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侬心 作者:冰水中的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侬心 作者:冰水中的鱼-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石有良说了以后,石有良便去了镇上买了些羊杂羊骨回来,紫兰用羊骨汤烹制的羊杂汤味道不错,石有良很快拍案叫板他要做这个生意。
“爹,你要做生意,我一个人在家,害怕怎么办?”可能是紫兰年纪大了,或者是石家日子过好了,经常有闲人在石家外面晃悠,紫兰还是有些担心的。而且依靠父亲,也是他快乐的源泉。
石有良想想单留女儿在家不大好,但是妻子能帮自己的忙,于是想了想,对石奶奶说:“娘,你跟爹搬过来吧!小山媳妇怀孕了,大嫂跟大山媳妇又忙生意,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没人照顾你们,你们就过来跟紫兰做做伴吧?”今年秋耕的时候,李二妮突然不舒服,在地里晕倒了,结果请了大夫才知道是怀孕了,李二妮成婚三年多了,终于怀孕,几乎喜极而泣,几个伯母在紫兰的指点下又做起了炒凉粉,炒凉皮的小生意,卖的又不贵,生意还可以。辣椒油里放调料的事情紫兰也告诉他们了,毕竟味道差得太远,也不大好,只是几个伯母都觉得太费油,所以辣椒油依旧没有紫兰做的好吃。至于味精或者鸡精则是紫兰绝不会外传的手艺,她将它跟粗盐混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细粉里面的,她们并不知道。
看着石奶奶皱着眉头,紫兰更是可怜兮兮的拉着石奶奶的袖子,说:“奶奶,你就跟爷爷搬过来保护我好不好?我害怕!我天天给你跟爷爷做好吃的,好不好么?”
被孙女可怜兮兮的样子煞到的不是石奶奶,而是现在越发柔和是石爷爷,石爷爷直接在石奶奶犹豫的功夫,应下了这件事,当晚就搬了过来。把紫兰乐得不行,做了好大一桌子好吃的。
“怪不得爹要搬过来,我都想搬过来了。”大伯父石有德摸着自
己的几根胡子,笑着说,自从家里开始做小买卖开始,宽裕了不少,还有半个月左右豆芽也能发了,又是一笔钱,大家的心情好了很多,石有德也知道石有良接父母过来不是给自己打脸,并不怎么在意。
“那大哥你就天天来,我让咱家丫头烫好酒,烧好菜,你跟爹还有我咱们一起吃!”石有良笑着说。
石有德摇摇头说:“忙着呢!下了摊子,回来就不早了,还要做凉粉,蒸皮子……哪里有时间啊!”
“忙些好啊!生意兴隆,日子会越过越好。”几个兄弟早就说好了不在一起做生意,省的彼此影响,虽不知对方赚了多少,可是看他们的笑脸,跟安分了不少的几个嫂子,石有良就觉得省心了不少。
第二天做了做了一天的准备,又去镇上买了一个加厚了很多的大铁桶,跟不少材料,紫兰开始熬制大骨汤,并教导杨氏跟前来帮忙的母亲王氏处理羊杂,并将它们制成成品,石有良则将粗盐跟紫兰提供的鸡精用碾子碾成细末,还将牛车好好的收拾了一番。
因为家里有杨树媳妇小王氏,王氏也放心,便留在紫兰家里帮忙,第三天赶集的时候,石有良、杨氏跟杨树赶着牛车带着三大坛一顿炖好的骨头汤上路了。
做得太多了,紫兰跟爷爷奶奶还有弟弟喝了一整天的羊杂汤,还给怀孕的李二妮跟杨屠夫、王氏他们以及杨康安家也送了些。杨康安感激紫兰家对他家的帮助,上山打猎的时候,总是会送一些过来,已经成了惯例了。
羊杂汤的生意不错,原本打算用羊骨熬的,但是镇上卖羊肉汤的说他们也要用,所以紫兰就改良了一下,用猪骨代替,杨家就是卖肉的,骨头多得是。大棒骨熬制的骨头汤有浓浓的肉味,加上处理的恰到好处的羊杂,以及爽口的粉条,以及被油浇的喷香的辣椒,还有跟盐混在一起的鸡精,以及一片青菜叶子点缀,最后配上烧饼,卖的又不是很贵,第一天生意很不错,石有良并没有在汤里加水,都是在家里熬好的,放在临时搭起的灶上热着。味道一直很浓郁,卖完就回家。还惠顾了一边的烧饼摊,卖烧饼的小伙子甚至声明下次集会,他会帮着占摊位。
卖完的早,变回来的早,杨氏等人很是兴奋,石有良数了五十个铜板给杨树,扣除又重新购买的材料,以及摊位费,净赚五百多文。一家人都很高兴,说好了后日准备的多一些。
“今天好些人问能不能给里面煮面条,要不下次咱们也带上面条?”杨
氏提议。
石有良想了想,则摇摇头说:“太费事了,面条还要煮,就算泡好了粉条,今天都忙的不行,你没看你弟弟光洗碗就已经累的直不起身了。再加上煮面,太累了。卖上几次还要发豆芽呢!钱可以慢慢赚,人累坏了就不好了。”
“那倒是!”杨氏定了丈夫的话,虽有些遗憾,但还是点点头应了。
石有良先让紫兰发了两坛豆芽,自己跟杨树带到冀城的酒楼跟他们谈妥之后,就打算,等到再冷些,没什么菜的时候就开始隔天三四天供应一回。石大伯家劳力多,打算多走些路去云城卖,二伯家跟三伯家劳力少,决定就在梁齐县卖,石有良自己有牛车,一次能拉的多,就打算跑远一点,不想跟兄弟们抢生意,否则这难得的和睦又会被打乱了。
看着弟弟轻轻松松的赶着牛车上集,石家几个哥哥都很羡慕,可是牛毕竟不是大牛,石有良自己都不敢使劲使唤,小母牛也都借给他们磨米浆了,所以兄弟几个都有了自己买牛的打算,牛能耕地,还能套车,现在几家咬咬牙,倒不是买不起。
这个时候能够拥有一头牛,那是很受瞩目的事情,所以当石家几兄弟一家牵着一头小牛回来的时候,简直轰动了全村。不过他们买的牛太小,估计来年来能用,所以今年还是苦哈哈的租驴车,挑担子。
临近腊月,蔬菜越来越少,石家人家家都开始发豆芽,虽然石奶奶讲解的很清楚,但是几个伯母还是在紫兰操作的时候,前来观摩,然后按照紫兰做的,自己回去模仿,除了紫兰在在前两遍水中悄悄撒了一点点莲子粉保证营养健康之外,步骤完全一样。
豆芽发好之后,在一个不赶集的日子,石有良跟杨树早早的就赶车到了冀城,到了冀城之后,天已经大亮,石有良找了个混沌摊,给杨树要了碗混沌让他先吃着,然后自己拿着放着紫兰绣品的包裹,去了常去的那家绣庄将绣品先卖掉,然后才回来跟杨树一起把答应酒店的豆芽送过去,最后才赶车到居民区叫卖。豆芽算是冬季里的新鲜菜,富贵人家自然不缺这几个钱,加上石有良带的豆芽卖相也好,没有出乎石有良意料,很快就卖完了。
“等明年你媳妇生了,你们家里冬天也能卖汤了,到时候让你姐教你,今年你就好好学吧!”回去路上,石有良突然对着杨树说,前两天小王氏不舒服,结果请了郎中,得知是怀孕了。
杨树自是满脸感激,本来自家老爹还要自己学杀猪,可是乡下能
买起猪肉的人家并不多,镇上也有好几家猪肉铺子,自家的猪肉摊子生意并不是很好,而且加上自己又没有父亲的好手艺,所以对于卖猪肉杨树一直挺抵触的,现在姐夫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杨树自然是更加卖力给姐姐一家帮忙。回家给家里说了石有良的话,杨家更是高兴不已,卖豆芽是石家的事,那么卖汤就分自家一份儿,杨屠夫夫妻越发觉得女儿加了好人家,只盼着女儿赶紧怀孕,好在石家站稳脚跟。
腊月事情不少,但也是赚钱的好时候,石家各个忙着赚钱,连桃花也因为要留在家里喂牛、喂鸡,好几天都没有来紫兰家里学绣花了。石有良家里的四头大肥猪,石有良全部托给自家亲家,让他们帮自己卖,给女婿干活儿,杨屠夫因为对女婿的满意,浑身后使劲,先是卖了三头整猪赚了七两半银子,石有良给岳父付了一两半的跑路费,剩下那头,石有良打算留着过年跟前再杀,到时候卖一半留一半自家吃。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家里停电,所以一直没有办法更新。
明天入v,至少三更,平静了太久,貌似也该热闹热闹了

☆、27
因为豆芽是四天卖一回;赶集是隔天一回,石有良等人在间隔也准备着年货。腊月二十开始石有良果断的停止开始赶集,除了豆芽还会继续卖以外,就开始收拾房子,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五日;石有良请岳父杨屠夫帮自家杀了那头猪。石有良家的猪膘肥体壮的;最是当下人喜欢的;加上石有良只卖半扇;所以没一会儿就已经卖完了;连猪头也被人买走了。紫兰去年做的那个火腿;本来还想在放一放,但是前阵子围了尝味,结果大家都说不错;所以杀猪后,紫兰就又做了两只。近三百斤的猪,除掉内脏、头跟两个蹄子,半扇猪肉还有八十余斤,石爷爷那里因为人多,所以打算送上十斤,二哥石有义跟三个石有才家都送五斤,最后再给杨氏娘家送上五斤,剩下的石有良就打算自家搞定消化……
“我们哪里有那么大的肚子么?”紫兰叹口气,看着面前着一大摊的猪肉,好在一连几世自己都不是坐着等吃的,灌腊肠,做腊肉,蒸包子,熬油,红烧,炖汤……还有留下一部分给过年包饺子做菜。
紫兰的设想,加上杨氏的帮忙,这样紫兰就没有那么累,可是做完这一切之后,紫兰跟杨氏也都累到不行。接下来敬灶神……都不是自己的事了,紫兰唯一剩下的就是没事绣两针,然后教导教导弟弟,跟他一起练练字。
家里情况好了以后,石有良就不让儿子在沙盘上练字了,给他准备了笔墨纸砚。紫兰不希望弟弟被学堂里的夫子教导成只会说之乎者也的迂腐的呆书生,不论在忙,都会抽出时间自己教育,紫兰空间里有一整套的当下教材,她会按照弟弟学习的进度给他教,石林总觉得姐姐是万能的,没什么不知道,而且讲课比夫子讲的精彩多了。但是姐姐又说考试需要夫子的教导,石林只能继续一边听姐姐教,一边听夫子讲。紫兰不怎么在乎弟弟能不能科举做官,她在乎的是弟弟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存活。
因此石林的上学的日子,紫兰并没有一味的跟石有良一样让他去读书,而是会让他帮家里干一些活,甚至鼓励他去玩耍,不是紫兰不想弟弟学好,实在是现在的教育太坑爹了,教出来很大一部分是只会摇头晃脑想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掉书袋的呆子。紫兰给石林将历史故事的时候,都会给他分析各种历史人物的性格,跟为人处事。
到目前为止,紫兰自我感觉对弟弟的教育还算满意,起码石林现在越来越机灵活泼了。
腊月二十九,盘点几年所得的时候,石有良又给紫兰了五两银子。让她自己存着,杨氏这回连眼皮都没有眨,对于石有良的偏爱,杨氏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去关注了。
“明年再买两亩地吧!”盘点完银子发现自家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两存银后,石有良说。
紫兰耸耸肩,老爹想当地主的愿望是早就有的,当初在庄子上的时候,石有良就曾经说过要是自己也有这么大一个庄子就好了,所以他要买就买吧!杨氏也觉得多置地比较好,比死存着好,只是有个疑问:“咱们种的过来么?”
“种不过来不会请人?”石有良笑着回答:“赚钱卖地,然后在赚钱在卖地。我也会是地主老爷了,以后地多了,有钱了,家里也请两个丫鬟婆子伺候你们。”
“我倒是觉得咱们家日子过得挺好的,反正我想吃什么都有,身上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有钱没钱无所谓,家里人都在一起,我就觉得这就够了。”紫兰摇着头说。
“姐,你咋一点儿追求都没有呢?我还想着等我考上举人,家里的的地就都不用交税了,姐你也能找户条件好的人家。”石林觉得自家姐姐怎么……嗯……姐姐说的,没追求呢?
紫兰翻翻白眼,那手指头戳戳弟弟的头,看着他说:“等你中了举人,我看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你姐姐我要是没嫁,那就是嫁不出去了。”
“那咋办?你要是嫁人了,我中举人给你撑腰?”石林挠挠头,在心里算了算,觉得姐姐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
石有良将手里的铜钱往桌子上一放,没声好气的说:“爹娘还在呢,你们两个说什么呢?”
紫兰跟石林吐吐舌头,都住嘴了。
其实石有良虽然答应女儿等她及笄后再给她说亲,可是毕竟自家不是什么豪门世家,等着挑人,所以也已经开始暗地里琢磨着女儿的夫婿人选。虽说嫁女高嫁,娶媳低娶,可是石有良觉得最主要的是人好,家里穷点也无所谓。又因为紫兰不爱找事喜静,石有良又觉得需要家里简单点更好。
既要年纪相当,又要老实忠厚重情重义,更要家人通情达理,还要家里人员简单,石有良将整个村里从东头算到西头,没有一家觉得合适的,于是又开始打听邻村的适龄儿郎,当然这些事是他私底下开始打听的,其实有好些人家已经给自己透话,愿意等紫兰及笄后,再来提亲,可关键是石有良还没有觉得有一个人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为此石有良都要纠结死了,甚至在做生意的空当还会跟人打听,那家有好人选。
对于父亲的纠结,紫兰并不知道,不过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在意,成婚的事情,紫兰暂时还没有考虑,再说她相信父亲不会亏待了自己,所以并不怎么在意,而且现在的女儿家嫁人,大都是没见过男方几面的,至于感情什么的婚后都可以培养,紫兰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
石有良想买地,但并没有打算立刻执行,他一贯奉行的是低调政策,所以目前这只是打算,而非决定。杨氏也觉得石有良买地的打算很好,毕竟她五月进门,到现在也才半年多石有良已经当着自己的面给了女儿石紫兰十两银子,这才多久啊,之前的不说,那么之后石有良必然还会给女儿钱,让她继续攒嫁妆。不是埋怨石有良这种行为,毕竟紫兰是石有良的女儿。可她也要为自己打算啊!自己以后一定会有孩子的,石有良父女总是大手大脚,多买些地也就是多攒些钱,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能多得些。说实话紫兰漂亮,石林懂事,杨氏看到他们和睦相处,总会想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女孩子会像她姐姐一样的漂亮能干,男孩子会像他哥哥一样的聪明懂事,每每想到这些,她都会很开心,也很期待。婚后的生活,让杨氏越发想要真正的在石家站稳,而一个女人想要婆家站稳的基本就是有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