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妖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化妖僧-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师父说等你若真心向佛之时,你便能下山回寺里了。昨晚做晚课结束,我隐约听到师父为你叹气。你小子到底怎么惹师父生气了?”玄叶昨天上山的时候就没有问,到今天还是忍不住了。

“嘿嘿”玄桓摸摸自己的光头,“也没什么,我就是说不想修成正果。”

“你呀,真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可知道平常人家要进少林寺,那可是难如登天。咱们从小在寺里长大,师父一把屎一把尿,把咱喂养大”

“噗……师兄,我可不是吃屎尿长大的。”

“平时方丈不就是这样说的吗?”玄叶点懵,“反正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听师父的话。”

“好了,我知道了师兄。可是何谓正果,成佛吗?成佛又是为何呢?”

“错,是为往生极乐,不坠六道。佛如道门之长生,求之而不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若得其法,内体凡胎未必不能成就金佛之身。”

“嘘,以后切勿说这种狂妄的大话!师父听见了不过是责罚,要是方丈听见,怕就事大了。”

“我说的实话嘛,再说这里就咱们俩个人,哪会有谁听见。师兄还是赶紧下山吧,迟了练功,师父或许会叫你来陪我呢。”玄桓见玄叶摆起师兄的架子,不愿意再说什么。

吃完了日日大师发的馒头,玄桓觉得还没有吃饱。玄桓拿起另一个馒头,果然可以发现一些灰迹。全给了喳喳自己就会饿肚子,玄桓只好把馒头扒下一层厚厚的皮。看着喳喳吊着馒头皮飞下去,玄桓又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玄桓又砸碎了几十块大石头后,更加确定空心石壁一定有什么秘密,因为空心石壁根本没有破碎一点。当然玄桓也已经相信,以自己现在的力气,是绝对砸不开空心石壁的。玄桓又开始练拳,每打十八遍就可以练一个周天的易筋经,是玄桓这么多年总结出的标准。玄叶大约是二十二遍,玄洪却只需要十二遍。

入夜之前,玄桓还可以运真气五个周天,应该可以撑一夜了。玄桓小心的控制真气的运转速度,原本预想的匀速运转真气一直没有实现。现在的真气运转比开始控制时要平稳的多,可是玄桓却始终不能使真气匀速运转。从小在少林寺的玄桓没有见过大海,如果此时他在海边,就会发现真气的波动和大海的潮汐会惊人的一致。

一轮红日似滴血般鲜红,云海翻滚。玄桓身在雾中,向着红日蹒跚而行。突然,玄桓觉得身子一坠。“啊”玄桓惊叫了一声,坐起身来,发现自己还在石台上,长长的嘘了一口气。太阳已经爬的老高了,玄桓发现自己正对着太阳,真的有些刺眼。回想昨晚最后还在运行真气,玄桓赶紧闭眼,发现真气已经回归丹田这才松了一口气。要是真气岔了道,自己轻则筋脉错乱内力尽失成为废人,重则走火入魔而死。感觉到昨晚的进步比前天晚上还要明显,玄桓嘴角不由露出了笑意。只是昨晚运行的五个周天,真气的增加至少相当于以前半个月的修炼。如果这样练功没有问题的话,那以后还了得?自己会不会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呢?玄桓幻想着,是啊,凡是习武之人,谁没有这样的幻想呢?

时光如梭,转眼冬去春来,山雪已化,万木吐新。玄桓已经在试过崖下住了四十一天了,天气已经十分温和。玄桓早闷的快疯了,每天练拳练腿易筋经也确实难为他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如今他只学会了罗汉伏虎拳和如影随形腿,还有一套般若掌却只学会了三招。如今他的内力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至于到底进步多少,要和师兄们比过才知道。想到玄叶、玄洪两位师兄吃惊的样子,玄桓更是期待着下山。经过了这么多天的修炼,玄桓依然不能让真气匀速运转,不过比起最初已经好了很多。经过这么久的尝试,玄桓发现两个时辰三个周天,真气最纯正增加最快。相对于以前的修炼方式,真气的增长可以说是暴增,所以玄桓一直担心这样修炼会有问题。但是这么多天了,真气运转依然正常,玄桓渐渐的放下心来。如果把这种方法传扬开来,少林寺很快就会名震武林!

试过崖下,少林寺内,虚琴正和虚书静坐禅室。

“师兄,玄桓在试过崖下已经四十一天了,难道他真的没有慧根与佛无缘吗?”虚书手中念珠不断转动。

“师弟,何谓佛缘?”虚琴眼睛没有睁开,和虚书一样捻动念珠。

“这……”虚书陷入沉思之中。虚琴依然面向佛像,仿佛不在等虚书的答案一般。良久,虚书睁开眼睛,“天命既是缘。”

听到虚书的话,虚琴老脸微笑,“佛说是缘,佛未说是天命。”

“还望师兄明言。”

“你看。”虚琴转过身面向虚书,“我手中一串念珠,现在我掐断念珠,珠往何处落?”说着虚琴掐断手中念珠,念珠蹦蹦跳跳滚了一地。虚琴道:“珠落何处既是缘。”

“虚书受教了。”虚书起身,恭敬的向虚琴掬了一躬。

第二章 圣旨(一) 

虚书刚刚行完礼,虚画敲门进来。本来虚书还要和虚棋商量如何处理玄桓一事,见虚画面有急色,便闭口不言。

“阿弥陀佛,师父请两位师兄往宣德殿议事。”虚画双掌合十作礼。

虚琴虚书二人听闻此言,忙起身,虚书问道:“虚画师弟可知何事。”

“师父未曾交待。”

三人来到宣德殿,虚棋和慧可一前一后静坐佛前。虚画双掌合十,“师父,虚琴、虚书两位师兄带到。”

“坐吧。”慧可的声音略显的苍老,但是中气十足。此时试过崖下,玄桓在努力控制着真气,玄桓渐渐的感觉到身体周围的天地元气流动。这些天来内力的突飞猛进,玄桓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对真气的感觉更为敏感。原本天元气他是根本感受不到的,现在却隐隐能有所觉,正如开始修炼易筋经时体悟最初的真气一般。

修炼内功一般都是从孩童开始,并不是为了可以多修几年的内力,而是孩童的身体更敏感,更容易感觉到真气。一般修炼一年能有气感的便算天才,修炼三年能有气感的也能迈入内家武学的殿堂。五年不能修出气感的,一般就不会有什么可观的成绩了。而玄桓修炼只用了半年便生出气感,可以用怪才来形容了。在对真气的感知上,玄桓的天赋是可以傲视少林同辈的。正是拥有如此出色的真气感知能力,玄幻才能感觉到天地元气。感觉到天地元气对玄桓的实力没有半点的提升,这在玄桓的修炼之路上却是一次重要的质变。从此玄桓可以从原理感受内力的修炼,这是成为一名武学宗师必备的基础。

玄幻感觉着周身的元气随着真气的运转而融合汇集到自己体内的真气中,以两个时辰三个周天的速度,天地元气与体内真气的融合最是和谐。只是微微的感觉到周身的天地元气,玄桓已经深深的沉醉于那种玄妙的感觉。

宣德殿里,慧可在前,虚棋等人静坐其后。“师父,太师傅已经超凡入圣,看破生死了嘛?”虚画仗着自己最小,终于问出了众师兄们的疑惑。虚画这一问,四人心中都一紧,全力感受师父的变化。

慧可睁开眼,老脸上皱纹扭曲出一个干枯的微笑,身后四人都在心中松了一口气。四人浸淫武术数十年,察觉能力早已细致入微,心可以做到比眼睛更看的清。慧可苍老中正的声音又响起来,“何为超凡?何谓入圣?天地之玄机并非我佛门追求,至于师父他老人家说的话,并非表明你太师傅已超凡入圣了。虚画,我问你:“你发用多罗叶指的多罗弥式时先做什么?”

“由尺泽穴运气,经阳池穴回转经膻中穴入气海。气海真气回转入水分穴……”说道这里,虚画突然停住了,“弟子明白了。”

“你们也明白吗?”

“弟子明白了。”

“凡事有先机,只是你是否能发现吧。道门老子说祸福相依,既然少林要名满天下,也定是福祸相依。”慧可自己的这四位弟子都是早年游历时万里挑一的天才,知道他们一点就透。虚琴性灵动,虚棋性机敏,虚书性明哲,虚画性坦荡,各人天分各异,各具慧根。原来这多罗弥式在真气运至水分穴时会从后背透出真气。若是悉知此招之人必然可以察觉,早做防备。而菩提达摩则从天地之间的变化先知人事之变,各人心中感慨不已。能有这样一位太师傅,即是大幸,又是大不幸。

早春的风已经十分宜人,少室山的树木已孕育了鼓鼓的芽胞。少室山山道与官道相连,今日官道上尘土飞扬,自远处来了一群骑马之人。领头二人,一人身着黑灰色布衣,并无惹眼之处。只是头上的帽子有些奇特,不似是本地人。灰衣人右面之人红光满面,一身紫衣,绣着华贵的花鸟,一眼便知是达官显贵。

“喁”灰衣人一声高喝,勒住缰绳,扭头向右道:“刘大人,沿这条道上去就是少室山了。”

紫衣人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周远明,你上山把和尚们都叫下来,就在这里宣旨。”

“这……大人,这似乎不太妥当吧。”

“有什么不妥,洒家旅途劳顿,疲惫不堪。你看这少室山山林茂密崖壁陡峭,再上山去宣旨,耽搁了回朝的日子,谁担待的起?”

灰衣人周远明暗骂道:“若非你一路半歇半游,怎使时间如此紧迫。”心里这么想,周远明嘴上却说:“刘大人,少林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少林开山祖师如今早已过百岁,少有出山。开皇元年,文帝大表少林,封慧可法师为镇国大法师,可见天子不跪。此次请慧可法师之师出山讲经,文帝本欲亲至,让少林高僧下山接旨……”

“你唠叨什么?这我都知道,你就说你什么意思?”紫衣刘大人不耐烦了打断道。

“泥人尚有三分脾气,让少林高僧下山接旨,怕是会惹……”

“行了,你不用说了。”紫衣刘大人又打断道,“哼,不就是一群吃斋念佛的废物,天子敬佛佛是佛,天子不敬佛佛是魔。若少林僧人敢抗旨不尊,翌日我刘签必领兵踏平少室山!”刘签是宦官,声音有三人柔气。说出这种霸气豪言时,透露出阴森之气,周远明听的心里发毛,忙回道:“远明这就上山去请少林高僧前来接旨。”

周远明从马上飞跃而下,不走山道,踏着树木枝梢飞奔上山。这周远明看上去年纪二十出头,在刘签这文帝身边的红人面前不卑不亢。刘签看着渐渐远去的身影,冷哼了一句。

周远明轻轻落地,看着高大的山门紧闭,隐约可以听见寺里打坐念经之声。周远明运集内力高声喊道:“晚生后辈周远明来访,希望可以得方丈法师一见。”

寺里一阵安静,“贵客来访,慧可,还不前去迎接。”苍老的声音里仿佛透着智慧,寺里一片寂静,寺外的周远明更是震惊不已:慧可是少林方丈,能直呼其名的只有菩提达摩了。刚才菩提达摩的声音仿佛响起在自己的耳边,这是何等的内力?这菩提达摩年过百岁,如今怕已是人老成精了吧?

不等周远明从震惊中醒来,慧可已经带着四位弟子走出了寺院大门。慧可看到眼前的青年人,心中一惊,他就是师父口中的贵客?

第二章 圣旨(二) 

“周远明?”慧可心中疑惑,“小友可是擒龙周家后人?”

“晚辈见过慧可法师,元明正是周家七代子弟。”周远明见过慧可,当时他才十几岁,如今看来,慧可一点变化都不有。

慧可心中憋屈,擒龙周家名声不小,可周远明毕竟是小辈,师父居然让他亲自出门迎接。“贵客远道而来,不知道有何贵干?”慧可毕竟是得道高僧,依然心平气和的样子。

“呃,开皇下旨请……呃,开皇文帝希望菩提达摩法师往洛阳讲经。”周远明犹豫半天才是说了出来。他见慧可不请他入寺,看来并不是很欢迎他。

不只是慧可,他身后的弟子也都脸色大变。“呵呵,小友不必难堪,圣旨是由小友带来的?”慧可脸色旋即恢复微笑问道。

“这……传旨的太监刘签还在山下,他希望少林高僧可以下山接旨。”周远明自己的脸色都变的十分难看,“这个不是开皇文帝的意思,是刘签新得宠,太过狂妄了。”

“呵呵,小友不必这样解释,老衲年过九旬,不敢说心如明镜,但是事理还是明白的。”慧可执掌少林多年,怕是也和达摩一样人老成精了。听慧可这样说,周远明暗暗舒了一口气。

“但是,要老衲下山接旨是绝无可能。”慧可稍微一顿之后的这句话说的十分果决,周远明暗道: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晚辈常听爷爷说道贵派祖师不仅智慧超人,武学修为更臻化境,早已超凡脱俗。贵派系达摩祖师真传,各位法师想必个个修为高深。刘签如此嚣张,晚辈其实也看不过去。只是若不下山接旨,就怕刘签以抗旨不尊之罪刁难贵派。”周远明恭敬道。

“小友莫担心,他不过是一宦官,还没资格在佛门卖弄微风。请小友回个话,若想少林出山讲经,少林有三个条件!”

“不知道前辈有什么条件?”周远明心道:或许少林真有依仗,真是这样刘签这次就吃瘪了。

“一、昭告天下,请有识之士汇集登封,少林于登封开坛讲经;二、文帝需吃斋七日,讼经七日,和衣七日;三、文帝亲来少室山,对正殿大佛上香行礼。”慧可此话出口,别说是周远明,就是身后的四个徒弟也是个个听的胆战心惊。少林寺建于北魏年间,说起来并不是什么久远古刹。但是开派祖师菩提达摩,佛理精深,慧可耀人。开皇元年,文帝赐少林良田千倾,使少林香火更旺。

“前辈,这恐怕不太好吧。少林寺虽然美誉在外,可若惹怒龙颜,怕于宝刹有损。”周远明心中震惊不已,敢让文帝亲至,这是何等气魄?难道这是菩提达摩之意?

“小友不必担心,尽管回话即可。老衲就不远送了。”慧可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刚才的三个条件是菩提达摩密音传给他的。慧可如今不论是在佛家还是武林,都可以说是泰斗人物,可是比起自己的师父,慧可知道还差的很远。

“既然前辈如此坦然,晚辈这就告辞。”周远明躬身作礼,下山去了。

………………

“哼,一群狂妄的和尚,妄想吾皇万岁拜山,真是痴人说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