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超在听完戴安的表述后表示理解。

    但是他同时也指出,想要不做任何牺牲的加入这里的人类社会是不可能的,这次前来投靠的塞隆人总数在8000左右,这么多塞隆人却只有6个型号。

    也就是说,每个型号的塞隆人都有上千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兄弟姐妹。如此数量的重复面孔,如果不做一些改造或者使用特殊的身份标记手段的话,他们是不可能接收进入人类社会的。

    在这个问题上,沈超和塞隆人的代表又进行了一番毫无成果的立场交流,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接收自己的条件,最后,沈超决定给他们一个新的选项。

    :“这样吧,我不在要求你们集体作出选择,在选项不变的情况下,我会允许所有塞隆人自行选择一个选项……”沈超不再要求塞隆人集体作出同样的选择,而是给了他们每个人选择权。

    这样,塞隆人的选择矛盾就会集中在自己的组织内部而不是针对议会。沈超意识到自己之前让塞隆人集体作出选择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维陷阱。

    他现在面对的谈判对象基本都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组织和意愿的群体,所以他已经习惯了在谈话中把一个组织的代表当做总负责人看待,但是塞隆人目前的组织模式并不像是其他人类组织那样。

    现在的塞隆人依旧讲求在一切问题上的皿煮,这就使得塞隆人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十分容易被割裂,只要把主要矛盾推给他们组织内部,他们自己的皿煮讨论自然就会战胜所有的反对声音,最终依旧会达成沈超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送走戴安后,沈超又面见了逃亡舰队的代表。相对于塞隆人,此时的逃亡舰队成员无疑更加受到欢迎,他们没有塞隆人那样的社会兼容性问题,其中的很多人已经通过检疫被送到了星球上各地的定居点开始了新生活。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收尾工作就已经做完了,事实上,逃亡舰队的内政一直十分失败,所以在他们的政府解散后,给议会留下了一些相当难处理的烂摊子。

    比如逃亡舰队中的囚犯问题,黑帮问题。这些都需要议会付出很多原本不必要的调查资源仔细的审核所有人的背景和犯罪历史,以确保不会把逃亡舰队中的人渣直接放到好不容易恢复秩序的地区。

    除此之外,战犯问题也十分令人头疼。虽然在来之前就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内鬼和船上的多数安全威胁,但是直到殖民地政府解散,他们也没有处理自己抓捕的战犯,其中就包括著名人奸,盖尤斯。波塔尔博士。

    现在,所有人都等着沈超和他的议会来主持“公道”,处理各种舰队里留存的罪犯和战犯。不用说,如果沈超在这种问题上处理的不够好,逃亡舰队里层出不穷的公知们就会跳出来指责,并像是这个位面依旧留存的俄国政府一样,积极地上蹿下跳,寻求在越来越强大的议会的阴影下保留自治权。(未完待续)

    ps:今晚第二更达成,在此特别感谢上一章更新后打赏的“valky、潜水第一”两位童鞋还有群里书友们的评论支持,再次重申,群号259711351,欢迎新老书友加群吐槽

    防抽打码版2&59&711&35&1 



第四百五十九章 船坞里的大工程

    对于这种问题,过去的沈超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议会的自身治理能力十分有限,管理这些世俗事物的能力低下,核心探险队的斩首能力当时也不够强,贸然的采取暴力只会起到反效果。

    但是现如今,时空议会已经今非昔比。第一批学员的考试已经接近尾声,他的探险队马上就要完成第一次规模化整合。很多历史问题都可以开始着手解决了。

    至于逃亡舰队遗留的历史问题,完全可以和这些积压的己方历史问题一起处理。沈超不敢贸然猜测人们最终会如何评价他的应对手段,但是他相当确定自己的解决方案回消除所有的表面反抗。

    当然了,沈超没有着急着现在就安排对以波塔尔博士为代表的一群战犯的处理。他的探险队还有着很多需要他关注并处理的事情,而对于沈超来说,探险队的事务无疑是最重要的。

    在舰队停泊基地呆够了两个星期后,他先是回到了零号空间站休息并视察了一下最新的战舰升级计划。虽然他这两个星期一直被困在地面安置新移民们,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人在负责解析塞隆人和逃亡舰队带来的技术了。

    时空议会虽然依旧是名声大过实际规模,但是对于他的探险队来说,这是正好反过来的。时空探险队的名字虽然没变,但是直接管理的结构规模却已经大的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了。

    除了最早的作战部门成员很少外,探险队直接指挥的科研机构已经膨胀成了一支军队的规模。他们从各个位面招募的专职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已经超过10万人。

    这些人中的多数都没有直接安置在探险队的控制位面,而是在各个项目的掩护下,在其他异位面进行各自的科研项目。有生物医疗项目。有南天座计划的ai开发项目,还有很多依旧等着出成果的项目。

    作为舰队的总指挥官,戴米恩在新移民们中的第一批技术专家被挑选出来后就在零号空间站上组织技术力量对于跃迁引擎技术的解析,其中一些技术人员就是从其他位面的一些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里抽调的。

    当然了,即便是有这些额外的技术力量。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什么实质的技术成果实在是不太可能。现在,他们的技术专家仅仅是了解了bsg位面的跃迁技术的皮毛,技术人员甚至还没有安全的拆解一台跃迁引擎的能力。

    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打算放慢解析和利用跃迁引擎的进度了,相反,由于整支舰队已经等待跃迁引擎很久。所以戴米恩还在催促技术人员加快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速度。

    在戴米恩的请求和沈超授权下,负责技术解析的技术组临时招募了一批塞隆人和人类技术人员,在这些人的协作下开始了移植跃迁引擎的首次尝试。

    这可是个高难度的工作,因为他们现在正在试图转移的跃迁引擎核心是从一艘船体受损的塞隆战斗堡垒上拆下来的。整个引擎除去散热、供能。自动控制机构后依旧有5层楼那么高,看起来就像是个全金属的小楼房。

    体积巨大只是问题的一小方面。跃迁引擎的核心机构虽然体型巨大,但是实际上结构却非常复杂和脆弱,拆卸难度类似于让一群修车工去拆卸核反应堆的堆芯。

    在转移安装如此巨大的设备过程中,太多的环节可以出错并酿成大错。更不用说,现场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拆装跃迁引擎。塞隆人和逃亡舰队里的技术人员虽然解释了跃迁引擎的原理和维护方式,但是那些毕竟是理论知识。

    在他们的母位面,跃迁引擎的安装和拆卸也是最高难度的技术活,都是由各自种族的专业人才一次安装完成后就再也不动了。很少听说有拆卸下来跃迁引擎的案例。因为此,他们的理论知识在这种大型工程的实施现场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实在是很难说。

    此时的戴米恩站在忙碌的维修船坞的巨型落地窗前,他身后宽阔的走廊里不断的有人流和货流通过。技术人员和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忙碌的穿行于此地。有的是参观,有的是来帮忙的。

    远处的其他船坞的观察台则充斥着不少来看热闹的人,没错,就是来看热闹的。能在零号空间站工作或者停留的人都是安全等级相当高的,他们平时里除了工作并没有太多娱乐的手段。听说要安装新设备,都过来看热闹……

    戴米恩没有在乎远处看热闹的人。他手上拿着一堆技术人员们分批交上来的信息面板,只是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船坞里正在动大手术的淞沪号巡洋舰和另一个船坞里的塞隆战斗堡垒。

    此时。技术人员们还在小心地从战斗堡垒上拆卸巨大的跃迁引擎核心一大堆穿着太空工作服的技工和几台分属不同型号的人形机甲正在通力合作。

    沈超没有干涉戴米恩对于舰队的管理权,所以作为舰队指挥官和维修部门的总负责人。他决定给自己的座舰首先装上跃迁引擎。成为拥有跃迁引擎的第一艘试验舰。

    过去的舰队里有什么新技术都是第一时间应用在布达佩斯号上,让舰队里的所有其他人十分羡慕。但是这次,他的座舰终于抢到了头彩。

    不过看到现今的整修进度,戴米恩却高兴不起来。为了拆装这个新型引擎,淞沪号必须进行一番伤筋动骨的大改。很多层甲板的空间和管线走向都必须根据需要拆了重建。

    要不是因为这里的无重力环境,可以在移植时较自由的进行设备移动,搞不好他们还要把战舰顶部的龙骨截断一块儿才能移植跃迁引擎。

    此时,淞沪号内部整修工作已经接近完成,船体的一侧开了个直径足有7层楼的大洞,将里面的甲板层,重要管线、龙骨,乃至其中一个质量效应核心都露了出来。

    另外一个船坞里的引擎拆解工作进展的比想象的顺利,此时,跃迁引擎正在接受一系列的外部检查,确保这台拆下来的引擎没有受损或者受到其他外部影响。

    这种检查要持续很长一段儿时间,因为跃迁引擎本身是一种非常精密的设备,一定要类比的话,它是有些类似于主位面的精密原子钟,外部的重击乃至其它多种环境干扰都会显著的影响其精度。

    而这种影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空间跃迁是需要非常精密的操作,引擎的核心部分受到一点点原子层面的扰动就能让跃迁完成后的实际坐标和计算坐标间出现数光年的偏差。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拥有跃迁引擎这样的超长距离旅行手段,bsg世界的人类和塞隆却没有快速的探索并占据整个银河系。因为他们的每次长途跃迁都有风险。

    虽然跃迁后一头撞上太阳的纪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陌生星域迷路的机会却不小。bsg位面的银河系里,类似星球的宜居星球很少,在茫茫星海迷路基本等于慢性自杀。

    此时的检查就是为了尽可能的确保他们的拆卸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扰动,后面还会有更加危险的移植安装阶段。理论上,在跃迁引擎的安装阶段才是最危险的阶段。

    因为重新安装一个跃迁引擎几乎是必然会影响它的核心单元部件。在无数人期待的眼神中,几台阿特拉斯太空型机甲拖动着巨大的引擎,慢慢的飞过两个船坞间数公里的距离。

    在它们的飞行过程中,零号空间站飞出了木星背面的巨大阴影区,阳光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好在由于这里距离太阳远比地球远得多,所以阳光一点儿也不刺眼,反而对现场起到了一点儿不必要的照明作用。

    在这个距离下,太阳看起来和地球上非常不同,如果说在地球上看太阳像是在盯着一个大火盆的话,那么在这里,太阳就像是一个挂在天空的白色小盘子,虽然也能感受到阳光的光合热,但是却一点儿也不刺眼。

    现场的工作人员就没有被新出现的阳光影响,几台机甲上的操作人员在后方指挥部的科学家们的指导下慢慢的把楼房般巨大的跃迁引擎小心的推到预定的安装位置,随后小心的将引擎翻过来。

    虽然看起来容易,但是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视野和引擎与他们操作的机甲的比例,这种操作依旧十分困难。不过相比之下,这已经比穿着太空服干同样的活容易多了。

    在这种太空大型设备安装作业中,人形机甲相对于穿着太空服的普通人有着太多的优势。机甲能携带更多工具,氧气储备。喷气背包的动力更大,工作时间更持久。

    机甲自身的动力力臂长还能由后方人员遥控接管,以便弥补驾驶员自己的技术不足……因为有着这么多的优势,正准备大量建设空间站的议会正在极乐空间位面筹建自己的人形机甲生产线。(未完待续)

    ps:首先感谢“hill2”的票票和“valky、飓羽”两位的打赏。今天不敢保证双更,生活忙碌的书友不用熬夜了…… 



第四百六十章 短暂的平静

    当然了,他们的目的不是生产什么人形战争机器,虽然探险队现在已经有了在多个位面得到的多种型号的人形机甲,在一些模拟战斗试验中,安装战车级护盾发生器的特定型号的人形机甲在城市战环境模拟中表现上佳。

    有时,部分熟练的驾驶员甚至能用机甲在模拟中取得不可思议的超然战绩。但是对于目前的时空议会来说,他们还是纯粹的想要把机甲当做全地形适应的工程机械应用。

    简单地说,他们正在筹备的机甲生产线本质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星际时代的挖掘机!至于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种问题目前还不在大家的考虑之内……

    :“这么早就试图把跃迁引擎装上船啊,你还真是对自己培养的人才有信心。”就在戴米恩考虑这次改装的得失时候,沈超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评价道。

    沈超本来预计戴米恩在得到自己的授权后也会等一段儿时间才会进行这中引擎移植的大手术,毕竟,跃迁引擎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大家虽然心痒,但是都没准备立即用上。

    而对一艘战舰进行如此程度的大规模改造相当于对一个普通人进行开胸换心的手术,一个不小心,病人就会死在手术台上。带入到这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装配事故就能让正躺在船坞里进行引擎移植的淞沪号变成废船。

    虽然现在舰队里的维护人员基本都是戴米恩亲手训练出来的,但是他们之前可从来没摸过这种引擎,以他们此时的水准,想要毫无过渡的做这样规模的战舰改造工程还是危险太大。也难怪戴米恩不敢安排布达佩斯号做试验品。

    作为舰队的旗舰和战斗力核心,布达佩斯号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和个人感情。别的人不说,如果这个实验是在布达佩斯号上做,成功了还好,失败了让船趴窝。恐怕沈超第一个就要找戴米恩拼命。

    :“不,我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