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那点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新觉罗家那点事儿-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灵位,踏上草原之时的心情,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旁人是不会了解的。而没有想到的是,第三次,他亲自要送的,是自己的女儿。这些孩子,身上都留着爱新觉罗家的血液,她们以她们娇弱的身躯,独自一人面对草原的风暴,这些女孩儿,永远都是大清的骄傲。四哥说的没错,弘历牺牲点贪恋女色的喜好,和这些献出了生命的公主格格们相比,那真的没法比。
“可是,你要是出手又……”最让十三犹豫的,其实是另外的事情,他抬头看了眼胤禛,旋即低头不说话。“哼,不过又是在我弑父逼母、改诏篡位、残害兄弟的罪名上面再加上一条么?再说,弘时的事情不是早就算在我头上了么?再杀一个,不过也是一样的。”胤禛冷笑着说,“四哥!”十三听着他自暴自弃的话很无奈,世人将这所有的罪名和污水都往四哥身上扑,不管怎么解释,也是觉得他在狡辩,借着皇帝的权威给自己洗刷罪名而已,四哥大力推行的改革得罪了那么多人,权贵、富商、地方豪绅,这些人,就借着老百姓口口相传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对此一笑置之,可是,这世上偏偏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太多太多,总喜欢用以他们短浅的目光和仅有的一点常识,去对一些事情进行自以为是的分析,这些人,以为抓到了宫廷里秘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若要真是秘密,那还能传出来么?
曾静因为四哥对他的责罚,所以就捏造出了一系列的谎言,可笑的是那种漏洞百出的说法竟然还有人相信。什么四哥给皇阿玛端参汤下毒,这宫中谁不知道皇阿玛一向注重养生,人参这种大补的东西他是不沾的,再说了,这些人真当皇宫里养的试菜试药的太监都是死人么?还真当咱皇阿玛是老糊涂了。更可笑的是说四哥为了弘历杀了弘时,先不说这些人连弘时是支持八哥反对自家阿玛的都不知道,这也罢了,就弘历那资质,也没比弘时高多少,只不过与弘时相比,他没有和自家阿玛对着干罢了,两人都是庶子,四哥有必要为了他去杀另外一个儿子么?他以为他是谁呀。要是当年弘晖还在,这皇帝的位子哪里轮得到弘历。十三想着当年的种种,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崩坏了。 十三想着现在的局势,这个弘历,确实是不像话。有些事情,怕还是他往自家阿玛身上泼的脏水吧,十三的眼神暗了暗。
不过,十三忽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转头看着胤禛说:“四哥,你现在是我的皇额娘啊!”胤禛表情顿时一滞,“如果你真是出手了,那这责任就担在玉娴的身上了,这……”听到十三这么一说,胤禛顿时觉得天崩地裂,该死的,竟然忘记了他们都已经重生了,现在这副躯体的主人是玉娴,胤禛此前杀气腾腾的神情顿时变得有些萎靡不振。
就在这时候,容嬷嬷进来了,“给皇后娘娘,十三阿哥请安,奴婢刚刚得知一个消息,太后病了。”“什么?!”胤禛和十三同时叫了起来,容嬷嬷忙说:“据说,此前履亲王就把这真假格格还有娘娘您与皇上的事儿都向太后禀报了。他说这后宫之事他管不着,可不代表就没人能管,于是就请皇太后她老人家亲自回来处理。由于和亲王不在京城,履亲王就让世子亲自去接太后回来。可听说太后她老人家看了信之后当场就晕了过去。”“那如今呢?”胤禛倒是觉得这个唯一在身份上能压住弘历的人绝对不能有什么闪失。“还好五台山有太医随行,虽说太后只是急火攻心,可毕竟上了年龄,太医让太后休养一段时间再回京。娘娘,那咱们……”容嬷嬷看着胤禛沉思的模样也不敢打扰。胤禛想了想说:“皇上那边肯定是有所行动的,本宫也修书一封,问候一下便可。容嬷嬷,挑一些好的药材派人一起送过去。”“奴婢遵命!”容嬷嬷立即去准备了。
“四哥!”十三抬头看了看一脸凝重的胤禛,有些担心。胤禛抚摸着他的头道:“既来之则安之,十三,既然这是命运的安排,那么,我们谁也逃不脱。”

☆、番外1 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们

在坤宁宫用了膳,十三就向胤禛告退,人多口杂,他也不便留在那里,要是不小心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那就完了。十三被奶娘抱回阿哥所,宫女服侍他洗漱完之后,他就躺到了床上。今天,和四哥的近乎诡异和不可思议的相见和谈话,让他想起了刻意被自己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某些事情,那就是关于乌喇那拉家的那些女人们。
十三心想,对于爱新觉罗家上几代的人来说;阿巴亥大妃,无疑算是最让他们觉得心情沉重的人;对于自己这一代来讲;阿巴亥大妃只是只是一个很遥远的名字;可这也可以看出,乌喇那拉家的女人在沉默中积攒的那份能量;一旦爆发;那样的后果会多么让人震惊。就如自家四嫂,还有玉媱,现在又要加上玉娴。十三认为;即使再世为人,只要他还残留着作为“胤祥”时的记忆,那么,他觉得,他就会永远忘不了博敦的尸体;被送回来的那一天。
博敦的死讯传来时,四哥是特意对外封锁了消息,特别严令不准让四嫂和玉娴知道,所以,四嫂和玉娴是博敦回来的当天才知道的。噩耗传来的那天晚上,军机处的灯就没有熄灭过,一群人在灯下分析着青海传回的奏折。四哥的自责与愧疚自己不是没有看见,当时自己也很担心四嫂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怎样。乌喇那拉家把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已经全部寄托在了博敦这个孩子的身上,四嫂对博敦也寄予了厚望,毕竟博敦、玉媱、博西勒和玉娴是那尔布嫡出的子女;四嫂贵为皇后;却没有子女;于是娘家的这些孩子就被四嫂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那一天,爱新觉罗家的每个人都诡异的出现在了博敦的葬礼上,只是每个人的脸上带着不同的目的和不一样的神情。弘时一脸的担心,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就连一向闹得无法无天的弘昼也是一幅惴惴不安的样子,弘历则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而八哥和九哥,一边在观察四哥眉头紧皱的样子,一边却望向坤宁宫的方向,他们在等着四嫂的出现。而十哥和十四弟则是瞪着四哥,两人都是忿忿不平的样子。
当年据粘杆处的探子回报,十四在听八哥与九哥说了博敦在青海战场上的事情后,火冒三丈,直接就跳起来要杀到青海去找年羹尧算账,最后是两个哥哥再加上后来去的十哥,三个人才把十四给摁住。想着当年的场景,十三用他的肥嘟嘟的手拍了下脑门,他觉得他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十四的会做出那样的举动:一来是因为十四本来就看不惯年羹尧那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年羹尧虽是颗墙头草,可天下嗯都知道,他是四哥的肱骨之臣。二来,满人向来看重军功,十四自幼心高气傲,“大将军王”这个称号是他和无数的将士在战场上用命拼来的,因此,他最恨的就是在军营中的这种明挣暗斗,有人为了前途和利益,做出残害并肩作战的兄弟之事,年羹尧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踩到了十四的大雷;最后,当然就是因为十四是真心的喜欢博敦这个孩子,也许,是因为十四在博敦的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在战场上的那份英勇,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是源于守护家人的决心。
那次也是在四哥登基以后,十四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和四哥翻脸,他一边责问四哥要怎么处理年羹尧,一边却数落四哥薄情寡意,明知道四嫂是将对弘晖的感情倾注到了博敦身上,竟然为了制约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秧子,把博敦的命都给赔上了。四哥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当时自己都打算上去劝慰一下,可没想到,就在那时,四嫂和玉娴带着惊诧和无法相信的神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看着四嫂缓慢地揭开盖在博敦脸上的白布,自己当时分明看见了四嫂紧握的拳头和颤抖的身子。之后的事情恐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永生难忘。
那是十三第一次看见向来端庄贤惠的四嫂冲着四哥发火,而且,还是在众多的兄弟面前,四嫂的毫不留情面的呵斥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泼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吃惊,这样的四嫂,对众人来说是既熟悉又相当陌生。原来,那个端庄贤惠知书达理的乌喇那拉·讷敏也是会怨会恨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要将心中的那份伤痛忍受到何种程度,才会彻底地爆发一次。本来带着看好戏心理而来的八哥九哥,却因为四嫂的怒气和这从未展现在过众家兄弟面前的气势与表情,生生隐去了他们脸上对于四哥遭遇的幸灾乐祸之表情。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贵妃也听到了风声,自己跑了出来,一开始就哭哭啼啼的在旁边给四嫂道歉说自家哥哥没有照顾好博敦,看着四嫂高昂着头站在那里,冷漠的表情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给匍匐于她脚下的年贵妃时,十三在恍惚之间想起来幼时听来的关于阿巴亥大妃的种种传闻,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只是她们娇美的容颜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却早就忘记了出自海西女真的她们,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与生俱来的高傲与冷漠。她们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对很多事情可以百般忍让,可一旦只要触犯到她自己的原则,等待你的注定就是她们决然离去永不回头的背影。
想起当年的这些事情,让十三心里有些难受,这个地方,承载了爱新觉罗家子孙多少的爱恨离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又见证了多少骨肉亲情的决裂?这后宫之中一张张精致的容颜背后又掩藏着多少的心思?十三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年贵妃竟然夸张地当着众多兄弟子侄的面直接给四嫂跪下了,一个劲地磕头,帮着沉默不语的四哥辩解,也帮年羹尧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当四嫂一脚踹翻了跪在她前面的年氏时,大家这才想起来,这位乌喇那拉皇后可是骁勇善战的一等公费扬古,最最宠爱的女儿,从小就跟着父兄骑马打猎,骑射功夫是一流的好,只不过,在嫁给四哥之后,四嫂便收敛了所有的光芒,全心全意地料理着家,直到母仪天下。人就是这样,在安逸平静的生活中,就会渐渐淡忘那些曾经潜在的危机。看到四嫂的行为后,兄弟们对看了一眼,似乎都想起来了,当年第一次在围场见到跟在费扬古身后的四嫂,是怎样的飒爽英姿。
而那天,一开始就沉默不语只是安静地站在棺木旁边,仔细看着躺在里面人的玉娴,完全沉浸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对所有的事情不闻不问。可就在四嫂踹翻了年氏之后,似乎将玉娴从她自己的世界拉了出来,忽然之间扑到了博敦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之后直到博敦下葬,大家都再没有看见过她流一滴眼泪。 
十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小的身体利落地翻了个身。小玉娴如今的性格恐怕就是因为当年的那些变故而慢慢形成的,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姑姑和姑父之间的决裂,经历了乌喇那拉家最颓败和最绝望的时期。四哥说的没错,要是当年博敦没有战死在青海,到了今天,爵位自是不在话下,一切都会不一样,四嫂也不会那么早去世,四哥不会那么多年都觉得愧疚,玉娴说不定就不会成为弘历的福晋了,也不会陷入如今的状况。可是,事实永远是残酷和现实的。当年,十三也是过后才知道,从博敦的事情发生后,四哥和四嫂之间在私下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玉娴,从此也不再叫四哥为“姑父”,一口一个“皇上”,恭敬而疏远。这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十三也是到了最后才知道……
===============================第三方视角讲述出现的分界线============================= 
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家族顶梁柱的垮塌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会渐渐走向衰亡。博敦的妻子瓜尔佳氏是他的青梅竹马,两人的婚姻是费扬古在世时两家就定下的。虽然那个时候,博敦和瓜尔佳氏都还没有出生,可这样的缘份也让这对小夫妻的感情格外好。为了家族的荣耀,博敦常年征战在外,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自从雍正登基后,一切情况都基本稳定了,那尔布与讷敏就开始分别找两个孩子说话,暗示他们快点为乌喇那拉家开枝散叶。
那一年,博敦是带着即将成为阿玛的喜悦去的青海,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是一具冰冷的棺木,这样残忍的事实让妻子瓜尔佳氏深受打击,本来,最多只有一个月博敦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了,可如今,注定父子两人阴阳相隔。无法抑制的悲痛致使瓜尔佳氏早产,虽然,那个后来被雍正大帝赐名为喀达喇库的孩子平安降生了,可他的额娘却再也没有醒过来,追随她的丈夫而去。
接连的打击先后击垮了那尔布夫妇,两人双双病倒在床。入仕多年,那尔布深知这事儿不能怪皇上,他明白胤禛用心良苦,也是想多给博敦机会,立下战功,才能顺理成章的赐给乌喇那拉家更多的荣耀。那尔布也是很年轻时就跟着费扬古南征北讨,虽然因伤不能再上场杀敌,可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作为军人的骄傲。他觉得,儿子的功勋就应该是从战场上拼出来的,而不是依靠裙带关系。所以,在皇后和玉娴回家看望家人时,他反倒是安慰妹妹和女儿想开些。 
年羹尧的凯旋胤禛还是按照惯例给予了最大的赏赐,年氏在后宫的春风满面,与皇后的冷漠,乌喇那拉家的颓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玉娴此时也回到家中帮忙打理家事,虽然自小看着姐姐在张罗这一切,可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玉娴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以她当时的年纪,对着满屋子已修炼成精的宗室长辈们,她还没有那个底气和资本去和这些人交涉。讷敏已经出嫁,也贵为国母,按照礼制她也没法直接去干涉娘家的那些事情,更不可能用身份去压人,乌喇那拉家的混乱让讷敏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乌喇那拉家一片混乱的时候,玉娴的大姐,已经嫁作人妇的玉媱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向夫家提出了要教养喀达纳库的要求。
玉媱的丈夫是阿颜觉罗家的小儿子明山,两人成婚多年,由于玉媱曾流产过一次,一直未再有小孩,可是明山却顶着家族的压力一直没有再立侧福晋。这次,玉媱也是和他商量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当年,玉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