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传 作者: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传 作者:青录-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公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两人,道:“有人让老夫再考验一下你们两人的文才,但不管结果如何,你们两人都可入太学宫,跟随老夫学习。”
“考验文才?”李图和苏定邦同时一怔。
“不错。”
大公点点头,然后把手中的太平有象抛了出去,太平有象抛了出去后,落在空中迅速化大,有三丈大小,散发着一股奇妙的气息。
在它另一端的称台上,座落着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如同**般,隐隐传来了怒吼之声。
“这称名为‘太平有象’,可以称其文才。你们只需要在另一端的称台上写下一个字,就可以称其重量,其重量越重,则代表文才就越高。但是在写这一个字的时候,需要精、气、神的高度集中,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浓缩在这个一字上面。”
李图和苏定邦都皱着眉头,疑惑地道:“这样就可以称文才?”
“不错。”
大公点了点头,又道:“而且,每人都有三次机会。你们不用担心,太平有象很是奇妙,它可以做得到。”
……
“大公在干什么,那个东西似乎是一个称台啊?”观战的人都是疑惑地看着那称台,不知道大公要干什么。
“这……似乎是传说中的太平有象?”
文公突然想了一个传说,然后也武公相视了一眼,似乎武公也知道了它的来历。(未完待续。)


第一二六章 称其文才
“太平有象,称其文才……那个东西真的存在?”
武公皱了皱眉头在思索着,然后看了一眼文公说道:“似乎……这只是一个传说啊,而且还是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再说了,大公在**到它的,怎么没有听说过?”
文公摇了摇头也在思索着,一会儿后道:“虽然有着‘太平有象’的传说,但是谁也不知道它的样子是如何,或许不是。”
“看其样子,应该错不了。”武公摇摇头。
“可惜,我们在外面,无法听到大公在说什么。”文公微微婉惜了一下。
此时,观战的人都疑惑地看着大公抛出来的太平有象,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都纷纷道着:“那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像一杆大秤啊,但另一端怎么有着一头大象,似乎很古怪。”
“大公抛出这个东西,想干什么?”不少人在问着。
“大象,杆秤……”
太学宫中一名老人看着那一杆大秤在沉思着,接着目光不由一滞,满脸惊愕地道:“这……难道是传说中太平有象?”
“什么太平有象?”旁边有人疑惑地问着。
“传说,天地间有着一杆大秤,可以称量人的文才,名为太平有象……”太学宫老人沉思着道,也不敢肯定,毕竟这只是一个传说,谁也不知道真假。
“太平有象称其文才?这人的文才怎么可以称量,而且又是如何称量?”众人听到不由面面相觑,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不可信。
“老夫也不清楚,只是传说如此而已……似乎,写下的字越重,其文才就越高。”太学宫的老人皱了皱眉头继续道。
“写下的字越重,其文才就越高?”众人不禁哑然。
……
试炼之路中,李图和苏定邦两人都在打量着那尊太平有象,大秤悬浮在半空中,它的另一端座落着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整体看起来就如同一个秤砣般。
而另一端的秤台上,上面摆放着一支略微破旧的毛笔,可以秤台上面写字。
这就能称量文才?
李图和苏定邦都感到有些匪夷所思,毕竟这文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人才能体现出来。而现在,却是如同物体般称量,让人很难接受。
“你们谁先来?”大公默默地等他们去接受,一会儿后问着。
“还是在下先来吧。”苏定邦站了出来道,似乎对太平有象并不怎么信任。
“好,那你就在秤台上写下一个字。记住了,一定要精、气、神高中集中,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浓缩在那一个字上面,用心写下来。而且,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要想,只想着这个字,把你的意念注入去。”大公再次提醒道,脸色非常认真。
苏定邦点了点头,走到了秤台前又是细细地打量了一下,然后拿起了秤台上面的那一支笔。接着整个人的精气神高度集中起来,身上蓦然间散发着一股如山岳般的磅礴气息。
沉思了一下,苏定邦提笔写下了一个“笔”字。
接着,似乎有一股源源不断的文气,从苏定邦的身上注入了那一个字中去。
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苏定邦不由一怔,心中的念头一下子集中了起来。
当“笔”字一写完,秤台立即向下一沉,杆秤另一端那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如同活了过来般,猛然抬头嘶叫怒吼起来,周围的空间出现了一层层的扭曲。
那一头大象,似乎非常不愿意看到另一端有文字出现,即使是出现了也想把它压下去,减轻它的重量……
文字这边的秤台,在大象的嘶叫怒吼和压制之下,一点点往上升起。
“其重……一两二钱三分……为大学士之才。”
一会儿后,一个十分沙哑的声音,从太平有象中传了出。
……
“文才真的可以如此称量?”
观战的人有些无法接受,感觉十分匪夷所思,但苏定邦走上前的时候,又开始静了下来,开始好奇他写下的文字有多重,其文才又是多少。
“写了,是个‘笔’字。”众人都在等待着。
“其重……一两二钱三分……为大学士之才。”接着,观战的人都听到了这个十分沙哑的声音。
“苏定邦有大学士之才,这倒是不奇怪,不过我倒是好奇这重量的区分。”一名中年男子略微好奇地道。
“不错,多少是大学士之才,多少又为学士之才?文武二公,你们可知道?”一名太学宫的老人转身问着。
文武二公摇了摇头,道:“我们也不知道。”
“你们也不知道?”那名老人不由有些愕然了。
“七钱三分为学士之才,一两为大学士之才,三两为儒士之才,五两为大儒士之才。”
这时,一个淡雅的女子声音从众人的身后响起,众人回头看到了一身白衣、戴着斗笠的苏子鱼,他们当中有不少知道苏子鱼的存在,也没有多过的奇怪。
而文武二公则是默默地打量了一下苏子鱼,然后相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一个猜测,就是大公抛出的太平有象,很有可能与她有关。
苏子鱼看了一眼众人,然后默默走到文武二公前,道:“小女子见过文武二公。”
“苏姑娘,不敢。”文公道。
武公则是冷哼了一声,目光望向了试炼之路上。
了解太平有象的称量之别后,众人的目光也纷纷投向了试炼之路,看看李图的文才又是多少,与苏定邦比试起来谁又胜了一分。
……
“一两二钱三分,大学士之才……”
李图沉默了一会儿后,也走了上去提起了毛笔,心中在沉思着自己该写什么字。但在这个时候,却是发现自己有很多字是无法书写的,例如儒、圣、仙、天……
“这些字无法书写,是什么原因?”
李图不由微微疑惑,难道是自己的文才未达到,所以才无法书写?
当思索好自己写什么字后,李图的精、气、神在瞬间高度集中起来,所有的念头都聚于自己的笔中。
手中的笔,似乎在瞬间重了起来。
当落笔的时候,手中的笔蓦然间一滞,竟然无法一下子划过……
“难道我这个字也无法书写?”
李图不由一怔,继而是神色一沉,精气神再次高度集中起来,把所有的念头都凝聚于自己的笔下。
一笔划过,把毕生所学都浓缩在这一个字上面,此时也感受到自己的身上,似乎有一股源源不断地文气在灌入这个字上面。
当这一划,划完后,李图立即感觉到自己的精神一下子萎靡了不少,身体与心神无比的疲劳,似乎把自己的什么东西一下子抽空了般。
而且,心头立即有一种文思枯泉的感觉。
这时,那一头大象又开始嘶叫怒吼起来,对着李图怒目而视,似乎十分的愤怒。
“其重……一两二钱三分……为大学士之才。”
一个十分沙哑的声音,从太平有象中传出来。
当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有些愕然了,两人都是一样重,这也太巧了些吧?
即使是李图和苏定邦也是楞了一下,想不到是这个结果。
“不分胜负,两人都是一样的大学士之才。”
苏定邦在沉默着,似乎在恢复着自己的精气神,一会儿后又走了上去,提笔再次写下了一个字,这次写得很慢很认真,而且也写得很艰难,比第一次更专注了。
而且,他所选字也不再是那种十分普遍的字,而是一个“才”字。
李图感受到了一股十分磅礴的文气,从苏定邦的身上源源不断地涌了出去,注入那一个字中。
当苏定邦这个字写完后,秤台猛然往下一沉,比第一次沉得更厉害了,而且那一头大象无比的愤怒,不断地嘶叫怒吼着,似乎要挣扎出来般。
……
“苏定邦这一次会是多少,似乎比第一次还要沉得厉害啊,应该能够重一些。”有细心观察的人道。
“其重……一两七钱五分……为大学士之才。”
“竟然一下子就重了五钱二分,不知道第三次可不可以突破二两之才?”武公微微有些期待地道。
而站在众人身后的苏子鱼,则是在默默地看着两人,脸色很平静,并不在意他们两人所称出来的重量,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苏定邦写完后如同虚脱了般,没走两步就立即盘坐了下来,此时李图也感觉到自己恢复了不少,再次写字也没有什么影响,于是走了上去。
而且,隐隐发现,其称量似乎与自己所写的字有一定的关系。
字越是难写,称出来的重量就越重。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与称量文才有什么关系。
李图心中微微疑惑,然后也没有多想提起了笔,写下自己心中要写的字,但这个字却无比的难写,只是写了一笔,似乎就抽空了他的一切。
咬了咬牙,再次集中精气神,又是写了一笔,但是这个字还有三笔未写。
“他到底是在写什么字?”苏定邦也有些好奇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二七章 吾之才,岂是你能称量
【对不起,迟更了,请见谅!】
“似乎李图写这个字很艰难啊,他到底写什么字?”看到这种情况,观战的人都有些好奇起来了,十分关心。
但看到李图背对着众人,久久没有动静,观战的人也有些搔动起来,纷纷言着:“难道他写不出来了,这不应该啊?而且,苏定邦也写了出来了,更是达到了一两七钱五分。”
“难道称量文才……也与所写的字,有很大的关联?”一会儿有人疑惑说道。
“这个很有可能,或许他写的字很不简单,具有极大的意义……可知,有些字是不能随便写的,就如这个‘圣’字。它代表着圣人圣言,但圣人的文才,岂是可称量!”太学宫的老人点点头道。
此时,文武二公回头看了看苏子鱼,虽然没有出言,但眼中亦有询问之意。
“人的文才,怎么可能准确称量,而且太平有象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推测,不能真的当其真了。”苏子鱼微微点点头道,“有些字,是不可称量的。”
……
试炼之路中。
写了两笔后,李图大皱着眉头,发现自己竟然难以落笔了,而且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妙,知道了些。
第一次,他只是写了一个最简单的“一”字,一笔即可写完;虽然,在落笔之时有过一滞,但在精气神高度集中,念头紧注之下,一笔就划过了,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
但这一次,却是发现了一些不同,第一笔几乎抽空了他的文气,或者是说文思;而第二笔,则是抽空了他“精气神”中的“精”。
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文才称量?文气、精气神聚于念头?”
李图皱了皱眉头,虽然难以落笔,但也不是真的一笔无法落下,思索了一会儿,想明白了一些事后,接着又用自己“精气神”中的“气”写了一笔。
这一笔依然是很难写!
接着,又用仅剩下的“神”,又写了一笔。
当自己的精气神都完后,李图真的发现自己真的无法再落笔了,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去写完这最后一笔了。想提笔写下最后这一笔,但是自己无法写下去,这是一种很古怪的感觉。
既然每落一笔,都需要自己身上的某一种东西,但苏定邦第一次所写的“笔”字,又是怎么解释?
这个“笔”字的笔画,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五笔。
但想了想之后,李图发现这并不是关键所在,而是他在写这一个字的时候,欠缺某一些东西。
“我欠缺了什么……”
李图静静地握着笔,脑海中出现了那一个他差一笔还没有写完的字。
它不仅欠缺了最后一笔,还欠缺了它的精髓……
正——
自己要写是乃是一个“正”字,一个“天地有正气”的“正”字,而不是正月的“正”字。
这个“正”字的精髓,乃在于它的气。
它的气,就是正气。
何为正气?
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
到了这个时候,李图终于明白了自己所欠缺是什么。
身若无正气,“正”字如何堂堂正正写得出来?
“正”乃是极具意义的一个字,第一笔需要人的文气,第二、三、四笔需要人的三宝“精、气、神”;那么,最后一笔,自然是需要人的正气。
需要是最后一笔,但这才是这个“字”的精髓所在,没有它,则不成“正”。
李图想明白了,这最后一笔需要自己的正气才写出来。
“天地有正气!”
李图无言地道了一声,从心底生出了一股磅礴的气息,浩浩荡荡……
试炼之路上的苏定邦和大公,猛然感受到了一股十分纯正的浩然之气从李图的身上生出,不是从天地间生出。
这一股浩然之气至刚至大,又至正。
李图的最后一笔终于划落……
大象嘶叫怒吼,似乎是非常之不甘,欲从太平有象中挣脱而出。
“其重……二两一钱七分……为大学士之才!”
……
“二两一钱七分……竟然超过了二两,而且还超苏定邦如此多。他到底写什么字,一下子重了那么多?”观战的人不由愕然了一下。
“是‘正’字。”有人道。
“正字?但,即使是写了一个‘正’字,也不应该一下子重这么多啊,有些不正常。”有人摇摇头,怀疑地道。
李图这次的重量,比第一次超出了很多,似乎真正的有些不正常。
既然是称量文才,那么每次的称量,应该相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