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圣-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一下子要突破到第九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另一边崔非野却是面色铁青,无论如何,他也没想到这样的战果。

那日崔家大战,他们几人也研究过,以李淳的武功,绝对不可能再发出当日那一剑,以他平时的本领来看,不过与崔非野在伯仲之间。

以此来推算,就算他有进步,崔操之也不至于一招就败下阵来。

——这么一比,自己岂不是被李淳远远地甩出一大截?

崔非野素来自视甚高,学武天资也是绝好,从来只有他超越别人,没有别人超越他的情况,谁知遇上李淳,倒像是他命中的克星。

从一开始毁了他的五方之玉,接着又夺了他的案首之位,到如今武功剑法都远远在自己之上。

那他这个腰佩昆吾剑的世家子弟,还有什么光彩可言?

全都被这家伙给遮蔽了!

他心中恨极,但慑于李淳的威势,竟是一句狠话都没敢再讲,只是默默地背起了崔操之,掉头而去。

——他也没脸留在这里了。

……

李淳一招击败八级剑客崔操之,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庆丰城。

这时候正是即将郡试的关键时刻,关于士子实力的讯息,是最受关注的。

“李淳……是什么人?”

“听说是庆丰城今年的案首,想不到竟然已经超越了八级剑客,看来要大有夺得解元的机会啊!”

修者不会参加郡试,因为修者会被赐出身,参加御前比试的殿试还有可能,郡试是完全不会考虑的,所以十级的剑客在郡试之中已经是极限了。

实际上十级剑客也不多见,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剑种四处游走,重铸身躯,他们往往都会闭关冲击修者境界,不会浪费时间在俗务上,每三年各郡那么多解元,大概一百个里面也最多只有一个是十级。

解元最有力的竞争者,其实是九级剑客。

这一次伏波郡试,原本只有一位九级剑客吴方原,此人年近三十,武功根基极厚,是这一次解元的热门人选。

大家算来算去,也没几个人能给他造成麻烦,谁知道名不见经传的李淳异军突起,以十几岁的年纪而达八级剑客巅峰,说不定这几日之间就有可能突破,那今次的解元,可未必就是吴方原了!

李淳自己,也是起了希望。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他原本已经打算休息一两日,但是击败了崔操之,得到这个契机之后,却是立刻又回到了岳家开始闭关,想要抓住剑气刺穴的那种感觉。

这一日之后,到郡试之前,李淳就没再露过面。

直到郡试的这一天早上。

“你说,小李他能不能突破第九级?”

在考场的门口,叶秦与百里云窃窃私语。

这两天他们都没见着李淳,也无从得知他的进度,心中也极为好奇。

此时已经是卯时,考生开始陆陆续续地进场,百里云和叶秦身份不同,不用着急,还在慢条斯理地喝着早茶,等待着李淳的出现。

但随着红日渐渐中移,李淳却一直未曾出来。

“小叶,你从岳府出来,没看到他?”

百里云有些着急了,要是误了时间,不能进入考场,那李淳可就白瞎了,得白白浪费三年,三年以后才能再考。

“没有啊,”叶秦摇了摇头,“他独住一个小院,又有女眷,一般我也不敢去打扰……”

他们俩对视一眼,都为李淳担心,难道是睡过头了?还是练功忘了时间?

这小子……不会怎么糊涂吧?

第两百四十一章 竞争对手

吴方原也在严阵以待。

他从容地坐在车上,抱着他剑,眼睛半睁半闭,偶尔眼皮翻起,却是闪过慑人的精光。

年当而立,踏足九级,他的人生正是一帆风顺之时。

他拥有一副好相貌,身长八尺,双肩宽阔,鼻若悬胆,飞眉入鬓,刚刚蓄起的髭须代表了他的成熟和骄傲,在伏波郡城之中,也曾有不少女子为他魂牵梦萦。

不过那都是年轻时候的往事了。

如今的吴方原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他的剑。

能够在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成为九级剑客,没有过人的天资和努力绝对不可能。

吴方原三岁练剑,到如今已有二十七年,进度不算太快,却也没有什么阻碍,此次伏波郡试,他本来是独一无二唯一一个九级剑客,解元已经被他视为囊中之物。

没想到突然出了个李淳。

年龄几乎只有他一半的李淳。

吴方原在郡试之前仍在家中修炼,未曾见过李淳,只是从别人口中听说了他一招击败崔操之的故事,心下不由凛然。

就算是他对上崔操之,要想一招制敌,也不是那么容易。

难道这小子,当真能在这个年纪就跨过九级剑客的门槛?

——所以他在考场的门口等待,想要在郡试之前,好好看看这个李淳。

“他怎么还不到?莫不是怕了我?”

眼看郡试就要开始,李淳却依旧没有出现,吴方原也有些诧异,回头笑着跟朋友打趣。

“吴兄你是老牌的九级剑客,听说他那日对上崔操之的时候还不曾晋入九级,就算这几天有所突破,也不会是吴兄的对手。”

朋友知道吴方原的心思,笑着开口宽慰。

吴方原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说话,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李淳还没到,他是不打算再等下去了,越等就越心浮气躁,只怕会影响自己的发挥,还是先进去吧。

他回头朝着远处又瞧了一言,下车进了考场。

“吴方原都进去了……”

叶秦和百里云也看到了,相视一眼,越发地着急。

“来了!来了!”

就在他们几乎第三次派人去岳府催促之际,李淳总算慢条斯理地出现在大街的那一头,百里云和叶秦急不可耐,冲了上去。

“李兄弟,怎么这么晚才来?叫我们等的好苦!”

李淳被两个大男人扯住,啼笑皆非,心中却知道这两个朋友是真为自己担心,当下微微点头。

“早上出门之时,忽有所悟,所以才耽搁了一会儿。”

若不是因为有所领悟,他也不至于会在这么重要的考试差点迟到。

“忽有所悟?”

百里云和叶秦脸上都是露出惊喜的神色,“莫不是兄弟你突破到了第九级?”

李淳哈哈一笑。

“你们猜!”

……

在考场之中,伏波郡王安静地坐着,几位考官围在他的身边,都是陪着笑,只有负责监督的永白鹤真人颇为清高地远坐一处。

——这一次郡试的监督,刚好也是庆丰城府试时候的永白鹤真人,正是他在道学考试中拔擢李淳为第一,这才让他在总分上压倒了崔非野,成为庆丰城的案首。

这次郡试又是他,对李淳来说倒是一个幸运的巧合。

按照规矩,伏波郡王是不准进入郡试考场的——府试、郡试、殿试都是直接对朝廷负责,乃是天子抡才大典,地方上的贵族不能随意插手,至少不能明目张胆地插手。

但这一次,伏波郡王居然打破了这个惯例,亲自坐镇考场!

——当然也是因为他在伏波郡权势太大,无人能够抗衡,这些考官才不敢多说什么,只在心中暗自揣测王爷到底是看中了哪一位,如此下血本地帮他。

永白鹤真人是方外之人,不涉政争,虽然不愿意得罪伏波郡王,但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来阿谀,所以保持一点距离。

“考生都已经进场了么?”

伏波郡王不怒自威,开口发问,自有气势。

主考官不敢怠慢,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启禀王爷,报名的士子,除了一人因丧父守制,一人因病未曾到场,其余人都已经到了……”

“哦?”

伏波郡王抬起头来,“我知道叶老先生去世了,他儿子不来郡试是道理;但剑客寒暑不侵,何人会称病不来?”

主考官苦笑,称病肯定是借口,到了能参加郡试的地步,剑客的修为已经颇高,哪里会有寻常病症?

“是庆丰城的崔操之……”

说出这个名字,伏波郡王脸上露出一丝促狭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

“是他,那就可以理解了。”

崔操之前几天丢了一个大脸,自己去挑衅别人结果一招就被打昏,据说是连夜就回乡去了,那里还会参加郡试,称病只不过是遮羞的理由罢了。

“原来郡王也听说他的事了。”

主考官松了口气,平常郡试主考都是说一不二,他这个主考却不得不屈服于郡王的淫威之下,当的也甚是艰难。

崔操之之事半天就传遍郡城,这些考官们当然都听说了,知道他不来考试,都觉得合情合理。

“既然都到了,”伏波君王其实就是想确定李淳到了没有,“那就开始郡试吧,你们到前面去主持,本王就在这儿歇歇,有了结果,再来告诉我!”

幸好伏波郡王没有突发奇想,要自己去主持考试,按主考官真是颜面扫地了。

主考官听这话顿时放下了胸中的大石头,谄媚弯腰行礼,“是是,那下官几人就先告退了。”

“若王爷有什么吩咐,就尽管派人来知会……”

他们也怕自己万一不小心刷落了伏波郡王要的人选,所以小心翼翼,希望郡王有什么赶紧说一声,不要到了最后再来。

主考官一行人匆匆来到前面,只见士子们都已入座,全场鸦雀无声。

——郡试不同府试,这些士子都是有职业级别在身的剑客,身份不同,行事自然也大有不同,不会像府试那般凌乱。

考官们到了考生面前,自然都恢复了一派公正凛然的气度,主考官举目四望,神情威严,待等到诸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方才高声开口。

“闭门!”

“今日郡试,开始了!”

第两百四十二章 观沧海

这几年来,郡试基本上已经没有法科——因为修法术的人差不多通过府试之后就会去当道士,想以法科晋身的少之又少,所以并非常年开设,而是差不多每三次郡试特录一次法科。

这一次的郡试,就只有武科和道科。

郡试与府试不同,虽然说起来仍然是三科并重,但时人只重剑,道科出身的人,就算是过了殿试也没什么地位,所以从本朝初年开始,三科考试已经完全分开,考武科的人,不必再考道学,而考道学的人,也不必再考武。

只是道学举人和武学举人的分别,那可就太大了。

若是从道学理论考试得到一个举人之位,基本上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运气好的话,会被当地贵族招为幕僚或小吏,要是不继续考,大约这一生也就这样了。

而要是以剑博得功名,那第一就可以入太学。

太学乃是各地官办的武学,天下九郡,只有郡城有九处太学,当然以师资和资源而论,肯定是京城太学院最为了得,但郡城之中,所藏也极为丰富,每郡的剑客,都以曾经就读太学为荣,而在太学所受的教育,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这一科郡试的士子,倒是有一多半都是考武科的。

——道科的士子,自然有考官带到别的考场,而剩下七十六人,则是都随着主考官一起,在各自的号舍坐下。

第一段的考试,仍然是要以论剑为先。

考题已经发下,就在崭新的墨卷之上,只是此时主考官尚未宣布可以看题,没有人敢将墨卷翻转。

李淳心中倒是宁定,他可是放弃了废老头作弊的漏题,若无几分把握,也不至于会做此选择。

虽然这样的考试他未曾试过,也不能临时创剑,但他这几年来苦修剑法,又已经走到如此高度,若说是连一套命题剑法都创不出来,那也未免太小看他了。

今天,就是他本身剑道资质、悟性和创造力一次考验。

——再说,至不济还有伏波郡王呢……

“今次大比,为天子选材,诸君可共勉之。”

主考官按照惯例,还是要勉励考生几句,说了几句不咸不淡地废话之后,这才开口宣布。

“……现今已是午时,诸位可以开卷了!”

听到这句话,大部分已经急不可耐的考生刷刷地翻过了卷子,旋即传来一阵倒吸凉气之声。

这次的题目……太偏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次的郡试命题,竟是以古魏武剑谱的观沧海为题!

郡试考试的方式,是从古今剑谱类全之中选出一句两句,来作为考试的题目,考生以此为基本,引申出一套剑法,交与考官评定,过关者方可参加后续的斗剑名次考试,否则就被刷落。

古今剑谱类全,凡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一种,要想完全将其掌握当然不可能,但是名目大致来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能背得出来,意境剑路,也能够揣测一二。

但是近年考试,都以近时剑谱名为题常见。

——近代的剑谱剑路,合于格律,有一套明显的规矩可循,或五言或七言,或四句或八句,字字有来历可循,每一处变化都合于规范,以此为引申,四平八稳地做出一套剑法来,几乎是所有考生的基本功。

但现在考的剑谱,却是古风的四言!

虽然只是四字一句,但是言语古拙,更无固定的格律,变化多端,恣意汪洋,想要以此来做出一套剑法,靠得却不是练习,而是灵性了。

古剑谱极为生僻,一般人甚至篇目都未必能背得下来,就算知道全篇歌诀,也未必能解其中大意,最多一二名招罢了。

如今考试考这个,怎不叫人挠头?

相对而言,李淳却反而从题目之中琢磨出一点味道。

——他毫不怀疑,这题目是伏波郡王授意的。

一来考官求稳,一般情况下不会出这么偏这么难的题目。

二来,这观沧海的题目,却让李淳想起了信隐君的沧海九变。

伏波郡王持三尺斩浪剑,扫平北疆,他的一生武学,与沧海二字脱不开关系,信隐君的沧海九变,也不过是他庞大武学孕育出来的一点枝桠罢了。

他特地给出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李淳倒没有急着去参详剑法,而是饶有兴味地开始猜测伏波郡王的深意。

——反正时间还早,得题之后交卷创剑要在三日之后,他有的是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他是想让我看看他?”

伏波郡王提出让李淳为太子仪仗,以臣而谋君,必然是有重大的图谋,但他又不曾讲清楚到底要李淳干什么——这也可以理解,李淳毕竟还不是他的心腹,如果他真有反心,现在也不可能说明。

所以观沧海这个“观”字,意味深长。

李淳总觉得,伏波郡王不仅仅是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