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田信玄-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尺,与滨松城的深沼相连。它是经由长年累月的水蚀作用所形成。宽广的三方原台

地上出现这样的一条长沟,确实奇特。

据说,家康就是看上犀崖,才在南方建筑滨松城。

犀崖直峭耸立,落下便无性命,更无法下崖後再攀登到对岸。所以,一旦被追到东西绵延

十二丁的犀崖,真是大势已去。

家康会让夏目次郎左卫门去固守犀崖,是因为在越过追分时,见武田军的攻击快速,犀崖

方面有危险,於是打算沿著三方原台地东边逃回滨松城。这要多亏熟悉地理的人士为先导

,才能办到。

小栗忠藏单人骑马直奔犀崖桥。愈接近犀崖桥,人马愈多——逃跑者和追逐者。

逃到这裏的德川军和追到此地的武田军,混成一团。到处都有厮杀。

追逐者紧盯著头盔不放。既然到了这裏,仅是一、二个步兵首级怎能满足。有的看准头盔

,有的紧盯著骑士,但是一片漆黑,难分敌我。有时,连身旁的敌军都没发现。所以,只

要能分辨出是敌军,武田兵立即一拥而上。

负责守住犀崖桥的夏目次郎左卫门,与二百多名士兵站在桥前防守。十倍的敌军,蜂拥而

至。

由於夏目次郎左卫门的牺牲,许多德川将士得以横渡此桥。

夏目次郎左卫门一直在等待家康的主队。他一定要等到家康主仆通过,才能撤退。

敌军人数不断增加,却迟迟不见家康等人的踪影。次郎左卫门的部下相继遇害,最後只剩

下数十名家仆,其中半数负伤。

夏目次郎左卫门下马应战,自己也受了伤,战死,只是早晚的问题。

「喂,武田的家伙!我是德川家康。今天落到这步田地,也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想杀我

的人,来吧!来吧!,」

武田兵听到有人自报德川家康,焉有放手之理!只见众人一拥而上。

就在夏目次郎左卫门附近的高间雄斋,听到次郎左卫门报出的名号,立即上前大声说道:

「在下内藤昌丰组下高间雄斋。」

枪也跟著刺了上来。

夏目次郎左卫门躲过第一枪,但是闪不开肩上的第二枪,以及身上的第三枪,最後终於不

支倒地。雄斋立刻跳上去,取下首级。

「高间雄斋取得德川家康公的首级,杀了家康公!」

雄斋的叫声在黑暗中传开。

小栗忠藏在远处听到这叫喊声。

(主公被杀了?)

忠藏心想:战争已结束,该想想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虽然主君死了,但是他仍然认为战

争是愚蠢的。

小栗忠藏心如清流。他将马头调往犀崖桥方向。

武田军聚集在桥的两侧。

「御旗!」

被询问的人大声回答:盾无,向前通行。并无人起疑。过了桥,仍有人询问口令,只要回

答:盾无,即可。甚至还会被人盯上一、二句:

「在这裹磨菇什么?还不快去追敌。」

过了犀崖桥,就是滨松城。来到这裏,武田兵变得较少。

正出现得救的兴奋,却突然想到,一路急著逃命,倒忘了取敌军首级。

还好这边还有敌军,想著想著就碰上十几个敌兵。用熟悉的口令通过之後,却未料身後又

传来一句问话:

「你是哪个头的?」

小栗忠藏不知道武田军称军团为头,自然答下上来。

他闷不吭声地策马隐入黑暗中。

他感觉到身後武田骑兵的枪尖,於是没命地急奔。也不知身在何处,或是跑了多久。待觉

醒过来时,滨松城大门已在眼前。门紧闭著。由於附近有一群群的黑影,只得绕到滨松城

的後门。

後门,名为玄默口。穿过深沼、溜池夹於两侧的狭窄通路,就是这一道门。

後门燃著明如白昼的灯火。洋枪队持枪,安排在门的两侧。只要敌人稍有蠢动,便一齐射

击。洋枪队後面是随时待命出击的城兵。

小栗忠藏在灯火的照耀下进门。认识小栗忠藏的人,纷纷问道:

「主公还好吧?」

「主公无恙吧?」

他们都知道,小栗忠藏属家康的本营。

「难道主公尚未回城吗?」忠藏问道。

莫非犀崖上的事情是真的?

「不光是主公,连身边的侍从都无一人归来。你是第一个。」

忠藏再也无法隐瞒那件事。

「主公在犀崖桥上,被一位名叫高间雄斋的人给杀了。」忠藏泪水终於夺眶而出。

忠藏周围的人,哑然失声地呆在原地。

「难道你就眼睁睁看著主公被杀吗?你这个胆小鬼!」

说著有人拔出刀,周围的人也跟上。

「让开!让开!你们没有看到小栗忠藏也受重伤了吗?」

经人这么一提,小栗忠藏这才想起自己受伤之事。由於出血过多和疲劳过度,他终於昏了

过去。

「主公安然而返!侍卫们也平安无事。」

不久,城内传来这样的消息。

由於绕远路,因此家康一行人比小栗忠藏晚四分之一刻(三十分)回城。

山之卷26朝仓变节

虽然展开追击,武田信玄的本队和後备穴山信君队仍然按兵不动,似乎是为了保持战力。

不久,信玄的本队终於移师,穴山信君队也跟随在後。

来到追分,信玄令各队点灯行进。

这是为了让敌军知道本队和後备队的存在。

二万名武田军投入追击战,另外还保存了一万兵力。或许,这就是他想要夸示的。

到了小豆饼,後备穴山信君奉令兵分二队,在本队前方左右展开。

不久,穴山全体队员接到命令:

「我军不久便会撤退。让撤退回来的部队调到後备。」

信玄已经想妥了收兵之策。如果不好好收回前去追击的武田军,则极可能遭到敌人的反击

。故点灯明示本队所在之地。

武田队的灯火在三方原上一片光亮。从滨松城看去,武田军似乎又展开攻击;在追罢归来

的武田兵眼中,则如展臂迎子的母亲怀抱。伤兵顺著灯火,陆续归队。追击队似乎仍想追

敌,无意撤回。

信玄在小豆饼和犀崖中间停下,让主队准备过夜。穴山信君队则继续前进,负责看守面对

犀崖的地带。

犀崖桥旁燃著熊熊营火。

下令撤退的洋枪队,连续射击五次。片刻後,又射五次,隔一阵子後,再射五次。枪声在

暗夜中回荡。

追到滨松城附近的追击队,由於中途各自分散,无法紧追著德川军进城。跟进城,需要二

、三千人的部队一次拥入,而後紧紧跟入。

黄昏时分,三方原之战无法再进行。如果战争在早晨展开,武田军必可一口气攻下。但是

,黑夜阻挠了一切。黑暗中,误打误撞地来到城下,当然无法进入城内。

在洋枪队发出撤退信号的同时,追击队朝各地的营火退回。德川军并无反扑的态势。

各队开始点名,照料伤患,准备晚餐。营火照耀下的首级,有时会发生竟是同伴首级的悲

剧。

各队放出步哨警戒。

「敌军必定会派出小部队趁夜偷袭,各队要小心警戒。」

夜袭时尤其须谨防同伴在混乱中自相残杀。

各队一半睡觉,一半负责警戒。

事实上,在野风呼呼的原野上岂能安睡?士兵们轮流去取柴火,尽量在营火旁休息。有人

拿出饼烧烤,也有的人不知从那裏弄来的锅,放在火上,加水煮杂食来吃。

士兵的情绪依然激动,无暇闲聊当天的功绩。只要远处一有枪声,便立即摆出警戒姿态。

夜袭确实如预料中出现,只是规模不大。德川军的洋枪队向在最前线的穴山信君队射击。

穴山队的步哨遭到袭击,仅此而已。滨松城内一片混乱,还不到反扑的时候。刚遭败绩的

他们必须思索如何防备即将於天明後来袭的武田队。

约二千人没有回城。万一他们全部阵亡,则是四比一的状况。目前实在无暇反扑。

根据《当代记》的记载,德川军和平手汎秀军共有千人被诛,其中有多少德川军,则不得

而知。

无法於当夜回滨松城的将士,在次日武田军离开城下後,陆续归来。由於武田军的追击行

动快迅,许多人不及入城,逃往四方。

《松平记》记载道:上方浪人中河等人逃到挂川,家康的谱代家仆山田半一郎逃到冈崎。

家康本营中的大将榊原康政,也在中途和家康等人走散,和数名骑兵逃到滨松东方的西岛

过夜。

许多被武田军逼散而被迫於某地过夜的德川军,在天亮後陆续回城,人数不少。

滨松城内的妇女们炊煮粥食,慰劳归来的将士。被诛者达千人,负伤者更是三倍以上。照

顾工作十分繁重。

对德川军而言,这是一场彻底的败仗。经过这一仗德川家康对武田军敬畏万分。信玄死後

,胜赖率大军前来挑战时,德川军不敢单独应战,对决多日後,才联合织田军在设乐原与

武田胜赖军交战。

信长在本能寺被杀时,德川家康正在堺港。家康逃脱明智光秀之手,回到冈崎之後,首先

出兵甲斐国,目的在驱逐信长旧臣,夺回甲斐。对於残存下来的武田信玄的旧臣则极力吸

收,以增加自己的实力。

三方原的痛苦经验,给家康一个很大的教训。

《甲阳军监》对三方原之战做了下列记述。

马场美浓守信春认为,年三十一的大将家康,是全日本继越後上杉谦信之後的大将。细看

三方原之战中战死的三河武士,无一人朝武田军方向倒下,皆是俯向,而朝滨松城倒下的

士兵,大多是仰向。论及高傲的武士精神,则非上杉谦信和德川家康莫属。

最後一段的记述,出自《甲阳军监》作者小幡景宪之笔,主要在说明:

(德川军之阵亡者,无一见背於敌军。)

德川家康和上杉谦信皆被尊奉为日本第一大将,而三河武士精神尤被视为日本之最。歌颂

德川家康的书籍,大多在德川时代的太平盛世出版,自然成为畅销书。

小幡景宪夸张的记述,经常被其他出版物引用,甚至有不少这样的俗书:

(武田信玄见三河武士无一人背向而死,心存恐惧,便下令停止攻击,退至刑部。)

就连史书中,也有不少类似这样的书籍。

《甲阳军监》把三河武士形容成武士之最,但是相对的,《当代记》中则记载家康的谱代

家仆山田半一郎逃到冈崎。山田半一郎仅是逃亡者的代表,实际人数自然是无从计算。

战败时的逃脱行为,乃人之常情。但是,德川旗下的夏目次郎左卫门和青山又四郎、中根

正照等人的为主公牺牲,确是真人真事。《甲阳军监》中提到的武士精神,所指的应该是

这些人吧!

在三方原上战死的德川名将(中队长,小队长级),有青山又四郎、中根正昭、夏目次郎

左卫门、鸟居忠广、本多忠真和米津政信等人。分队长级的人数更是可观,在此无法一一

赘述。大将(大队长)级的战死者,只有平手汎秀一人。

武田军方面当然也有伤亡,但是没有记录,可能是因为损失不大。

夜,逐渐泛白。武田军整理各队队伍,扫荡附近残敌。说是扫荡残敌,其实是想捕捉无法

动弹的伤兵。武田兵充分运用仅有的一刻(二小时),搜索三方原一带。

在一刻内,捕得数十人,大多是伤兵,有些人在被带往武田营地的路上断了气。

被捕的伤兵受到照顾和饮食供应。

这时候,武田营内充满了生气。因为,统帅武田信玄就要检视首级了。其实,捕获的首级

有上千个,自然无法在信玄面前一一展示。

在三方原之战中领导军团的大将,诸如山县昌景、小山田信茂、马场信春、武田胜赖、内

藤昌丰等人,负责检视首级。较有名气的首级,才会被带到武田信玄面前。

在检视首级的现场,除了亲武田的三河山家三方众之外,还有俘虏以证人的身分参加。

在互报姓名下战死的人,有姓名可登记。在混乱中取得的首级,若无第三者的证言,便无

法辨明究竟是谁的首级。这时,就需要俘虏的证言。

大多数的首级,是在追击战中获得,而其中又有不少是在二、三人围攻一个敌人的状况下

获得,争功之事也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功劳是由最先举枪(或下手)的

人所有。但是,黑暗中的追击战,很难分出究竟是谁下的手。在三人围攻一敌时,谁都坚

持自己是最先出枪的人,不肯相让。三人所言均属实,黑暗中,看不到他人之举,只能相

信自己的感觉。

争功之事,暂时搁置,先谈在首级册上记下被杀的敌人姓名,以及立功者的姓名。

慨然让功者,也是大有人在。这种人虽然被嗤为毫无欲望,但仍能若无其事地表示:战争

还在继续,仍有机会可以立功。

立大功者,在被记下功勋时,兴奋得满颊通红。想到即将得到的恩赏,不觉陶然。

约五十个首级以及立功者,被带到武田信玄面前。

山县昌景在信玄身边对首级和立功者加以说明。

信玄频频点头,并向立功者称赞道:

「了不起。」

「不愧是个武士。」

被夸赞的人感到全身发热,赶忙行礼,久久不敢起身。在武田兵的心中,信玄有如神祉。

能直接被神夸耀,是莫大的光荣。

高间雄斋悄然。昨夜他已经知道那不是德川家康的首级,但总希望是榊原康政、本多康重

、石川数正或酒井忠次等家老级的首级。可是,经俘虏证明後,才知道那是夏目次郎左卫

门的首级。高间雄斋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信玄对高间雄斋说道:

「虽然不是家康公的首级,但是此人自报家康之名,则无异是砍下家康的首级。如此之功

,才是不凡。」

被这么称赞,雄斋反而退缩了。

此後,高间雄斋有了一个浑名,即是伪首雄斋。对他而言,那不是件光荣的事。

检视首级时,探子陆续回来,向山县昌景报告滨松城附近的敌人动静。

「走失的武士陆续回滨松城。城内时时放出探子但并无战意。」

信玄和山县昌景同时听取探子的报告,频频点头。

首级检视完毕。

胜利的仪式热闹非凡。

仪式中的大刀护卫,封给此次战役中立功最大者小山田信茂;弓箭护卫,则封给负责领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