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卑鄙的圣人:曹操-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遭了报应,现在也该轮到刘岱了。陈宫是个直性子人,见谁都不肯把这层窗纱捅破,便朗声道:“这是个机会啊。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曹操迫切地看着他,口上却道:“我这样不清不楚地去抢刺史之位,未免有失公允吧。”

陈宫虽然跟随曹操时间不长,但颇为欣赏这位新长官,笑道:“今黄巾肆虐,州中不得无主事之人,若论才力,诸郡将何人能够及君?”

戏志才实在没兴趣遮遮掩掩了,干脆直截了当地问:“公台,此事你有把握吗?”

“有!”陈宫侃侃而谈,“今兖州八郡,将军与张邈、鲍信莫逆之交,任城相郑遂已死,泰山太守应劭也颇慕将军,山阳太守袁遗不能自立已投河北族弟袁绍,八郡已定其六。在下又与州中要员万潜、毕谌、薛兰等相交深厚,我想此去必定游说成功。”

三双眼睛顿时扫向曹操,就等他一句话了。曹操来回踱了几步,突然转过身,咬着牙道:“既然如此,为了扫灭狼烟解民于倒悬,为了戡定兖州之贼乱,我就……我就毛遂自荐一次!”

“好。”荀彧点点头,“现在正是袁绍与公孙瓒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倘若将军趁此机会入主兖州,那袁本初也无暇顾及,只能默许您之所为。”现在几位高参都给出支持的答复,曹操也可以安心行事了。他矜持地对陈宫说:“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公台,你若能办成此事,不独为兖州戡乱之功臣,也是我曹操的恩人。”说着他竟长揖到地。

“不敢不敢。”陈宫赶忙起来,“在下必定竭尽全力辅保将军,安定汉室天下。”看着他们信誓旦旦的表态,戏志才突然升起一阵不安:俗话得说好,得之易时失之易,难道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诸人计议已定,曹操便回到了后宅,他有一半心思还在卞氏和儿子身上。到了后面一看,卞秉也不知什么时候蹿过来了,竟还带着曹真、曹彬、曹丕三个孩子捉迷藏呢!

“别闹了!”曹操喝止住,“阿秉你过来。”

“诺。”卞秉现在越来越怵这个姐夫了。

“你现在已经是个校尉了,不忙着置备辎重,怎么还有工夫哄他们玩呢?”

卞秉扫眉耷眼道:“今天的公务办完了,过来看看姐姐,顺便哄孩子们玩玩。这又怎么了?谁不知道我是族里的孩子王,在谯县连子和兄弟都是我哄起来的……”

不提曹纯还好,一说曹操更火了:“你还有脸提子和,子和现在召集族人给我组织了一支虎豹骑,都是族里能征惯战之人。但是你干了什么?管兵器都管不好!”卞秉低头,不敢再顶嘴。

“你们俩也过来!”曹操又叫曹真、曹彬,“你们天天就知道玩,丕儿四岁也罢了,你们俩都快十岁了,就不知道好好读书吗?对得起你们死去的亲爹吗?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天天好好读书……”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见东屋的门突然开了,卞氏接过了话茬:“你就睁眼说瞎话吧!我听公爹说过,你十二岁的时候还斗鸡走马,跟叔叔装中风呢!他们是念了一天的书出来玩玩,你还有脸说他们!”

曹操见妻子把自己的老底都给揭了,摆摆手道:“去去去!愿意玩就玩去吧!”见卞秉领着仨孩子又奔前院了,才低着头走进屋,“当着孩子你就不知道给我留点儿脸面吗?要不看在你怀着孩子的面上,我就……”

“你打!你打啊!”卞氏把小肚子一挺。曹操又把手放下了,见环氏抱着小曹彰咯咯笑,那边丁氏推着织机也忍俊不禁,赶忙啧啧道:“好男不跟女斗。”信步走到环氏面前,捏着曹彰的小脸。

卞氏虽是侧妻,却连着生下曹丕、曹彰两个儿子,甘居洛阳虎口掩护丈夫逃脱,现在又怀着孕,所以她俨然是内宅的老大,拍拍他的肩膀道:“有件事想问问你。”

“怎么了?”

“你和城南秦家那位姑娘算是怎么回事?还有,你无缘无故摸人家的脸干什么?”

曹操脸一红:“这又是你弟弟说的吧。”

“别管谁说的,你是不是又看中一个?”卞氏一叉腰,“我们谁管着你了,想要就娶回来呗。”

“这事先不忙,慢慢来。”

丁氏推着织机冷笑道:“妹妹你听见没有!慢慢来……人家早算计好了。”曹操走上前去,抚摸着丁氏的背笑道:“我的大奶奶啊,这织机真是你的宝贝。从谯县到陈留,又到武阳,亏你还一直带着它。咱家又不是买不起布,歇歇吧!”

“我有工夫歇着吗?”丁氏忙个不停,“孩子越来越多了,真儿、彬儿也得有衣服,越不是咱亲生的,越得对人家好。买来的布,哪儿有自己织的可心?”曹真、曹彬原本是秦邵的儿子。

“好,由着你吧。”曹操知道她的脾气,“昂儿呢?”

“咱儿子给安民侄儿写回信呢!”一说到自己抚养起来的大儿子曹昂,丁氏眉飞色舞,“吕昭送来老爷子的信,顺便也把安民给昂儿的信也捎来了,这小哥俩好着呢……”曹操灵机一动:“吕昭送信来了?”

“你放心吧,老爷子在徐州过得好好的。”丁氏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写了回信再拣些东郡的特产,明天叫吕昭给老人家带回去。”

“正好,有两件事情我要与你商量。”

“哦?什么事这么认真。”丁氏停下手里的活。

“咱们大丫头快十五了,夏侯懋也十三了,当年定下的娃娃亲,也该过门了。”曹操正正经经道。

“咳!现在都在一处,东门出西门进的忙什么?”

“听我的没错,赶紧准备,后天就过门!”曹操一句话就把事情定了,“还有,我也得给爹爹写封信,我那个孀居的小妹也该找个人家了。我看任峻就不错,相貌好人又憨厚,他妻儿都死了,不如把我妹妹给了他。”

“任伯达……”丁氏点点头,“这人是不错,倒也合适。”

“那你们仨给她也去封信,嫂子说话总比我这个哥哥强吧。”

“好好好,这个媒我们保。难得你关心一回家里事。”三位夫人不禁大笑。女人们可不明白曹操的心机——以联姻的方式,巩固自身和夏侯家、任峻的关系,入主兖州以后,部队可能会越来越多,他必须要树立几个最亲密的心腹!

第十一章 入主兖州,独霸一方

【一日千里】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曹操又一次得到老天眷顾。

由于青州黄巾再次攻入兖州作乱,刺史刘岱贸然出战兵败身死,兖州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曹操的属下陈宫看准了这个时机,前往濮阳游说州中官员:“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加之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泰山太守应劭都全力给予支持——于是,曹操在担任东郡太守不到半年之后,竟纵身一跃成了兖州刺史。

因为既没有朝廷的任命,也没有袁绍的所谓表奏,陈宫生怕事久有变,如果再往返一次武阳可能会横生枝节,干脆又提议兖州治中万潜、别驾毕谌随他前往东郡迎接曹操。

鲍信对此十分关心,也率领兵马赶来,沿途对陈宫等人予以保护。

曹操面对前来迎接的万潜和毕谌,真是高兴得快要蹦上房了,却还得假惺惺地推辞道:“在下出身不良才力微薄,何德何能任此要职。今权且以彗代日,今后若有才德胜操者,我自当避位以让。”

别驾毕谌眨么眨么眼睛:这话也太假了点,谁不知道你一到兖州就抢了王肱的东郡太守,若是刘岱不死,有朝一日难免你不会跟他来硬的,倚着袁绍这棵大树,又有鲍信、张邈给你撑腰,到嘴的肥肉你岂会再吐出来……

治中万潜年纪稍大一些,曹操当年任顿丘县令的时候他恰好是东阿县令,两人都以爱民著称,曾有不少公文往来,但今天却是头一次见面。万潜脾气乖戾,见曹操光说场面话心里有气,当即打断道:“曹使君,现在不是说漂亮话的时候,兖州以东的黄巾贼闹得利害,你既然肯为刺史,就应该马上部署平乱事宜。黄巾若定州郡官员自会甘服与你,若不然说什么都没用!”

这几句话把曹操噎住了,他绝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万县令说话竟这么愣,赶紧施礼道:“在下失言,还请万兄原谅。”

“我原谅不原谅那都没用,早日发兵灭贼,安定好州界才是最要紧的。”万潜兀自不饶,嘟嘟囔囔道,“刘公山不纳良言以至大败,曹使君可不要步他的后尘。”

“是是是。”曹操瞧他神色不正也有些忌惮,转而寻了一个友好的话题,“万兄,我记得当年东阿有一位青年才俊名唤程立,曾为县中效劳,此人见识非凡,不知现在如何了?”

一听他说到程立,万潜怨气稍歇:“程仲德啊……中平闹黄巾的时候他还出过不少力呢。可惜现在闭门在家不问世事,刘公山几次想辟他为掾属,他都不肯答应……田野埋麒麟……可惜可惜……”他摇头不已。

“我也想请他出来帮忙。”曹操捋着胡子道。

“好啊,曹使君与他共过事,或许能够请动他也未可知。”万潜和颜悦色,“改日我亲赴其家,卖一卖我这点儿老面子。”陈宫在一旁见万潜笑了,总算松了口气,拱手道:“我看远道而来二位一定辛苦了,我家大人临行前也还要处理不少公务。二位大人请先行一步,馆驿之中已经备下了酒宴,请你们先去用餐休息,来日公事已毕,咱们再详细商议赴任事宜。徐书佐,有劳你带路,领二位大人去吧。”

“哎呀,现在都什么年月了,老百姓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心思破费酒宴,真是劳民伤财……”万潜撇着嘴抱怨不休。

“万兄,您就少说两句吧。”毕谌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徐佗帮着毕谌连让带推,总算是把万潜劝走了。

他们一走,曹操实在是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了,对着陈宫深深一拜:“公台,你真是为我立下大功了啊!”

“不敢不敢,还是将军为国讨贼声名远播,才有今日之事。”

曹操依然兴致不减:“我终于可以依文若之言,收兖州之人望,固中原之冲要啦。”

“将军,在下有几句话想提醒您。虽然他们肯来迎您,但是州中还有一些官员不愿意……”陈宫考虑了一下措辞,“还有一些官员稍有些微词,从事李封、薛兰,部将许汜、王楷等都不太……”

“这我都能料到,”曹操一拂袖,“万潜在我面前唠唠叨叨,还不是心里不甘心吗?”

“万潜倒也罢了,这个人脾气怪、不合群,一向就是这样。倒是那些貌恭心违的人,才真正需要小心啊。”

“嗯,小心那是当然的。我打算提拔几个人,堵一堵他们的嘴。还得尽快平灭黄巾,好好卖点力气。”曹操心中也晓得轻重,这个刺史说白了就是抢来的,既无名分又无资历基础,完全是因为别人肯出来捧场。各郡太守在兖州皆比他待的时间长,州中更有一些人是刘岱留下的亲信,暗流涌动是必然的。

“将军,鲍郡将来了。”戏志才、荀彧笑盈盈地把鲍信让了进来。

“孟德,你我兄弟总算可以并肩而战了!”鲍信抢步过来一把抱住曹操肩膀,“袁绍的酒喝着可好?”

“哈哈哈……规大河之南,你真是一言点醒我这梦中人啊。”

“你别奉承我啦。我方才与文若、志才二公说了半天话了,你可真是得了两位贤才啊!”鲍信说罢又冲二人作揖。

曹操深深点头:“愚兄有今日之势,实在是依仗各位的相助啊……来来来,都坐都坐。”

“对啦!”鲍信拉过身后一个身着古朴相貌端庄的中年人道,“这位是我的朋友,巨野李氏的李乾先生。”

“哦,下官失礼了。”曹操不敢怠慢,规规矩矩与之对揖。

李氏豪强可谓兖州一霸,他们世代居住在巨野县,可自中平黄巾以来,李氏豪强为了自保,整合族人乡党千余家,一方面抗击黄巾安定百姓、另一方面也修缮堡垒拥兵自重。此后天下动乱,拥兵的风气也愈演愈烈,现在其势力已经发展到临近的乘氏县、离狐县,甚至公然占据县寺,钱粮法令自作主张,成了划域自治的地头蛇。历任山阳太守忌惮其威都不敢管,只得睁一眼闭一眼任其所为,连刺史都得辟用几个李家的人才能安心办事。

“孟德有什么话大可不必隐晦,这位李先生可是我的莫逆之交。昔日我奉何进之命回乡募兵,李家帮了不少忙。”鲍信倒是毫不见外。

曹操微然一笑,暗道:鲍家出身其实也是泰山的土豪,过去鲍家哥四个在乡里可谓横行霸道,与老李家如出一辙,说好了你们是惺惺相惜,说不好听的这也是臭味相投。我要是一入兖州不与僚属相见,先结交地方土豪,这可太伤面子了……可以这么想,明面上却不好推辞,只道:“久仰久仰!”

李乾面貌忠厚极为老成,开口便是豪爽之语:“我看将军仁厚,索性就直说了吧。我李家自巨野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无奈,拥兵自重占据县城也非乾个人所愿啊。”他叹息一声又道,“毕竟我们不是官,不是官走到今天那就是匪。上落一个贼父贼母,下得一个贼子贼孙,这样一条道走到黑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听鲍二郎说您英武过人且心怀社稷,早晚能够复兴汉室,所以我想……我想……”

鲍信接过了话茬:“这有什么难说,他想请孟德你收编李氏乡兵归为官军,以后食朝廷的俸禄!”招安李氏豪强?曹操捻了捻胡须:这件事也好也不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家的势力是不容易肃清的,那些乡勇都是跟惯了他们的,想必就算招收他们,还是要用李家的人统领。这个李乾我又不熟,他是不是跟我玩心眼,变着法跟我要官来了呢?不至于,鲍信总不会害我的……

“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李乾明白他的难处,“实不相瞒,我虽是一家之主,但许多事情还要族里人商量而定。能够回归朝廷是我个人的一点儿宿愿,但是族里的人却思想不一。我有一位族弟李封正在州里当从事,他就对这件事有些微词,还有小侄李进素来好强争勇,也未肯轻易依从……”

“既然如此,这件事还是日后再议吧。”曹操笑着打断他的话,“不过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难免不齐,最好是族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