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山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色山谷-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山西茫然摇头,看着谭风林特表关切的脸,他倒笑了:“谭老弟,我李山西命硬,寻常情事,未必能击跨我的,虽说是在阎王鼻子上,嘿嘿,阎王又能把我怎么样?”

这当然是笑话,谭人瑞笑了一下,看大家没有笑的意思,赶紧住口,看李山西时,浑身没力,被常思纲扶着,勉强走了几步,不得不颓然坐倒,自己倒苦笑起来。

谭风林让大家原地休息一会,要特别注意安全,然后迷惘的目光盯着李山西,希望他解释一下刚才的事情。

宋柏青给送上半葫芦水,李山西举头望天,喝了个痛快,抹一抹嘴,望着回马岭,暗暗沉思。宋柏青自顾自抽旱烟,也不催问。

李山西还在惊异之中,身当其事,却依旧糊里糊涂,无法说清楚自己的遭遇,不免又有一丝惭愧,自己虽然豪言壮语,要化解事端,却如坠五里雾,说给众人,大家不免愈加气馁,待要不说,看着八只眼睛把自己团团盯住,心下不忍,禁不住幽幽的叹了口气。

李山西纵横半生,遇到的疑团无数,从不曾退缩或者被难倒过,现在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最难的是没有踪迹可循,如云似雾,来去无踪,李山西突然发现,自己一向很少叹气的,现在这声叹息中所包含的无奈和窘迫,同样令他自己难受。

在回马岭顶,宋柏青要他着眼于这件事,做做文章,他正要答应,突觉眼前一亮,随即没有知觉,等他有感觉时,发现自己来到一处所在,李山西仔细辨别,才知道这是个山洞,四周全是光滑石壁,初时洞腹不大,渐行渐里,渐觉宽敞,石洞内水流潺潺,沿山溪的这条小路滑溜异常,李山西小心翼翼,生怕掉入深涧

他沿着小路来到一个拐弯,不知道该向哪里走了,他决定向右侧拐弯,初时甚高,慢慢的越来越狭窄,越来越矮,最后不得不低下头,矮着身子,李山西看这里没甚出路,只好返身往回走,奇怪的是,虽然身处一个巨大的洞腹,无需借助火把却能看得很清楚!

他来到小溪边,再往右拐弯,头顶的高度更高了,可是他却是在不停的下坡,坡度越来越陡,他只好一手扶住石壁,才能勉强下行。

水流更大了,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在宽大的山洞内轰鸣,震得李山西心烦意乱,他似乎完全忘记了今天的使命,既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日渐偏西,脑中一片澄明,似乎不会思考了。

就这样的来到了一处宽阔的所在,顿感光明耀眼,而鸟语草长,似乎已经离开了山洞,李山西感觉地势还在往下,而眼前出现了眩目的光环,他慢慢移步,等踩实了再往前走,却不料脚底一空,似乎是一处悬崖,就在此时,他只觉有人抓住了自己的手,就此昏迷!

第十章 秋暮闲情

这次事件对李山西打击很大,以至于他回到了翠屏村以后,精神萎靡,无法振作,昏睡了一夜,犹未见好,第二天竟而不能起床了!

宋柏青深以为忧,自己对于歧黄之术所知甚少,不断在一边搓着手掌,苦于无能为力,看李山西深深昏迷且时有妄语,却束手无策。

常思纲抬头望天,只见东边天际一抹红霞,灿烂澄明,而李山西缠绵病榻,岳父双眉紧锁,自己实在爱莫能助,只好独自出门,收拾翠屏山北侧的那点粮食去了。

出村不远,一条小路蜿蜒而行,直奔翠屏山北侧,从这里可以看到卧虹山弧形的山体,罩住了山谷的西北大门,翻过卧虹山,就是山谷之外的胡杨村,卧虹山在这里一改南侧的风格,怪石嶙峋,青面獠牙,荆棘遍地,实在是寸步难行!

思纲收回目光,来到翠屏山和卧虹山相连的横梁之下,这就是他的那些山地了。山岭薄地,开垦不过一年多,土质很生,并不适合作物生长,不过思纲尽管铁匠手艺娴熟,种起田来也是一把好手,看上去那垄畦整齐的红薯,长得还不错。

今年曾经大水,不过横梁却了无妨碍,水从沟壑里迅速泄出,山梁上未受其害,相反,正因为水量充足,这里的庄稼反倒长的特别好。

其实田野里已经没有多少庄稼了,思纲之所以没有早收,是因为这里光照不足,虽过了重阳节,但庄稼长势依然喜人,秧苗绿油油的,加之秋阳正劲,所以推迟至今。何况中秋之夜以后,常思纲外有方子平失踪,内有小常平出生,好容易过了满月,回马岭的事件笼罩着翠屏村,故而直到今天才有闲暇,来看看自己的庄稼。

和一般庄稼人一样,常思纲看着满地绿油油的庄稼,就会喜动颜色,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并不亚于郎中治好了一个垂危病人的性命、工匠造就了一个设计独特的建筑。所以当穆天成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穆天成兄弟四人,老大就是天成,老二天河,老三天峰,老四天岭,天成天河早已成婚,妹妹天英天慧已经出嫁,最小的两个弟弟天峰天岭尚未结婚,不过年龄也不小了。

天成共有四个女儿,却无儿子,自己深以为忧,看看年将不惑,不自禁的有些担忧,最无可奈何的是妻子比自己还要大两岁,而且生了四个女儿,赚来一身病症,整天缠绵病榻,黄黄的脸,更叫天成发愁。如果命中注定没有儿子,那就只好从三个弟弟那里“过方”(双祧)一个,以免晚年膝下凄凉。

老二天河两个儿子,却没有姑娘,天成比较看好小儿子穆存真,存真的哥哥存善已经十三岁了,天河自然舍不得,存真年龄不大,但却聪明伶俐,招人喜爱,天成经常把他领回来,让妻子给他做好吃的,而且天成最小的女儿存叶比存真稍大一点,正好能玩在一起!不光穆家人这么想,村里其他人也都知道,将来就是存真给他们老两口养老。

没成想一场大雾,掳走了这个孩子,也夺走了穆天成的希望!他最近本来就病体支离,所以凡事总未出面,这一场大祸,从天而降,对他的打击很大,老穆那眼窝显得更深了!

穆存真的死让老穆欲哭无泪,他的痛苦比起穆天河来犹有过焉,现在见到思纲,眼睛湿润了,希望思纲能给他说一下事情的原委,思纲爱莫能助,只说现在还不分明,李山西酣睡未醒,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原因,可惜,思纲作为一个工匠无法洞察。

“思纲,你说说,这到底是什么回事?”老穆徒然无助的问。

“穆大叔,我岳父和李前辈正在想办法,这件事目前还不甚分明,你自己可有什么想法么?”

“我揣摩着,这件事还远未结束,唉!一个神鸡已经把唐家弄得家破人亡了,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为害人间?今年可真是多灾之年!”

常思纲心中一动,神鸡事件已经证明是一个诅咒,这次由钟声而云雾,进而导致阴家和穆家孩子神奇失踪,其中莫非蕴藏着更大的祸端?但他秉性忠厚,事情未发生不愿多做猜疑,因而只是泛泛的劝慰:“这也许只是偶然,穆大叔不必太过忧心。”

老穆却突然神色有点紧张,他看了看思纲,拉他蹲在地头:“思纲,这件事不会对我们家有什么不利吧?”

“哦,”思纲极为专注,但也只好设言宽慰他,“穆大叔,您别多想,存真那只不过是一个意外,再说,还有阴家人呢,而且他们在前,存真的事情在后。”

“是我的感觉,”老穆叹息着摇头,“不知怎的,我现在会这样想,我记得去年那件事之前,阴家人也有份,可是他们最终没有被神鸡所害。”

那件事不能这样论,思纲自己在想,那件事的起因并非发现并进入坟墓,而是预先设定的咒语针对整个唐门发动了,说实在的,方子平所做的一切只是帮助咒语得以实现,而最妙的就是,咒语的很多内容已被方子平洞悉,进而加以利用。

想到这里,思纲有些无奈,虽然李山西竭尽全力,但还是不能窥探到这件事情的端倪,而同方子平在神鸡事件中表现的那份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别。

他默默的想着,老穆也不作声,一起望着卧虹山那起伏的山梁,只有老穆的烟袋锅冒出青烟缕缕,点缀着秋日的田野。

思纲忙完了地里的活计,招呼老穆一起走,他们没有从来时的路走,而是顺着山梁上的小路,往翠屏山脚的穆家林走去,那里是穆家的祖坟,思纲也喜欢从那里走,毕竟,满坡的杏树,间杂着一些柿子树,在日渐衰落的田野里,已经是难得的生机了。

此时,柿子正红红的,挂在树梢上,一个个灿若晨星,思纲远远的看着,就觉得那是什么动物的眼睛,隐约闪烁在万顷碧波之中。

第十一章 翩若惊鸿

两个人谁也没说话,默默走在满是碎石的小路上。两侧的秋草在连日的骄阳暴晒下,已经开始露出迷离的枯黄色,毕竟已接近九月下旬了。

穆天成无意识的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祖坟,这里长眠着穆家两代祖先,从穆天成的祖父拖家带口闯荡到这里,并很快死在这里开始,他的父亲继续着拓荒的步伐,十年前也长眠在青山脚下了。大大小小的坟头,竟然有了六七座,背靠青山,标志着连绵不断,而天成也给自己留下了长眠的位置。他的目光盯着三年前已经落成的墓穴,眼神有点迷惘。

最靠近上面的是祖父的坟墓,一直只有一个长满荒草的坟头,今年春天,方子平在去剑泉取水的时候,蹲在这里端详了半天,回去找到老穆,让老穆尽快给他的祖父立碑。那时候,方子平才到翠屏村不久,但已经被人们奉若神明,所以老穆不问理由,就找到了常思纲,e而恰巧子平也在。

“要立碑?那我要到跑马岭后的狼窝峪去开山取石了。”思纲沉思着说。

“不!”子平插话,“你还是在卧虹山北峰开山好了。”

“可那里的石头并不理想,尤其是做墓碑,不如狼窝峪外口的来得好。”思纲固执己见。

“思纲,这件事你听我的,不会错。”方子平对于穆家的祖坟位置颇不以为然,现在倒热心此事,令思纲不解。

老穆自然没什么意见,事情就这么说定,穆家四兄弟加上常思纲整天在卧虹山北峰寻找石头,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作为墓碑的巨石,运下山,思纲带着手摇机械,穆家兄弟帮着磨光,请子平写字,除了表明祖父名讳及立碑之人以外,方子平略略沉思,在一侧写上“荫佑子孙”,另一侧写着“千古流芳”,都是正楷字体。这块碑,直到今年七月初才立起来。那时候因为坟墓事件已经进行到紧要关头,无论是常思纲还是方子平,都是无暇他顾,这块碑,就只能是穆家和谭家人齐心合力竖起来了。

坟墓事件结束以后,常思纲少有闲暇,因而也没专程过来看,前几天到翠屏山因为心中有事,只能匆匆一瞥,现在既然路过了,自然是要过去看看的。

老穆也没说话,跟着思纲就走了过去。可他很快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到底是什么呢?他发现了!

在祖父的坟墓上,有一种很深的爬痕,似乎是很大的蟒蛇,从圆丘形坟墓的最底端开始爬行,绕坟墓环行而上,一直爬到最高点,那里本来是一个圆球形的“坟头”,压在顶端的坟尖上,现在,“坟头”不见了!

思纲也怔怔的盯着,疑惑不解:为什么有爬上去的痕迹,却不见下来的痕迹呢?两个人目光对视,心下均感到一阵倏然来去的寒意。

穆天成还在研究,就听到思纲的惊呼声,他赶紧转过身来,思纲正盯着墓碑,难道,墓碑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老穆移动脚步,使自己能正面面对着墓碑,定睛观看。这块墓碑他再熟悉不过,他带领三兄弟从山上运下来,在水塘边磨光,亲眼看着方子平写上字,而思纲刻划石碑,四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脑海里一直是这块碑,现在几乎不用仔细去看,就能知道,的确是有变化了!

中间那几个字还在:祖父大公讳飞龙之墓。下面是父亲的名字,再下面是他们兄弟四人的名字,在天河的名字之下,是存善存真兄弟俩。两侧靠近墓碑边缘的位置,方子平写了“荫佑子孙”、“千古流芳”,然而,其他的字还在,这八个大字“荫佑子孙”和“千古流芳”却没了,消失了!

也不是没了,墓碑并非变得平整,而是被两条龙覆盖了!

这两条龙,刻划得栩栩如生,两侧绝对对称,一体的头上尾下,龙口大开,似乎昂首向天,正自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声。

一股深深的寒意从穆天成的脊背上升起,慢慢的向周围扩散,他的眼睛也因为惊恐而睁的很大,额头上的汗水,就这样一滴滴的滴在坟墓前的供台上。

常思纲举起手,也去抹自己的汗水,却发现手掌心里,已经潮湿多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两个人更不敢多说话,都想赶紧离开,怎奈双脚如钉,竟而举步维艰!

常思纲用力的弯曲自己的膝盖,好容易移开两步,不料这一下,他吃惊更甚!而老穆还在用衣襟擦着汗,没有挪动地方!

老穆看着那两个游龙,竟然和字体刻划出于同一人之手,在墓碑上点缀得恰到好处,如果是不知情的人看了,一定以为是做墓碑的时候刻划上去的。老穆有点悲哀的想:“是呀,真的设计上去的话,那也很合适,祖父的名讳不正是穆飞龙吗?”他自己想着,虽然觉得荒唐,思维却不受他自己控制,似乎停滞,也似乎正信马由缰。

“大叔,你,过来一下。”思纲发现自己的嗓子有些沙哑低沉,浑不是平时自己的声音!老穆听着,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在喊着他。老实说,即使身处米山坟墓,常思纲也不觉得害怕,现在何至于此呢?

思纲抬起头,太阳还是暖洋洋的照着,这一切绝非幻象,自己的影子映在石碑上,竟然也能吓着他!哦,思纲一霎那间明白了,在米山坟墓,正是方子平给自己壮了胆呀!那时候方子平居中主持,对各种可能都有了充分的考虑,而事先又作了详尽的布置,一切似乎只是水到渠成,思纲只要唯子平马首是瞻就可以了,那是何等的轻松?而现在诸事都无头绪,李山西还病着,思纲是因为感到自己不胜负荷,才会胆小若斯!

事实上也不容他不害怕,石碑的背面本来是非常粗糙的,是思纲用钎子一点点剔出来的,自然也不会在背面写字,现在居然也是光滑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