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庶女为妃作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岁庶女为妃作歹-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你可是有什么要嘱咐的?”云将军看太子的身影消失在了门边后,小声的问道。
皇帝点头,手伸向自己的衣角,但饶是这个动作,他也难以完成,云将军迅速的翻开皇帝所指的位置,只见一个地方针脚比较粗陋,显然是后加上去的,遂一把拆开,赫然一个手掌大小的娟帕,他赶紧拿出,看了一眼,竟然是密诏两字,虽然字很小但是却是清晰可见,云将军也不待细看,就将其压在了鞋中。
这时,太子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门口,并且道:“云将军,我看天色不早了!该回了!”
云将军不露声色的将皇帝的衣衫展平,站起身来叩头道:“皇上!老臣来过也就放心了,就此告辞了!”
皇帝微微颔首。眼角一滴泪缓缓流下,这也许就是最后一次见到朝中的老臣了。
当年一起驰骋沙场,一起沙场秋点兵,一起建功立业,共同打造了大锦的三十年太平江山,如今他已然垂垂老矣,并且行将就木,在这种敏感的时刻,能冒死来看望他的老臣,他要等的就是这样一个老臣,以留下早就写好的密诏,为了将来的大锦,他不得不作此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
皇太子的野心,以及百里初寒的仁义,他不是不了解,如果从狠辣角度看,也许寒儿不是太子的对手,留此密诏,也许在将来会帮上寒儿一把,他只能做这么多了……





 皇帝驾崩
更新时间:2014517 16:53:58 本章字数:6358

次日,是肖皇后下葬的日子,晨起,百官们便在丞相杜公允的带领下,前来做最后的拜祭,当礼毕,主管丧仪的官员便高喊:“出棺——”众人又是一番三跪九叩。
因今日肖皇后出棺,百里初寒得主摔丧盆等仪式,事事需要操心,所以皇帝那边只留下屏幽和太子吩咐的一个小太监。
辰时初,肖皇后的棺椁正待要抬起,伺候皇帝的小太监匆忙进来高呼:“太子!不好了!皇上驾崩了!”
百里初寒一听,也顾不得其他,顿时疾步跑向了正阳宫的内室,太子也快步跟上。
宫内,传出屏幽的哭声:“父皇!你一路走好——呜呜——”虽然不想放声大哭,但是多日来的委屈,加上看到皇帝临死之时的挣扎与痛苦,这几日都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的屏幽,顿时神经崩溃,情感在这一刻尽情的宣泄钯。
百里初寒一步步的走近皇帝的寝床旁,慢慢的跪下,磕头、流泪,这几日的泪水已然尽情的流淌了多日,饶是当年被太子下毒,他也没有被吓倒。
可是此时,却是心一下子就空了,好似突然间父皇和母后都仙去了,他一个人十分的恐慌起来。
“父皇!母后在等着你,你是不是不舍母后一个人上路,才选择了今日才走?”百里初寒哽咽着伴。
“父皇——”太子扑通一声跪下,脸上同样有着悲戚,此时的他泪水是真真的,也许曾经他恨过这个不爱他、不关心他的父皇,可是那日当他看到父皇一个人口齿不清的躺在龙床上,那无助,凄惨的模样,他的心就有些柔软了,这毕竟是一脉相承的骨肉啊,他如何能够不心痛?
但是,此时无论他多么的悲伤和痛心,那个曾经让他仰视之人都已然驾鹤西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骨瘦如柴的皇帝百里戎狄,如今静静的躺在宽大的龙床之上,终于完成了他的一生。
那个有过荣耀和辉煌,有过光环和至高无上权利的人,今日却如一个枯槁般,静静的安息在了那皇权之路的尽头,而通向了另一个黄泉路。
那里才是他如今最向往的,因为那里有他今生的最爱,那里有他今生惟一亏欠之人在等着他。
帝王的陨灭,外面丧钟顿响,哀乐齐名,哭声震天,一时之间天地为之悲怆,草木为之凋零。
屏幽的泪水也未曾停歇,这个曾经无上荣耀的帝王,死前却犹如从天堂直直的堕入地狱,由一位一呼百应的帝王,一夜之间爱妻惨死、亲儿子的背叛杀戮,甚至是所有亲密之人都离他远去,那是常人无法忍受之痛,帝王的荣耀是无上的,帝王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之艰涩凄凉。
师父师娘的惨死、肖皇后的惨死,皇帝的死,都让屏幽对死亡有了不一般的恐惧,这些亲密之人的逝去,远非自己所能承受之重。
月余之内,怀州城处处恐怖血红之色,而皇宫更是被赤色所弥漫,那些枉死的冤魂,深夜之中会否聚集一处,申诉那不公平的杀戮?
屏幽的心中承受了不能承受的伤痛,也许死了之人仅仅是那短暂的痛苦,就如当年她含恨被杀之时,可是活着的亲人,却要承受着那愧疚和无限的痛楚。
“皇上——你这就去了么?”曾经的秦皇后——太子之母,带着两个宫女连哭喊着走了进来。
“皇上啊——皇上!看来你是就是死也要追随她而去,活着之时,你休了所有后宫,死后也要紧紧跟随着她,那你当初要娶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娶我们?”
声声的质问,点点的泪水,并不完全是作秀,有凄楚和自嘲的情绪。
但如今能回答她的就只有儿孙的哭泣之声了。
但,哭泣也仅限于短短的半个时辰,秦皇后缓缓的站起来,决然的擦去脸上的泪水,历喝道:“太子!不要哭了,他活着之时对你我本就是可有可无,死后我们哭了一下也对得起他了,站起来,完成你该完成的事!”皇后的杀伐决断绝不亚于儿男。
太子猛然一惊,他这是怎么了?怎么能将自己如此软弱的一面暴露给人呢?遂赶紧站起,对犹自悲伤的百里初寒道:“三皇弟,如今可是要宣布皇上的传位诏书了?”
百里初寒和屏幽也忍住悲伤,他冷着面冷着心,道:“百官面前宣读圣旨!”
太子和皇后对视一眼,眸中均现出紧张与得意,外面前来送肖皇后的百官,没想到皇帝也于今日驾崩,遂齐齐跪在正阳宫殿外,痛哭不止。
太子扶着秦皇后,随着百里初寒和屏幽来到殿外,百里初寒不忍心看向还未下葬的肖皇后的棺木,只是侧过眼眸,朗声道:“皇上的遗旨在此,由我来宣读皇上的传位诏书。”
百官虽然面面相觑,但也无异议,只是垂首听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知天不假年,命不久矣,朕百年后,由皇太子百里冰曳继承皇帝位,希百官尽心辅佐,如同朕在。另:朕自知为皇三十五载,功过得失,自有后人评说,但惟一对贵妃肖氏,心存愧疚,今欲同时废除朕的所有后宫嫔妃,且追封肖贵妃为皇后,朕死后,与肖皇后同棺同椁,同葬之,惟余此愿,太子即位后当诚心办理。钦此!”
当百里初寒一字一顿念完皇帝的遗照之时,下面百官,虽有不解,但是皇帝的三皇子亲自宣读,也就不做他想了,只是齐齐的跪下道:“臣等遵旨!臣等恭请新皇陛下登基为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赶紧给百里冰曳行礼。
百里初寒按礼制亲手将遗诏和玉玺交给太子,并不忘小声道:“别忘了你的承诺,不要枉杀无辜。”
太子志得意满的笑笑,“三皇弟放心,如今我已然得到我想要的,如何还要自毁长城呢?我还想得到民心呢!”
百里初寒看到太子那无耻的笑容,心中便是一阵反胃,父皇尸骨未寒,他却能为了得到了权利而笑意连连。真是应了那句:“堂内骨未寒,院内子欢笑”!
不管百里初寒如何的不舒服,太子已然掌握了权柄。而且从今往后自己和家人也都时刻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界。百里初寒眸中幽光闪过,得抓紧安排后续事宜了,毕竟这里非久居之地。
虽然母妃和毒怪之仇未报,但是百里初寒已然过了那种冲动的年龄,他首先要保护好活着的人,不能为了报仇而搭上了屏幽和家人的性命,相信那也不是他母亲能接受的。
屏幽显然也不会为了报仇而不顾一切之人,他们在这一点上不用沟通也是一致的。
百里初寒心思百转,看着那个近在迟尺的敌人,就在眼前趾高气扬,意气风发的样子,便心中痛苦异常,暂时放弃报仇是一回事,心中有痛是另一回事,也许他还是没有放开,否则为何此刻会使如此的痛。
当整个大锦国和怀州都在举行国丧之时,不知远游到哪里的二皇子百里冷崖终于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但是看到的也只是停在正阳宫中的两具巨大的棺椁和满眼圣洁的凄凉。
他满含热泪的抚摸着皇帝的灵柩,喃喃道:“父皇!你怎么就走了呢?皇儿还等着您的指婚呢?说好了,我看上的女子由您亲自指婚的,可是为何此刻您就去了呢?”
百里初寒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此刻没有言语可以安慰一个儿子的悲痛,他只能给予同样的悲情。
红色的梓棺恢弘厚重,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做成,上面刷了四十九道漆,饶是生前如何的显贵,死后也只能是方寸之地,即使那盛放遗骨的棺木如何的华贵,如何的大气,都掩盖不了人死后的凄楚和悲哀。
纵有广厦千万间,死后也仅仅是一方华贵的棺椁,纵使生前穷的无片瓦遮头,死后依然有安息之所,生前的荣耀,转瞬只化作过眼云烟,生前的恩怨,死后还能聚集多少怨气缠绵?
百里冷崖之所以不愿意久居怀州,侍奉父皇于膝下,其实是早就对皇家的恩怨皇权的忌惮,他胸中纵有丘壑万千,也只想化作游山玩水的闲适安逸,不想掺合宫廷争斗,不想亲眼目睹父子兄弟的恩怨情仇。也许他是在逃避,可是饶是如此,他还屡屡受到牵连。
三皇弟的广布告示的寻找,他岂会不知,岂会不明白他的用意,三皇弟无心皇位,他早就知晓,可是太子却死咬住不放,屡屡陷害。他不想参与,也不想争夺。
如今,父皇突然暴毙,他心有怀疑,但是圣旨已然宣布,由太子登基为新帝,而宣旨之人却是三弟,这一点让他诧异,三弟的为人他了解,绝不会给太子以好颜色,莫非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苦衷?
秦皇后虽然已然被削夺了皇后之位,但是他的儿子胜了,她依然保持者优雅和雍容。
此刻的她,隐隐啜泣着,既不能如寻常村妇般嚎啕大哭,也不能如弃子般,有一种怨气,她要既哀伤又不失优雅,既沉痛又不能乱了方寸,这种尺度的拿捏,比她当了十几年的皇后还要为难。
其他被號夺封号的先皇嫔妃,也都齐聚在此,虽然被皇帝临终之时,全部抛弃了,但是那何尝不是一种自由呢?那些已故皇帝的后宫嫔妃的晚景如何的凄凉,是可想而知的,还不如现在,成为了没有封号之人,况且都年纪轻轻的,未来的路总比现在要好走许多。因此,真心痛哭的也不乏其人。
云将军和杜丞相皆是痛苦异常,皇帝与他们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是挚友,他们的一步步都是在皇帝的提携之下才走向辉煌的,如今的身份地位,哪一样不是皇帝的恩赐?他们感恩戴德也是情理之中。
灵堂的设置是九九八十一天,与肖皇后的四十九天又有不同,因为是帝王,所以金丝楠木的梓棺早就准备好的,且十分的宽大,饶是将肖皇后一同入梓棺,也是宽绰有余。
这近三个月的国丧期间,虽然太子未曾登基,但是一切政务要事,已然全权接手,而皇帝的丧葬事宜皆由百里冷崖和百里初寒代理。
因前边的六条约定,百里冰曳便放屏幽和百里初寒自由出入了,既然兵权在握,玉玺和传位诏书已然在手,他也不怕百里初寒能有什么作为了,只是派人暗中跟随着,其余的也随其出入。
守丧期满,统治三十五年之久的皇帝百里戎狄终于被他的后代子孙送往了他的最终栖息地——皇家陵寝,那里是他登基以来便修建的陵寝,如今他得偿所愿,与他一生的挚爱一起埋葬于此。
出灵之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领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1600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8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兵卫。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皇城到陵地,沿途几百里,隔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而民间文武百官百日内不准吟诗作乐,百姓不得婚丧嫁娶,各寺庙、庵观皆鸣钟三万次。
如今的皇帝,曾经的太子,亲手扶灵出殡,百里冷崖和百里初寒则分居皇帝梓棺的左右,全身白孝,表情皆是沉痛异常。
而屏幽等王妃、福晋虽不容许亲自送葬,却要在家斋戒。
当折腾了八十一天,终于在最后一天安葬后,所有人包括百里初寒和屏幽皆松了一口气,皇帝和肖皇后终于得偿所愿了,可以算得上死后圆满了,可是活着的依然要挣扎着活着。
皇帝和皇后的同一天安葬,令所有人都忙碌了一把,终于清静下来的屏幽,才想起师父和师娘依然还尸骨未曾入土,被问天用冰块存放着。
屏幽来到师父和师娘的遗体旁,他们依然是相拥的姿势,即使死去已然近五个月,当时是刚刚入秋,如今已然是萧瑟的寒冬将近,二月的北风呼啸的刮着,冰冻着的师父、师娘,虽然衣衫已换成新的,但是姿势依然如故。
屏幽轻轻的摆弄着他们的头发,鬓发已然被沫儿整理过了,十分整齐,可是在屏幽的眼中,却总是差了些什么?她仔细的想想,却还是想不起,遂轻轻道:“师父!到底缺少什么呢?”
“我想,如果将他们的发丝绾在一起,是不是就叫结发?”百里初寒那带着明显疲惫的声音,响起在冰冷的房间里。
屏幽顿时明了,果然,也许如此和谐的夫妻,就缺少结发之情吧?屏幽想亲自将他们的丝发绾在一起,会让他们更加安心,九泉之下才能瞑目。
“寒!说的对!就是结发!”屏幽说着,便动作起来,但动手却极其的笨拙,历来对这个时代的绾发就十分的头痛的,屏幽如今难为的坐起来,更显的手足无措。
百里初寒见屏幽那笨拙的样子,不仅摇头,嗔怪道:“临时抱佛脚是不成的!”伸手接过屏幽手中的斑驳的丝发,熟练的绾起来。
得到解脱的屏幽松了一口气,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