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田信玄-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弟,三郎氏秀以上杉辉虎养子的身分前往越後,双方缔结军事同盟。

交换誓书的那天夜裏,消息传到小田原城——甲信各地出现军事行动。当甲州士兵陆续集

结於古府中,信浓兵也有入侵轻井泽的趋势时,北条氏康再也无法沉默。他写了封信给上

杉辉虎,表示武田有意蠢动,请上杉军攻击武田的背後。同时,上杉辉虎也接到京都将军

义昭的来函,促其与武田信玄讲和。

上杉辉虎并不完全信任北条父子。在交换誓书的第二天就要求出兵,心裏难免有些不悦。

越军不动,北条父子慌了。万一武田大军袭击关东就槽了。北条父子急忙加强上州方面的

防备。

六月十四日,情报传到小田原城,武田军调头越过了御坂峠,兵力不详,主力部队指挥官

亦不详。正当氏康不知该将兵力调往何处的时候,武田军已经入侵骏河,包围古泽新城(

骏东郡)。其他机动部队则继续向伊豆行进。那一股气势,可以用「突进」来形容。表面

上朝上州出发的信浓兵,也陆续南下进攻骏河。

诚如阿茜所通报的,於六月十六日入侵的武田先锋部队,在六月十八日迫近三岛城。

北条氏康派一支部队迎今川氏真和阿弥进小田原,而武田的进攻速度已经快到咬住这一支

部队的尾巴,就像弹丸一般。

火之卷16山宫大夫出马

於永禄十二年六月再次进犯骏河的武田军,兵分二路,分别进攻古泽新城和三岛城。武田

信玄亲自率领三千大军在富士郡田子浦川鸣岛(现在的富士市),监视庵原郡方面的敌军

动态。这次作战的目的是骏东郡,若想成功,按常理是要先攻下浦原(庵原郡)、大宫(

富士宫市)、神田屋布(富士宫市)、圆能(富士川町)、善德寺(吉原市)、高国寺(

骏东郡原町)、长久保(骏东郡长泉町)、韮山、鹰巢(箱根町)、新条(足柄上郡山北

町)和深泽(御殿场市)等城市,这些也是北条最近加强兵力的据点。但是,信玄却看都

不看这些城市一眼,直攻古泽新城和三岛城。

这一年比往年都来得热。连日雷雨,可望大丰收。

四月底武田军暂行撤退之事,有人解释是为调整战略上的不利,也有人说是无法对付德川

和北条的联合攻势等等,众说纷纭。真相是,时逢插秧期,士兵们都要回家。农历四月底

也就是现在的五月底或六月初。甲斐兵和信浓兵也都回乡种田,等到农忙之後,再行出动

。农民是士兵的主力,所以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当时尚未做到兵农分离的程度。

北条军也知道武田军在四月底撤退的原因之一是种田,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武田军竟会

在农忙之後立即来犯。北条军狼狈极了。

古泽新城的守将是北条左卫门大夫氏繁,其手下松田宪政,是北条著名的战略家。

北条氏繁派急使前去向北条氏康表示:

「此乃信玄的计谋,千万不可让其得逞。古泽新城至少可撑三个月,请在这段期间打开僵

局。」

北条氏繁认为此次武田军的进犯之举,乃一计谋。

古泽新城并不大,却是铜墙铁壁,不易得手。城兵绝不开门出迎,摆出了长期守城的姿态

。城内有充足的洋枪,一入射程,便加以轰击。

有洋枪武装的城池不只是古泽新城,大宫城和神田屋布城,也有洋枪守护。

信玄见迟迟攻不下古泽新城和大宫城,便留下监视部队,朝三岛进发。近三千名军队攻击

三岛,二千名士兵攻向箱根。过了箱根,就是小田原。北条氏政的弟弟助五郎氏规,操兵

预防武田军的进攻。

「武田军真的打算越过箱根峠吗?」氏政问父亲氏康。

「我想应该不会吧。这一定是武田又在耍弄他的表面作战。如果他真有意进攻小田原,就

不会从那裏过来。」氏康说道。

他认为,如果要攻小田原城,必然是率大军自关东攻入。

「可是,武田军在攻骏河时,动员了不少人。」

氏政根据间谍的报告,在地图上勾勒出武田军的动态。

「总数没有超过一万吧。武田在川中岛上动员了二万人,而後全力经营信浓,再取西上野

。由於骏河中只有部分兵力属於信玄,所以能动员的人数不到二万三千人。就算他有二万

五千人,他以一万入侵骏河,还有一万五千名士兵待命,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在没有充分了解武田信玄的作战意图之前,氏康和氏政不敢冒然出兵。这种消极的态度,

让前线的北条部队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三岛方面求援甚急,北条氏规便派五百士兵沿间道前去支援,但在中途遭武田军包围

,全军覆没。武田军追北条逃兵,追到了鹰巢城下。

氏规向小田原乞求援军。

「什么,鹰巢城被包围!」

氏康听到这个报告,十分震惊。他实未料到武田大军竟如此深入。

「看来只有将主力调往骏河,驱赶他们。」

氏康将一万大军调往骏河。氏康自己率领五千兵马,朝箱根的鹰巢城出发。

过峠时,天下起雨。不是寻常的雨。早上下的雨,到半夜还会下个不停。道成溪,溪成河

,河成海。倾盆大雨到了第二天早晨才停。

氏康出去探视包围在鹰巢城外的武田军时,武田军正趁著雨停,下山来了。

间谍陆续传来武田军的动态。武田军似乎开始撤退了。

傍晚,传来重要消息。

「田子浦村和川鸣岛的武田军营被昨晚的豪雨冲毁。流经附近的河流泛滥成灾,淹死许多

武田兵。旗帜埋在沙土下,信玄公的行踪不明。」

北条家臣齐声欢呼。氏康把探子叫到幕内,问明详情。

「你亲眼看到的吗?」

被氏康怒斥一声,探子怯怯地回答道:

「小的确实看到旗帜埋在沙裏,遍地横尸,到处都是盾牌。」

「死者确实是武田的人吗?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他们是武田人?为什么不带来?」

探子答不出话,默默低著头。

「是谁说武田的行踪下明?」

「百姓们。」

「笨蛋!这是流言。说不定是武田故意散布的。」

氏康让吉田助左卫门带著几名得力助手,前往川鸣岛。

半夜过後起洪水,淹没了三个部落。但是,设在川鸣岛的武田信玄军营却在洪水尚未淹至

之前,就鸣钟撤退了。埋在沙土中的人,没有一个是武田士兵,都是一些不忍舍弃家园而

惨遭溺毙的农民。

旗帜、盾牌等埋在沙土下,是事实,但只能说是在黑夜豪雨中紧急撤退时留下的。

吉田助左卫门查明一切後,回去向氏康报告。

「附近百姓说,他们平安地逃走了。」吉田助左卫门加上结论。

当夜的洪水,绝非偶然。连续下了十几个小时的雨,才发洪水。预先测知洪水而将军营带

往安全地带的大功臣,是工事奉行镰田知定的属下友野又右卫门。

镰田知定的父亲镰田十郎左卫门,当年失宠於武田信虎,流浪各国,後蒙武田信玄召聘为

工事奉行。镰田知定继承了父业,成为工事奉行。虽然是一名武士,却从事与武士工作大

异其趣的工作——土木工程。和镰田十郎左卫门一起从长崎回来的友野又右卫门,善长於

西式测量术,因而被引荐成为镰田知定的左右手。

友野又右卫门绘制了釜无川信玄堤的图面。从山的地形和河川的模样来看,这条河无论下

多少雨,都有相当的水量。

那天,豪雨出奇的怪异,友野又右卫门不久就判断出会有大规模的洪水。川鸣岛原是河中

的一座沙洲,一旦泛滥,势必危险。附近又有几条河流与富士川并行,流入田子浦湾。大

多数的河川源自富士山,而富士山的砂土冲刷下来後,堆积成平地,形成易生水患的地形



见雨势滂沱,武田军便移往附近的民家。在雨中站岗的士兵,在水中持枪。

友野又右卫门一直注意聆听雨声,并不时披上蓑衣查看河水流量。

友野又右卫门投宿的民家,只剩下一名不愿逃离的老头子。

「这裏是不是十年出一次大水?」友野问老先生。

「有时十年,有时五年一次,冲毁田地。但是二、三十年一次的大水,则会流失家园。」

老先生眨了眨眼睛回答道。

「既然会起洪水,为什么不加高河堤?」

「加过了,而且加了好几次,但是总被洪水冲毁。」

「那么为什么还要住在五年闹一次洪水的地方呢?为何不迁往他处?」

老人幽幽地看著友野。

「去哪儿呢?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一定有人住。我们只能住在这裏。」

友野无话可答,只好改变话题。

「这场雨下得可真大啊!水位升得很快,恐怕马上要发洪水了。」

「是啊。若是照这个样子再下下去,只怕不出二刻(四小时),就会发洪水了。伤脑筋啊

!」

老先生走入雨中。友野又右卫门到工事奉行镰田知定处,告知洪水的危险。镰田知定和友

野又右卫门急忙赶往信玄处。

「我们有急事,必须面见主公。」镰田知定说道。

「主公在休息,不能等到明天早上吗?」侍卫说道。

「恐怕会发洪水,一刻也拖不得的。」

侍卫看镰田知定的脸色,才知事态严重。侍卫急忙入内。由於是借宿民家,外面的声音早

就传入信玄耳内。信玄已经起身。侍卫正想通报镰田知定来访和洪水的事情,信玄却迳自

走了出来。

「什么时候会发洪水?」信玄问镰田知定。

「如果雨继续下,只怕二刻後就会起洪水。详细情形请友野又右卫门回答。」

镰田知定转向友野又右卫门。

友野又右卫门站在两侧火炬的光芒中,回答道:

「可能一刻或二刻後发洪水,但是也可能随时爆发。」

信玄立即召集群众发布命令。

「立即撤离此地,移往山手,等到天亮後,再朝大宫城出发。各队找熟悉地形的人带路,

一边鸣钟一边叫大家撤退。」

分别投宿在川鸣岛民家中避雨的士兵,立刻撤离阵地。

「不要管东西了。辎重队只要带著不影响行动的东西,跟著其他部队一起撤退。」

信玄的紧急避难命令陆续传播开来。在火炬难点的豪雨暗夜中,武田军跟著熟悉地形的带

路人,开始移动了。夹著雨声的钟鸣,像丧钟般地传过悲怆的暗夜。

四处的小溪已经开始泛滥了。有些桥梁快被冲走。部队在东躲西闪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朝

山手方向前进。

夜空逐渐发白,武田军登上了小高丘。

信玄在山丘上召集兵马。没有人员伤亡。雨小了。信玄犒赏带路人之後让他们回去。

事後消息来报,川鸣岛一带被洪水淹没。

「幸好带了工事奉行来。」信玄对山县三郎兵卫悄悄说道。信玄在作战时,经常带著工事

奉行同行。不是协助作战,而是为了丈量土地。信玄深信战争之後紧接著就是治安和经营

。新的土地有新的政治,这必须借重工事奉行的智慧。战争胜利、扩张领土等,并不是真

正的占领。

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压制信浓,而今信浓已完全属於信玄。这是因为战後的政治,能让信浓

的民众满足。

信玄在山丘上布阵的同时,向四面八方传布命令:

「全军在大营集合,攻击大宫城。」

受洪水之胁而撤退川鸣岛的本营时,信玄正打算从这裏进攻骏河。太阳升起,信玄的本营

朝北出动。信玄计画在撤往甲州的途中,攻取大宫城。

武田军相继集中在大宫,富士兵部少辅信忠驻守的大宫城,依然安之若素。武田军来攻时

,他们可以立即将神田屋布城的士兵调入大宫城,加强守备。

大宫城位在浅间神社社殿右侧(东侧)的小山丘上(现在的城山)。城的四周挖有沟渠,

引入富士山的水源。

大宫司富士氏,乃代代神职,自平安朝起,受朝廷所赐,管理骏河到远江之间的社领,享

有三万石俸禄。战国时代,地方土豪掠夺社领,最後不得不武装起来。

富士兵部少辅信忠虽是一名神官,却有武士的气魄,三个儿子,信通、信重和信定的武将

才能,犹胜於神官。

这是富七信忠和武田军的第二次对立。半年前,也曾在此地激战过。当时进攻大宫城的是

穴山信君和葛山元氏二个部队。曾是今川家重臣的葛山元氏,和富士兵部少辅是旧识,葛

山元氏数度派使者向富士信忠劝降,富士信忠皆不理会。穴山信君一直主张力攻。

「小小城池,一脚就能踏平。」

但是,城池始终攻不下,士兵受创於城内洋枪的不在少数。

「真棘手。」

半夜,围城军的一角被击。富士信忠把半数士兵留在城内,半数放在外面。外敌追赶时,

就逃入後面的山中。扩及富土山中腹的大森林,是躲藏的绝佳地点,一旦逃入森林,便束

手无策。天黑後,他们出来袭击经过骏河和甲斐主要道路的辎重队,并偷袭包围城池的穴

山、葛山两军。

武田信玄见穴山和葛山在大宫城吃到了苦头,便让他们退到骏河。

「这次绝下会像上一次。」富士兵部少辅信忠对部下说道。武田信玄亲自率大军前来,大

势已去。如果今川灭亡,北条无援军前来,那么,不是降服就是战死。信玄的亲笔函上写

道:只要归属我方,不仅保你浅间神社的社领,并归还旧有领土。但是,信忠不为所动。

这种话谁都会说,主要看信玄的诚心。让富士族降服後,促主事者切腹,改由旁系继承,

做为信玄的傀儡,这是信玄最善长的。

「我不想步诹访神社的後尘。」

富士信忠经常这么告诫三个孩子。诹访家的直系诹访赖重,在保存诹访神社的条件下,降

服於武田,後来被带到古府中,被迫切腹。在诹访神社大祝中被骗向诹访赖重举弓的高远

赖继,最後也失去城池,遭受杀害。只要了解受骗降服後再行杀害的武田信玄手段,就不

会轻易降服了。

与其降服後被杀,不如战死沙场来得光荣。这是富士信忠的想法,家仆们也都颇有同感。

武田军将大宫城团团围住。如果武田摆出竹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