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清 (大忽悠闯大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清 (大忽悠闯大清)-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在联系进攻了三天后,等来的不是破城的消息,而是湘军的大队人马已经过了湖州,正在向自己扑来。

得到消息的李秀成仰天长叹,“天绝我也!”李秀成感慨完了,就开始撤退,向着金华、衢州一线快速撤退,与已经顶不住彭玉麟的李世贤会合在一起,争取守住金华、衢州,以为犄角之势,再看看最后有没有被“招安”的希望。

等他到了金华的时候李世贤已经被彭玉麟压倒了衢州城,现在也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样子了。

在他到了金华,向衢州派出一部分援军后,义勇军和湘军就将金华给包围了,这个时候的金华已经聚拢了20万太平军的家眷和7万多的太平军。义勇军和湘军包围了他们后,也不进攻就是把他们堵在城里,你要是出来我就开炮给你打回去,你要是不出来,我也懒的理你,本就是小城的金华哪里有几十万人的粮食?没过几天就断粮了!

至于另外一边的李世贤也是倒霉透顶,被彭玉麟压着从江西打到浙西,要不是自己老哥的援军早来一天,自己现在能不能喘气都不好说。他这些日子先是在常山和彭玉麟打了一仗,被彭玉麟用四万人把自己的六万多“精兵”给打崩了,没有办法只好退守衢州,准备死守。

这彭玉麟也是一个爱兵的人,反正你们这些长毛也长不了多久了,我也只围不打!李世贤的人是少,但是衢州比金华都小,不过是个县城,粮食倒是比李秀成那头消耗的都快。

等燕无良到了金华外围的时候,城里的太平军已经饿了一天了!

燕无良看了看这个情形,直接下令就在城外的堑壕外埋锅做饭,做的什么?大块的猪肉和大米饭,当然包子也是少不了的。

当天夜里就有不少饿得实在受不了的太平军士兵跑到这边来了,这些跑过来的士兵一个个的啃着包子、塞着油汪汪的猪肉块,一边吃一边说,“吃完了死了也认了!就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

燕无良他们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接着这么搞,已经被搞没脾气的李秀成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在第四天开城投降了事了。

燕无良倒也没怎么难为李秀成,就是让他去劝劝在西边衢州挨饿的李世贤和他一块投降,早就饿的眼花缭乱的李世贤这个时候还不想投降呢,接到他大哥的劝降信后,直接将送信的李秀成的侍卫给砍了,让后下令整备城防准备顽抗!当天夜里已经饿急眼的衢州太平军哗变了,李世贤也在夜里由悠王姜焕(由余孽的兄弟姜剑舞的兄弟扮演,绕口吧?嘎嘎)带领自己饥饿的士兵杀死。乱了一夜的衢州,在天亮的时候由姜焕打开城门向彭玉麟投降了。

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太平军降兵,拼了命的抢食义勇军和湘军预备的稀饭,燕无良没有什么胜利的感觉,反倒是一阵心酸,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停止内耗一致对外啊?一致对外!好!就这样了!否则我那个便宜大姨子,要是让我杀这些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我是决定办不到的!这也算是给他们一条活路吧。

不过在得知李世贤因为想要为那个天国尽忠,而阻止快要饿死的士兵投降而被姜焕杀死,燕无良没有对杀死李世贤的姜焕感到鄙视,而是轻轻的拍了拍他,“你做的对了,死一个人,要比死几万人好的多!你是对的……”

燕无良在管饱了李秀成和李世贤部太平军降军后,知道了自己居然俘虏了有42万人!人是不少,但是真正能打得不到10万人,其他都是老弱和妇孺。燕无良看着这些数字,心里一阵颤抖,这些需要多少粮食啊!不过还好,现在这个时节,田里的粮食快熟了,先吃几天稀饭吧。到了打粮的时候你们这些人就直接把这浙西的粮食给收一收,和当地的百姓一块省着点,也算是够了,顶过了今年冬天,明年你们就好过了。

在十月除将太平军东路主力的两支李秀成和李世贤部给解决后,燕无良立刻命令义勇军随自己上船,一路逆流而上直奔四川而去。燕无良这么反常的是要做什么啊?他想生擒石达开!

燕无良从小就听他老爹讲石达开如何如何,早被熏成了石迷,对于石达开兵败紫打地(现在的安顺场)之前的举动他比石达开都清楚!这小子知道自己只要在来年的正月赶到,就可以把石达开给困在四川横江。!

石达开本部于同治二年十一月底由云南镇雄入川,进驻横江,开始对金沙江进行勘察准备北上攻击成都。不过由于人地生疏,石达开直到腊月也没有找到可以渡过金沙江的浅滩缓流。

由于石达开为了渡过金沙江不得不找本地向导,在腊月初他的位置就暴露了!到了月中的时候得到石达开位置的四川总督骆秉章,连忙调集川滇湘军多部,欲攻占横江,以阻止太平军抢渡金沙江。

等到了同治三年的正月十五双方就在横江开打了,而此时燕无良他们正在快速向横江南部石达开返回云南的必经之路上运动!

石达开部与满清川滇湘军在横江打了整整14天(原史是一共22天),燕无良赶到了。燕无良赶到的时候,本来有七万余人的石达开本部已经不足六万人了。燕无良到了横江后立刻就命令刘铭传将石达开的后路彻底封死,然后就从骆秉章手里接过了指挥权,命令所有的参加围攻的部队开始挖战壕,一夜的时间,石达开就发现城外被清军挖了三道壕沟。

石达开开始的时候欺负新来的义勇军人少,就向着义勇军大营所在的南线突围,结果被义勇军的小炮一顿乱轰给打回去了,石达开这个时候知道了,这人最少的清军最难啃,我惹不起你,老子不和你打了!开始向其他的方向突围,但是有着堑壕、抬枪、土炮的其他清军也不是好惹的,愣是把石达开的精兵都给打回去了,剩下的就是围困——突围——阻击——再突围——再阻击,整整又耗了17天,石达开这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这种纯粹就是蛮力较量的战役中,还是被燕无良这个作弊的搞得没有脾气了,几万人的几万张嘴再加上横江本就是一个小城,能支撑一共一个月的军粮就不错了,要不是石达开带兵有方,他早就落得个李世贤的下场。

燕无良得到横江的粮食已经差不多要消耗光的消息时,让跟着来的李秀成把自己写好的劝降信带了进去,看到李秀成的石达开惊呆了,但是在看完燕无良劝降信后石达开被燕无良的信给搞懵了:

华夏人爱新觉罗&;:#8226:无良敬告华夏人石达开将军,贵教洪教主已然于去年七月初六战死于江宁,陈玉成将军早于洪教主一月战殁于河南盐津,去年九月底李秀成将军携太平军东路军五十余万众向我部投诚,自此贵部已无外援。然横江小城内无粮草,余不知将军如何死守?贵部现以人困马乏之师,转战万里之疲惫军卒,如何与我精锐之师对阵?若战贵部有败无胜,若守贵部绝无支撑之粮饷,此乃坐困愁城等死之局耳!

遥想当年,达开兄年未及双十就追随故洪教主,转战江南,开拓天地,其武功何其盛也,其文治何其隆也!然征战多年,达开兄可曾见大江南北枯骨千里、横尸百万!可曾见华夏精华江南鱼米之乡,饿殍遍野、哀鸣哭嚎!可得悉,十余载战乱+。,我华夏多少儿女死于刀兵!无良今郑重告之,乃是四千余万众!

今无良非是要争论你我两家孰对孰错,无良虽为满人,然常以华夏人自居!哀我华夏五千年内斗不断,无过为的一把椅子,何必争抢?哪朝哪代莫不是时候到得,便是不交亦要交!

今不争如何如之何,无良仅问达开兄一言:谨问太平天国翼王石公可否为追随多年之忠谨部下计,降否?华夏人、大清帝国钦差平南善后大将军王、首领议政王大臣、世袭罔替贤亲王爱新觉罗&;:#8226:无良在此保证贵军降军之生命及财物之安全……

无良静待达开兄为万千兵勇计,为天下黎民计,为我华夏平安计!无良叩首以闻!

良久石达开抬起头双眼无神的看着李秀成,像是对李秀成说话,又像是对着空气传声,“你降了?天国完了?天王完了!”

李秀成什么也没有说,仅仅是不停的点头。

在李秀成点了第三下头的时候,石达开恢复了正常,“罢了,识时务吧,本王已经穷途末路了,如何走的脱?为了这数万追随本王的大军,本王降了,不过本王想见见这位贤王爷,不知可否?”

李秀成哪里敢答应啊!只好说他回去禀报给燕无良,这个要燕无良自己拿主意。石达开可是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小事,就点头同意了。

……

当天下午,在横江城外两军阵中的空地上,义勇军摆了一个帐子,燕无良和石达开在账子里进行了单独会面。

两个人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很快石达开和李秀成就开始给分散在各地抵抗的太平军将领写信,要求他们向满清投降。听的有,不听的也有,听的在被满清解除武装后就被送到了浙江宁波,而不听的很快就被剿灭了。

这些被集中到浙江宁波的太平天国成员,在同治三年底开始的伐日之战中,成为了义勇军的盟友!太平天国运动也开始在蒙上了儒学的外衣后,在日本开始了他的第二次生命。

就这样,太平天国在石达开、李秀成以及杀死李世贤的姜焕的带领下,从1863年底开始在日本本州进行了历时20年的“传教”,到1883年清俄战争后,日本的本州已经基本没啥鬼子了,而第二太平天国也在石达开病逝后,由悠王姜焕继任国主,待姜焕晚年的时候,将太平天国并入华夏版图!

这段长达42年的太平天国在故日本本州的征战过程,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称为——天国东去。对太平天国的处理方式也成了晚清时代对内部反叛的一种长久的处理方式,而天国东去的解决方案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内战历史中,最具有智慧的一件事情,也是中国几千年第一次相互谅解的开端!

在汉中征战的原太平天国西北远征军在同治三年的六月被陕甘总督和僧王堵在了汉中,在李秀成、石达开等人的劝降下,终于在七月向满清投降,在解除了武装后,也被集中到了宁波地区,在三年开始的伐日战争中,成为了东去大军的一支!

自此横行中国大陆十余载的太平军主力全部向满清投降,集中在宁波一代的太平军达到了110万人!而中国内陆现在也仅仅剩下被僧王打的半死不活的捻军还作着无谓的抵抗。

---------------

说到正文中的抚恤的问题,余孽含着眼泪说一句,余孽的父亲在余孽9个月的时候就到越南参加自卫反击战,当时一名战死的士兵的抚恤金仅仅是238元!咱们的国家当时穷啊!就是这和一头牛一个假的抚恤,士兵的家属们也没有怨言!

这些年来,余孽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但是余孽还是很尊敬自己的父亲的,因为哪怕在00年家里剧变的时候,父亲还是给这些自己战殁的部下的家属邮寄生活费的!希望我中华大地再也没有战争,希望我中华能够强盛,更希望我中华以后再也没有孤苦无依的伤残士兵!

更希望大伙能少用点洋夷的垃圾货,多用点国货,为我中华的军备添砖加瓦!

大明余孽唠叨于大明崇祯三百六十一年七月廿六浙江衢州府。

三十 黄海特别省

2

今天还是一更,一万字,票看着给吧,收藏能给更好了。

以下正文:

-------------------------

就在燕无良在北京忙活整合太太平军残部,准备令其跨海配合义勇军对日作战的时候,朝鲜的问题来了。

被朝鲜的太上皇,大清帝国朝鲜善后大臣李鸿藻和朝鲜接收大臣睿亲王仁寿,立为新朝鲜王的李罡应死了!

李罡应死的时候没有留下子嗣,朝鲜的王权归属一下子成了问题。

燕无良接到消息后,立刻就进宫敦请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朝廷在朝鲜的下一步行动。两宫太后表示在后天的大朝时进行讨论,毕竟一个藩属国的王权归属,也不是几个人就可以定下来的。燕无良心里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但是两宫太后毕竟是自己的大姨子,也不能太过份喽,毕竟自己在满清的地位还是人家给的,虽然自己有着自己死鬼老爹不知道在哪里搞来的玉碟,但是那个证明自己“王爷后代”身份的东西是死的,要是自己太过飞扬跋扈,如果哪天真的把慈禧这位自己的大姨子给搞毛了,俺燕无良可不是人家的对手!还是好好维护着两边不错的情分,去去自己身上的懒劲,给中国多留点元气吧。

燕无良从两宫太后那里回来,开始和自己的心腹石赞清、文祥等人商量着朝鲜的未来。按照燕无良的想法,朝鲜直接并进来就算完了,不要和他费劲了。不过早就知道燕无良心思的石赞清等人坚决反对,这些人一个个的提出,如果直接把朝鲜并入版图是不错,但是以后朝廷的藩属必然人人自危,到时候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归心,就再也不会有了。

燕无良思索后,也认同了他们的观点,但是心里还是很不甘心。要说别的国家,并不进来也就算了,但是朝鲜要是并不进来,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自己折腾了年把快两年了,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不是?而且朝鲜的位置摆在那里,要是朝鲜不能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将来就是占领了日本,也不过是一块飞地,就是为了将来收拾小日本,吞并朝鲜被也是必需的。不过看现在的外部情形,还是要再等一等啊!

这一等就等到后天的大朝上去了。

当天的朝堂和燕无良当政后没啥太大的区别,就是热闹!这次热闹是热闹了,但是燕无良也被底下争论人的搞懵了!

燕无良本以为帝国军方的代表人物僧王僧格林沁和礼亲王世铎,会站在自己一边同意进行合并;自己更是确定以倭仁等人为代表的保守派,一定会坚决反对将朝鲜并入版图,必然是要找个朝鲜人做朝鲜王的。

但是让燕无良大跌眼镜的是,军方的人员一致的认为,朝鲜被并入大清版图是不合适的!倒是保守派的人员坚决的认为要将朝鲜并入大清版图!弄得燕无良以为这个世界疯狂了。

不过在一阵激烈的辩论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