国与吕宋王国和自由城自治领联军再起金戈,被称作第三次安第斯战争的这一仗一直持续了五年,双方都精疲力竭,后库图佐夫不幸病逝,腓特烈趁机大举南征,帕沙王国遂一蹶不振。

715年7月,吕宋王国兵分两路南下,腓特烈与克鲁夫各自统帅一路大军与自由城自治领统帅屈林三路大军合攻帕沙王国,12月,帕沙王国灭亡。

从716年起,吕宋王国在灭亡了帕沙王国之后,连续对西半岛同盟地区展开攻势,而此时暗夜玫瑰苏莱曼也已经病逝,719年,吕宋大军在攻克了拉丁洋上最后一个城市之后,彻底征服了西半岛同盟,与此同时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结成的同盟和盛极一时的吕宋王国关系急剧恶化,而自由城自治领在获得了拉丁洋上的出海口之后也表示不愿意参加战争,吕宋王国出兵西奥兰计划受挫,加之大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