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丑颜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之丑颜农女- 第5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韭菜,蒜苗还有菠菜,香菜,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不过冬日里就算温度跟上长势也缓慢,平日里谁家都舍不得多吃,除非招待贵客,不然就等着过年。

“小姐,前面这户人家定是在做干豆角炖肉,还加了土豆。”

于嬷嬷动动鼻子,这味道很熟悉,她最喜欢这道菜,这肉最好用红烧肉,在溧水城的时候,青璃喜欢做出一盆红烧肉,吃不完用来做炖菜和炒菜,味道极好。冬日里天冷,家家户户不那么讲究,顿顿都要做新花样。

“恩,明天做。”

青璃想起公公淳于老将军也对这道菜赞不绝口,炖上一大铁锅,在上面铺着几层薄薄透明的饼子,叫烀饼,用这个烀饼卷着干豆角,红烧肉和土豆吃,那味道才叫一个美。

沿着村里的小路,前面不远处就是莫六叔家,青璃想着过门去看看,在院中遇见了大着肚子的王小翠。很久不见,王小翠身子丰腴了一些,面颊有肉,看着也比以前白皙。

“于嬷嬷,你上去帮一把。”

王小翠正弯着腰,用木盆装积雪,冬日里打水困难,很多村民都用积雪花水,烧开了作为引用水用。

“青璃,知道你回来了,夫君不在家,家里忙不开,我一直没下来工夫。”

王小翠用袖子擦擦额角,用手扶着腰,看她肚子月份也不小了。听娘说,王小翠一如既往的勤快,以前族里看不起她的媳妇们,也对她有了改观。

莫六婶身子不好,莫六叔和莫子山到外地去查货,白日里都是族人帮忙去搭一把手。

“不碍,这次我要呆上几天。”

进入内室,白可心正在给莫六婶子施针,在炕上放着一个小布包,是几贴膏药。白可心的意思,不算大毛病,施针两次之后,贴膏药,以后下地干活都不费劲。

莫六婶激动得面色发红,她的小孙子就要出生,她就怪自己这个破身体拖累人,想早点好起来,到时候也能伺候媳妇做月子。

王小翠从小没有娘,她这个做婆婆的不能看着不管,请人总是不如自家人精心。

“璃丫头,快快快,上来坐!”

莫六婶见青璃回来非常欣喜,笑道,“这位小姐真是神医妙手,刚才我腰都动不了,现在好多了!”

“六婶子,白家姐姐可是京都有名气的神医。”

青璃笑笑,也有很久没来过六婶家,王小翠是个勤快人,每样东西都归置整齐,在炕上放着一个小桌子,上面摆放着茶水。

当初进门,莫子山并不喜欢王小翠,族人也不看好,觉得她是个没脸没皮,主动贴上来的。如今看王小翠的手上戴着新款的镯子,脸色圆润,日子过得不错。

白可心性子冷清,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模样,不会讨好人,不会说甜言蜜语,骨子里有世家贵女的骄傲,若是嫁给了自家大哥莫子归,会不会和王小翠一样改变呢?青璃的脑海里突然闪过这个问题,片刻之后又快速地否定,环境塑造一个人,被宠爱的女子多半自我,她觉得这门亲事最好别成。

------题外话------

今年算算我的书龄,绝对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了,初一就开始看,那个时候网络小说没有普及,我们都是在书屋里租书,有小本的,台湾的小说,大概七八万字,五毛钱看一天,那会租书消费,一天怎么也要一块钱,这么说,我也是正版读者,O(∩_∩)O哈哈~,但愿那书也是正版的…

那时候就已经很流行霸道总裁了,但是穿越题材的小说不多,现在想起来,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一晃就火了这么多年。

☆、第083章 杀机

冬日里,位于大周的北地的莫家村,三天两头下雪,加上那嗖嗖的小北风,吹得人面颊发红,只要在外面站上半个时辰,就要冻得浑身僵硬。

正是猫冬的时候,族人只有早上的时候出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这已经成为习惯。其余时间,到别人家里串门或者去族中的活动中心打发闲暇的时光。

活动中心不同于每家每户,在地面之下打通了烟道,进门就暖和,地面也热乎乎的,有些族人嫌弃家里冷清,到活动中心找人打牌,闲磕牙,这边提供瓜果点心,还有一些糖果茶水等,用族人的话说,这种生活,就是给一个官当当,他们都不换。

白若尘和水零黎夫妻着急赶路回京都,临行前,淳于老将军和文氏商量一下,北地虽然日子惬意,可也不好久留,最要顾忌上位者,将在外,家眷必须留在京都是规矩,新皇耶律楚阳为他们淳于家已是破例。

冰天雪地,行车艰难,淳于老将军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回京。青璃听到这个消息稍微有点舍不得,这是公婆的意思,提前告知她,但是她还没想好是不是要跟着一起走,城北大军的军需上刚刚能实现自给自足,还没有走上正轨,另外家中在溧水城,沛水城新开了几个铺子,生意刚刚起步。

“小姐,老爷和夫人要回到京都,按理说,您是要跟着的。”

京都的规矩,长媳必须要在公婆身边服侍,之前没遵守是因为皇上耶律楚阳突然下旨赐婚,文氏来到北地,若是回京,必然要一起走。

“可是,少将军恐怕不愿意吧?”

麦芽看了一眼于嬷嬷,小声地嘀咕。新婚夫妻,正是最甜蜜的时候,现在大周和大秦作战,小姐和少将军本来就不能整日形影不离,小姐万一回京,这场战争打个几年,相见之日不是遥遥无期?

京都的护国将军府才是青璃未来的家,早晚都要回去,但是她不希望是现在。开春就走,行程也太赶了些。青璃皱眉思索片刻,决定还是等过完年再商议。

白若尘和水零黎走那天,正好下着小雪,青璃陪着家人一直送到村口,看着马车在雪地里留下痕迹,越来越远,突然生出一种惆怅之感。

冬日里的莫家村非常热闹,活动中心每天都要聚集几十个族人,男女老少,女子做针线有自己专门的屋子,互不打扰,众人在一大早上就往活动中心跑,特别是这几天安排了戏班子进村,族人无比热情。

天冷就没有什么消遣的活动,青璃习惯去大伯家走一圈,陪着大伯和大伯娘吃饭,莫青菊去了京都之后,大伯家已经分家,妯娌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了。

闲来无事,逗弄家里几个小娃,青璃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把现代孙悟空斩妖除魔的故事换个名字,孙悟空也变为一条狗,结果家里这几个小的每天磨着大伯和大伯娘养一只威风的大狗,就像以前小黑一样。

“璃丫头,你看看,你冬子家的小闺女啊,也有几岁了,还是这么磨人。”

虽然是这么说,大伯娘稀罕的不行,家里的几个孩子有时候跟着她,但是她不会讲青璃那么多带花样的故事,因此还被嫌弃。

“小孩子嘛,我娘说我小时候不磨人,只要给吃的就好。”

青璃捂着嘴轻笑,这次和白可心一起出门,白可心只露了个脸,就去莫家村的后山,说是想看看能不能采到什么药材。青璃一脸黑线,她真的不知道什么药材能长在白雪下。“璃丫头啊,那会我就说,能吃是福气,准了吧,你就是个有福的。”

大伯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又毫不留情地说了青璃小时候的几件囧事,最后忽然想到什么似的一拍头,小声问道,“刚才那个白色袄裙的姑娘,冷冰冰的,她就是白世子的亲妹子?二人的性子差距真大。”

白家想要和莫家结亲不算秘密,刘氏整日叹气,为莫子归的亲事忧心,为此没少找青璃的大伯娘大刘氏诉苦。京都的来信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自家这边迟迟没表态。

“恩,对,闺名可心。”

青璃抓起一个野板栗,拨开皮放在嘴里,非常甜。到了秋天,族人结伴去后山打猎,那些野果子,野核桃和野板栗全部采摘回来,自己炒熟,分给大家吃,这样能减少族里一部分开销,族人们引以为荣。

“长相倒是个俊的,就是这个性子冷清了点。”

大刘氏想了一会儿,给句中肯的评价。若是论相貌上二人倒是合适,自家侄子莫子归也是朝廷重臣,三品大员,有真才实学,自家虽然不如白家显赫,朝中也有淳于家这门姻亲,自然是不差的。

“我爹娘说还是让我大哥自己做主。”

莫如湖和刘氏索性做了甩手掌柜,这次白若尘和水零黎开村里,什么都没试探出来,他们比较失望,因为自家的人的没有“眼色”,不主动表态,只当不知情。

在村里这几天,青璃仿佛找到出嫁前过的那种肆意日子,闲来无事,白日里趁着文氏到活动中心,她拉着刘氏聊个不停,母女分开很长时间,彼此也想念的紧,青璃说一些近况,报喜不报忧,倒是让刘氏彻底松一口气。

十月初十这一天难得的晴天,冬日里的光阳暖洋洋的,不似夏日那般灼热,族人喜欢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青璃眯着眼,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抚慰。

“璃丫头,今年咱们族里赚得不少银子,就寻思给族人点奖励。”

莫如湖刚进门,见自家闺女如一只小猫咪一般,睫毛轻轻地颤动,身子舒展,他无奈地轻笑摇头,都已经嫁人,过几年没准是小娃的娘亲,还总做出孩子气的举动来。

“恩,爹?”

青璃揉揉眼睛,眯了眯眼,莫如湖正在她的身前,从穿越到这个小山村到现在,已经有几个年头,爹爹还是和从前一般,身长玉立,总是带着读书人的儒雅。

“族里准备在你的玉器铺子定制一批首饰,最好能有点特色。”

现在已经不是穿金戴银的时代,戴金簪银簪会被嘲笑土气,真正有钱人家都喜欢玉器。青璃的玉器铺子在北地十分有名气,款式新颖大方,正好这次给族人设计一下。

“没问题,就设计一套吉利一些的,让族人过年戴。”

根据年龄不同,花样也不同,青璃觉得十来岁的姑娘家就不要戴过分贵重的。最近她准备推出一个五谷丰登的系列,例如高粱,玉米,花生等样式的玉簪,戴到头上显得俏皮可爱。

价钱好说,都是没有多少成本的东西,全靠空间的灵泉池子,可以给族人打个折扣,最后银钱进入到青璃的口袋,肥水不流外人田。

“哦,对了,刚才接到你三哥托人送的信,喏,给你看看。”

莫如湖都袖兜里拿出一封信,递给青璃。上面的字凌乱潦草,一看就是三哥莫子松的笔体。信上开篇问候了家人,其中也提到青璃成亲之事,隐晦地抱怨了一下皇上突然袭击赐婚,不给人一点准备。

下篇说了一些沐阳城的生活,那边山水风光都不错,关键是气候宜人,他想以后也在南边安家,后边又强调,心永远留在莫家村。

青璃抽抽嘴角,三哥一向都是这样,光是说气候和风水就要占据一半位置,莫子松认为他留在沐阳有好处,爹莫如湖的梦想就是走遍大周,在每个地方留下足迹,感受风土民情,写一本游记,以后到沐阳不愁没地方住。

“三哥还是真是会找借口!”

信的最后才是最主要之事,三哥过了年十九岁,在南边沐阳城属于大龄青年,女方年纪也不小了,想早日操办亲事,而自家在沐阳只有四叔,希望爹娘能过去一趟,不然拜高堂都不知道拜谁。

“这混小子!”

刘氏手里拎着一把小青菜,她刚走到门口,听到父女二人的对话。前两天还表扬莫子松在亲事上不用操心,也是个主意大的,到现在,她和孩子爹还没见过未来的儿媳长什么样。

“爹,娘,看着意思开春就要去沐阳一趟啊。”

青璃算算日子,从北地到南边的沐阳,几乎是大周的两个头,路程遥远,抄近路也要一个月左右,等爹娘回来的时候,村里已经春种了,说不定耽误一段,正赶上农忙时分。

今年新粮种由官府全部回收,价格照样给,但是各地的父母官负责派人监督,凤阳知府,小凤县的县令都和自家非常熟悉,过年过节坐着马车赶到莫家村送礼,那个善于钻营的凤阳知府,就是以前的师爷,自从季知府被青璃赶下台之后,接手凤阳,管理的倒是不错。

“族里可以交给你二堂哥,是个好苗子。”

大堂哥莫子冬主要负责生意往来,平时多半时间都在镇上和凤阳来回跑,莫子华的中心都在送温暖小分队上,农忙前后,送温暖小分队不会太忙,可以抽出时间,接手部分族里的事务。

“爹,山子哥也不错。”

未来族里,靠的还是年轻的一辈人,青璃家里大哥在京都为官,三哥在沐阳,未来小弟子喜也会参加科考,用先生的评价,子喜有灵性,前途不可限量,肯定不会窝在村里,自家没人接手莫如湖的族长之位。

“我生了你们五个娃,现在一个一个的翅膀硬了,全飞了!”

文氏摇头叹息,以前从没想过,就觉得将来若莫子归能考中个举人,回到镇上做个教书先生也好,娶个本本分分的姑娘,青蔷和青璃也能在附近找个好人家,谁想到一切全部超出了预期。

“娘,以后我和二姐,大哥就留在京都,小弟考上秀才之后,就安排她到京都念书,这样咱家还有团聚的时候。”

好歹兄弟姐妹几个人没有四分五裂,大部分都定居在京都,早晚有一天会回到莫家村,这里是青璃的根,也是她一睁眼就看到的地方,对这里的感情是不同的。

“你三哥成亲,咱家也不能亏待了,之前给你攒的嫁妆,有一部分你没用上,娘就给你三哥做了聘礼吧。”

刘氏和青璃商量,当时青璃成亲的嫁妆太多,每一抬都装得满满登登,有御赐之物,还有各家送的礼物,其中大批是淳于家的聘礼,自家准备的那些都没有放上去,差点超了规制。

“娘你给三哥吧,到时候我也出一部分。”

青璃和莫子松从小感情不错,三哥成亲,她去不上,见不到未来的三嫂,贺礼也要备上厚厚的一份,代表她的心意。家里有多少银子都是爹娘的,她不差钱,也不会计较。

一家三口在院子里晒了一会儿太阳,闲聊片刻,文氏陪着淳于老将军从活动中心归来,二人都是刚刚下了麻将桌,头晕眼花,眼瞅着到了晌午,回来歇息。

“那个干豆角炖红烧肉和烀饼,咱们晚上就吃它吧?”

淳于老将军摸了摸胡子,不客气地点菜,在京都根本吃不到北地的特色,尤其是烀饼,在炖豆角的时候,汤全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