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十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城十案-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雄所见略同。

应该说,云南缉毒的老手们也反应很快,但因为毕竟不是身临其境,还是慢了半拍。如果按照指示去做,形迹难免落在杨老大的眼里,这次行动恐难善了。

那么,肖戈为什么要说关键在那瓶矿泉水上呢?

原因很简单 – 作为缉毒警,肖戈知道一个特殊的情况 …… 吸毒的不喝茶,只喝矿泉水。吸一口,喝口矿泉水压一压,是他们的习惯。

杨老大提着一瓶矿泉水进来,进来既不找人又不就坐,显然不正常,一下就在小哥眼里“露形”了。

而且,在杨老大进来之前,肖戈实际上一直在“找”这样一个人的出现。

这是因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交易方见面,而夏队长的人不出现,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毒品交易,也有它的规则。肖戈的身份,是道上的朋友给证了底的(重庆方面做的工作),这种时候你不按时来,第一是不给朋友面子,第二,作为肖戈一方,头一次跟你交易,他会认为你不可靠,或者中间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他就不敢交易了。你怕警察作局,对方也一样的担心。这种事属于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电视剧里贩毒分子没事儿换几个地方交易是有真实背景的,但那是对方对你产生怀疑的情况下才会做的,正常的毒品交易没有那样复杂。毕竟,这又不是绑票。

何况,夏队长来,是基本决定要做这单买卖了,最后自己再掂掂肖戈的真伪,就跟面试总得见一见大老板一样。如果觉得情况不对他可以立刻收蓬,哪有连面儿都不见的道理?

这前后矛盾嘛。

等到时间过了夏队长还不露面,肖戈就开始琢磨了 –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比如这边布的局有人给通风报信了,那对方肯定不会来。发现警方布局,还故意往里钻,玩什么将计就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是成心挑衅警察的权威,夏队长不是拍电影的,决不会做这等傻事。

布局的领导也正因为这个,才让肖戈“全副武装”的。如果对方露面,肖戈会想方设法钩对方漏话,只要拿到证据,不做交易,也可以捕人了。最初的设想,肖戈要完成的,应该是一个简单任务。

既然如此,行动失败,肖戈回北京,等于在重庆白玩四五天。。。说起来,也蛮不错的一个结局么。

让我想起大学里某室友和女朋友断交时怎样因为嘟囔了一句话,被人家抓了一个满脸花。

这小子的话是:“分就分,反正我也没吃亏。。。”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夏队长或者他的手下,已经埋伏在酒吧里,多用一点时间在观察自己和“马仔”,如果自己没有破绽,一做出要走的姿态,对方就会出面交易。

当国安的时候就一直干便衣,他自己觉得演得还可以。但是,吃了十几年公家饭,自己身上会不会带着某种“味”,肖戈也不知道,所以这酒喝得甚是艰难。他一边喝,一边在找对方的人。

杨老大的出现,让肖戈一下推翻了前面的全部想法。

因为一瓶矿泉水,让他注意了杨老大。注意了以后,通过他的外貌,举止,可以判断出此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他从前面一走,肯定看到自己了,但是却没有过来找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之后,肖戈愣了几秒钟,因为他在思索。

杨老大进来的目的,显然不是来找自己交易,那么,他来干什么?

来为夏队长确认环境是否安全?

不可能,那样他应该在约定时间之前来这里,而不是现在。

唯一的理由就是来看自己还在不在。

为什么来看自己在不在?

说明对方还是想和自己打交道。

想和自己打交道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还认为自己是同行,也就说明并没有人通风报信。

既然没有人通风报信,为何他不来交易?

很有可能是他不认为自己这个人可疑,而是这个地方让他觉得有问题。所以,他不来交易,又舍不得放走这条大鱼,举棋不定。犹豫了一阵以后,派人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在,要是自己已经走了,那就算了,要是自己还在。。。

要是自己还在,对方会怎么样呢?

肖戈的判断是,对方会要求自己跟着走,到对方认为安全的地方交易。如果是这样,领导会怎样安排呢?

傅局长画外音 – “如果他不来,你依然要争取今晚和他进行交易。。。”

那就意味着卧到人家内部去了。

问题是,虽然没干过卧底,在国安的时候肖戈可没少了解这方面的案子。虽然没断定对方会不会请自己洗桑拿,肖戈可是明白,如果自己这么全身披挂地过去,这身上的每一样家伙都够给自己招魂的了。

~5~于是,他跳起来就往厕所跑 – 反正,他知道这酒店的底细,自己扔的这一堆东西准会有人收拾。

~1~几秒钟的功夫,肖戈居然琢磨了这么多!

~7~一等功,是那么好立的吗?

~z~这也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小~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按照肖戈的说法,那不是跟上级对着干,而是上级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上级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说~哎,我怎么觉得这象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词儿阿。

~网~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的格言

小哥,您这是共产党的警察啊,还是国民党的警察啊。

嗨,国民党都能做到的事儿,我们怎么能反而琢磨不到呢?小哥的回答很艺术。

对肖戈来说,幸运的是,刚回来电话就响了,而接着杨老大就进来在那边瞅着,明显是想看“客人”怎样反应。

借着商量的架势和上级取得了联系,肖戈要过马仔的电话,直接跟对方通话,说过去可以,我和我马仔过去一个,芝麻绿豆大的点儿事,用不着俩人都去。

很符合毒贩警惕黑吃黑的心理。

对方没有任何犹豫 – 那你来吧。

肖戈点点头,把电话往兜里一揣,抬腿就走。

门口,果然已经停了一辆白色尼桑车,开车的是个相貌平平的汉子,正用云南土话在手机里和人讲话,见他过来,只做了一个“上车”的手势。

肖戈上车,坐下。那人一踩油门,尼桑车直奔市郊而去。

这个人,正是“夏队长”。

肖戈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眼角却悄悄地瞟着“夏队长”的动作和车窗外的动静,稍有不对,就准备先把对方拿下当个人质再说再说。

他发现夏队长一边开车,一边在机敏地瞟着后视镜和反光镜。肖戈知道,“夏队长”这是在看有没有车跟踪。

开车的时候,夏队长始终在用云南土话打手机。

良久,他合上手机,头也不回地问了一句 –

“你怎么住在那个地方?”

肖戈说,他听到这句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

此人在省公安厅有人!

八。考验

肖戈回问:“住那儿怎么了?”

夏从后视镜里看着肖戈,慢慢道:“那是公安的一个点儿。”

肖戈:“真的?我不知道。”

“那是省公安厅的点儿。”夏说。后来才了解到,夏知道这个秘密据点并不是他在省公安厅有人,这个据点很少人知道,省公安厅有人也不见得了解。夏在职的时候有一次执行任务,选择指挥地点的时候这里曾经是备选,所以他有这个印象。

“那我得打个电话,让我的人换个地方。”

夏点头,肖戈打电话,说得简单,只是让“马仔”带自己行李换一家地方。对方回答:“好。”

肖戈关了手机。“马仔”回话的时候在送话器上轻轻敲了两下,那是暗号,意思是自己和夏的电话都已经定位监听了。

夏没再多说这件事儿,看样子是信了肖戈的解释。一行四人,夏,肖戈,杨老大和夏的一个马仔到了一家消费场所,夏和肖戈去洗桑拿。两个人一边儿洗,一边儿聊,彼此有了些了解,气氛渐渐融洽。

洗完,肖戈说我买单吧。

夏眼皮微微一翻,说:老弟,什么都不带,你拿什么买单阿?

两人相视哈哈一笑。

肖戈身上只有一部手机,一盒香烟和一个打火机,其他无论钱还是卡,什么都没带。夏是怎么知道的,俩人都明白。肖戈说他唯一不明白的是,我什么都不带,并非不信任他,而是为了到时候找理由和上级接头阿。

这一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洗完澡,夏开车去了一家宾馆(后来知道宾馆本身就是夏控制的)。拿身份证开房间,知道肖戈什么都没带,用了杨老大的。

肖戈说我手机就一块电池,让我马仔送一块来。

夏说可以,你让他带两万块钱来,我今天带来了两个兄弟,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

几个人一起去餐厅吃饭,开了个包间,边吃边继续聊。但是,谈到交易,夏一直说不急。

不急?干这行的谁不想早办完事早走人啊。肖戈觉得,恐怕事情有点儿蹊跷,此人干了二十多年警察,他有感觉!

吃到中间,肖戈的“马仔”赶来,到席上见过大伙儿,按肖戈说的,给他带来一块新电池,还有两万块钱。

肖戈让“马仔”回去,递两万块钱给夏,夏随手给了身后的马仔,叫服务员 – 把菜送到房间去,我们在那儿接着聊。

几个人往房间走,肖戈落在最后面。刚才“马仔”来的时候,电池,钱,几次倒手的功夫,肖戈手里多了一张短短的字条。上楼梯拐角的时候,借着走在最后的机会,肖戈张开手心看了一下。

上面是一行荧光小字 – “他刚才向外打出一个电话,说你像官场,不像做生意的。要考察你,要找小姐。”

拿打火机点烟,顺手把纸条烧了,肖戈想起来在重庆登机的时候,自己感谢重庆警方的热情招待,最后发了句感慨 – 姐,就一样咱们这次做得不够象阿。对方问什么事儿呢?肖说 – 你没给我找个小姐阿,哪儿有干这一行出门不找小姐的?

那位总队长一拍脑门,说哎呀呀,怎么把这个忘了。。。

俩人也是哈哈一笑,其实说归说,这公家饭能吃到哪个限度,谁心里都是门儿清。

看来,这回有人主动给咱找小姐了。

真叫小姐你上不上?我问肖戈。肖戈一乐,说跟《生死卧底》里那朱老四似的(估摸着是国内某个电视剧),不吸毒,不找女人,直观就是警察。小姐怎么了,人英国特务能为了女王那啥,咱就不能为了公安事业献身?卧底这种事儿老绷着弦儿,找个小姐不正好喘口气儿,这不是好事儿吗?又不用我们单位买单。。。

我看他乐得不正经,心知有异。听肖戈往下说,才恍然大悟,这人啊,千万别想出格的好事儿,一想,准来麻烦。

到房间门口,杨老大跟那个马仔都不进去。肖戈往里一走,心里忽然咯噔一下。

不是说找小姐吗?肖戈见多识广,就找只人妖来,只怕也不至于把小哥吓咯噔一下啊。

只见屋里有另一个马仔,正在桌子上摆弄几张酒店里包鸡用的锡纸,夏队长走过去坐下,拿了一张,眼睛不抬地对肖戈道:“尝尝?”

看这架势,肖戈一下就明白了,一句话差点冒出来 – 不是说找个小姐考验我吗?怎么改戏试我吸毒了?

这话要说出来,只怕还有点儿酸溜溜的。

说到这儿,有两个错误的概念必须说明,第一个概念,是说贩毒的不吸毒。现在道儿上早不是这个情形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式毒品和旧式毒品有很大区别,新式毒品对人的神经系统伤害和成瘾性更甚于旧式毒品,但大多不是兴奋性的,表面上不会让吸毒者变得鸠形鹄面,有一种心理的欺骗性。所以,一些贩毒的自己也吸食新式毒品而不以为意。第二个概念,是说缉毒警卧底也不吸毒。如果缉毒警卧底也不吸毒,那是明摆着暴露身份。在预先料到可能出现被迫吸毒的情况时,缉毒警通常会预先服用药物,可以避免或减轻毒品的伤害,防止成瘾。肖戈出发前,就是服了药的。

问题是。。。

对方这次拿出来的毒品,肖戈都没见过,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吸。

后来才知道,对方这次拿出的毒品,属于新式毒品中的一种,叫做“麻骨”。

现在怎么办?照肖戈说法 – 他警察我也警察,他吸,我不吸,我必死无疑!

怎么办?好办,他怎么吸,我就怎么吸吧。

夏拿了一片药,放在锡纸上,用打火机在下面一燎,那片药顿时化作一股青烟,夏抽动锡纸,用鼻子一吸而尽,很享受的样子。

肖戈也拿了一片药,照方抓药,只是吸的时候走了边,实际上没有真的吸进去 – 肖戈心里说,谁知道这玩意儿什么成分,吃的药只怕对付不了它。

不料,一片吸完,那站在一边的马仔走过来了,谦恭,但是带着一丝冷意地问道:“大哥,你怎么不吸阿?”

完了,有人盯着我。

肖戈没有抬头,按按鼻子,说:“我说没出感觉呢,我眼睛散光,你屋里灯太暗,看不清。”

话音未落,只听夏的声音从对面传了过来:“拿来,我给你点。。。”

“好。”肖戈伸手把那一叠锡纸递了过去。

他自己回忆当时的想法 …… 不吸,肯定是死,那。。。那就只能吸了再说吧。

夏拿了两片药,两张锡纸,一张给肖戈,一张给自己。

这一次,肖戈没有一点滑头,干干净净把一片麻骨吸得涓滴不剩,回手抓过一边的矿泉水,满意地抿了一口。

隐隐约约,他注意到“夏队长”微微地点了点头。

“还吸吗?”夏问。

对这种新型毒品可以吸多少心中无数,肖戈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又是一人一片。

“还吸吗?”

肖戈又点了点头。

。。。

两个人一边吸,一边开始说起了实质性的问题。夏问你要两公斤四号,还是麻骨?还是麻骨好吧,价格贵一点也是新的好。

肖戈说你要我加多少?

夏蘸着矿泉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数字。

肖戈摇头,说就四号吧。

夏说你知道麻骨现在市价在涨阿。

。。。

忽然,肖戈觉得有点儿不对。不对在哪儿呢?他感到夏的手在抖。

是不是吸毒引起的幻觉?

不是吧,他还听到夏在叫他“大哥”。

这肯定不对了,刚才他不是一直叫“老弟”吗?

九。玩命

一年以后,北京,田村,城乡结合部。

北京警方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