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丑颜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之丑颜农女- 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惨白的脂粉,她没有涂抹,只用了一点粉色的胭脂涂抹脸颊,又抹上大红色的唇脂,于嬷嬷帮着她画眉,将头发挽起,梳起妇人发髻,即便是淡扫蛾眉,红唇芙蓉面,依然美得惊心。

门外,嫁妆的队伍很长,一抬接一抬运往平阳,族中的男女老少等候在村口,目送嫁妆队伍离开,一直到很远很远。

忙碌的时间过的很快,青璃只觉得在闺房中和姐妹们闲聊了几句,就到了下晌,马车不能走太快,刘氏和莫如湖怕路上耽搁太久,想让她提前离开。

女子出门前要哭嫁,青璃不想哭,不过她见刘氏流下眼泪,大伯娘也眼睛红红的,受到这种情绪感染,也跟着掉了几滴眼泪。

“别怕,以后嫁人了,大哥还是大哥。”

莫子归等候在房门口,他的话音很轻,只有二人能听见,却格外的有力量。青璃用帕子点了点眼角,用力点点头,爬上大哥那并不宽厚的脊背。

慢慢走出了院子,莫子归每一步都走得很淡然,青璃回眸,望着自己的闺房越来越远,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定要好好的,不让爹娘兄姐跟着担忧。

鞭炮再次响起,进入到马车之前,堂姐莫青菊手里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马车内一照,这也是习俗之一,名为搜轿,驱逐里面藏匿的冤鬼。

凤冠霞帔很沉,坠在青璃的头上,让她感到不适,马车前行,青璃听见后面刘氏哭喊的声音,似乎在追着马车跑,她忍不住想要打开车窗,探出头去,被车内的喜娘阻止。

“璃丫头,娘的璃丫头啊!”

刘氏跟着马车跑了很远,似乎跌倒摔了一跤,青璃听到爹爹的规劝声,还有族人不住地说着吉利话,她的眼泪比刚刚流得更快,莫家村,从穿越过来就视为家的地方,她要走了。

眼前蒙着喜帕,青璃只能看到一片大红色,她在想,窗外一定是广阔的蓝天,无垠的土地,两边是高高的麦田,有淳朴的族人正在送行,他们挥着手,对着她说“珍重”。

城北大军的将士们还在守护这片新粮种,今日村里人太多,更是不能懈怠,他们尽量把自己打扮的喜庆一些,分散地站在出村的土路上,对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心底默念,“少夫人”,再次见面,这个称呼就名正言顺了吧。

马车内,一片沉默,喜娘没有多言,青璃靠在车壁上,慢慢调整情绪,现在地面平整,应该已经到了镇上,她听到张大伯和张大娘的声音,还有家里铺子的下人,她多么想探出头去,可是她不能。

从天明到黑暗,再到第二天的天明,青璃一夜未眠,她感觉不到饥饿,甚至有些麻木。大哥莫子归一直骑马跟在车外送嫁,可却什么也没说。

到达平阳城,刚好城门大开,两旁站着百姓们,他们已经得到青璃出嫁的消息,从心里往外,也为她高兴,从此以后,少将军终于有了家室,不在是一个人了。

“莫小姐,可能是咱们兄弟最后一次叫这个称呼了!”

守门的士兵和青璃很熟悉,今日当值,是他特地和另外一个人换过来的,因为守城,不能去看热闹,不过可以迎接少夫人的马车,也很值得。

百姓们自动自觉让出一条路。一抬火红的花轿,停在马车的车门处,青璃在喜娘的搀扶下,挺着僵硬的背下了马车,直接踏上花轿,她对着前面城门方向的士兵们,挥了挥手。

“恭喜少将军,恭喜莫小姐,以后定会白头偕老,和和美美!”

士兵们内心激动,说着吉利话,为了不耽搁花轿进城,众人没有多言。

一路上有唢呐队伍在两边吹吹打打,道路两旁人山人海,人头涌动,平阳的百姓们几乎全数出动来看热闹,花轿路过之时,还能听见百姓们的叫好声,偶尔有几声熟悉的呼喊,来自城北大军的士兵们。

文氏准备的新宅院花了心思,在平阳最富贵地段,宅院不大,是一所三进的精致小院,假山流水,仿照京都的风格,几百匠人忙活了十多人,总算收拾妥当。

“小璃,一路辛苦了,我等着你叫娘。”

吹吹打打进了门,青璃被喜娘指挥着,跨过火盆,门口是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有文氏在一旁陪着。于嬷嬷在后面小声念叨着,似乎不合规矩,但是她很高兴,文氏能这样,就是对自家小姐重视。

五月二十五,良辰吉日,今日是淳于谙迎娶莫家小姐的日子。一切来得如此之快,快到让淳于谙不敢置信,最近喜事颇多,折损大秦五万人马,娘亲和双胞胎弟弟来到北地,带来了新皇赐婚的圣旨。

一夜无眠,淳于谙精神很好,他穿着将士们早就准备好的大红色喜服,平日严肃的面色,在今天也柔和了一些,士兵们连连道着恭喜,让他恨不得飞到关内。

眼瞅着时间差不多,淳于谙上马,带着几名贴身侍卫,风驰电掣一般,一路疾驰,来到新宅院,到了门口,家里的下人回禀,新娘子已经到了,正在等候拜堂。

“爹,您怎么在沐阳来了?”

淳于谙刚下马,正好和淳于老将军撞个正着,对别人他可以冷淡,对待从小崇敬而又严肃的父亲,淳于谙面带关切。

“混账!你成亲这么大的事,你老子不来,你拜高堂只拜你娘?”

淳于老将军拍了淳于谙一下,厉声道,“你小子成亲了,以后就是大人,别总和你老子一样一副冷脸,好好对待璃丫头!”

父子二人说着,进入到喜堂内,人都到齐了,鸦雀无声,青璃感受到一股冷气,她心中微定,淳于谙来了。

“小姐,少将军来了,等到吉时就可以拜堂,您要是饿了,就忍忍。”

于嬷嬷跟在青璃身后,小声嘀咕。自家小姐什么食量,她这个做下人很清楚,路上特地准备了糕饼点心,无奈又喜娘看着,一直没有机会送出去,自家小姐几乎沉默一夜,盖头遮着,她也不晓得是不是睡着了。

“恩。”

青璃轻轻应声,算算时间,应该马上到了吉时,等拜堂之后,她就能轻松一会儿,淳于谙出门陪酒,她就在喜房补眠,离天黑还早着呢。

“吉时到!”

赞礼者是宫里来的太监,代表皇上,先是传圣旨,众人跪下一片,淳于谙迈着大步走上前,牵着青璃一起跪下听旨,接着按照京都的习俗,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拜堂之前,于嬷嬷小声解释,在跪拜的时候有学问,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以管住后者。青璃对这种习俗不在意,不管谁在前面,都是她管着淳于谙,这事还需要说吗?

喜房就在隔壁不远处,拜堂之后,有一对童男童女手持着龙凤喜烛走在最前面,淳于谙执彩球绸带着青璃一起走,二人脚下拖着麻袋前行,一共五只,走过一只,喜娘继续递传铺于道,意为“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好不容易进入到喜房,青璃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她快要被头顶上凤冠逼疯,上面太多的宝石,用是用富贵的纯金打造,那重量,生生都能把脖子压弯。

到此,仪式还不算完,有一名福寿双全的妇人用秤杆微叩青璃的头部,说了一些吉利话,淳于谙接过之后,快速挑起帕子,第一件事就是帮着青璃拆头上的凤冠。

“少将军,这个使不得,不符合规矩啊。”

喜娘绞着帕子,在一旁小声道,她不敢触霉头,要不是今日拜堂,淳于少将军早把他们扔到院子中了。

实际上,淳于谙已经忍受良久要发飙的冲动,拜堂之前也做了心理准备,可他还是无法与这么多女子共处一室,特别是闻着浓烈的脂粉香气,更让他有呕吐之感,他一直咬紧牙关,极力忍受。

“出去,都出去!”

淳于谙面沉似水,眼睛在众人身上一扫,这些丫鬟婆子们哆嗦着,快速跑了出去,喜房内,只剩下青璃和淳于谙二人。

挑开喜帕,青璃这才能打量周围的布置,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套间,布置得简洁明快,外面的偏厅稍微奢华了一些,有她惯常坐的沙发,一切布置和闺房差不多,看来文氏用了心的。

内间一片刺眼的大红色,地下铺着厚厚的灰色地毯,踩上去松软,她揉揉脖子,站起身来走了一圈。

“是不是累了?”

淳于谙很紧张,以前总是希望有这么一天,到了眼前,那句“娘子”又喊不出口,他走上前,帮着青璃捶背。

天气热,窗户被支开,门口还有下人等候,二人的动作,门外一览无余,淳于谙见青璃犹豫,直接拉上了纱帐,这么一看,更让人遐思。

“是很累,从昨天早上到现在也没有吃东西。”

房间内摆着酒菜,青璃看着没什么胃口,她依偎在淳于谙身上,有气无力地道,“你是不是要出去陪酒啊?”

“晚点不迟,不如睡一觉吧,看看菜色有什么不合胃口,吩咐厨房重新做。”

淳于谙把青璃搂在怀中,嗅着她的发香,心神荡漾,可是她还小,他不想弄伤他,所以二人的洞房还是等一些时日为好,而且现在关外打仗,他只能抽出一会儿时间。

“你晚上要到关外去?”

青璃立刻来了精神,心中狂喜,正愁怎么应付晚上的事呢,既然淳于魔头自觉,那最好不过。如果淳于谙一切都站在她的立场考虑,那才是真的爱她。

“恩,让你一个个人留下……”

淳于谙眼神暗了暗,最近大秦泗水城里出了点变故,随时有可能异动,他是军中主帅,实在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心中愧疚,觉得在大喜之日,对不起青璃。

“没有关系,正好零欢,羊羊她们也在。”

青璃能理解淳于谙的难处,若是因为二人洞房花烛而耽误军情,让大周士兵们增加无所谓的伤亡,那样的话,她的心里也过意不去,两个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淳于谙点点头,他舍不得青璃,见她对酒菜没有胃口,吩咐厨房做几个辣菜开胃,两个人坐在一起,说着最近一段发生的事,包括她是如何训练淳于兄弟的。

“那两个小子,直接扔到新兵营去历练。”

青璃翻了一个白眼,早就知道淳于魔头是这个套路,所以她好好教导二人,就是希望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微风轻轻吹过窗纱,在窗前露出旺财的脑袋,新宅的窗户比护国将军府低,他脚下垫了一块石头,正在努力探头,身后于嬷嬷,麦芽等皆是一脸八卦的表情。

青天白日,少将军迟迟不出来陪酒,和自家小姐躲在喜房,不会是直接洞房了吧?

桌上有花生米,淳于谙抓了一把,对着窗户弹过去,旺财已经看到了二人的袍角,就被迎面飞过来的花生米砸中额头,他惨叫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攻打泗水城,预计要多久?”

青璃没有理会旺财,现在她和淳于谙正式成为夫妻,就算做点什么也是正常,完全不怕遭人诟病,旺财想要看,就让他大大方方的看好了。

“说不准,宇文鲲最近没有出面,一定和耶律楚阳谋划什么。”

二人都属于无耻小人,对付他们,也不能用光明正大的手法,大周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必要的时候,使计引诱对方出城。

青璃吃了一碗清汤面,这才觉得胃里暖和了一些,她口渴,把面汤喝了个干净,又用淡茶漱口,回道,“八成要在我身上下手,钻空子。”

这么久,宇文鲲那边一直没有动作,青璃每天都打起精神防备着,她的家人是软肋,对方不可能不知道,难道是大哥暗中派了人手保护,所以才没出差错?

“没想到,这次爹也从沐阳回来了。”

淳于谙到现在还没能和淳于老将军说上话,青璃蒙着盖头,没见到人,在拜堂的时候,听到淳于老将军说了几句训诫的话。

在京都的时候,青璃曾经和淳于老将军打过几次照面,印象中,那人很刻板,清正,常年带兵打仗,身上有点血腥气,这种气质丝毫不能掩盖他的正直,相由心生,一看此人面相,就知道他是爱国忠君之人。

严父慈母,在淳于家正是如此,淳于老将军对待三个儿子很严厉,也很少表现出来关心,青璃觉得,这种父爱是深沉的,只是默默地展现着。

“是娘写了信,说拜堂的时候不能就她自己。”

青璃有些羞涩,管文氏叫娘会不习惯,多少有点别扭,京都的媳妇们,有些直接叫“婆婆”,这样不如叫“娘”显得亲昵,文氏对她那么好,她可不想在称呼上让人不痛快。

“娘子大人,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称呼?”

淳于谙深邃的眼眸里,一道光一闪而过,他顺水推舟,“拜堂了,总要得到正名才是,赶紧给为夫一个名分吧。”

“好吧,夫君。”

青璃也觉得自己叫得特别没有诚意,这个称呼更别扭,她还没有完成内心上的转换,从心里往外觉得自己是一个待嫁的黄花闺女。

“不带任何感情,重来!”

“夫君,夫君,夫君……”

青璃不耐烦,连续叫了几声,也觉得自己和一个机器人一样,她保证,若是“淳于魔头”这个称呼,一定带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

“那么只好用行动来证明了。”

淳于谙抬起身子,快速地抱住青璃,顺便把床帐上的桂圆莲子扫到地上,青璃感觉到淳于谙压到她的身上,立刻想到于嬷嬷那本春宫图,她脸色酡红,胸口起伏,剧烈地喘息。

“少将军,不好了,有敌情!宇文鲲领着大秦人马从泗水城杀出来了!”

门外,不合时宜地禀报声传来,犹如五月天的一盆冰水,把淳于谙浇了一个透心凉,他立刻支起身子,面色严肃,身上散发冷峻的气息,眼中寒光一闪,冷声回道,“知道了!我马上回去!”

大周已经过河,如果这个时候和大秦对战,地势上稍显劣势,毕竟若是后退,过河需要时间,既然渡河,只能一直向前,宇文鲲和耶律楚仁真会找时间,在他大婚这天,仍然想着找麻烦!

青璃比淳于谙更生气,今日是她大喜的日子,如果大周士兵战败,她不就成了不详的象征?

“娘子,我要出关……”

淳于谙飞快地换了一身短打衣襟,一边系着腰带,一边歉意道,“晚上我……”

“走,我和你一起去!”

新婚夜,红色象征的喜庆,同时也象征血腥,既然大秦非要找不痛快,那么正好,青璃心里堵着无处发泄,缩头乌龟都从泗水城里面出来了,她不去凑个热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