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修仙在军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修仙在军营-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东北,11月份基本就意味着第一场雪的到来。这场雪,不会很大,也不会很黏,只是慢慢悠悠的下着,这场雪也传递了一个信息,冬天来了,该加衣服了。等11月份的雪成功地将气温完全降低以后,12月份带着冬天慢慢降临。仿佛怕被人忽视一般,12月份总会在月初给人们带来一场大雪,却没有风,漫天大雪,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颜色。雪落到地上,松松散散的,积得很厚,河里的冰也冻得厚实了,孩子们开始了他的游戏,溜冰,打雪仗,抽冰噶,拉雪橇……

大人们开始了钊冰窟窿网鱼。这个时候多多跟文浩每天都穿着厚厚的大棉袄,跟着钱爸爸和宝林叔叔到处跑。因为鱼需要透气,冰面全封住的话鱼在水下氧气不足,开了窟窿的地方鱼就会游上来透气,这个时候只要把鱼网弄好,就能捕到鱼。

回来的路上,运气好,还能碰到野鸡、野兔等野味。野鸡的羽毛非常漂亮在雪白的野地里非常的抢眼,它们害怕寒冷,所以有时候会把头埋到雪里取暖,这个时候你只要像拔大萝卜样,把野鸡给拔出来就行了。野兔就不那么好捉了,每次都需要多多跟文浩来回堵截才可以,回家后,也不吃,都养起来,打算来年做种鸡种兔。

钱爸爸不出去的时候,多多跟文浩也被禁足在家,两人就弄个喂鸭子的竹筐,用绑着绳子的木棍支起来,再撒上一些苞米渣滓,然后躲起来,等待猎物出现。还别说命中率还挺高的,十次有五次能捉到,捉到的鸟就被爷爷直接去皮,然后放到炉子里慢烤,烤熟了再抹些油撒点盐,那滋味真是美极了,怪不得都说“宁吃飞禽四俩,不吃走兽半斤”。

021 出鱼

94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刚过完元旦,大家就开始了忙着准备年货。爱睍莼璩不过在过年前池塘里的泥鳅也要出鱼了。

养泥鳅的事情是从6月份的时候正式开始的,为了更好的养泥鳅,特意在水泥池底铺了15-20厘米深的泥土。而且在放苗前还铺施底肥,钱爸爸平时还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自从放苗以后,一步一步的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也多种多样,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等。肥料则以晒干的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为主。水温也控制的很好很好,偶尔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就适当的减少饵料。通常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可达每亩250-400千克,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

可能是钱昱永更加精心的缘故吧,短短六个月,泥鳅的尾体就长到了20厘米左右,每条体重都达到了25-30克,原本早就可以卖的,可是为了能赶上了个高价,刑宝林特意让他多留了一个月。

一条条的长的溜肥喜人,份量十足了,泥鳅池水面上种的菜也青翠欲滴,比土地种出的菜看上去是还要通透喜人,现在市场上的菜价和泥鳅价格都飙到了最高峰,正是出鱼的好时机。。电子书下载

钱昱永按照多多说的留了八十多斤个大肥溜,性成熟的公母泥鳅做种鱼,分别盛在大水箱里好配鱼用,然后都搬到了多多跟文浩的房间里。一入冬,多多一家四口就搬到了东边的门房里,两个小孩的屋子里有暖气,24小时屋里的温度都能达到20度,所以更适合鱼苗的生长状况。

出鱼的那天学校已经放假了,大姐跟三姐也去了他的爸爸妈妈那里。一大早四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就站在大门口等着拉鱼的车来。周围看热闹的地邻们也纷纷扔下手中的活儿,围在大门口凑凑热闹。

钱老二家要出鱼了,这可是最近的头号新闻,钱家村一直都是用大棚中蔬菜的,还从没有人养过泥鳅呢。这钱老二厂子破产了,又跟儿子鼓捣起养鱼了,如果真的成了,那他们就也跟着学上一学,沾沾光。

请来干活的几人则聚在钱家的院子里,三五成堆,小声的讨论着,不时的瞟一眼不远处的马路。一会儿拉鱼的车,就从那马路上过来。领头的当然是刑宝林了,他开了一辆青岛大头车,后面又跟着一辆大头车,朝着这面轰隆隆而来了。

“二叔二婶,三哥三嫂,等久了吧。”刑宝林下车,热情的跟钱家人和一众地邻打招呼。

“宝林,这可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泥鳅就是养成了,也不知该上哪卖去。”

“来,三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老马,我同行,你的另外一池泥鳅啊,就是包给他了。”刑宝林又拉过老马:“老马呀,这就是我哥。他养的泥鳅可肥,要没有我啊,你可拦不到这么好的货。”

老马有些不信,刑宝林一眼就看出来了,跟钱昱永使了个眼色,钱昱永立刻会意,“你们这么一大早来,肯定还没吃饭吧,我妈做了新泥鳅,就是自家产的,要不你们尝尝!”

老马有些意外,但是人家既然特意准备了当然得给面子了,进了屋子,钱奶奶立刻端出一盆做好的泥鳅, 李杰则拿出一大堆的碗筷,请大家品尝。

老马是主要的客人,当然得先尝了,看着盆里的泥鳅个大肥溜,吃一口,味道鲜美

钱昱永大棚里出的泥鳅刑宝林已经早就下了锅,尝过了。这批泥鳅除了个儿够大,味道竟然还没有土腥味。要知道,泥鳅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就是冲着它的营养来的。可是,它的土腥味儿也很难驱除,这让一些喜欢它的人望而却步

早就听宝林说过,他三哥家养的泥鳅,没有土腥味儿,他本来还不信,现在品尝过了,他觉得这肯定会轰动水产市场,引来许多抢购的。看来按照宝林说的高价收购,他只赚不亏。

几个帮忙来干活的人尝过也都说好,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都出了屋子。大家七手八脚的把称抬了下来,摆在后园子大棚门口的平地上。

老马自己也带了两个人,一直在车上坐着,看开始干活了,就下了车。大家一起相帮着将池中泥鳅捞起放在装有少许水的水箱中。过称时,将装了大半水的水箱放在称上,称出重量,记下数字。再用捞网捞起箱中鱼,加在水箱中,约模水中氧气能够这些鱼呼吸的就再称一下。记下数字,两个数字一减,就是鱼的重量。

这样过称,即伤害不了鱼儿,也能称出重量。运回去之后鱼儿基本没有死亡,能卖上好价钱。过完称之后,就由大家帮着抬上车,码好。

周围的看热闹的人看见活蹦乱跳的肥溜的大泥鳅也不住的小声议论:“肥呀,真肥呀……”

对方有一个人负责登记,多多家李杰负责登记。在众人的说笑声中,两水池的鱼很快就出完了,对方说登记了337公斤,可李杰却说373公斤,这中间可差了36公斤,72斤呢,大家有些疑惑。

多多看看对方记录的,在看看自己妈妈记得,简单的心算了一下,说:“你这个漏加了一个一个20跟16,我妈算得对。”

对方的小伙被一个四岁的孩子这么说,脸色有些不好,口气不服的说:“你才多大啊,100个数都数不明白呢,还能会加减法!”

多多嘿嘿一笑,从裤腰里拿出那个小计算器,“只要会1到10个数字,就能算明白了,不信,你用计算器自己加一下。”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接过去,重新算了一下,真的是373。跟老板说了一下结果,老马点点头。按照每斤最高的批发价格26块钱算得话,总共是19396元,除去盖大棚跟鱼苗钱,肥料钱,总共能赚九千块钱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个月一茬的蔬菜。,而且再养鱼的时候,不用再花钱买鱼苗子,可以自已直接培育。钱昱永一合计,顿时笑的合不上嘴。

周围看热闹的人,自己也算了一下,顿时也都馋的眼红了起来。没想到养个鱼这么赚钱啊!他们黑天白夜的辛苦侍候大棚。一年出的那些菜,卖的好了毛利润也就能挣个两万块钱,他家第一次养鱼,一下子就净赚小一万呀!这钱昱永挺能折腾的。

所有的鱼都分别装上马路上的两辆大头车,老马回身的工夫,又发现了棚里码的整整齐齐水灵灵的新鲜蔬菜。

“哎?大兄弟呀。”老马向钱昱永道:“你这菜是怎么回事啊?也要卖呀?”

钱昱永乐呵呵地道:“这菜是养在水池里的,吸收的是泥鳅粪,虫子之类直接就让泥鳅吃掉了,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又省成本又是纯天然。我打算明早儿去把它卖了。”

老马摸了摸下巴,道:“兄弟,我看这菜又水灵又没污染,估计能卖上个好价儿。大哥我家里的婆娘就是卖菜的,要是信的着我,就一起卖给我吧!”

钱昱永忙点头:“好呀,好呀。我正愁没地方借车呢。”平时他卖菜都是借的宝林的车,可是最近宝林忙着批发水产的事情,也用车。

老马仔细看看品种,水灵灵的,非常的新鲜,他笑着商量,“四种菜,价钱都差不多,我给你4块钱一斤,你看怎么样?”

“行,这价钱挺高。”钱昱永爽快的答应了,招呼了一下李杰,李杰立刻跟过去开始装箱。

大家又一番忙活,然后开始过秤。两个水池中的青菜一共是五百斤,留了五十斤,剩下的按照四块钱一斤,是一千八百块钱钱,老马的鱼一共是九千四百块钱,合计起来是一万两千二百块。老马当场掏出钱,数出了递给钱昱永:“哥,你的鱼要是卖好了,可千万得给你弟弟我留着。这菜呀,我先带回去,要是我那哥们儿卖着还成,下回让他给你涨价儿。”

刑宝林也拿出钱,数了,递给钱昱永:“哥,你点点,看看钱对不。”

钱昱永连忙摆手:“还点什么,我不信你呀还是怎的?”

刑宝林道:“哥,咱这又不是一时的买卖,以后你这鱼,咱们还是要来包的,钱款当面点清的好,你信我呀,我有时还不信我呢,万一点错了呢?快点点。”

“好。”钱昱永没法,只好点了点手中的钱,一万块,整好。

“哥,那我们走了啊。”刑宝林朝钱昱永招招手,跟老马先后上了车。钱奶奶趁着大家没注意,给宝林的车里装了十斤的大泥鳅和一大箱子的蔬菜,宝林也没推迟,直接发动大头车,缓缓的带着满车的泥鳅离开了。

棚里除了两个水池子,已经空空如也了。

022 杀猪

“大永啊,赶紧给鱼配种,好养上新苗子吧。爱睍莼璩”钱爷爷在一边提醒。刚才看到邻居们眼红的样子,别说还真有些担心,多亏大永有先见之明,先砌的高墙后盖的大棚,又在后院里养了狗,要不然肯定得有那偷鸡摸狗的 小人来 捣乱。

“爸爸,你放心,我都弄明白了!”钱昱永自从多多说了育种方法,就自己去稻田地里抓大泥鳅,养几天后就开始自行配种,反复几次试验终于成功了,这几次家里吃的就是他自己人工配种后养大的泥鳅。

最后,钱爸爸又嘱咐道:“大永啊,我看你自己养的苗子,个头参差不齐的。不如把个头差不多的养在一起,这样方便管理和控制食物投放量。”

“恩,这个我还真没想到。”钱昱永用心的记下。两人将空出来的大棚,彻底的涮洗一下,然后又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即在鱼池底周边均匀布点6-8个,将生石灰均匀投入所布点内,然后将鱼池灌注水深至50厘米,一天后,再将所布置点内的生石灰均匀泼洒即可。别看只是一亩地,需要的生石灰得一百五十多斤呢,而且还需要用漂白粉清塘,

消完毒之后还需要晾晒一下,才能进行下一拨养殖,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天。

两人收拾好后,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大灶坑烧着火,整个屋子都暖洋洋的,钱昱永跟李杰收拾了一下多多跟文浩的猪圈,其实文浩的东西都放的很整齐的,可是多多的就非常乱,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衣服跟字帖扔到文浩的地盘上,所以整个屋子就显得非常凌乱。

在屋子靠窗的地方点上老式的电磁炉,然后就拿着新买的盆子开始挤鱼卵了。把受好精的鱼卵附在纱网上,再放进提前准备好的水温适宜的水箱中,这个步骤就算是暂时完成了。只需要再不定时的来观察一下情况,就可以了。

鱼卵不久就孵化出来了。几近透明的小东西,一条条的在水里动来动去,煞是喜人。孵鱼期间,很多邻里到家里来探情况,有不少还跟他问在大棚里养鱼的法子,自已也想回家试试。

钱昱永可不傻,自己刚刚倒腾出来,立刻教给别人,人家不会说你一句好话背地里还得骂他傻。好在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也很少发表意见,上边有两个哥哥,他也不好太抢眼。可这些在别人的眼中就是嘴笨。大家虽然探问,却信不着他,问李杰,李杰压根就没怎么管过大棚里的事情,解说了也是不清不楚的,大家怕赔钱,就打消了养鱼的心思,一个个怏怏的回了家,只能眼红的看着人家发财。

待鱼卵孵化的差不多了,钱昱永就将水箱中的纱网取出,又将箱里密密麻麻的小鱼子分舀到其它水箱中,这个时候要保持水质清新。更要注意防止小鱼子挤压在一块,若发现小鱼子相互挤压,要用搅水的方法或用吸管使之分离开来,以避免因缺氧而影响成活率。

鱼苗子刚孵出来时,吃的是纱网上那些‘卵壳’,纱网取出后,这么小的鱼就只能吃些浮游生物。钱昱永除了加大水箱中的营养物质之外,还投放一些专门买来的活的浮游生物。这些鱼苗子甚是喜人,钱昱永几乎是二十四小时的守在厢房里,就盯着水里这些鱼苗子,生怕出什么问题。

钱昱永照顾的这么仔细,鱼苗子也长的很是欢快,不久,就长成一厘米左右长的用肉眼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小苗子了。这时的鱼苗子基本死亡率就在可控制范围内了。

钱昱永这次准备了10只大水箱,现在这些鱼苗占了五只,等再大些,就匀到另外三只水箱里。由于早就打算卖些鱼苗来增加收入,所以一开始准备的就比较充足。

就是房间比较紧凑,冬天楼里一直没生火。所以非常的冷。如果让孩子们去妍妍跟婷婷的房间里,她们回来看见了,不好,感觉就像是赶她们走似的。最后跟钱爷爷钱奶奶商量了一下,让多多跟文浩搬到了爷爷***屋子里。而他们的房间则贡献给了那些鱼苗。

大约10天后,鱼苗长大了一些,池塘又消完了毒,就下塘了。然后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