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红楼溶黛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续红楼溶黛情-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心里暖意融融,俏皮的道:“黛玉知错了。日后定遵姨娘的吩咐。”

云姨娘嗔道:“真真是姑娘这张嘴,最是不饶人的。”说着笑,看着黛玉却是浓浓的关切和怜惜,如同自己的亲女儿一般。

王嬷嬷捧出几本账簿并房契等:“姑娘吩咐的事儿,都办妥了,我那小子回来交差,请姑娘过过。”

黛玉靠坐在熏笼上,任云姨娘给她渥着手,浅浅的笑:“我看那个做什么,我又不懂得经济,不懂得管账,有姨娘在,我便可偷懒一日,岂不是好。”

十足的小女儿任性娇态,说的云姨娘和王嬷嬷都笑。

黛玉想了想又道:“曾太爷爷这次却是帮了忙的。我想着,从这里拨出钱来,交给他,老人家自己虽是不要的,难保不想要将宗祠重新修整,姨娘说可好?”

云姨娘连连点头:“这话说的很是。我这就叫人去办。”

王嬷嬷便将这几日贾琏那边的情况告诉黛玉,黛玉听了,脸色便渐渐失了笑容:“那本是我亲外祖家,爹娘故去,我的东西本该由他们来照顾,我自然不会计较。可是他们偏,偏存了这个念头。”

神情渐渐的暗淡起来。

王嬷嬷和云姨娘知她失望伤心,正要下言劝慰,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女施主在么。”

雪雁连忙出去看了一会,仍进来道:“姑娘,外面有个小沙弥,送了两枝梅花来哩。”

黛玉也是有些诧异起身道:“我去看看。”

一时出来,果然小沙弥捧了两枝红梅来:“梅主人令小僧送来与方才园中赏梅的女施主。”

------题外话------

好吧,我承认这个初见逊了点,居然话都没说成。囧。

下次,下次便是真正的面对面了。嘿嘿。敬请期待。



 第七章 赠梅留诗

却说那小沙弥捧了两枝红梅道:“梅主人令小僧送来给刚才赏梅的女施主。”

黛玉先是一诧,接着目光便落在那梅花上。两枝红梅具二尺来高,旁枝横逸斜出,或盘桓或曲虬,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攒如林,瓣蕊中尚染雪痕,幽香沁冷,实在令人喜爱的紧,身后的雪雁和紫鹃都轻轻的呀了一声。那黛玉微微蹙眉,不忙着令雪雁接过来,只是淡声道:“敢问梅主人是?”

小沙弥道:“梅主人还有一封信,令我交给女施主。说女施主看后自然明白。”说完递给雪雁,雪雁忙递给黛玉。

黛玉就在众人面前拆开,只见上面以寻常的颜体录了一首诗,她边看边念了出来:“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众人也有听清的也有没听清的,俱是不解其意,唯有黛玉心头一动,默然,微微抬起秀颔,向那小沙弥点点头道:“有劳师父了。”即命雪雁将梅花接过来,然后便将那诗笺收入袖中。

回到房中,雪雁紫鹃二婢女忙取了官窑的素白瓷梅瓶,舀了净水,将梅花供上。

黛玉只是若有所思的望着那红梅沉吟。

方才在梅林里以为有人,果是有人,不单有人,此人还是梅园主人,而且听见了自己偶尔随口念的那几句旧诗。这一句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不正是回了自己那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情、境相对,却又暗含着一重深意——那梅花本是品性至纯至坚,无论身处何境,犹能傲霜斗雪,不畏寒欺,怎向人乞怜?

半讽,半劝?

梅香氤氲,就如清风轻易的散了心头的迷雾。若有梅之志,何惧雪虐风饕?

一丝轻浅几乎不易察觉的淡笑笼上嘴角。

只是,赠梅者,究竟是何人?

其实这个疑问同样萦在云姨娘的心头,她有些忐忑不安,向紫鹃问明近日 的情形,才略略放下心来。

黛玉听见他们议论,回过神来,笑一笑道:“你们这也多心,哪里就担心到这上头去。”纤秀匀净的手指轻轻触碰梅瓣,几滴融了的雪水滴了下来,映着日色,愈发显得水晶琉璃一般,黛玉轻叹:“看此人行事,当非世俗中人。”

王嬷嬷和云姨娘对视,都是苦笑一下,王嬷嬷便道:“谁让姑娘生的这般容貌品格儿,若被人瞧见,就怕生出事来。”

黛玉听了噌的红了脸,竟比红梅娇艳,嗔道:“嬷嬷说什么呢。”

王嬷嬷身后绕出个雪雁笑嘻嘻的补充:“嬷嬷说的是真。”

不等黛玉嗔怒,便一溜烟的跑出去:“姑娘晚上想吃莼菜,我去看看料理妥当了没有。”

屋里的一干人便都笑了起来。

却说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年关口上,寺中的事也告一段落,黛玉最后一次拜别了爹娘的坟冢。日后往哪里去的事,便被提了起来。那贾琏因处理林府的事并未能如愿,心情有些怏怏,直听见说元春才选凤藻宫将要回府省亲才略好一些,只是王夫人来信,令他速速贵府,且千叮咛万嘱咐,定要带着黛玉一并回去,又说是老祖宗的意思。

那贾琏哪有个不明白的,要盖省亲别院那可是需要一大笔嚼用,如今府中也是内囊尽上来,又要不倒架子是难免捉襟见肘,叫林妹妹快些回去,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禁是苦笑又苦笑,那二婶母哪里知道,那林妹妹已经不同,这次他可是要两手空空的回去了,但信里这么说,便要赶着启程,带黛玉回去,本以为黛玉必不会拒绝,谁想黛玉却说出另一番道理来。

“爹娘既已离尘,我原该同琏二哥哥一同回去,于外祖母膝下承欢尽孝,只是如今我尚有一年的孝期,想要继续留在这里,一早一晚,也好为爹娘焚香祈福,再说身上也不好,听闻贵妃娘娘将要归府省亲,岂不忌讳,我这一身重孝恐怕也不讨喜。不若琏二哥哥先行一步,回去帮府中打点诸般事宜。待明年我除了孝,再去望侯老祖宗和二位舅母,与诸位姐妹相会也不迟,岂不是两相便宜?”

这番话,严丝合缝,半点余地都没有。饶是那贾琏能言善辩,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道:“恐怕老祖宗想念妹妹的紧,令妹妹孤身在外也不放心。”

黛玉笑一笑道:“二哥哥不妨将我的意思转致老祖宗,老祖宗也是会体谅,不会见责。”

贾琏又道:“只怕那宝玉兄弟还在府中盼着呢,若是知道妹妹不肯回去,恐怕又要闹个天上地下。”

提起宝玉,黛玉微微一怔,心中叹了声道:“宝二哥哥待我是极好的。兄弟姊妹便如手足一般。可是百善孝为先,少不得劳动琏二哥哥替我说一说了。”

贾琏听了又是一诧,不由得细望黛玉一眼,见她仍是请冷冷的一张面容,并无异样,可怎得就觉得和旧日大不同了?见她意志坚决,也是无法,只好笑道:“既然妹妹有此志,我也不好相强,明日便回去。带来年开了春,再来接妹妹去,到时候妹妹可不能再辞了。”

黛玉笑道:“必是不辞的。我这里打点了些小玩意儿,分别送与老祖宗、舅舅舅母并诸位兄弟姐妹的,还请琏二哥哥与我捎去。”

贾琏忙道:“怎好叫妹妹破费。”

黛玉道:“不过是一点子心意罢了,没有什么破费不破费的。”

次日一早,贾琏即登舟离去。



 第八章 私心计议

却说那贾琏回到荣府,将黛玉所言转致贾母王夫人等人,贾母听了因叹道:“我这玉儿!”却又揩泪:“难为她小小年纪,便没了爹娘,到底无个人疼护。”

王夫人便陪着拿帕子拭泪道:“老太太说的是。或者再让琏儿去一趟,到底把她接来是正理,什么热孝在不在身,其实咱家并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大姑娘也忒多心了些。这里还都眼巴巴的盼着她回来呢。”

邢夫人瞥了王夫人一眼,点一点头:“这是真。别人且不说,单宝玉哪日不把林妹妹三个字叨念个几十遍。”

这话正踩了王夫人的痛脚,王夫人眉峰簌簌的跳动了一下,旋挤出笑来道:“可是这个话。到底是他们从小一出顽的,自然比别的姊妹又不同。”

凤姐便拿眼睛觑着贾琏:“要我说,都是这位爷处事不妥当,林妹妹不肯来,你便好歹劝了她来。你这样空空的回来,却不是让老祖宗和太太伤心么。”一面示意贾琏。

贾琏便道:“是孙儿不会办事。这就再回去,把林妹妹接来。”

贾母早就把众人的神情看在眼中,亦不露声色道:“你们不知道!这玉儿随了她娘,主意大,要强的很。算了,便先由她吧。正巧娘娘要省亲,琏儿外头事也多。待娘娘省过亲,琏儿,你便再姑苏去一趟,好歹让她回来。”

正在这时,宝玉匆匆进来:“是林妹妹回来了吗。我回来的晚了,竟不得迎一迎。”说话未了,进来却不见黛玉的影子,便向贾母道:“老祖宗,林妹妹怎么不见?”

贾母道:“你妹妹说,重孝在身,府中又有喜事,不当稳便,所以先不来了。”

宝玉大急道:“府中的喜事有何关系,怎得就不来了。莫不是恼我不去瞧她吗。”又自说自话:“是我的不是。这阵子定是哭的不知怎地,我若去了,劝她一下子,与她解解闷也是好的。”

这一番话,王夫人脸上遽然变色,用力攥了攥手指,才算把语气平复:“宝玉,你年纪也不小了,点子礼数也不懂。老祖宗面前,怎可如此说话。”

凤姐连忙来推宝玉:“莫急,不干你事,都是你那琏二哥哥的不是。放心,老祖宗说了,待天暖和了还去接你妹妹来。” 

宝玉便上去扭股糖似的粘在贾母身边:“老祖宗,现在就去接妹妹回来。好不好。眼瞧着年关了,妹妹一个人在外头,无个人照料,老祖宗难道就是放心的么。”

贾母道:“我岂不惦记你妹妹。不过,孝字当头,你妹妹既然佛前发了这个心愿,咱们也不能勉强她,放心,待开了春,定是要她回来的。你可不能任性,惹你娘生气。”

王夫人听了脸上一发不好过。

宝玉心中虽是怏怏,但也只好作罢,却是诸事无心,一时宝钗并三春来了,姐妹与他玩笑,他也是待答不理,心不在焉,满心就只惦记着黛玉如何了,王夫人看在眼中,心中是又气又恼,面上却不能表分毫出来。

一时众人散了,贾琏又被王夫人唤去,好一会儿才回。待回房,夫妻二人茶余饭后,那贾琏便怨道:“好不好,回来说吧。怎的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就左一个我的不是,右一个我的不是。”

凤姐道:“我不说你的不是,难道顺着太太说林妹妹的不是。那可是老祖宗的亲亲外孙女,正经论起来,比宝玉还近一层呢。要我说,林妹妹不回来也是好的,免得白填还你们这个无底洞去。”

贾琏忙道:“这是怎么说。”

凤姐闻言挑起柳叶吊梢眉,瞪了丹凤三角眼:“你还弄鬼儿,打量我不知道呢。论理我不该说,忒也心毒了些。林姑父并姑妈都不在了,就剩下一个姑娘家家的,可怜见儿的,纵留些散碎银子,做嫁妆罢了,要说贵妃省亲,没使用的,也不该就惦记在这上头了。叫人家知道了,只说咱家眼皮子浅,连个孤儿家的钱也图。太太痴心,你也给了棒槌认作针,就不想一想,太太统一撂手,便不与她相干,那老太太可是妹妹嫡亲外祖,若认真追究起来,是谁的不是?”

“这话是了。我也疑心过,听你一说,越发是了。”贾琏苦笑道:“你可知才太太喊了我去,再三盘问,我倒是据实说了,只怕是不信,还当我捞了多少的好处去呢,闹的我是有冤没处诉。哎,你说,林姑父祖上五代列侯,又点了那些年的盐政,怎就连个像样的家业都乏?”

“你问我,我问谁去。”凤姐道:“如今说这些有什么意思。素日我看林妹妹便是好的,如今一发行事有章法,你看她打点的那些东西回来,哪一样不是色色妥当,咱这家里上到老太太,下到赵姨娘还有环儿那小冻猫子,并底下的大丫鬟们也没有漏下一个。人都说那薛大妹妹是个妥当人,如今林妹妹也不输给她。看老太太的意思,宝玉的亲事,定是要亲上做亲,有老太太一日,还必是老太太做主。且看着罢。”

贾琏又愁道:“话是这么说,只是,眼下咱家盖园子,哪样不要盘费的。”

凤姐冷笑道:“那都是你们爷们家的事儿,既是那脸面要紧,油锅里面翻个个儿,凭你们寻去。”

贾琏笑道:“你倒是和林妹妹投气的很。我不过说了一句,你便竹筒倒豆子似的,歪派了我一通不是去,究竟与我有什么相干。不过闲话罢了。”

说着二人归寝不提。

却说那元春才选凤藻宫,又定了回家省亲,贾珍贾赦等虽有心大肆操办,奈何手中委实有限,只得由王夫人出面,向薛家借了十几万两,才算过去。那薛姨妈虽说手中也不宽绰,但想到宝钗的婚事还需讨好贾府,便也就大方应承下来。那进京待选本就是个托词,还是那金玉姻缘才是正经,为了这金玉之事,她姐妹二人可没少费心思,偏生那老太太属意黛玉,凭是明的暗的暗示,统不中用,好在如今,那个林家丫头不肯回来了,倒也算是桩喜讯。

说话便过了省亲之事,宁荣二府乱哄哄了一阵子才平静了下来。谁想老太太正月里劳碌太过,又因时气不佳,染了风寒,便懒怠动,渐渐的亦是食也少进,又思黛玉不在膝前,未免担心牵挂,一来二去病的越发重了。

那贾政便和王夫人商量,仍旧叫贾琏往姑苏去,务必将黛玉接来。

------题外话------

我讨厌铺垫,真的很讨厌很讨厌……555555555……



 第九章 澄湖遇旧

话分两头,黛玉在林家的几所旧宅中选了姑苏外枫叶镇最幽静的一出宅院,云姨娘便预先令人将修缮一新,打理妥当了,才使黛玉住了进来。全赖了云姨娘事事周旋妥当,外头又有王嬷嬷之子王文翙采办照看,林家的旧人同心协力,府 中人虽不多,体统一毫不失,又是一番欣欣然的景象。

云姨娘本来也担忧,无有男子,独门独户会有人欺上门来,谁知道,一切竟是顺畅的很,连出去办事的人都说,在姑苏城里,但只报出林府的名号来,便无人与他们为难。甚至那官府的衙役还隔三差五的来照应,不许市上的那些地痞无赖来此地聒噪。云姨娘本是经过的人,知道这定是有人暗中保黛玉平安,却不知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