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危险情侣(2)   
  联邦调查局银行科通常会交流未结案的案例信息。在交流中警方发现,斯科茨代尔劫案的嫌疑犯克雷格·普利彻与杜兰戈劫案的罪犯,特征基本相同。从作案手法到人物身高、体重、口音,前后两者吻合的地方很多。因此,两起劫案的负责警方将视线逐渐都集中在了同一个人——克雷格·普利彻的身上。 
  犯罪屡次得手,富有抢劫?验的普利彻很快又有了新的作案目标。5个月之后,又一个假日,克雷格·普利彻和诺娃在新墨西哥州阿芝台克市一家银行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他把黑手伸向又一家银行。 
  1998年3月17日,新墨西哥州阿兹台克市警察局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警方接到一家银行报告,它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劫案,那里距离杜兰戈只有38到40英里远。案发当天是圣帕特里克日。 
  案发过程与杜兰戈劫案如出一辙。一个蒙面枪手掏空了保险库,用绳子捆住了出纳员。在抢劫过程中,他用对讲机和把风的司机通话。罪犯的基本特征与普利彻吻合,于是,警方有了继续追查的线索。普利彻喜欢把车藏起来,以免被人看见。因此调查人员只能靠直觉查案。 
  警方决定展开行动。他们检查了拖车记录,发现有一名巡警曾?从一个停车场拖走一辆车。那个地方位于银行的南面,大约只有一个街区的距离。 
  探员通过车辆识别号码查到了这辆车的?主人。他解释说他最近把车卖给了一个叫诺娃·葛斯瑞的女子和她的男友。调查人员在附近找到了诺娃的家人,但他们说已?几个月没有诺娃和她男友的消息了。 
  根据调查情况,现在警方有了两名嫌疑犯,他们针对两人展开周密的调查。 
  出逃在外的诺娃打电话给家里时,得知联邦调查局曾来过电话,问了一些很难堪的问题。 
  “家里一切都好么?”诺娃漂泊在外;难免有些牵挂家人。 
  “上帝,你究竟做了些什么?你和他是不是在一起?”家人既担心她,又忍不住埋怨道。 
  诺娃·葛斯瑞从家人的语气中感觉到有些不妙:“什么???联邦调查局?”她知道抢劫的事情暴露了。 
  放下电话,他们决定必须迅速逃离。这对被媒体称为“现代版邦妮和克莱德” 的情侣,立即开始寻找新的基地和新的目标。 
  美国西部的联邦探员和警方正在抓捕普利彻和诺娃·葛斯瑞——他们接连持枪抢劫了银行。 
  媒体对此作了渲染——有的报道以“邦妮和克莱德”在逃,FBI寻找“90年代的银行劫匪”为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光。有的媒体称他们为“现代版邦妮和克莱德”,并将他们的犯罪行为浪漫化。 
  克雷格·普利彻不是一个民族英雄,而是危险的罪犯。媒体把他描述成一个有着超凡魅力的流氓,只是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一面。在职业棒球梦破灭后,普利彻抛妻弃子,犯下了一系列持枪抢劫案。最终锒铛入狱。他欠孩子的抚养费将近10万美元。他的搭档诺娃·葛斯瑞生活优越,是个大学生,有望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可是毕业后她遇上了普利彻,并坠入爱河。在另类生活的引诱下,她毅然背弃了所有的梦想和从小接受的保守宗教信仰。 
  普利彻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银行劫匪。警方认为,他做过研究,也很有头脑,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这种类型的罪犯有一个专属名字,叫做“暴力抢劫犯”,是最危险的一种。大多数银行劫匪都是悄悄地递给出纳员一张纸条,要几千块钱就走,而且很快就会被警方抓住。但是,普利彻总是持枪控制了整家银行,并且声称一旦有人反抗,他就大开杀戒。 
  探员汤姆·冯·米特知道,迟早会有人因此丧命。他不能放弃。 
  抢劫时,克雷格·普利彻常以凶狠的语言说:“快点,你!”有时他也会威胁说:“你,别想按警报,否则我杀了你。”这些都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媒体对克雷格·普利彻的夸张渲染,探员汤姆·冯·米特冷眼旁观,因为他对这名罪犯的行为不屑一顾。他说:“有人冲进来,用枪指着你的头,让你趴在地上,他们对你吆喝、斥骂,你一下子就懵了,你会想:这下子是不是要死了,这条命是不是就要交在这儿了?” 
  为了抓住这名头脑冷静、屡屡得手的罪犯,探员汤姆·冯·米特每半年就核对一遍50个州的驾驶证,还会查他孩子名下、他家人名下的财产。冯·米特说:“我和他之间仿佛有深仇大恨,我一定要抓到他,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也不管用多久。” 
  尽管警方的追捕行动没有松懈,可这两个人始终逍遥法外。 
  警方判断,等到钱花光了,他们就会再次下手。   
  四、故态重萌(1)   
  不久之后,这对亡命天涯的情侣的身影就出现在俄勒冈州本德市。俄勒冈州本德市一家小银行的雇员根本没有想到,麻烦会找上他们。 
  一个星期五的傍晚,支行当天和其他时间没什么两样。支行?理比尔·奥尔é——这位老年男性处理完业务,将票据递给一名办理银行业务的顾客,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再见,你们也快要下班了吧。”顾客抬眼看看外面,夜幕渐渐来临。 
  “哦,是的,您慢走。”银行职员有礼貌地回答。 
  临近下班时,顾客越来越少。送走了最后一名顾客,在银行工作了几十年的?理比尔·奥尔é松了口气,抬头看见表的指针马上就要指向6点,他想该到准备关门的时间了,职员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 
  还差两分钟就到6点了,?理比尔·奥尔é缓步向银行的前门走去,像往常一样准备锁门。 
  但是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面前出现一个不速之客,一名持枪的中年男子闯进银行大门,用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他。 
  此人正是克雷格·普利彻,他用冷酷的声音命令道:“站住。别想耍花招,过来。你,从柜台后面出来!”他喊叫着,非常凶狠。 
  他晃动着手中的枪指向众人,口中喊道:“快点出来!” 
  心中充满恐惧的?理比尔·奥尔é松想到:他随时会杀了我们,如果警报响了他会打爆我们的头。面对人高马大又气势汹汹的歹徒,他只能保持沉默和服从。他想到了报警,但歹徒似乎猜透了他的想法,也似乎早有准备。 
  克雷格·普利彻手里拿着警用监听器,正在监听。他用凶险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威胁说:“如果警报响了,我是会知道的。” 
  面对这个亡命之徒,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无声警铃此时也派不上用场。 
  银行雇员受过训练,要完全服从绑匪,以求保命。大家心中都很明白:如果试图逞英雄,阻止他们抢劫,那是不值得的。要表现得非常顺从,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从事,不要试图反抗。 
  克雷格故伎重演,拿出绳子绑住银行职员的双手,使他们无法动弹。 
  奥尔é松有一套方法摆脱捆绳的束缚。他脑海中迅速浮现起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系列片的?面,节目叫做“天空之王”,每个星期六的早晨播出,片子里讲到了一种技巧:如果把两只手腕交叉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算人被绳子绑住了,只要旋转手腕,就能松绑。他在暗暗地努力;试图悄悄地摆脱捆绳的束缚。 
  克雷格·普利彻挥动着手枪,还在凶狠地叫嚣:“快点女士,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快带我去保险库!” 
  他对职员说,“我不要出纳员抽屉里的钱。”他知道那些钱是有记号的,能被追踪到。他的目标是保险库里的现金,那样挥霍起来比较安全。 
  克雷格命令一名出纳员打开保险库,往他的袋子塞满大额纸币。 
  他不时用枪指着另外两个人,让他们站成一排,不过他总是很快挪回来,指着?理比尔·奥尔é松的头,他担心富有银行工作?验的?理会对他构成威胁。职员们跪在保险库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他会不会开枪把他们全都杀掉,或者杀掉自己。 
  此时是下班的高峰期,而外面来来往往匆忙赶路的行人?也不会留意到银行里此时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 
  劫匪克雷格拿着枪,看上去很危险,一脸杀气腾腾的表情显得冷酷凶残。 
  监听器里一片嘈杂声,但没人知道发生了抢劫案。 
  整个过程中比尔·奥尔é松都离克雷格很近,他可以听到背景中警察的声音,还有其他的一些呼叫声。也许呼喊求救可以招来警察,但?都知道持枪抢劫犯多是亡命之徒,一旦发觉有人报警,很可能会开枪杀人。慑于歹徒的威胁,没有人冒险进行反抗。 
  克雷格拿到钱后,冲着女出纳员喊道:“快点,女士。出去,趴在地上,手放到背后。一百秒,听见了吗,女士,听见了吗?” 
  克雷格最后一次威胁要杀了他们之后,拎上鼓鼓的钱袋打开门消失了。 
  克雷格快步走向停在外面等候的汽车,打开门迅速跳上去对坐在驾驶员位置上的诺娃催促说:“走,走,走。” 
  车很快就发动着了,两人迅速驾车逃离现场。 
  而此时,奥尔é松的“天空之王”逃脱计划成功了。他边解绳索边吩咐职员:“你去à警铃,我马上回来。”他松开了捆绑双手的绳索,追了出去。 
  追出门时,他只看到一辆浅色汽车飞驰而去,可是没看清车牌。 
  他回到银行,关切地问女出纳员:“他伤了你的腿吗?” 
  女职员捂着疼痛的伤口,艰难地回答:“是的。” 
  奥尔é松安慰他:“别慌。” 
  “我们很幸运,没有受到伤害。如果他的监听器出现什么情况,让他觉得受到威胁的话,情况就会变得非常糟糕了。我相信,他很可能毫无顾忌地干掉我们三个。” ?理奥尔é松为这次大家平安脱险还是感到值得庆幸,因为歹徒没有伤害他们的性命。   
  四、故态重萌(2)   
  警方断定劫匪抢走了12多万多美元。他们没有找到有价值的证据,没有指纹,没有确切的特征描述。 
  本德警局的探员科特·库埃斯特对案情作了详细的分析:“所有这些情况,包括戴手套,隐藏他的身份,以及他带的对讲机,都说明这是个抢银行的老手。他不是第一次抢银行。” 
  警方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只有一个行家才能如此干脆地完成一次打劫。他们搜查了所有的蛛丝马迹,希望能够找到一丝破绽,从而确认嫌疑犯。他们在银行内罪犯可能触及的地方寻找指纹,在附近寻求目击者,试图根据嫌疑犯的特征划定搜索范围,但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尽管做了深入的调查,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找到。调查陷入了僵局。 
  警方最担心的是,如果他继续抢劫银行,早晚会有无辜的人受害。?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 
  本德抢劫案的劫匪在特征上与克雷格·普利彻基本一致。此时冯·米特已?追捕他两年了。 
  那起抢劫案是汤姆·冯·米特惟一从不撤离案头的案子,它始终摆在他的桌子角上。虽然还要处理其他案子,但一有空闲,他就会琢磨:“我什么地方错了,我漏掉了什么?” 
  冯·米特该做的都做了。为了抓到克雷格·普利彻和诺娃·葛斯瑞,他只能等待。虽然他从没指望他需要的突破口会自动找上门来,但事态的发展有时会出乎人们的意料。 
  克雷格·普利彻和诺娃·葛斯瑞与警方是四起连环银行抢劫案的嫌疑犯,总案值超过25万美元。虽然警方始终没有停止搜索他们的踪迹,但与警察周旋近两年来,这对亡命天涯的情侣总能逃过警察的追捕。 
  直到有一天,案情出现了奇怪的转折。1999年3月2日,一位牧师带着一名奇怪的访客来到联邦调查局位于丹佛的现场办公室。诺娃·葛斯瑞,这位亡命鸳鸯中的女性,突然转变了想法,主动来向警方投案。 
  从她与警方的交谈中,人们才陆续知道,?来是她的家人说服她与牧师交谈后,牧师劝她自首,使她改变了主意。她同意帮助警方和联邦调查局,不过声称自己并不知道普利彻的行踪。 
  对于两人在科罗à多、新墨西哥和俄勒冈抢劫的细节,她向警方描述得十分清楚,也使人们惊讶于嫌疑犯的犯罪智慧和灵活手段。 
  诺娃告诉警方,他们通常不会急于作案,而是要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才会实施犯罪行动。 
  他们会首先租一套能够看到目标银行的公寓。然后他们会通过报纸上的广告购买二手货,比如抢劫时用的对讲机、监听器和面具,这些交易是没有收据的,也使警方无法追查到他们的痕迹。通常,普利彻会用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筹划一次抢劫行动。 
  克雷格·普利彻利用这段时间调查银行,了解开门时间,关门时间,银行的布局,还有他应该把逃跑的车停在哪里。他清楚保险库的位置,雇员可能在的地方,他们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锁门,什么时候回家。?过对目标银行一段时间的踩点,他会掌握详细信息以策划最佳的犯罪方案。 
  他们会买便宜的二手车,因为偷来的车也许会引起警方的注意,他们不能冒险。抢劫时,诺娃负责望风和开车逃跑。 
  “你的意思是说,通常都是由他进入银行持枪进行抢劫的。那么,你有没有持枪进到银行里面去抢劫过呢?”警方询问。 
  “我没有进去过,总是他带着枪进去抢劫。”诺娃回答。 
  “你们的分工总是固定的么?” 
  “是这样的。我通常会在门口望风,然后接应他,开车逃跑。” 
  他们行动迅速,有条不紊,总是走在警方的前面。每次抢劫后,他们会查看是否有做标记的纸钞、染色的包装或是跟踪设备。他们会把车扔掉,烧掉所有装备,然后再弄辆车,分头越过边境或是前往机场。 
  他们总是分开旅行,为安全起见,都是通过公共电话和免费电子邮箱联系。他们还用现金购买假身份证和假护照,以便来往于加拿大、欧洲、中美洲。两人从不在一处呆太久。 
  在联邦调查局做过笔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